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短情长,与小博十年的青春、梦想和爱

来源 :中学生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我念高三。汶川地震,高考,北京奥运会,无一不令人铭心刻骨。看《中学生博览》的第六个年头,认识了同为“博览”读者的蒋波。这个朝气蓬勃的男孩子,为实现他的文学梦,活跃在各种文学杂志论坛中。继而,他摸索着自己建立了一个文学论坛,通过论坛,又认识了杜荣、黄文娟、心心、陈祥伟、王勇等一众文艺气息满满的小青年。高考过后,时间富裕,我也开始写一些文字贴到蒋波的论坛里,与他们相互品评,久而久之,大家自然熟络起来。那个时候,我脑袋灵光,沉浸在各种文字里,做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美梦。这一年,我18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接到医学院的录取通知书,意料之中,毕竟五个志愿,我报了四个医学院。学医,这可能是我从小到大实现的第一个小梦想。医学生都知道,医学院被称为“后高三时代”。大学的第一年,和论坛里的小伙伴们还有着密切的联系,到大二,专业课程增加,忙到连吃饭都在讨论解剖课看的尸体的时候,和论坛小伙伴们的联系也就慢慢断掉了,每天从宿舍到教室,再到实验室,生活被课程填充得满满当当。
  实习期间,满负荷工作。医院,多的是生离死别,见的是人情冷暖、腥风血雨,待久了,见多了,便不会有太多工作之外的情绪。在一次参与癫痫患者的抢救中,短短两分钟,一个鲜活的生命就在我眼前消逝了。第一次,我对我热爱的职业产生了动摇。不管多么辛苦,有多少误解,我曾那么义无反顾地坚守这份职业,但无论我们如何努力,还是挽回不了注定要离去的生命。对前路,我向往,但望而却步。这一年,我21岁。
  2011年,实习期毕,大学生涯即将结束,突然就得了个恶疾。准备返校参加毕业考的我被一纸化验单送进了医院——尿毒症。先天孤肾,四五岁时我从败血症手中侥幸捡回一命,让我能枕稳衾温十几年。如今对于上帝派送给我的这份“大礼”,着实让我“受宠若惊”。短暂的绝望不安、害怕无助过后,便没有太多消极的情绪了,世界上有悲惨命运的人实在太多,又何必总是顾影自怜?住院就像住酒店,除了一星期两次的透析治疗,还是没有什么很烦恼的事情。16号的大针头扎进我的血管,“深深地体会了夏紫薇的痛苦”,锥心刺骨的疼痛提醒着我仍旧因为这个世界活着,我是有多舍不得这个世界啊,它是这般斑驳……如果没有疾病,幸福也就无从分辨,人只有无限接近死亡时,才能深刻体会生的意义。我期待着每天新一轮的阳光,追逐着我的小太阳。
  由于没有合适的肾源和富足的经济条件,透析治疗持续了半年之后,爸爸决定将自己的肾脏移植给我。当年11月,我做了肾脏移植手术。从全麻中醒来,麻醉师对我说:“小丫头,醒了?咱们回去吧?”于是,我知道,劫后余生的第二次生命,自此刻开始了。右髂窝部位大约长15厘米的刀口,我偶尔会去摸摸转居到我体内爸爸的肾脏,它好像在诉说它是如何让我成为一个新的生命,也讲述着一个血脉相承的故事。这一年,我22岁,否极泰来。若非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每个人心中都喜爱着一座城市,正因为它陌生的魅力。手术后赋闲两年,到陌生的城市欣赏浪漫的风景,没有一丝惶惶与不安。最好的旅行,是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发现一种久违的感动。一个人的浪漫,是送给这个城市最温暖的礼物。而我的最终点,是北京,那个军区大院,第二个路口小二层的康复中心。在如水的时光里,相遇,别离,花开花落。
