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诺贝尔得奖者多丽丝.莱辛是英国极其著名的战后作家,她在创作科幻小说之后又回归现实主义创作风格,以《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为代表,《第五个孩子》讲述的是一个被家人称视作异类的孩子的悲惨故事,故事描述了残忍以及虚伪的人性关系,无疑是当时年代人性的真实写照,以阐述主人公悲惨命运的方式,对人性的孤独以及冷漠进行深度解读以及剖析。而《浮世畸零人》中的主人公同样被视作异类,男性对其利用、欺凌、殴打,但女性将其视作人类给予一定的帮助以及关怀,性别差异表明了男性以自我为中心、以等级为中心的伦理观,女性更加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义务以及关怀,体现了男女之间的伦理差异,主人公可谓是原始人类以及原生自然的缩影,男性对他的虐待行为折射了多数人心中所潜藏的自然压迫心理。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浮世畸零人》;人性主题
多来丝.莱辛的作品风格较为多样,備受评论界的追捧,而其他作品则大多都是从女性的角度对现实进行评判,其中的《第五个孩子》这部小说是鲜有的从男性角度所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小说中主要讲述了一对儿中年夫妇戴维和哈利特,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第五个孩子的到来却打破了家庭的宁静,家人眼中的第五个孩子是形似妖怪的畸形儿,他的存在导致家庭不得安宁。但作为母亲她无法抛弃自己的骨肉,致使家庭分崩离析,最后,母亲选择了追寻属于她的幸福家庭。从表面来看,是这个异样的生命体为整个家庭带来悲剧,但悲剧产生的最终原因并非单方面,更多的涉及了社会人性的冷漠以及孤独,导致最终的悲剧产生。浮世畸零人是第五个孩子的续篇,故事主要阐述了基因变异的主人公班成年以后离家出走的悲惨经历,此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班是社会边缘人物的代表,他对社会感到深深不满,难以进行自我定位,他的成长过程中遭受隔绝以及孤立,不断的被质疑,《浮世畸零人》对于人性的剖析较为深刻,将主人公班的边缘人物作为主题,有效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冷漠以及亲情脆弱等各类问题,而本文则主要针对来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的人性主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以及思考。
一、《第五个孩子》中的人性主体剖析
第五个孩子出生前,戴维和哈利中产阶级夫妇虽说不具备奢华的生活水平,但是却殷实富足,四个孩子活泼机灵,周末接待亲朋好友的到来,生活间无不洋溢着幸福之感,戴维夫妇在生活中无意营造了美好的伊甸园,房子之外的所有喧嚣以及嘈杂都被这样幸福的氛围所拒绝,似乎外界所有因素都不会影响这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但内在变化却打破了这一宁静,腹中的孩子给母亲带来了严重焦虑,家人也因此而恐慌。尤其是出生后的种种破坏和谐的行径,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家人无法摆脱这样的阴霾,他们因恐惧而惊慌失措。虽说原本一家人所拥有的幸福感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讲,他们的幸福感的获得无疑是盲目的,以亲友祝福以及羡慕为根基而产生,根基不稳,未经历磨难,幸福感不够扎实,同时,也体现得过度乐观,本的到来他们无法接受,同时也认定这是无法改变的灾难,除了生母的伟大母爱,其他人从未想过共同携手延续家庭的幸福[1-3]。
人类对异类的划分总是一厢情愿的,很多时候“异类”被迫接受来自于他人的排挤以及压力,本的到来为以往幸福的家庭笼罩了恐怖的氛围,作者在《第五个孩子》这部小说中几乎未对其与家人的沟通场景进行描述,虽说本也曾试图主动与其他人交流,但最终都纷纷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使之失去了努力改变的欲望,不会迎合不接受自己的人的想法,相反的其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想重新做回自我,这个过程变本加厉,这是被拒绝、否认以后自暴自弃的体现,以至于以后恶性循环,最终,母亲也没办法接受这样的怪物,他选择了放弃以及抛弃,迎合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最终本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异类。
本的天性如果是兽性的,那么本在市井小混混中所处的领导地位的事实将无法清楚阐释,本与其他孩子对不同之处是没有健康的体魄,在父母眼中本是社会的边缘人,更加是异类,而笔者认为,他能与市井小混混们一同生活,则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义气以及理想,他们均未在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心灵处于迷失状态,如若缺少同类,最后将产生漂泊感与无助感。后来,父母将本送入到残暴的疗养院,在其半死状态时母亲将其接回来,文中描述了本似乎被打了镇定剂缺少生气,但那又何尝不是本对自己的放弃,他曾试图融入到充满爱的家庭中,但父亲却无视他的存在,将其送入到非人的地方,并未将其视作家庭成员,使他心中充满绝望[4-6]。
从本的成长经历来看,他的出生意味着悲剧,同时也反映了家庭中所潜在的悲剧因素,更加表现了人性的孤独以及冷漠,引起家人的排斥以及拒绝,使本无法体会爱意,最终成为被抛弃的社会边缘群体。
二、对于《浮世畸零人》的人性主题研究
(一)从关怀理论层面探讨服饰吉林人
