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已有近十个年头了,一直以来笔者都在不停地探索,想寻找到一种适合学校学生高效学习的课堂模式。2015年,笔者一行人来到天津普育学校,在那里笔者开始真正见识感受了“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课堂冲击,学生积极合作、有序训练,课堂成果极为高效。笔者也因此感到学校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迫在眉睫。
小组建立
在全面深入学习了合作教学理论后,笔者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先确定7个组长,之后把全体同学按成绩高低排列,每4人为一组,组长抓阄确定组员,保证组间同质。A为优生,组长,B中上,C中下,D学困生。首先,座位安排:4人围坐,A左前,B右后,C左后,D右前,避免C、D出现聊天现象。A与B讨论交流,达成共识。B教会C,A教会D。四人资源共享。其次,明确职责:A组长,B负责纪律,C统计分数,D在黑板上书写成绩。由组长召集设计组徽,制定口号,然后各组展示评价,形成团队意识,为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最后,问题赋分:每回答一个问题A得0.1分,B得0.2分,C得0.3分,D得0.4分,小组总分值1分。根据问题难易让学生抢答或竞答。
教学实践
课堂实践 笔者选择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先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后再开展合作学习。组员之间对话、交流、合作,笔者深入到每个小组,平等地参与,耐心地引导,热情地帮助,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深度,笔者引进组际间的竞争。每一个课堂活动,学生只要会就自动站起来展示,为本组加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团队凝聚力极强,每个小组成员都全力以赴。对于教学重难点,笔者又让学生静下心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从而突破。
比如学习《Unit5 Lesson14 Helping Each Other》一课时,课堂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第一次阅读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填写Amy和Carrie成为好朋友的经历表格,之后小组A、B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B生看C生答案,A生看D生答案,给予纠正,讲解,订正答案时,全班同学几乎都站起来了,效率极高。第二遍阅读,讨论“Helping her also helped me find a friend”的深层含义,这时组内四人通过交流、碰撞,各组均给出精彩答案:“当我们遇见有困难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也要伸出援手,让世界充满爱。”在语言输出环节,让各组挖掘Amy和Carrie的性格特点,给出原因,各小组学生热情讨论,积极板书,展示各组观点,分析出Amy胆小但善良,助人;Carrie礼貌、友好、热心、助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课外活动 第一,组长布置课外作业:A、B生完成阅读完形等能力提高题,C、D生完成单选等基础题,由组长组织讨论。第二,期中考试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自我审查分析:总体把握、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制定考后计划。
小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这是笔者感触最深的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认真观察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小组或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及时地加以引导,把“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目标尺度,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变个人计分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依据,评价的重心转向合作达标,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笔者每月评选出冠军组长、小组之星,亚军组长、小组之星,每组两个贡献之星,给他们颁发奖状、奖品并拍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
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其他组举起笑脸棒,有节奏地击打手掌以鼓励,对于课堂结束时表现出色的小组,连着击打两次,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表情。小组之间良性竞争促进了班级和谐,提升了学习实效。
学生自评 在课后学生完成自评表,由组长统计,发现问题,及时开会讨论、调整。比如《Unit 5 Lesson 14 Helping Each Other》一课的自评表如下:
实施效果
第一,形成了民主、轻松、舒畅的学习氛围,学生逐渐有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了自信心。第二,变被动为主动,学困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改进提高,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减少,减轻了师生负担。第三,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第四,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第五,提供了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
小组建立
在全面深入学习了合作教学理论后,笔者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原则将学生合理分组。先确定7个组长,之后把全体同学按成绩高低排列,每4人为一组,组长抓阄确定组员,保证组间同质。A为优生,组长,B中上,C中下,D学困生。首先,座位安排:4人围坐,A左前,B右后,C左后,D右前,避免C、D出现聊天现象。A与B讨论交流,达成共识。B教会C,A教会D。四人资源共享。其次,明确职责:A组长,B负责纪律,C统计分数,D在黑板上书写成绩。由组长召集设计组徽,制定口号,然后各组展示评价,形成团队意识,为今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打下基础。最后,问题赋分:每回答一个问题A得0.1分,B得0.2分,C得0.3分,D得0.4分,小组总分值1分。根据问题难易让学生抢答或竞答。
教学实践
课堂实践 笔者选择有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先让每个学生自主学习思考后再开展合作学习。组员之间对话、交流、合作,笔者深入到每个小组,平等地参与,耐心地引导,热情地帮助,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调控。为了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广度、深度,笔者引进组际间的竞争。每一个课堂活动,学生只要会就自动站起来展示,为本组加分,学生的学习热情特别高涨,团队凝聚力极强,每个小组成员都全力以赴。对于教学重难点,笔者又让学生静下心来,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方式,从而突破。
比如学习《Unit5 Lesson14 Helping Each Other》一课时,课堂设计了三个小组活动。第一次阅读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填写Amy和Carrie成为好朋友的经历表格,之后小组A、B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然后B生看C生答案,A生看D生答案,给予纠正,讲解,订正答案时,全班同学几乎都站起来了,效率极高。第二遍阅读,讨论“Helping her also helped me find a friend”的深层含义,这时组内四人通过交流、碰撞,各组均给出精彩答案:“当我们遇见有困难的人,即使是陌生人,也要伸出援手,让世界充满爱。”在语言输出环节,让各组挖掘Amy和Carrie的性格特点,给出原因,各小组学生热情讨论,积极板书,展示各组观点,分析出Amy胆小但善良,助人;Carrie礼貌、友好、热心、助人,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课外活动 第一,组长布置课外作业:A、B生完成阅读完形等能力提高题,C、D生完成单选等基础题,由组长组织讨论。第二,期中考试后,由组长组织组员进行自我审查分析:总体把握、发现问题、对症下药、制定考后计划。
小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这是笔者感触最深的部分。教师在合作学习中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认真观察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发现个别小组或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及时地加以引导,把“人人进步”作为评价的目标尺度,变个人竞争为小组竞争,变个人计分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依据,评价的重心转向合作达标,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笔者每月评选出冠军组长、小组之星,亚军组长、小组之星,每组两个贡献之星,给他们颁发奖状、奖品并拍照,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积极性。
小组之间的评价 在合作学习中,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其他组举起笑脸棒,有节奏地击打手掌以鼓励,对于课堂结束时表现出色的小组,连着击打两次,学生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表情。小组之间良性竞争促进了班级和谐,提升了学习实效。
学生自评 在课后学生完成自评表,由组长统计,发现问题,及时开会讨论、调整。比如《Unit 5 Lesson 14 Helping Each Other》一课的自评表如下:
实施效果
第一,形成了民主、轻松、舒畅的学习氛围,学生逐渐有了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建立了自信心。第二,变被动为主动,学困生的学习习惯有了改进提高,学困生的数量逐渐减少,减轻了师生负担。第三,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力。第四,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第五,提供了及时的教学反馈信息。
(作者单位:北京市通州区运河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