  最终,我还是没有留在医院工作。2013年末,找到一份对我的移植肾没有负担的工作,每个月的工资,还不够承担我每月对免疫抑制剂需求的费用。小日子寡淡无味,波澜不惊。
  2014年7月,看过一场郎朗和普拉西多·多明戈的里约音乐会,我们再次相遇了。世界小得像一条街的布景。“如果我爱你,只要知道你在那里,知道你健康,知道能在某一日见到你,就可以了。”那些曾经令你无比在乎的东西就好像半途而退的潮汐一般,似乎没有了提及的必要。生命里总有不期而遇的温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既然相遇了,就好好在一起,哪怕晚一点,然后一辈子。
  2016年,我联系蒋波,请他来参加我的婚礼。他说:“恭喜,可惜碰上了国考,去不了。”“你就不问问新郎是谁吗?”“怎么?难道我认识?”“是王勇。”“什么?论坛里的王勇?”“是的。”“我天,你们什么时候走到一起的?那我岂不就是你们的红娘了?没有我,你们怎么会认识?”有些东西,突然一下子就迎面而来。上一次和蒋波细细闲聊,还是我刚生病的时候,安慰捉襟见肘,他说,这个年纪的我们,可以任意地不想联系,而不是不能联系。
  2017年末,我28岁,肾移植术后第六年,我们的宝宝降生了,小桉桉的到来纯属意外。肾移植术后的女性怀孕生子,有高于常人的风险,通常医生是不建议生孩子的。即便如此,当自己孕育着一个新生命,他的平安健康便高于了一切。用自己的生命做赌注,换他安然降世,健康成长。毕竟,每一个孩子和母亲都是生死之交。有时候前方的路特别艰难,或许是上帝在给你准备惊喜,小桉桉是我的天赐之福,之前经历的所有苦痛磨难都是值得的。
  时光轻浅。十年前,我们肆意挥霍所拥有的东西去追寻天马行空的梦想,不可一世;十年后,扛过生活的刁难,披荆斩棘,为了远方,风雨兼程。生命原本是平淡的,因為执着的前行赋予了它神奇和勇气,岁月变换,那份坚守的执着引我们走过风雨,走过荆棘,留下一路灿烂和花开。
  人生,就是一首充满韵律的诗,你有心寻找,它便与你唱和吟哦;你无暇发现,它便自己遁迹潜形。
  老编感言:龚淑涓,小博的铁粉和作者,2017年采访她(《龚淑涓:我的世界很小很小,我的爱很大很大》2017年2月A卷刊登),听到她细数自己生命中的磨难过往和情缘奇曲,着实是惊讶和感动。生命即是一场旅行,上天给你安排的可能是坦途,也可能是崎岖,不管是坦途还是崎岖,只要心怀希望,我们便能遇到爱,遇到美好。
其他文献
[1]  我有个室友,比较突出特点就是拼音不好。而我依据她的这个个人特点,也生出了一种崭新的爱好——动不动就对她进行拼音知识问答。  有一次我在她床上玩儿,她拿手机看大众点评,然后说:“这个螃蟹应该能好吃。”  我就问她:“为什么这个piang,螃蟹的螃,里面这个i不发音呢?”  我室友想了半天,犹犹豫豫地开口:“是啊,为什么呢?”  我:“因为它不存在。”  随即因为笑声过于猖狂而遭到殴打。  
我在20岁的时候才开始追星。  彼时仗着天高皇帝远,省吃儉用加兼职。一点点凑门票和路费,把头像换成一个大写的“穷”字。推掉所有可去可不去的聚餐,移除可买可不买的东西。数着日历掐着秒表抢票做攻略,最后成行朋友圈打卡都要小心翼翼屏蔽爸妈,保证万无一失。  又因我追的是非常冷门的话剧组,于是每次发朋友圈都会收到两波极端的评论:一些人说,哦,话剧啊,高雅,好事;另一波人讲,这个和你上回看的有区别吗?说真的
【吐槽也要高端,成立个小分队,以后再没有读者敢揍我了】  时间:保密  地点:也保密,你打我呀!  事件:“大绵羊吐槽小分队”正式成立  成员:大绵羊(队长)、苏意(副队)、饭小粒(队长助理)、阿狸(炊事班班长,主要负责给参与吐槽的小伙伴们发辣条)  -------这是一条神秘的分割线-----------  饭小粒:报、报、报告队长大人!小的发现了一部雷剧~(讨好状)  大绵羊:盛好了端上来! 