关怀理论学主要从女性的视角,深入探讨伦理学,认为女性为男性相比,从道德角度上来讲更具责任以及关怀。艾里克森以及科尔伯格等均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以及批判,而后提出男性的道德发展模式与女性的自我道德构建有所不同,男性将女性道德发展上的不同见解视作发展上的失败。吉利根结合女性经验,以访谈的形式对女性的道德发展进行考察,而后提出观点:女性的道德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希望减少对于他人的伤害。有道德的人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他人的帮助,他们认为美德的根本就意味着服务,将不牺牲自我为前提,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及义务。吉利根在科尔伯格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男性道德公正理论,将女性道德称作关怀伦理,提出了关怀伦理的三个水平,即:非暴力道德、自我保存倾向以及自我牺牲。而第二个水平则认为女性将善事作为对于他人的关怀。第三个水平女性将非暴力作为道德评判的基础。而后,内尔诺丁斯对吉利根的理论进一步完善、拓展,有效参考休谟道德根源于人的感觉相关理论,探讨了伦理关怀以及自然关怀的有关内容,更加强调伦理关系与女性经历之间的有效联系,他认为:女性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年幼孩子以及老人的关怀,希望通过自我调节以及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环境,避免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发生协调冲突。 《浮世畸零人》小说中班的主人公形象,在女性以及男性人物的角度下体现了极具差异性的关怀伦理,与之性别具有紧密联系,小说中男性人物将主人公班视作异类,并利用其生理上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利用、欺辱,而女性人物则将作为同类,认为其具有有效的情感,有必要从精神以及物质等各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詹世顿认为主人公班是个废物,认为他并非人类,而是有返祖现象的特殊动物,这一看法被其他男性所认同,同时对班进行殴打,尤其是在西部流浪的过程中,班受到团伙围殴。詹士顿利用他将毒品运送至尼斯,完成任务后,班独自留在法国,而后被导演亚利发现,诱骗其进入到巴西热带丛林,拍摄与《金刚》相类似的影片,在巴西生活不久后,他又被研究中心的人所发现,他们将起骗至研究中心,试图进行人体试验,在班的反抗下诱骗不成,他们又将其绑架关押到研究中心内的籠子中。小说中男性人物更多的将班视作返祖动物,并不认为它是具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自我目的,利用并伤害班,忽略了这一行为给主人公班所带来的内心以及身体伤害[7-9]。
而女性的思想则与男性人物的不同,女性认为主人公班同样具有人类的情感,应当为其提供帮助以及照料,在班被团伙群殴时,酒馆内的一个女孩将其带入酒馆之内,为她带来食物,使之恢复神智。主人公班离家出走,毕格斯太太选择收留他,为其提供衣物、食物,期间女邻居也给其十英镑,让他照顾自己,利妲由于男友詹士顿利用班的事而与他争论,不惜对其尖叫,认为他太过残酷,她认为班是善良的人,只是外形与他人不同。小说中给予班帮助以及关怀最多的当属德雷莎,她出生于巴西贫民窟,认为班具有丰富的情感,当其被绑架后努力营救,在其被骗至丛林后,也为班而痛苦和难过。由此可见,小说中明确表达了女性人物以及男性人物对于斑的不同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性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关怀理论下性别之间的关系。
(二)从生态女性视角下分析《浮世畸零人》
《浮世畸零人》中的主人公班基因变异,有着返祖人的外形特征,他对原始自然具有由内而外的认同感以及向往感,同时对于现代文明极其排斥,甚至恐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班可谓是原始自然的缩影,在受男性攻击以及压迫后,女性对于他的关怀以及责任,无疑体现了男性以及女性两者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性别维度与生态伦理维度有机融合。这一以男性为中心的自然压迫思想,可谓是多丽丝.莱辛赋予《浮世畸零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多丽丝.莱辛的许多作品中都表达了女性的关注点,她支持女性解放,但在诸多国家女性仍旧属于二等公民,因此,她希望通过女性主题作品的创作方式,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小说中的班基因变异具有返祖的外形特征,具有半社会化以及半原始文化的双重特点,但是,从自然态度以及现代文明角度来讲,班更加是原生自然的化身,受男性的压迫、欺凌,在毒品运输以及人体实验事件中均显而易见。而女性人物的表现则体现了对男性为中心的思想的抗拒,德雷莎无疑是典型,她对班充满同情、关怀,并为其提供帮助,揭示了关怀理论与女性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笔者分析以及探讨,而后发现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与浮世畸零人作品中均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冷漠,与第五个孩子中的故事相比,《浮世畸零人》中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具社会责任,她们给予了主人公班更多的关怀,而《第五个孩子》中的主人公本却因家庭成员的拒绝以及抵触最终被社会抛弃,成为社会边缘人,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经历以及命运有相同之处,就其悲惨的生活经历来看,无不体现了人性的孤独以及冷漠,也正是因当代人的人性缺陷,导致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均体会了悲惨命运的绝望。
参考文献
[1]张杨.《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悲剧主人公本的心理探求[D].东北农业大学,2012.
