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拓展

来源 :作文周刊·高一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hbj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项羽,秦末重要的反秦领袖之一。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项羽随项梁举兵响应。二十四岁的项羽,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自刎而死。
  【运用示例】
  1.悲壮而崇高
  余秋雨说过,没有悲剧就没有悲壮,没有悲壮就没有崇高。霸王别姬的千古悲剧,缘于一个男儿对自我认识的偏执。困境中的自我否定,桎梏了英雄雄霸天下的太阳梦;四面楚歌的凄凉,熄灭了男儿曾燃亮过天地的火光。当连营挂出了汉家的旗,当垓下响起刘邦的马蹄声。我们的英雄唯有以凋零生命之花的代价来捍卫人活于世的至重尊严。我好恨,恨我没有早生千年,不能飞临乌江岸,用我孱弱的手,誓死拽下霸王欲将血刃的剑,轻轻地告诉他:“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2.心念人民疾苦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项羽血染乌江,何其悲壮,只因耻于面对江东父老。殊不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项羽乃一国之柱,却因个人荣辱而忘却人民疾苦,留在他身后的只能是一声千古悲叹。“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越王勾践正是不计个人荣辱,铭记国耻,才使得越国称霸于诸侯。可见一个人只有把人民疾苦置于个人荣辱之上,才能成为一个永不言败的英雄。
  3.英雄重义
  芳草萋萋,尸骨无存,那又如何,霸王知耻重义,他又岂会弃众违义,仓惶出逃;霸王犹记,得当年率领八千子弟浩浩荡荡过江争天下,而今环顾,人马寥落,实愧于江东父老,只能一死以谢天下;霸王大义当先,不愿生灵再遭涂炭,不愿战火再燃,用一死换太平岁月。遥想当时处境,面对忠心耿耿以死相随的江东子弟,面对战火纷飞、满目疮痍的土地,西楚霸王,用近乎完美的方式,结束了他短暂却又无比绚烂的英雄一生!剑轻抹过喉头,血溶于江东之水。这样的死,死得悲壮,这样的死,死得豪气冲天!
  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期间他所忍受的寂寞痛苦的煎熬,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烛之武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完成了人生的绝美一击。
  【运用示例】
  1.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
  当今社会,最缺的是人才,人才是第一生产力。优秀的人才可以凭一己之力扭转困局,开创全新的局面。反观历史,亦如此,烛之武就是这样,凭一己之力说退秦师,救一国百姓于水火之中。烛之武的不被重用或许可以为某些不合理的人才晋升机制敲响警钟。
  2.一鸣惊人源于默默积蓄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在郑伯执政期间,烛之武从未受到重用。可又有什么关系呢?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们总是感叹机会与我们擦肩而过,其实懂得养精蓄锐更难,机遇只要抓住最关键的一次就行了。
  3.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歲月给了烛之武太多的落寞与不甘,满腹才学,却无人欣赏;岁月也锻造了他的沉稳与敏锐,增加了他的才干,国难当前,一跃而出。烛之武是虎,是从高山冲下捍卫国土的虎。
  荆轲,战国末期卫人,先祖为齐人,喜好读书击剑。卫人称之为“庆卿”,后游历到燕国,被当地人称为“荆卿”(或荆叔)。后来,由燕国智勇多谋的“节侠”田光推荐给太子丹,拜为上卿。后刺杀秦王不中,被杀。
  【运用示例】
  1.认清自己
  登山者知道自己的能力,所以“半途而废”也不悔。别人认为他应该登上山顶,但是说不定到了山顶,他就会因为缺氧而死去,所以登山者是明智的。
  荆轲却不明智,他不能清醒地认识自己。他在卫、榆次、邯郸之时,人们对他的评价就很低,卫元君不用他,盖聂“怒而目之”,鲁勾践“怒而叱之”,这些人都看不起他,而他自己却认为自己不是平凡之人,整日与高渐离饮于市,歌于市,旁若无人。最后被太子丹看中,担负起刺秦的重任。结果,秦王没死,自己这方先死了田光、樊於期,最后自己死了不算,还加速了燕的灭亡。
