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大胆说英语

来源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u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了解一下小学英语教学,我们不难发现有这样两种情况:要么被忽略,要么是一味的“填鸭式”,而这些都违背了小学开设英语的目的。如何激发学生说英语、学英语的兴趣,为学生英语口语能力的提高打下持续发展的基础?本文结合教学经验谈一谈我的做法。
  【关键词】口语教学;教学策略;创设情境;英语氛围
  一、善用引人入胜的多媒体,培养学生英语兴趣
  多媒体课件能做到声像结合、图文并茂、精彩有趣,刚好与小学生的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相吻合。在教学中,经过精心设计,把学生要学习的对话融于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多维度创设真实情景,激发学生开口欲望
  教師的教学艺术就在于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活化教材,寓教于乐。学习情景会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能力。在实验过程中对如何创设情境,我们进行了如下摸索:
   (一)美——用音乐之美创设情境
  优美的旋律和动听的曲词会让我们不知不觉地进入歌曲描绘的意境和歌词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的思维在优美的旋律中跟着老师一起走,注意力全被你吸引,课堂气氛也因此而活跃,学习英语的兴趣由此而生。在本课伊始,我就用了“What can you see?”作为课前的热身。孩子们一听到优美、熟悉的音乐,看着多媒体上呈现的歌词,就跟着唱了起来,在唱的过程中,新知就从旧知的泉眼中细细地流出。
   (二)趣——以角色之趣创设情境
  爱表现、爱表演是孩子们的天性,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导演,还要做一个优秀的演员,带领着孩子们一起进入角色。本课中我让学生表演卡通部分的对话。这样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学生锻炼了口语,培养了胆量,拉近了同学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Learning by doing。角色扮演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英语课堂不再枯燥。
  三、努力营造英语氛围,把英语学习延伸到课外
   (一)浓——营造浓厚的校园英语氛围
  在校园里,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孩子们大胆与老师、同学用英语进行交流。每天,孩子们在 Free talk 中开始上每一节课,在Chant 的韵律中做操。孩子们的教室、活动室都是用英语布置的,校园文化墙、宣传橱窗、宣传标语、各种小橱窗等都是英语,歌咏比赛必须有一首英语歌曲,每周安排两天的英语广播时间,学校还定期组织英语手抄报评比。
   (二)亲——营造亲近的家庭英语氛围
   尽可能地创造条件,积极发挥家庭教育的辅助作用。在家里,由于受学生家长英语水平的限制,家长没有能力辅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英语,但是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家长督促和鼓励子女学习英语,多与孩子进行亲子交流。
  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要多想方法帮孩子们拓展英语学用渠道。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除了在学校的学习,我们还应让孩子们在家多听、多模仿教材中地道、纯正的英语,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闫超华,笔名小婴。1987年生于安徽阜阳,毕业于阜阳师范学院中文系。《儿童文学》杂志“诗词有故事”专栏作家,在《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西诗歌》等杂志上发表诗歌。作品入选《2011儿童文学年选》《2013中国最佳儿童散文诗歌》等选本,被《儿童文学》杂志评为“2013儿童文学十大魅力诗人”。  谁会在乎一只蚊子的生日呢?  除了孩子或许不会有人想到吧?  蚊子虽然是夏天最令人讨厌的动物之一,  但
期刊
布莱克从小喜欢画画,可15岁那年,家里破产,他几乎面临辍学,更别说买画布了。  因为不能继续画画,布莱克感到心灰意冷。一天,他遇到了一个“小矮人”。通过交谈,布莱克得知,此人因为得了矮小症,从未出过家门。眼看自己快老了,他決定去伦敦看看。布莱克说:“先生,从这里到伦敦坐飞机还要好几个小时呢,您这样……”“小矮人”打断布莱克说:“我从小患有梅尼埃综合征,坐不了飞机和轮船。徒步是慢了点,但是,只要一步
期刊
鲁迅曾言:“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起点上,我们应紧跟党的步伐,顺潮而上,心系祖国,积极奋斗。  我想,我们正走在光明的大道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现代化蓝图已初具规模,国家制度不断完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在眼前。在新时代的潮流中,今之少年,应当奋发有力,志存高远,积极传承党风精神。  扬生态文明之风  为国著功成,需要有生态文明、和谐共
期刊
【摘要】在幼儿园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遵循幼儿的思维特点与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在文中,笔者结合幼儿数学教育活动,就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育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信息技术  隨着教育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广泛地运用到教学中来,信息技术集图片、声音、影像于一体,兼具隐藏、标注等多种教学功能,那么该如何借助信息技术,发挥其独特的优势,有效辅助教师教学,从
棉花界有这样一句话:世界棉花看中国,中国棉花看新疆!  棉花基本释义  棉花是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或灌木,是重要的经济作物。纤维可纺纱或做棉絮,棉籽可榨油,油粕可作饲料或肥料,茎皮可造纸。中国栽培的棉花有亚洲棉、草棉、陆地棉、海岛棉四种,以陆地棉栽培最广。  棉桃中的纤维,是棉纺工业的主要原料。  棉花有不同颜色的花朵  以同一朵花为例。当天上午刚开出的时候是乳白色,下午就慢慢变成粉色,第二天变
期刊
我的故乡在安徽省淝河一个小村庄,名字很上口:板桥镇。不知与大画家郑板桥有何关系乎?  小村旁有一條小河,河边长着许多小野花,红的红,白的白,黄的黄,新鲜漂亮。溪水不深,溪流也不宽。但是水很清冽,而且甘甜,渴了,随便喝。  每到夏天,我便光着膀子,约几个好友,在河里游泳。我们玩得兴起,突然,奥迪弟弟一个鲤鱼打挺,溅了我一身水,我拿起水枪,将他“淘汰”了。在溪边,我们一玩就是一下午,谁也不会来阻止我们
期刊
【释义】  用纯酥油浇到头上。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也指感到清凉舒适。   【辨析】  “醍醐”是指酥酪(一种以牛羊乳精制成的食品)上凝聚成的油。而在汉译佛经中“醍醐”并未用本义,而是引申为“本质”“精髓”,比喻最高佛法。   【起源与演变】   “醍”读作tǐ时,指浅红色的清酒。读作tí时,与“醐”一起使用,成为食材纯酥油的名字。“醍醐灌顶”出自《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中的“令
期刊
【釋义】  隐藏起自己的才能,收起自己的锋芒,不使外露。   【辨析】  “韬”容易写成“滔”或者“舀”。“韬”字在《说文解字》里的解释为“从韦,舀声,剑衣也”。“韦”是熟皮子。古人用皮子做剑套和弓箭套。而“滔”从水,描摹水势盛大的样子,或用作比喻,用于“滔滔不绝”“滔天之罪”等。“舀”则上面一个爪,下面一个臼,是用手掏取东西,多用于“舀一瓢水”等。   【起源与演变】   《尔雅·释器》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