[2]陶瑞萱.家庭之爱是幸福家庭的源泉--多丽丝·莱辛小说《第五个孩子》浅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72-74.
[3]肖赟.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莱辛的《第五个孩子》[J].青年文学家,2015,24(8):102-103.
[4]侯飞.家·家人·家之路回——解读《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家”的寓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58-60.
[5]张建春.孤独与隔离——试论《第五个孩子》中的人际关系的异化主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114-115.
[6]杨永钢.爱的呼唤——以弗洛姆爱的理论评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J].文学教育(中),2013,31(12):6-7.
[7]黄小娟.拥有抑或舍弃: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家庭伦理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10):93-94.
[8]傅宇航.浅析弱势群体的情感缺失后遗症 ——以《第五个孩子》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19(2):96.
[9]周海宏.第六章兴趣的奥秘第三个错误是:防“骄傲自满”思维第五节孩子到底为谁学琴?——学琴动力源泉之亲和需要[J].音乐生活,2018,12(2):21-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人性主题研究”(18SB043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1.绵阳师范学院;2.四川广播电视大学)
关键词: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浮世畸零人》;人性主题
多来丝.莱辛的作品风格较为多样,備受评论界的追捧,而其他作品则大多都是从女性的角度对现实进行评判,其中的《第五个孩子》这部小说是鲜有的从男性角度所创作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小说中主要讲述了一对儿中年夫妇戴维和哈利特,婚后过着幸福的生活,但第五个孩子的到来却打破了家庭的宁静,家人眼中的第五个孩子是形似妖怪的畸形儿,他的存在导致家庭不得安宁。但作为母亲她无法抛弃自己的骨肉,致使家庭分崩离析,最后,母亲选择了追寻属于她的幸福家庭。从表面来看,是这个异样的生命体为整个家庭带来悲剧,但悲剧产生的最终原因并非单方面,更多的涉及了社会人性的冷漠以及孤独,导致最终的悲剧产生。浮世畸零人是第五个孩子的续篇,故事主要阐述了基因变异的主人公班成年以后离家出走的悲惨经历,此书出版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班是社会边缘人物的代表,他对社会感到深深不满,难以进行自我定位,他的成长过程中遭受隔绝以及孤立,不断的被质疑,《浮世畸零人》对于人性的剖析较为深刻,将主人公班的边缘人物作为主题,有效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人性冷漠以及亲情脆弱等各类问题,而本文则主要针对来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的人性主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自身的见解以及思考。
一、《第五个孩子》中的人性主体剖析
第五个孩子出生前,戴维和哈利中产阶级夫妇虽说不具备奢华的生活水平,但是却殷实富足,四个孩子活泼机灵,周末接待亲朋好友的到来,生活间无不洋溢着幸福之感,戴维夫妇在生活中无意营造了美好的伊甸园,房子之外的所有喧嚣以及嘈杂都被这样幸福的氛围所拒绝,似乎外界所有因素都不会影响这个和谐、幸福的家庭,但内在变化却打破了这一宁静,腹中的孩子给母亲带来了严重焦虑,家人也因此而恐慌。尤其是出生后的种种破坏和谐的行径,超出了他们所能承受的范围,家人无法摆脱这样的阴霾,他们因恐惧而惊慌失措。虽说原本一家人所拥有的幸福感并不是错误的,但是,从客观角度来讲,他们的幸福感的获得无疑是盲目的,以亲友祝福以及羡慕为根基而产生,根基不稳,未经历磨难,幸福感不够扎实,同时,也体现得过度乐观,本的到来他们无法接受,同时也认定这是无法改变的灾难,除了生母的伟大母爱,其他人从未想过共同携手延续家庭的幸福[1-3]。
