从胶片到数字:乡村放映员见证的时代巨变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jian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到放映员,好多影迷会联想到经典电影《天堂电影院》里的场景:“在一间幽暗的小屋里,一位两鬓斑白的老放映员紧盯着前方的屏幕,他手里摇着胶片转盘,时不时换上另一卷胶片……”这是胶片时代老放映员们的真实工作写照。但在2008年之后,大部分影院逐渐完成了技术上的更新换代,到2011年底,数字放映设备已经覆盖我国超过95%的影院,老影院统统给设备“换血”,新影院不再设置胶片放映厅。
  随着电影胶片退出历史舞台,两鬓斑白的老放映员们也退役了,影院的放映工作属于熟悉电脑操作的年轻人。按照现在技术的发展,未来需要的放映员会更少,或许有一天,象征放映的“小黑屋”会像胶片一样成为“电影记忆”。

送到家门口的坝坝电影


  电影接近尾声时,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几十位村民热情不减,直到片尾字幕结束才陆续离开。四川放映员杜胜超和妻子收拾好设备,骑行5公里,回到镇上已是晚上10点半,他们开始生火,做晚饭。这是2017年10月国庆期间,四川盐亭县乡村放映员杜胜超在假期里,下村放映的第三场电影。不过,对他来说,这也只是一个平常的放映日。他说:“一年365天,只要没下雨,每天都这样。”
  第二天,四川气温骤然下降。乡间,已有人将厚厚的外套裹在身上。
  下午5点钟,杜胜超从盐亭县高灯镇街上的出租房里出来,把一件件放映设备往三轮车上装。20分钟之后,一切准备就绪,前往当天的电影放映地。
  挂着五星红旗的红色三轮车发出巨大轰鸣,在山间的水泥路上奔驰,不断上坡,下坡。骑行8公里之后,杜胜超到达当天的放映地高灯镇玉屏村,放映场地选在村委会办公室外的院子里。
  按惯例,先放一部农村环保公益短片,接着开始放电影。这天,杜胜超为村民放映的,是一部反腐题材电影《决不饶恕》。虽然现在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人和孩子,这样的电影还是比较受欢迎,观看过程中,不时有人结合电影内容,发表自己对当前政府反腐工作的看法。
  电影结束时,已经快晚上10点。坐在三轮车上,冷风扑面而来,已然有冬天的感觉。杜胜超说,昨晚下雨,路上更冷。干这个工作,他还是喜欢夏天。
  还有两年,杜胜超就该退休了。在进入电影放映行业的时候,他还是一个20岁出头的小伙子。1982年,他刚进入乡电影队时,每天拎着电影胶片箱,徒步下村,很多时候一个人放完电影已是半夜,再提着手电筒,翻山越岭往家走。后来,政府给他们配了自行车,可很多没公路的村子,还得步行。慢慢地,越来越多的村通了公路。再后来,他换了一辆嘉陵摩托,下村是方便了,可路况不好,时不时会在路上摔一跤。
  虽然条件艰苦,但那时,农村人看电影的热情高涨,每次放映,方圆几公里的人都会来观看,坝子里、窗台上、甚至周围的树上都是人。电影散场时,看电影的村民手持火把、电筒、马灯四散开去,在田间小路上,排成一条条火龙,绵延上一两百米,场面非常壮观。

