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情书》是德国作家布克哈特·施皮恩写给天下爱书人的一本小书。作者想在这本书里讲一讲,假如有一天离开了纸质书,我的生活将失去些什么。
书店的样子看上去很像是图书馆,可它并不是。对书籍来说,书店的角色更像是一处驿站或临时寓所,而旅行的最终目的地是读者或其他某个地方的书架。和图书馆一样,这里的书籍也被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种秩序是一种机场和火车站式的秩序,其主要乃至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让转机和换乘变得更快捷。绝不能让任何一本书在书店滞留太久,以至于变成旧书。在这里,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加速周转。店家总是根据季节和时令,并参照媒体宣传和热销榜单,对书籍的码放不停地做出调整:两摞书眨眼间就被互换了位置,一排书架如闪电般被腾空,又塞满了新书。
对热爱文字的人们来说,书店是论坛、酒馆和集市。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去搜罗信息,了解最新的热门话题,在聆听先哲的教诲之余,再翻翻当下流行的鸡汤文章。而且,人们还可以把货品拿到手里,用各种方式去掂量。比如说,拉开书中的折页,欣赏下里面的插图,再挑两段文字试读。记性好的人,还可以默记几条有用的公式或诗句,而不用担心因为偷窃被警察找麻烦。
话说早年间,街上经常还可以见到模样不像图书馆的书店。这些书店通常都是由店主亲自去挑选图书,再亲自经营和打理。走进这样一家书店,仿佛强行闯入了店主的私人阅读世界,那感觉难免会令人有些不适。这是因为,面对正在专心读书或整理藏书的老板或老板娘,人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打扰他们。从这里买走一本书,就像是给一个精心打造的宇宙添了一个缺角。在这个宇宙中,市场规则和热销榜不再受到重视,甚至被彻底抛到了一边。假如你不顾这些,执意要作出亵渎它的决定,那么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会在接过老板递过来的包装好的书的同时,得到一句他对这本书的点评,而且是免费的。
但是,这类书店如今变得越来越稀少,甚至正在走向绝迹。这实在是令人惋惜。其实,早在我剛刚开始买书时,这些书店已经不多见。在今天的许多大城市,这样的书店更是无处可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还出现了一类面向特殊读者群的专业书店。这些读者包括女人和孩子、同性恋者、秘教徒或其他宗教门派的信徒。在这些书店里,站在柜台后面的,也不是满脑子生意经的商人,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有信仰的商人。可即使是这类书店,也早已变成了稀罕物。
大约在二十多年前,我曾有幸结识了一位年轻的老派书商。当时,我在德国北威州的一座小城市,为我新出版的小说集开办了一场读书会。活动结束后,这位年纪比我还要小几岁的书商,请我为他签了30本签名书。当我问他是不是对销售过于乐观时,他神色庄重、不带一丝嘲讽地回答说:“来我这儿的人买什么书,向来都是由我做主。”
我刚刚在网上查了下,这家书店依然开着,店主的胡子比当时长了很多,可颜色还像当年一样红。我在此衷心祝他好运。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书情书》)
书店的样子看上去很像是图书馆,可它并不是。对书籍来说,书店的角色更像是一处驿站或临时寓所,而旅行的最终目的地是读者或其他某个地方的书架。和图书馆一样,这里的书籍也被分门别类,整理得井井有条。但是,这种秩序是一种机场和火车站式的秩序,其主要乃至唯一的目的,是为了让转机和换乘变得更快捷。绝不能让任何一本书在书店滞留太久,以至于变成旧书。在这里,所有的安排都是为了加速周转。店家总是根据季节和时令,并参照媒体宣传和热销榜单,对书籍的码放不停地做出调整:两摞书眨眼间就被互换了位置,一排书架如闪电般被腾空,又塞满了新书。
对热爱文字的人们来说,书店是论坛、酒馆和集市。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依照自己的口味去搜罗信息,了解最新的热门话题,在聆听先哲的教诲之余,再翻翻当下流行的鸡汤文章。而且,人们还可以把货品拿到手里,用各种方式去掂量。比如说,拉开书中的折页,欣赏下里面的插图,再挑两段文字试读。记性好的人,还可以默记几条有用的公式或诗句,而不用担心因为偷窃被警察找麻烦。
话说早年间,街上经常还可以见到模样不像图书馆的书店。这些书店通常都是由店主亲自去挑选图书,再亲自经营和打理。走进这样一家书店,仿佛强行闯入了店主的私人阅读世界,那感觉难免会令人有些不适。这是因为,面对正在专心读书或整理藏书的老板或老板娘,人们总是担心自己会打扰他们。从这里买走一本书,就像是给一个精心打造的宇宙添了一个缺角。在这个宇宙中,市场规则和热销榜不再受到重视,甚至被彻底抛到了一边。假如你不顾这些,执意要作出亵渎它的决定,那么不管你愿意与否,你都会在接过老板递过来的包装好的书的同时,得到一句他对这本书的点评,而且是免费的。
但是,这类书店如今变得越来越稀少,甚至正在走向绝迹。这实在是令人惋惜。其实,早在我剛刚开始买书时,这些书店已经不多见。在今天的许多大城市,这样的书店更是无处可寻。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时,还出现了一类面向特殊读者群的专业书店。这些读者包括女人和孩子、同性恋者、秘教徒或其他宗教门派的信徒。在这些书店里,站在柜台后面的,也不是满脑子生意经的商人,或许我们可以称之为有信仰的商人。可即使是这类书店,也早已变成了稀罕物。
大约在二十多年前,我曾有幸结识了一位年轻的老派书商。当时,我在德国北威州的一座小城市,为我新出版的小说集开办了一场读书会。活动结束后,这位年纪比我还要小几岁的书商,请我为他签了30本签名书。当我问他是不是对销售过于乐观时,他神色庄重、不带一丝嘲讽地回答说:“来我这儿的人买什么书,向来都是由我做主。”
我刚刚在网上查了下,这家书店依然开着,店主的胡子比当时长了很多,可颜色还像当年一样红。我在此衷心祝他好运。
(摘自上海人民出版社《书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