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中经常听到老师抱怨:这种题型,我在黑板上讲过多次,怎么又错了呢?或是“这个题我们刚刚做过,而且也订正好了!你怎么又错了啊”。尤其考试过后,这种感叹更是屡见不鲜。每每此时,我便陷入深思:是啊!为什么我们多次强调过的内容,甚至刚做过的练习,学生还会出错呢?
一次作业面批引发了我的探究。
那是语文作业本上的练习,学生错得一塌糊涂,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利用晚管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批。
“课堂上我强调该怎样概述事例的?”“谁做了什么。”“那你这题是按老师要求做的吗?”“当时没想仔细。”
“这种题的解答思路与方法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过,我是怎么讲的还记得吗?”“忘了!”
“这里问的是‘哪些事’,你怎么只写了一件事呢?”“没看清!”
……
学生答题错误百出,但理由似乎只有两种:“马虎”和“忘了”。面对老师的责问,学生回答得云淡风轻。这与老师的语重心长形成强烈反差。但经过连续几次的面批后,发现作业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欣喜之余不免陷入深思:面批后的作业为什么会不一样?作业一定要面批吗?
一、作业批改需要对话交流
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各不相同,成绩有差异,作业中的错误也就不同,面批对不同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自然也不一样。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即平时所说的好生而言,作业的正确率往往比较高,但出现的错误更应引起重视。我们不仅应该弄清楚他们为什么做错,还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指导他们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答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密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的解答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研究他们的逻辑推理,加强提优教学的针对性。
对于学困生,面批的意义可能就更大了。
首先,面批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教学中,师生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不乏学生和老师之间难沟通、难接近,学生有问题不敢请教等现象,尤其是学困生,对老师的敬畏之情可能更重,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解决这些看似小事,实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关键在于多与学生接触,教学上相通互动。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这样既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又能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境界。
其次,对于那些学困学生,老师主动和他们在一起,面对面分析作业中的错误,剖析原因,引领点拨,可使他们快速进行知识重构,并以最快的速度修正作业中的错误,巩固课堂所学,补全知识缺漏。因为有了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能较快的改正错误,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二、课堂教学需要对话交流
作业批改需要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需要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需要强化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又如何实现以生为本、让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起源于学生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促使学生知识的生成、体验的内化、人格的建构。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阅读首先是感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对话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教师,他是“主角”,有引导的作用。个性化阅读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课文、与文本对话;同时又要对学生相机予以指导、帮助、评价,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对话,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促使知识的生成、体验的内化。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学活动就是强化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那么,再回头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况又如何呢?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其实是处于被动的旁观者地位。课堂上只见教师滔滔的讲、学生静静的听,有时整节课上学生也只是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他们最大的参与不过是拿起笔机械地记下老师一再强调的所谓重点内容,至于为什么称之为“重点”也可能一无所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注意力相对能集中时间为5–30分钟。而整节课由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存在,至于45分钟下来到底强调过多少“重点”恐怕也没几个人清楚。所谓的文本解读就是教学参考内容的简单复制,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全被教师的讲解分析替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有时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作业或考试再出现这些所谓“强调过的重点”而要求学生不出错又怎么可能?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便理所当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双边的,甚至是立体的。而且要求师生的交往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励交往集体的所有成员,包括教师自己,要积极地投入交往。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信息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反馈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而言,其反馈便是学生对此做出反应、评价、质疑和建议;而相对于学生对教师进行的信息传输而言,其反馈便是教师对此做出的反应、评价、质疑和建议等。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共同构成了教学的交往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体。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双边活动气氛中,获得作为学习主人的心理参与的体验,完成思维的碰撞与锤炼。
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前提条件,而这种教学艺术境界的达到,正是师生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愿我们的教学能成为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能促进师生的切磋探讨,能成就师生的精神交融。“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认识,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升华;思维,只有在碰撞中才会迸发火花;情感,只有在交流中才会融合;智慧,只有在探讨中才会生发。
一次作业面批引发了我的探究。
那是语文作业本上的练习,学生错得一塌糊涂,我强压住心中的怒火,利用晚管理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面批。
“课堂上我强调该怎样概述事例的?”“谁做了什么。”“那你这题是按老师要求做的吗?”“当时没想仔细。”
“这种题的解答思路与方法我在课堂上反复强调过,我是怎么讲的还记得吗?”“忘了!”
“这里问的是‘哪些事’,你怎么只写了一件事呢?”“没看清!”