曾经一场电影吸引上千人


  丁立营是山东聊城冠县辛集镇丁刘八寨人,一名专职电影放映员。有着41年电影放映经历的丁立营说,相比放映员这个文绉绉的称呼,他更愿意乡亲们招呼他“演电影的”。
  丁立营有一辆机动三轮车,他的放映设备,几乎承载着他生活的全部乐趣。当然,如果每次观看露天电影的人超过200人次,丁立营的幸福指数会再度提高。
  这一辈子究竟放了多少场电影?丁立营摇摇头说了两个字:没数。而后,思考几分钟后,他又说自己放过的电影胶片,估计可绕地球4周有余。
  10岁那年,他第一次见公社放映员进村放电影,也正是在那个时候,他对那一张雪白的幕布、一台神秘的机器、一束直射幕布的光以及放映机前“无所不能”的放映员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那一年,10岁的孩子心里萌生出两个理想,一个是开拖拉机,一个就是放电影。
  而这,也正是丁立营从事电影放映41年,始终没有改行的主要原因。
  如今,丁立营负责镇里26个村子的电影放映任务,也就是说,每个月他至少要放26场露天电影,而且,要自带板凳,自己一次次装卸重达150斤的放映设备。
  即便如此,丁立营依然感觉,时下自己的工作条件,比起过去改善了不少。
  他清楚地记得,20世纪70年代,刚从事电影放映的他和同伴,要赶着驴车去往指定村子放电影,这其中最远的村子,在10公里之外。
  不仅如此,以前要放映一场电影,放映员有时需要在胶片机旁边坐上一个多小时,随时关注胶片是否会断开,也正因为这样,虽然有四年服役经历,但丁立营因为长期坐着无靠背的椅子,身形早已不再挺拔,而是习惯性地弯腰驼背。
  丁立营和老伴李淑银都清楚地记得,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他们进村放电影时的盛况。那个时候,电影发电机的声响很是夸张,常常是几公里之外,就可以听到它的轰鸣。成群结队的村民开始涌进演电影的村子,“最多的时候有八九百人,屏幕前后都挤满了人,擠都挤不动”,提及当年,丁立营的眼里满是兴奋。
丁立营

  虽然丁立营几十年如一日地爱着电影,但有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那就是电视和电脑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让大家对露天电影的热情大不如从前。
  也正因为如此,丁立营每天下午5点钟就出门,去放电影的村子一遍遍串胡同,并用喇叭通知大家,“演电影的来了”。他说,以往是大家挤着来看电影,现在是他请大家来看电影。很显然,如今的那块白色幕布再也无法吸引上千人到场,但每次200余人来“捧场”也让丁立营略感欣慰。

