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2
《大幻影》描写了让雷诺阿心里那个复杂的战争年代。一方面,人类亲手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战火纷飞使得每个人的命运充满了无常,文明屈从于暴力,知识变成无用的嘲讽,压抑的环境使得人的本能潜滋暗长。而另一方面,监狱生活也不乏一些温暖的细节,闪耀着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然而,这矛盾的时代里,不论残酷还是美好,都充满着幻灭的影子。一切都显现出一种虚无不定,过往无溯,来者难追的幻影之感。
让雷诺阿塑造了影片中的许多幻灭意味,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对贵族阶级没落的哀叹。有人将《大幻影》推举为讲述贵族时代的代表,并称它为一曲唱给贵族的挽歌。阶级在雷诺阿的电影里是一道被建筑起来的高墙,正如雷诺阿自己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与其说被纵向地划分,不如说被横向地划分。”纵向划分即为国籍之分,而横向划分就是阶级之分。日益式微的传统贵族和渐渐萌发出蓬勃生命力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比起同为法国战俘的玛肖,贵族伯迪优与德国容克贵族洛芬斯汀关系更为亲密。而正如玛肖表示的,“我喜欢伯迪优,但是和他在一起我从来不会感到轻松,我们之间有一堵墙。”在玛肖劝说伯迪优同两人一起越狱时也曾说:“有一点毫无疑问,手套,烟,我们没有任何共同点。”
两人的交流障碍实际上代表着两个阶级融合的难以实现。雷诺阿让观众明白,新旧阶级的差异是那么让人难以忽视,所以贵族与贵族的认同才显得异常动人。洛芬斯汀与伯迪优在谈话中长叹:“我和你都阻止不了时间的前进。”在孤岛一样的古堡里除了同为贵族的伯迪优,洛芬斯坦已经有了一种找不到同类的孤独,而伯迪优的出现更是提醒了他,新的世界属于平民,玛肖和罗森塔尔都是“很好的士兵”,贵族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当欧洲的绅士们互相宣战的时候,世界也转移到另外一些人的手中。没落的贵族阶级就像自己养的那盆瘦弱的天竺葵一样,只是监狱中的花朵,很快就会像常春藤和草麻一样生长旺盛的新兴阶级所取代。
所以在最终的一场越狱中,伯迪优帮助他的狱友从戒备森严的城堡中逃跑,他逼着德国司令不情愿地向他开枪,传统意识中下层人民保护贵族的世界被彻底颠倒。两人最后一次相遇在他临终的床前,这位法国人说:“对于平民来说,死于战争是一个悲剧。但对于你我——这是一个解脱的好方法。”平民逃出生天而贵族狱中离世,伯迪优的清醒令人悲怆:贵族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时代淹没,这个阶层本身就是象征着一场幻灭。
然而,如果是只是阶级的起伏更迭,这个电影或许还没有那么多萧条的意味,与阶层没落相呼应的是一种贵族精神的消失。洛芬斯坦不愿承认这个新世界的变化,他没有意识到不会再有人坚持贵族那种矜持高尚的信条。欧洲旧文明秩序已经分崩离析,那种认为两条战线上的绅士们都遵从相同行为准则的观点,可能永远都是上层社会多愁善感的幻觉。那种只要一位贵族保证了这里没有违规物品,另一个人就可以停止搜查的彬彬有礼终将不复存在,在战争,胜败,生死这些无法回避的概念下,传统的贵族精神已经成为了欧洲变革中日益稀薄之物。比如,洛芬斯坦无法相信他待如宾客的战俘们会试图逃跑,毕竟他们保证过不会这么做。
但是事實上,对于那些囚犯来说,像贵族一般的优雅举止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们所渴望的,不过是食物和女人而已。
雷诺阿也借洛芬斯汀之口说出了贵族的戏谑,“那些法国大革命留下的遗产可真迷人。”但事实便是群氓峰起,泯灭贵族文化,单独的个体即便再优秀,也在历史大势前无法作为。贵族阶级的没落下,贵族精神的幻灭才是真正的凄惶哀歌。