人类对异类的划分总是一厢情愿的,很多时候“异类”被迫接受来自于他人的排挤以及压力,本的到来为以往幸福的家庭笼罩了恐怖的氛围,作者在《第五个孩子》这部小说中几乎未对其与家人的沟通场景进行描述,虽说本也曾试图主动与其他人交流,但最终都纷纷失败。一次次的打击使之失去了努力改变的欲望,不会迎合不接受自己的人的想法,相反的其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想重新做回自我,这个过程变本加厉,这是被拒绝、否认以后自暴自弃的体现,以至于以后恶性循环,最终,母亲也没办法接受这样的怪物,他选择了放弃以及抛弃,迎合其他家庭成员的态度,最终本成为了彻彻底底的异类。
本的天性如果是兽性的,那么本在市井小混混中所处的领导地位的事实将无法清楚阐释,本与其他孩子对不同之处是没有健康的体魄,在父母眼中本是社会的边缘人,更加是异类,而笔者认为,他能与市井小混混们一同生活,则是因为有着共同的义气以及理想,他们均未在成长以及发展过程中找寻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心灵处于迷失状态,如若缺少同类,最后将产生漂泊感与无助感。后来,父母将本送入到残暴的疗养院,在其半死状态时母亲将其接回来,文中描述了本似乎被打了镇定剂缺少生气,但那又何尝不是本对自己的放弃,他曾试图融入到充满爱的家庭中,但父亲却无视他的存在,将其送入到非人的地方,并未将其视作家庭成员,使他心中充满绝望[4-6]。
从本的成长经历来看,他的出生意味着悲剧,同时也反映了家庭中所潜在的悲剧因素,更加表现了人性的孤独以及冷漠,引起家人的排斥以及拒绝,使本无法体会爱意,最终成为被抛弃的社会边缘群体。
二、对于《浮世畸零人》的人性主题研究
(一)从关怀理论层面探讨服饰吉林人
关怀理论学主要从女性的视角,深入探讨伦理学,认为女性为男性相比,从道德角度上来讲更具责任以及关怀。艾里克森以及科尔伯格等均对道德发展理论进行研究以及批判,而后提出男性的道德发展模式与女性的自我道德构建有所不同,男性将女性道德发展上的不同见解视作发展上的失败。吉利根结合女性经验,以访谈的形式对女性的道德发展进行考察,而后提出观点:女性的道德发展最终目的是为了不对他人造成伤害,并希望减少对于他人的伤害。有道德的人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他人的帮助,他们认为美德的根本就意味着服务,将不牺牲自我为前提,履行其社会责任以及义务。吉利根在科尔伯格的理论研究基础上,形成了新的男性道德公正理论,将女性道德称作关怀伦理,提出了关怀伦理的三个水平,即:非暴力道德、自我保存倾向以及自我牺牲。而第二个水平则认为女性将善事作为对于他人的关怀。第三个水平女性将非暴力作为道德评判的基础。而后,内尔诺丁斯对吉利根的理论进一步完善、拓展,有效参考休谟道德根源于人的感觉相关理论,探讨了伦理关怀以及自然关怀的有关内容,更加强调伦理关系与女性经历之间的有效联系,他认为:女性在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对于年幼孩子以及老人的关怀,希望通过自我调节以及努力,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环境,避免在正常的社会形态下发生协调冲突。 《浮世畸零人》小说中班的主人公形象,在女性以及男性人物的角度下体现了极具差异性的关怀伦理,与之性别具有紧密联系,小说中男性人物将主人公班视作异类,并利用其生理上的特殊性,对其进行利用、欺辱,而女性人物则将作为同类,认为其具有有效的情感,有必要从精神以及物质等各方面提供帮助。比如,詹世顿认为主人公班是个废物,认为他并非人类,而是有返祖现象的特殊动物,这一看法被其他男性所认同,同时对班进行殴打,尤其是在西部流浪的过程中,班受到团伙围殴。詹士顿利用他将毒品运送至尼斯,完成任务后,班独自留在法国,而后被导演亚利发现,诱骗其进入到巴西热带丛林,拍摄与《金刚》相类似的影片,在巴西生活不久后,他又被研究中心的人所发现,他们将起骗至研究中心,试图进行人体试验,在班的反抗下诱骗不成,他们又将其绑架关押到研究中心内的籠子中。小说中男性人物更多的将班视作返祖动物,并不认为它是具有情感的人类,他们更多的是为了达到自我目的,利用并伤害班,忽略了这一行为给主人公班所带来的内心以及身体伤害[7-9]。
而女性的思想则与男性人物的不同,女性认为主人公班同样具有人类的情感,应当为其提供帮助以及照料,在班被团伙群殴时,酒馆内的一个女孩将其带入酒馆之内,为她带来食物,使之恢复神智。主人公班离家出走,毕格斯太太选择收留他,为其提供衣物、食物,期间女邻居也给其十英镑,让他照顾自己,利妲由于男友詹士顿利用班的事而与他争论,不惜对其尖叫,认为他太过残酷,她认为班是善良的人,只是外形与他人不同。小说中给予班帮助以及关怀最多的当属德雷莎,她出生于巴西贫民窟,认为班具有丰富的情感,当其被绑架后努力营救,在其被骗至丛林后,也为班而痛苦和难过。由此可见,小说中明确表达了女性人物以及男性人物对于斑的不同态度,同时也体现了人性之间的差异,尤其是关怀理论下性别之间的关系。
