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预报能力越来越强,进而开展的气象服务也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当预报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就会变得非常困难和缓慢,而人类的需求是不会受这些条件限制的,这也就是天气预报服务总是不能满足各方面需要的根本原因。而对于决策部门而言,必须及时提供准确有效的气象服务信息,才能保证其做出正确的决策。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果;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89-01
前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气象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深刻变化,应重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因此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能力必须适应政府的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涵盖决策服务,以公共服务系统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各地的特色需求,相互补充,提高服务效率,避免重复,浪费资源。
一、气象服务项目
保障功能、防灾减灾功能、指导生产消费功能与趋利避害功能。保障功能就是保障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顺利进行有序开展的作用;防灾减灾就是抵抗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作用;指导生产消费功能就是作为生产消费指导意见的作用;趋利避害就是利用气象服务创造财富避免损失的作用。由于气象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因此气象服务的种类繁多,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不断产生新的服务内容。
二、气象服务特点
1、多样化。指社会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种类繁多,有气象服务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有气象服务保障社会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有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有气象服务节能减排的需要,有气象服务健康生活的需要,还有对基本气象信息资料的需求,对专业化气象资料的需求,对气象控制信息的需求,更有对气象服务工程的需求等等。
2精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越来越细,精是指精确,细是指细化,是对气象服务质量的要求。反映在气象服务上,是对气象服务时间、空间的要求,是对产品针对性的要求,是对可控性的要求,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服务的必然要求。
3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气象服务需求地区的不均衡和种类上的不均衡,但总体上讲,大部分地区需求不足,也就是低迷,量上的增加比较缓慢。
三、新时期气象服务发展要求
1.加强短时临近预报服务 目前,很多地区都已安装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监测突发性的、局地性的暴雨、冰雹、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非常实用,同时也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一定范围的定点定量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前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24 h天气预报在预测转折性、局地性或者突发性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及应用,能准确监测较短时间内的天气系统变化,尤其是在确认暴雨中心、预测暴雨系统移动和强度变化时,显得既直观又准确。目前省市一级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较多,也较专业,县一级的预报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大都停留在监测降雨系统移动及变化方面,对雷达的基本速度、谱宽、风廓线等数据应用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基层预报员雷达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短时预报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作用,提升气象服务的效果。
2、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3气象服务市场的供给特征。在我国,气象服务是公益性的基础性的服务行业。目前,从气象服务市场需要对气象服务供给的角度来看,气象服务市场的供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供给主体单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供给产品简单,初级产品较多,精心加工的较少,高科技含量的寥寥无几;市场中介稚嫩,仅有刚刚出现的气象经纪人,中介作用微弱。
4、强化服务内容
(1)服务内容要突出重点 。一个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形势下有不同的重点服务内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突出服务重点、针对性强。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服务重点,需要在平时的服务中积累,不断思考和改进。
(2)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气象观测的日界是20:00,与传统的日界24:00相差4 h,由于在预报服务中延用20:00的日界,20:00—24:00出现的降水算到哪一天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导致公众甚至地方领导产生预报不准的误解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必要时可在服务内容中加以说明。
(3)服务用语应注意通俗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专业化用语,因为有些专业术语,地方领导和公众很难弄懂。比如在雨量预报中,可同时说明雨量量级和雨量范围。还有灾害性天气,最好也能预报量化的气象要素,让领导和群众对灾害强度有个定性的概念[5]。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局部中雨,局部大雨之类的,这种词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人们不能准确判断天气情况,久而久之会增加民众对气象服务的不满。
(4)抓短期临近预报: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重点加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及时制作发布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产品,做好短期气候预测和服务工作。完善预报值班流程,进一步提高预报质量。
(5)提高预报准确率,气象服务中,预报的准确率是预报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如果準确率低,做出的气象服务效果就会较差,不仅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这也是目前气象服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当今的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的现代气象数值预报。
5、服务三农是重点:气象服务的关键是农业气象服务,为群众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相应的农时建议。把为农气象服务放在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6、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农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全面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气象应急预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重大活动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四、结束语
气象服务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是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县级气象局处于气象部门工作的最基层,是气象服务的最前沿阵地,也是与工农牧业生产接触最直接、气象服务见效最明显的机构。县气象局应提高服务敏锐性和前瞻性,认真分析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的关系,准确把握服务切入点,千方百计把公共气象服务的触角伸向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有针对性地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程度较高的气象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 周长江,薛新慧.关于基层台站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B08):198-199.