收到祝愿同学的短信,睡一觉能睡得不知天昏地暗的我一骨碌爬起床来,立刻刷牙、洗脸、把长头发盘起,又恢复我当年的模样,一点儿都不拖沓也不颓废。高考结束后的真空期,我去远方撒欢跑了一场后又回到家,继续熬夜打游戏、煲美剧、看小说,一点儿都不励志。  回到从前生活过的小城是在收到祝愿同学的信息两天后。那两天,妈妈为我准备了很多零食怕我饿着,在大热天时给我翻出过冬穿的棉袄、羽绒服怕我冷着。  在离别的列车上,
2018年,一个特别的流浪者引起了全网的关注,一夜成名,被尊称为“流浪大师”。  如果只是因为在上海街头捡捡垃圾,会收藏很多书,写得一手漂亮的书法,俨然一个“大隐隐于市”的隐士,这还不算什么。  “大师”的“特别之处”在于外界所谓的“高级身世”和“悲惨遭遇”。  发布视频让大师一夜爆红的人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曾是审计局的公务员,有着优渥的薪资待遇,还有一个美丽的妻子和一对儿可爱的儿女。  但世
有個跑来搭讪但不知道聊什么的人问我:“你觉得你爱国吗?”  我:“不是那种爱。”  他困惑:“哪种?”  我把二刷过的《我和我的祖国》想起来了,从设计师林治远先生到飞行员吕潇然女士,瞬间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电影。  严格说来《我和我的祖国》并不是一部艺术或商业价值特别高的影片,在两个领域的本年度评选中恐怕都占不到多少优势;而且部分出于表达的真诚不掩饰,片子里一些漏洞也直白地呈现在观众眼前,某些台词和场
不久前有个女生跟我說:“想到无锡玩儿,有什么推荐吗?”  我的脑海中非但没闪过任何好地方,全是七零八碎的事情。比如我总说家乡东西好吃,真有朋友来玩儿我却不知道该带她吃什么;比如去北京时,是我带怪姐去了798;再比如倩倩姐很诚恳地告诉我:“我不觉得武汉有什么好玩儿的。”  有人说,旅行是从自己待腻了的地方去到别人待腻的地方。可是细想一下,我初到无锡时也并不惊喜啊。  那天,我百度了很久无锡的游玩攻略
刚来东北的时候,江冷面就神秘兮兮地告诉我:东北的铁门在冬天是水果味的。  作为一个国家二级吃货选手,我一是好奇犯馋,二是丝毫没意识到看起来老实巴交的江冷面会诓我。就这样,我的舌头毫无悬念地粘在了冬天冰凉的铁门上,那滋味,和大夏天舔上一支冒着冷气的老北京冰棒一模一样。等到我眼泪汪汪地把舌头拔下来,此事的罪魁祸首——江冷面,在边上扶着墙壁笑得险些撒手人寰。  按她的话来说,就是要有这种不怕忽悠的精神,
2015年11月9日的清晨,在老曹的印象中,很冷。他送儿子去上学,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开导儿子。因为小曹起了休学的念头。小曹是个听话的孩子,他没有反驳父亲的话,只是点头称是。  因为外面天气冷,老曹出门前给儿子校服外套了件冲锋衣。走到学校门口时,小曹让爸爸把外套拿走,因为学校规定要穿校服。老曹望着儿子的背影很是欣慰,儿子依然是印象中那个听话守规矩的好孩子。  可是那天中午老曹却接到了老师打来的电话,问
中秋节,再一次无法回家和爸妈团聚。拿起手边的一沓稿纸,我开始给爸爸妈妈写信。  写信是我一直坚持的“矫情”的习惯,在微信、QQ、视频电话发展迅速的今天,除了听到声音,我更喜欢手写的表达。墨水或淡或浓,笔画或轻或重、或缓或急,纸张和笔尖的摩擦中,凝聚了书写者的思绪和想法。  写信的习惯是三年级开始的,语文老师教过书信的格式以后,便买了好看的信封去给当时最喜欢的电视节目《智慧树》的主持人红果果、绿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