阶级的藩篱难以被跨越,但在电影中,人类的悲欢却并非不能相通。正如前文所说,雷诺阿并不认同人之间的横向划分,所以国族认同的界线在这部电影中不断被模糊。欧洲在历史上便是一个国家边界经常变动的大陆,比如19世纪的阿尔萨斯曾在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而战争也使人们经常从一个国家流动到另一国家。国家的变动是外在的,但归属感却是内在的心理。而国家这一概念似乎并不在电影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在监狱中德国老兵为了安抚玛肖,就曾送给他一支口琴,美妙的音乐超越了一切敌对的国家关系,而在越狱成功后,这种超越就显得更为彻底,两个人暂时安定下来后,身份,国籍,立场,语言都没办法阻止一个逃兵爱上一个偶遇的敌国妇人。人道主义的温馨笼罩着一切,阵营观念被废弃,世界上可能容纳不了两个开战的国度,但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对平凡的爱人。
片末玛肖和罗森塔尔爬上德国与瑞士边界,看着茫茫白雪说:国境线只有在地图上有,现实中你看不见。“随即便翻越了过去。在雷诺阿的眼中,成为幻影的也有关于国族的概念。世界并不被各种阵营垂直分割,人们只是凭借着彼此的相似性互相依赖。
“边界”的不存在,让我们看到的是不时闪烁的人性光辉。可是导演并不至于滥情,他没有刻意对战争进行美化,相反,监狱生活里人文明的破灭,欲望的裸露被辛辣地揭示。当有一个战俘穿着女人衣服走出来时,所有人立刻沉默不语,人对性的渴望与向往在那一刻展露无遗。战争放大了人的本能,因此俄国皇室送给俄国战俘的书籍才那么招人鄙弃,面包和女人就是一切,知识毫无用处。大幻灭是一种人性文明的幻灭,这样的幻灭使得战争本身就显得荒谬可笑,监狱里的舞台表演上大家尽情戏谑,但当战俘们接到法军收复杜尔蒙特的消息后,高唱起马赛曲,不过是受到几天的禁闭,过几天报纸又刊登出杜尔蒙特失守,一切毫无变化。我们会思索,一场浩大的战争,它真正的意义究竟有多少?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无非是个荒唐的演出而已。
如若战争亦是幻灭,那么玛肖和罗森塔尔最后的逃亡也充满着幻灭的意味,而他们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两人分别时罗森塔尔说:“你回去开飞机,你回去当枪兵,还是要接着打仗。“这场轰轰烈烈的越狱成功之后,竟然慢慢令人觉得徒劳与虚无,一切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循环,周而复始,没有停歇。数年后,二战的发生,给了这个主题悲剧的印证。
正如片名所言,雷诺阿的这部电影确实处处都有幻灭之感,在这样“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的语境中,蕴藏着他对战争的追问。电影会结束,这幻影与追问却从不消亡,并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05--02
《大幻影》描写了让雷诺阿心里那个复杂的战争年代。一方面,人类亲手毁灭自己创造的文明,战火纷飞使得每个人的命运充满了无常,文明屈从于暴力,知识变成无用的嘲讽,压抑的环境使得人的本能潜滋暗长。而另一方面,监狱生活也不乏一些温暖的细节,闪耀着令人感动的人性光辉。然而,这矛盾的时代里,不论残酷还是美好,都充满着幻灭的影子。一切都显现出一种虚无不定,过往无溯,来者难追的幻影之感。
让雷诺阿塑造了影片中的许多幻灭意味,其中表现最明显的便是对贵族阶级没落的哀叹。有人将《大幻影》推举为讲述贵族时代的代表,并称它为一曲唱给贵族的挽歌。阶级在雷诺阿的电影里是一道被建筑起来的高墙,正如雷诺阿自己所说的那样:“人与人之间与其说被纵向地划分,不如说被横向地划分。”纵向划分即为国籍之分,而横向划分就是阶级之分。日益式微的传统贵族和渐渐萌发出蓬勃生命力的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所以比起同为法国战俘的玛肖,贵族伯迪优与德国容克贵族洛芬斯汀关系更为亲密。而正如玛肖表示的,“我喜欢伯迪优,但是和他在一起我从来不会感到轻松,我们之间有一堵墙。”在玛肖劝说伯迪优同两人一起越狱时也曾说:“有一点毫无疑问,手套,烟,我们没有任何共同点。”
两人的交流障碍实际上代表着两个阶级融合的难以实现。雷诺阿让观众明白,新旧阶级的差异是那么让人难以忽视,所以贵族与贵族的认同才显得异常动人。洛芬斯汀与伯迪优在谈话中长叹:“我和你都阻止不了时间的前进。”在孤岛一样的古堡里除了同为贵族的伯迪优,洛芬斯坦已经有了一种找不到同类的孤独,而伯迪优的出现更是提醒了他,新的世界属于平民,玛肖和罗森塔尔都是“很好的士兵”,贵族即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当欧洲的绅士们互相宣战的时候,世界也转移到另外一些人的手中。没落的贵族阶级就像自己养的那盆瘦弱的天竺葵一样,只是监狱中的花朵,很快就会像常春藤和草麻一样生长旺盛的新兴阶级所取代。