[2] 张晶.中国气象部门体制变革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
[关键词]气象服务效果;提高途径
中图分类号:P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6-0389-01
前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气象服务的内涵和外延发生深刻变化,应重视专业气象服务工作。因此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能力必须适应政府的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需要,运用高科技手段,开展涵盖决策服务,以公共服务系统为核心,形成多层次的网络结构,再根据各地的特色需求,相互补充,提高服务效率,避免重复,浪费资源。
一、气象服务项目
保障功能、防灾减灾功能、指导生产消费功能与趋利避害功能。保障功能就是保障工农业生产、政府决策顺利进行有序开展的作用;防灾减灾就是抵抗自然灾害防灾减灾的作用;指导生产消费功能就是作为生产消费指导意见的作用;趋利避害就是利用气象服务创造财富避免损失的作用。由于气象服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层面,因此气象服务的种类繁多,并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丰富,不断产生新的服务内容。
二、气象服务特点
1、多样化。指社会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的需求种类繁多,有气象服务发展工农业生产的需要,有气象服务保障社会活动顺利进行的需要,有气象防灾减灾的需要,有气象服务节能减排的需要,有气象服务健康生活的需要,还有对基本气象信息资料的需求,对专业化气象资料的需求,对气象控制信息的需求,更有对气象服务工程的需求等等。
2精细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气象服务的需求越来越精、越来越细,精是指精确,细是指细化,是对气象服务质量的要求。反映在气象服务上,是对气象服务时间、空间的要求,是对产品针对性的要求,是对可控性的要求,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气象服务的必然要求。
3不均衡。主要表现在气象服务需求地区的不均衡和种类上的不均衡,但总体上讲,大部分地区需求不足,也就是低迷,量上的增加比较缓慢。
三、新时期气象服务发展要求
1.加强短时临近预报服务 目前,很多地区都已安装了多普勒天气雷达。多普勒天气雷达对监测突发性的、局地性的暴雨、冰雹、雷电等强对流灾害性天气非常实用,同时也为短时临近天气预报、一定范围的定点定量预报奠定了基础。以前各级气象台站发布的24 h天气预报在预测转折性、局地性或者突发性天气时显得力不从心,而多普勒天气雷达的普及应用,能准确监测较短时间内的天气系统变化,尤其是在确认暴雨中心、预测暴雨系统移动和强度变化时,显得既直观又准确。目前省市一级对多普勒天气雷达应用较多,也较专业,县一级的预报员一般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对多普勒天气雷达的应用大都停留在监测降雨系统移动及变化方面,对雷达的基本速度、谱宽、风廓线等数据应用较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基层预报员雷达方面的培训,进而提高其短时预报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多普勒天气雷达的作用,提升气象服务的效果。
2、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
3气象服务市场的供给特征。在我国,气象服务是公益性的基础性的服务行业。目前,从气象服务市场需要对气象服务供给的角度来看,气象服务市场的供给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供给主体单一,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国家对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按照职责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公众气象预报和灾害性天气警报;供给产品简单,初级产品较多,精心加工的较少,高科技含量的寥寥无几;市场中介稚嫩,仅有刚刚出现的气象经纪人,中介作用微弱。
4、强化服务内容
(1)服务内容要突出重点 。一个地区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天气形势下有不同的重点服务内容,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做到突出服务重点、针对性强。要掌握不同季节的服务重点,需要在平时的服务中积累,不断思考和改进。
(2)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 。气象观测的日界是20:00,与传统的日界24:00相差4 h,由于在预报服务中延用20:00的日界,20:00—24:00出现的降水算到哪一天就出现了矛盾,这种矛盾也是导致公众甚至地方领导产生预报不准的误解的原因之一,因此要加强气象科普知识的宣传,必要时可在服务内容中加以说明。
(3)服务用语应注意通俗化 尽量减少或避免专业化用语,因为有些专业术语,地方领导和公众很难弄懂。比如在雨量预报中,可同时说明雨量量级和雨量范围。还有灾害性天气,最好也能预报量化的气象要素,让领导和群众对灾害强度有个定性的概念[5]。同时,尽量避免使用含糊的词语,比如局部中雨,局部大雨之类的,这种词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会导致人们不能准确判断天气情况,久而久之会增加民众对气象服务的不满。
(4)抓短期临近预报:严密监视天气变化,重点加强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及时制作发布短时临近预报预警产品,做好短期气候预测和服务工作。完善预报值班流程,进一步提高预报质量。
(5)提高预报准确率,气象服务中,预报的准确率是预报最重要和最核心的问题,如果準确率低,做出的气象服务效果就会较差,不仅起到的作用不大,有时甚至起到反作用。这也是目前气象服务业务所面临的最大的难题。当今的天气预报是以大气科学理论为基础,在高性能计算机平台上完成的现代气象数值预报。
5、服务三农是重点:气象服务的关键是农业气象服务,为群众提供准确的天气预报和相应的农时建议。把为农气象服务放在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6、进一步健全完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落实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充分发挥农村气象信息员的作用,全面加强农村气象信息员培训工作。利用气象信息服务站、气象电子显示屏、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启动气象应急预案,做好重大气象灾害、重大活动和突发公共事件等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四、结束语
气象服务属于基础性公共服务范畴。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是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也是气象服务的主要任务。县级气象局处于气象部门工作的最基层,是气象服务的最前沿阵地,也是与工农牧业生产接触最直接、气象服务见效最明显的机构。县气象局应提高服务敏锐性和前瞻性,认真分析各行各业与气象工作的关系,准确把握服务切入点,千方百计把公共气象服务的触角伸向国民经济生产的各行各业,有针对性地提供精细化、人性化程度较高的气象服务产品。
参考文献
[1] 周长江,薛新慧.关于基层台站气象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J].沙漠与绿洲气象,2009,3(B08):198-199.
[2] 张晶.中国气象部门体制变革的公共经济学分析[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