(二)从生态女性视角下分析《浮世畸零人》
《浮世畸零人》中的主人公班基因变异,有着返祖人的外形特征,他对原始自然具有由内而外的认同感以及向往感,同时对于现代文明极其排斥,甚至恐惧。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班可谓是原始自然的缩影,在受男性攻击以及压迫后,女性对于他的关怀以及责任,无疑体现了男性以及女性两者间的巨大差异,使得性别维度与生态伦理维度有机融合。这一以男性为中心的自然压迫思想,可谓是多丽丝.莱辛赋予《浮世畸零人》的核心内容,实际上多丽丝.莱辛的许多作品中都表达了女性的关注点,她支持女性解放,但在诸多国家女性仍旧属于二等公民,因此,她希望通过女性主题作品的创作方式,批判以男性为中心的人类中心主义,小说中的班基因变异具有返祖的外形特征,具有半社会化以及半原始文化的双重特点,但是,从自然态度以及现代文明角度来讲,班更加是原生自然的化身,受男性的压迫、欺凌,在毒品运输以及人体实验事件中均显而易见。而女性人物的表现则体现了对男性为中心的思想的抗拒,德雷莎无疑是典型,她对班充满同情、关怀,并为其提供帮助,揭示了关怀理论与女性的关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经笔者分析以及探讨,而后发现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与浮世畸零人作品中均深刻剖析了人性的冷漠,与第五个孩子中的故事相比,《浮世畸零人》中女性与男性相比更具社会责任,她们给予了主人公班更多的关怀,而《第五个孩子》中的主人公本却因家庭成员的拒绝以及抵触最终被社会抛弃,成为社会边缘人,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生活经历以及命运有相同之处,就其悲惨的生活经历来看,无不体现了人性的孤独以及冷漠,也正是因当代人的人性缺陷,导致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均体会了悲惨命运的绝望。
参考文献
[1]张杨.《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悲剧主人公本的心理探求[D].东北农业大学,2012.
[2]陶瑞萱.家庭之爱是幸福家庭的源泉--多丽丝·莱辛小说《第五个孩子》浅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4(3):72-74.
[3]肖赟.从弗洛伊德心理学的角度分析莱辛的《第五个孩子》[J].青年文学家,2015,24(8):102-103.
[4]侯飞.家·家人·家之路回——解读《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家”的寓意[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6(1):58-60.
[5]张建春.孤独与隔离——试论《第五个孩子》中的人际关系的异化主题[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2(6):114-115.
[6]杨永钢.爱的呼唤——以弗洛姆爱的理论评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J].文学教育(中),2013,31(12):6-7.
[7]黄小娟.拥有抑或舍弃:多丽丝·莱辛《第五个孩子》的家庭伦理解读[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1(10):93-94.
[8]傅宇航.浅析弱势群体的情感缺失后遗症 ——以《第五个孩子》为例[J].青年文学家,2018,19(2):96.
[9]周海宏.第六章兴趣的奥秘第三个错误是:防“骄傲自满”思维第五节孩子到底为谁学琴?——学琴动力源泉之亲和需要[J].音乐生活,2018,12(2):21-23.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科研项目“莱辛《第五个孩子》和《浮世畸零人》中人性主题研究”(18SB0437)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1.绵阳师范学院;2.四川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