……
学生答题错误百出,但理由似乎只有两种:“马虎”和“忘了”。面对老师的责问,学生回答得云淡风轻。这与老师的语重心长形成强烈反差。但经过连续几次的面批后,发现作业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欣喜之余不免陷入深思:面批后的作业为什么会不一样?作业一定要面批吗?
一、作业批改需要对话交流
学生的兴趣、性格、能力各不相同,成绩有差异,作业中的错误也就不同,面批对不同学生心理层面的影响自然也不一样。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即平时所说的好生而言,作业的正确率往往比较高,但出现的错误更应引起重视。我们不仅应该弄清楚他们为什么做错,还应帮助他们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指导他们注意用词的准确性、答题的规范性、思维的严密性。同时也可以通过他们的解答来研究他们的思维过程,研究他们的逻辑推理,加强提优教学的针对性。
对于学困生,面批的意义可能就更大了。
首先,面批能增强教师的亲和力,融洽师生间的关系。教学中,师生之间总是有一定的距离,不乏学生和老师之间难沟通、难接近,学生有问题不敢请教等现象,尤其是学困生,对老师的敬畏之情可能更重,往往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要解决这些看似小事,实际会影响教学效果的问题,关键在于多与学生接触,教学上相通互动。面批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和蔼可亲。这样既减轻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又能促进师生的沟通交流,促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从而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理想境界。
其次,对于那些学困学生,老师主动和他们在一起,面对面分析作业中的错误,剖析原因,引领点拨,可使他们快速进行知识重构,并以最快的速度修正作业中的错误,巩固课堂所学,补全知识缺漏。因为有了老师的点拨引导,学生能较快的改正错误,节省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
二、课堂教学需要对话交流
作业批改需要加强师生的对话交流,需要提升学生思维的参与度,需要强化学生思维的训练过程,那么课堂教学又如何实现以生为本、让教学内容真正为学生所接受呢?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本质起源于学生与外界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从而促使学生知识的生成、体验的内化、人格的建构。
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阅读首先是感知。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对话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教师,他是“主角”,有引导的作用。个性化阅读强调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解读课文、与文本对话;同时又要对学生相机予以指导、帮助、评价,让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学会对话,促进学生与文本的交互行为及其内部的认知加工过程,促使知识的生成、体验的内化。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帮助学生更深层地理解文本,提高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现代心理学认为:教育就是要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教学活动就是强化学生自我体验的过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那么,再回头反观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况又如何呢?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其实是处于被动的旁观者地位。课堂上只见教师滔滔的讲、学生静静的听,有时整节课上学生也只是充当一个听众的角色,他们最大的参与不过是拿起笔机械地记下老师一再强调的所谓重点内容,至于为什么称之为“重点”也可能一无所知。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学生注意力相对能集中时间为5–30分钟。而整节课由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依然存在,至于45分钟下来到底强调过多少“重点”恐怕也没几个人清楚。所谓的文本解读就是教学参考内容的简单复制,学生的情感体验完全被教师的讲解分析替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有时甚至游离于课堂之外,作业或考试再出现这些所谓“强调过的重点”而要求学生不出错又怎么可能?久而久之,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也便理所当然。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是师生双方的交往活动,这种交往是双边的,甚至是立体的。而且要求师生的交往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一个参与者,他鼓励交往集体的所有成员,包括教师自己,要积极地投入交往。师生交往的过程就是信息反馈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信息的反馈也是相对而言的。相对于教师对学生进行信息传输而言,其反馈便是学生对此做出反应、评价、质疑和建议;而相对于学生对教师进行的信息传输而言,其反馈便是教师对此做出的反应、评价、质疑和建议等。师生之间的信息传输与信息反馈,共同构成了教学的交往过程。因此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成为文本解读的主体。让学生在民主的教学双边活动气氛中,获得作为学习主人的心理参与的体验,完成思维的碰撞与锤炼。
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只有在师生积极的相互作用中,才能产生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也就是说,师生两个积极性的充分发挥与协调配合,是教学活动默契的前提条件,而这种教学艺术境界的达到,正是师生间经常进行心灵交流的必然结果,是师生“同频共振”的产物。愿我们的教学能成为师生对话交流的平台,能促进师生的切磋探讨,能成就师生的精神交融。“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认识,只有在对话中才会得到升华;思维,只有在碰撞中才会迸发火花;情感,只有在交流中才会融合;智慧,只有在探讨中才会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