所以在最终的一场越狱中,伯迪优帮助他的狱友从戒备森严的城堡中逃跑,他逼着德国司令不情愿地向他开枪,传统意识中下层人民保护贵族的世界被彻底颠倒。两人最后一次相遇在他临终的床前,这位法国人说:“对于平民来说,死于战争是一个悲剧。但对于你我——这是一个解脱的好方法。”平民逃出生天而贵族狱中离世,伯迪优的清醒令人悲怆:贵族作为一个阶级已被时代淹没,这个阶层本身就是象征着一场幻灭。
然而,如果是只是阶级的起伏更迭,这个电影或许还没有那么多萧条的意味,与阶层没落相呼应的是一种贵族精神的消失。洛芬斯坦不愿承认这个新世界的变化,他没有意识到不会再有人坚持贵族那种矜持高尚的信条。欧洲旧文明秩序已经分崩离析,那种认为两条战线上的绅士们都遵从相同行为准则的观点,可能永远都是上层社会多愁善感的幻觉。那种只要一位贵族保证了这里没有违规物品,另一个人就可以停止搜查的彬彬有礼终将不复存在,在战争,胜败,生死这些无法回避的概念下,传统的贵族精神已经成为了欧洲变革中日益稀薄之物。比如,洛芬斯坦无法相信他待如宾客的战俘们会试图逃跑,毕竟他们保证过不会这么做。
但是事實上,对于那些囚犯来说,像贵族一般的优雅举止根本就是无稽之谈,他们所渴望的,不过是食物和女人而已。
雷诺阿也借洛芬斯汀之口说出了贵族的戏谑,“那些法国大革命留下的遗产可真迷人。”但事实便是群氓峰起,泯灭贵族文化,单独的个体即便再优秀,也在历史大势前无法作为。贵族阶级的没落下,贵族精神的幻灭才是真正的凄惶哀歌。
阶级的藩篱难以被跨越,但在电影中,人类的悲欢却并非不能相通。正如前文所说,雷诺阿并不认同人之间的横向划分,所以国族认同的界线在这部电影中不断被模糊。欧洲在历史上便是一个国家边界经常变动的大陆,比如19世纪的阿尔萨斯曾在普法战争后被割让给德国,而战争也使人们经常从一个国家流动到另一国家。国家的变动是外在的,但归属感却是内在的心理。而国家这一概念似乎并不在电影中成为一个重要的尺度。在监狱中德国老兵为了安抚玛肖,就曾送给他一支口琴,美妙的音乐超越了一切敌对的国家关系,而在越狱成功后,这种超越就显得更为彻底,两个人暂时安定下来后,身份,国籍,立场,语言都没办法阻止一个逃兵爱上一个偶遇的敌国妇人。人道主义的温馨笼罩着一切,阵营观念被废弃,世界上可能容纳不了两个开战的国度,但总有一个地方可以容纳一对平凡的爱人。
片末玛肖和罗森塔尔爬上德国与瑞士边界,看着茫茫白雪说:国境线只有在地图上有,现实中你看不见。“随即便翻越了过去。在雷诺阿的眼中,成为幻影的也有关于国族的概念。世界并不被各种阵营垂直分割,人们只是凭借着彼此的相似性互相依赖。
“边界”的不存在,让我们看到的是不时闪烁的人性光辉。可是导演并不至于滥情,他没有刻意对战争进行美化,相反,监狱生活里人文明的破灭,欲望的裸露被辛辣地揭示。当有一个战俘穿着女人衣服走出来时,所有人立刻沉默不语,人对性的渴望与向往在那一刻展露无遗。战争放大了人的本能,因此俄国皇室送给俄国战俘的书籍才那么招人鄙弃,面包和女人就是一切,知识毫无用处。大幻灭是一种人性文明的幻灭,这样的幻灭使得战争本身就显得荒谬可笑,监狱里的舞台表演上大家尽情戏谑,但当战俘们接到法军收复杜尔蒙特的消息后,高唱起马赛曲,不过是受到几天的禁闭,过几天报纸又刊登出杜尔蒙特失守,一切毫无变化。我们会思索,一场浩大的战争,它真正的意义究竟有多少?对许多人来说可能无非是个荒唐的演出而已。
如若战争亦是幻灭,那么玛肖和罗森塔尔最后的逃亡也充满着幻灭的意味,而他们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两人分别时罗森塔尔说:“你回去开飞机,你回去当枪兵,还是要接着打仗。“这场轰轰烈烈的越狱成功之后,竟然慢慢令人觉得徒劳与虚无,一切都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循环,周而复始,没有停歇。数年后,二战的发生,给了这个主题悲剧的印证。
正如片名所言,雷诺阿的这部电影确实处处都有幻灭之感,在这样“一切皆有法,如梦幻泡影”的语境中,蕴藏着他对战争的追问。电影会结束,这幻影与追问却从不消亡,并成为我们每个人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