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武宣县二塘镇中心校 广西 武宣 545900)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自然要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服务。
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学中采用简单的“给予”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相反,引导学生“获取”,才是正确的途径。
例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体积呢?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接着老师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这种教学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根本没有理解的因素;从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从情感教育方面来看,既不会有利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也不会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反之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还是这个内容,我们这样进行教学,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上课时,老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透明玻璃杯放在讲台上,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加同样多的水,并做好标记。把两块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石块先后分别投入两个杯子中。
问:“仔细观察杯子里的水,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水面上升了。”
老师问:“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呢?”学生否定。老师又问:“那是为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放的东西占地方了,所以把水给挤上来了。”
此时,老师又把另一块石头放进另一个杯子里。不等老师发问,学生就不约而同地说,这个杯子里的水出上升了,而且上升的高度比另一个的水面高。并有学生非常肯定地说,第二次老师放的石头更大。
就这样,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空间还有大小之分。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并融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活动经验四基于一体,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也应该是一种传递,教学所传递的不是物质的养分,而是精神的养分。物质养分的传递,具有你给我就得的性质,而精神养分的传递就不一定是老师一讲,学生就懂。
作为传递精神养分的教学,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也就是内化了的知识。显然,关键在于内化。简单的给予不利于内化,只有引导学生获取,才有助于内化的完成。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呢?
首先,为了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老师必须为教学创造最佳时机。这里所说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时刻,就是“我要学”的时候。“我要学”与“要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主动表明具有了自主获取的意识,对学习产生了需求。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出了三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1)1272÷24=
(2)102÷12=
(3)11÷3=
看起来题比一题简单。其实,第一题是可以整除的,第二题是可以除尽的,对于前两题学生都能计算,而第三题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它的商。有的说老师肯定出错题目了,有的学生叫老师干脆改个数字就得了,有的问除到什么时候能算完呀,草稿纸都用到底端了。
此时,我告诉学生:大家心中的疑问,只有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有关知识后,才能解开。这样,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时就自然主动,学得积极,获取意识也特别强烈。
其次,为了引导学生获取,老师必须为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创造最佳条件。
例如,为什么除以一个数(0除外),可以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S=ah÷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为什么一定要先通分等。所有这些数学知识都是最基础的,如何使学生认识、了解和运用,都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最佳的条件,以便于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总之,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学学习这一认识活动的规律,还是在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感知充分、表象清晰、概念深刻完整、素质全面提高。
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方法,自然要为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服务。
我们都知道,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
(1)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学中采用简单的“给予”的方式,显然是不行的。相反,引导学生“获取”,才是正确的途径。
例如教学“体积”这一概念。
教师:“什么叫做体积呢?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接着老师让学生一字不漏地背诵下来。这种教学方法绝对是不可取的。
从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来看,根本没有理解的因素;从能力的培养方面来看,对于空间观念的培养,没有丝毫作用;从情感教育方面来看,既不会有利于学习目的的明确,也不会有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反之只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还是这个内容,我们这样进行教学,结果就大不相同了。
上课时,老师把两个完全一样的透明玻璃杯放在讲台上,然后往两个杯子里加同样多的水,并做好标记。把两块大小不一的长方体、正方体石块先后分别投入两个杯子中。
问:“仔细观察杯子里的水,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生:“水面上升了。”
老师问:“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杯子里的水变多了呢?”学生否定。老师又问:“那是为什么呢?”学生争先恐后地回答:“老师放的东西占地方了,所以把水给挤上来了。”
此时,老师又把另一块石头放进另一个杯子里。不等老师发问,学生就不约而同地说,这个杯子里的水出上升了,而且上升的高度比另一个的水面高。并有学生非常肯定地说,第二次老师放的石头更大。
就这样,学生有了感性认识:物体不仅要占据空间,而且所占空间还有大小之分。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建立体积的概念,并融于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活动经验四基于一体,全面完成了教学任务。
教学也应该是一种传递,教学所传递的不是物质的养分,而是精神的养分。物质养分的传递,具有你给我就得的性质,而精神养分的传递就不一定是老师一讲,学生就懂。
作为传递精神养分的教学,重要目的是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所谓数学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里的数学知识按照自己的理解深度、广度,结合着自己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联想等认知特点,组成的一个具有内部规律的整体结构。也就是内化了的知识。显然,关键在于内化。简单的给予不利于内化,只有引导学生获取,才有助于内化的完成。
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呢?
首先,为了引导学生获取知识,老师必须为教学创造最佳时机。这里所说的最佳时机是指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的时刻,就是“我要学”的时候。“我要学”与“要我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主动的,后者是被动的,主动表明具有了自主获取的意识,对学习产生了需求。
例如,教学循环小数时,我先出了三道题,让学生独立计算。
(1)1272÷24=
(2)102÷12=
(3)11÷3=
看起来题比一题简单。其实,第一题是可以整除的,第二题是可以除尽的,对于前两题学生都能计算,而第三题却不知该如何处理它的商。有的说老师肯定出错题目了,有的学生叫老师干脆改个数字就得了,有的问除到什么时候能算完呀,草稿纸都用到底端了。
此时,我告诉学生:大家心中的疑问,只有了解了循环小数的有关知识后,才能解开。这样,学生学习循环小数时就自然主动,学得积极,获取意识也特别强烈。
其次,为了引导学生获取,老师必须为学生发现数学规律创造最佳条件。
例如,为什么除以一个数(0除外),可以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什么是S=ah÷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时,为什么一定要先通分等。所有这些数学知识都是最基础的,如何使学生认识、了解和运用,都需要老师为他们创造最佳的条件,以便于学生自己去获取知识。
总之,引导学生自己获取知识,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大转变的必然要求,也是数学学习这一认识活动的规律,还是在教学中落实学生主体地位的一个重要方面。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发挥主导作用,使学生感知充分、表象清晰、概念深刻完整、素质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