放映人眼中的时代巨变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彩电越来越普及,加之农村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乡村露天电影逐渐被冷落。乡村放映员们一度闲了下来。虽然电影在城市复苏,但农村电影依然没有起色。在乡村大多是留守的老人和儿童,他们已经很难再要求看一场电影了。
  逢年过节,才在各个乡电影院放一次电影。大约是在2005年前后,开始由政府采购,送电影下乡,露天电影逐渐回到乡村。
  2009年,杜胜超参加了四川绵阳市数字电影放映员培训,正式告别那台使用了多年的16毫米胶片放映机,政府向他们配备了数字电影放映机和三轮放映车,硬件得到极大提升。
  早些年,每次只能在电影公司领两三部影片,在各个村轮流放一遍之后,再回去换别的。现在,“放映信息管理”系统装在一部专门的华为手机上,里面随时存放着几十部电影,一段时间更换一次。有时他直接打开系统和村民、村干部商量看什么电影。“可供选择的片子很多。”他说。现在,他每年要在每个村放映9场电影,全镇24个村,一年下来要放映216场。如今,他熟悉的乡镇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漂亮的水泥公路从镇上延伸到每一个村组,他几乎可以在半个小时内,到达全镇范围内任意一个放映点。
  露天电影带给70后80后太多美好的回忆。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中青年大多都记得,放电影的日子,没等太阳落山,村里的孩子们奉大人的“旨意”抢着占座位,有的甚至搬几块砖放置在有利位置,以“宣示主权”。
  那个年代,电影就像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贵妃,是农村人最喜爱的娱乐项目之一。而丁立营自己则享受着其中的欢乐,一遍又一遍地重复观看影片,频繁到可以背下多数台词和剧中所有演员的名字。
  随着数字影片的到来,一些国外优秀影片陆续上映。在丁立营的记忆中,电影名字最长的有八个字,最少的只有一个字。
  如今,丁立营固定去县里下载需要放映的影片,考虑观影群众的需求,他会给县里提些建议,比如,增加地方戏曲电影或一些保健常识。而这也是不少观众前来捧场的原因。
  每当重要节假日,村里外出进城工作的咸海英带着几位城里的朋友专门回到老家,他们想捉捉金蝉,看看露天电影,以重温儿时的回忆。
其他文献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想产生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下面笔者就思想政治课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浅谈点滴体会。  一、政治教师的素质要自觉提高  “打铁先要自身硬”,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提高教师素质,必须扎扎实实地做到下面几点。  1.坚持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作为政治教师不能满足于学历达标和原有的知识,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使自己的认识适应发展的需要。  2.勇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学中逐渐重视起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和教育,其学生的德育教育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对学生的一生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全面管理者,班级集体的首席组织者和教育者,不仅应该以管理班级为己任,更应该成为塑造学生心灵的“工程师”,逐渐地引导学生、教育学生正确地面对和接受德育教育,构建以德育为教育主线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体系。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随着
美國陆军士兵正在进行实战演练
语文课堂教学常常会伴有课堂提问,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优化教学结构,而且也决定着教学的成败,所以教育家陶行知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那么怎样才能做到问得巧呢?也即怎样才能使教学任务在师生和谐的互动中顺利完成呢,经过课堂实践,我在这方面做了些浅显的尝试。  首先应该是怎样选择恰当的提问时机,“疑在该疑处,问的精当时”。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师之为教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帮助他们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其基本点就是要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复习课作为梳理已学知识、促进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课程,能更好地实现这种发展的目的。  基于复习课这一课型的独特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并将这种经验作为学习的起点上升为数学知识,而数学教学中让学生亲历体
她是90后,北京人艺话剧演员,热门综艺节目《演员的诞生》的季军获得者。刘烨评价她和搭档的对决是节目开播以来最好的一次;张国立更是用“完美”来形容;宋丹丹喊话“可以去练签名了”;而向来评语中肯的章子怡感叹道:“这个舞台真美好,让我们看到了青涩,也看到了不熟悉的演员的伟大。”看到她,你肯定脸熟,这不就是《甄嬛传》里的浣碧、《外科风云》里的小护士,那个谁谁谁嘛!作为一个“叫不上名”的演员,这次她用演技让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教学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学校教学管理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兴衰成败。然而,笔者在一系列的参观学习和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的学校急功近利,教学管理制度千篇一律,浮于表面,或多年来一成不变,教师常规、学校常规检查多为应付式,校本培训形式单一,重数量轻质量,教师们收效甚微,校本教研流于形式,对教师们触动不大……诸如此类,浮夸现
摘 要:本文着重从辽宁作家小说创作的史诗性、文化的多元性、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以及作品人物中体现的文化精神等方面来论述辽宁小说创作中体现的地域性特点。  关键词:历史变革 多元文化背景 现实主义 人物形象  辽宁作家将时代的变迁置于辽宁独特的地域文化之中,发掘出了辽宁文化中的独特的人文景观,展现了辽宁“黑土地文化”的独特精神内涵,在作品中营造了一个个具有“关东风情”的文学空间,为辽宁文学的发展做出了
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既有辛酸劳累,也有幸福快乐。对于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体会感想很多。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用真心去爱每一名后进生,用真情去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每个班的优生、学有困难生都是相比较而言的,但的确也有少数学生难以跟班,成为班上所谓的后进生。如何促使他们的转化,我认为作为老师帮助他们排除各种心理障碍,用母爱去关爱他们,用真情去博取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应帮助他们排除自卑
我是一个爱花之人,闲时,我喜欢把自己关在后院里,慢慢地侍弄那些花花草草。看着自己精心种植的花木,心里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欢喜。和花木感情深了,便想方设法到处淘一些自己中意的回来。渐渐的,原本空旷的后院有了规模,显得有些拥挤。  我以为,花木齐聚,小院里便会盛装下整个春天。可花期到来的时候,入眼的景象让人失望:盛放者寥寥无几,即使勉强开了几朵,也是有气无力。  我急了,请来了一个精于苗圃的朋友指点迷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