  2.重承诺讲信义
  我常常怀念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时代。那些君子翩翩风度的背后,是用诚实、信用、执着的信念支撑的人格结构。那别萧萧易水而去的壮士,难道他不留恋自己的家园故国?难道他不知道深入虎穴的险恶与危难?他义无反顾地去了,去得那样坚定,带着一腔对太子的忠诚和对誓言的忠贞。那手执和氏璧在秦王殿上慷慨陈词的蔺相如,难道不知秦王的阴险与贪婪?他在出发前已经许下完璧归赵的诺言!他正是循着一条实践诺言的艰难道路,英勇地捍卫国家的利益和心灵深处那份不朽的契约。
  3.时代的悲剧
  有人说,荆轲仅仅为了一个承诺,陷入燕太子丹情感和信义的罗网而无法自拔,在身不由己地异化为一把刺秦的匕首中上演了个人的悲剧。也有人说,荆轲为了去兑现那个时代所崇尚的“士为知己者死”的信条而用生命拥抱信仰,这就注定了其演绎的必定是时代悲剧。其实,在那个大歌大悲、风起云涌的时代,荆轲也犹如一颗没有决定输赢权力的棋子,他的选择是二元对立的,同时,也是艰难的。
  无论哪个时代,生命与生活都充满了悖论,面对扑面而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也常常走出了一个陷阱,却又陷入了另一个困境。人总是处于一定的时代,我们从一个时代去反观另一个时代的局限时,往往忽略了自己所处时代的局限。我们不能用自己所处时代的价值标准去衡量荆轲那个时代的信仰价值。因而,荆轲的选择是那个时代的必然,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
其他文献
文题亮相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花的纤柔是一种姿态,树的挺拔也是一种姿态;迅疾奔驰是一种姿态,悠闲徜徉也是一种姿态;仰望天空是一种姿态,关注脚下也是一种姿态……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态是什么样子的?请以“最美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所写内容必须在标题范围之内。  思路引擎  首先,理解姿态的含义。姿态,指容貌神态,物体呈现的样子、风格、气度等。从中国
期刊
窗外,隔着夜的帡幪,迷茫的山岚大概已把整个峰峦笼罩住了吧。冷冷的风从山上吹下来,带着潮湿,带着太阳的气味,或是带着几点从山洞中飞溅出来的水,来叩我的玻璃窗了。  敬礼啊,山风!我敞开门窗欢迎你,我敞开衣襟欢迎你。  抚过云的边缘,抚过崖边的小花,抚过有野兽躺过的岩石,抚过缄默的泥土,抚过歌唱的泉流,你现在来轻轻地抚我了。说啊,山风,你是否从我胸头感到了云的飘忽,花的寂寥,岩石的坚实,泥土的沉郁,泉
期刊
错过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讓人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处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记叙文。  要求:内容要贴近生活,言之有物;要运用心理描写。  【微指导】  错过了什么、为什么会错过、错过之后的感受,是这篇文章
期刊
问题点击  一到上作文课,我就发现好多同学不乐意,一到写作文,我就發现好多同学很苦恼。他们也总想把作文写好,却又总是平平淡淡。他们往往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自己的文章总不能打动别人?为什么一直没有发现让人特别感动的材料?其实,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每个人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丰富的情感世界,生活中也都会有特别感动的经历,只是有些人能够把它传神地表达出来,而有些人习以为常或者把它尘封在记忆深处罢了。此外,写
期刊
人这一辈子,无论走多远,都走不出长辈的视线;无论长多大,血脉中都会流淌着长辈们的温暖。  ——题记  (题记概括了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内容,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  阳光透过绿色的柿树叶子撒下大把浓荫,黑色的蜂盘旋在头顶。她干的嘴唇抿着白色的线,在针线盒子里找大一点的针,那里面还有她的顶针,鞋样子和各种各样的花布。树干很粗糙,就像她的肌肤。(环境描写开头,烘托了静谧的气氛,也体现了姥姥内心的安然闲适。
期刊
黛眉不描,胭脂未抹,铜镜里的我是一朵带雨的梨花。  窗外翠柳堆烟,桃瓣纷落。三月的江南年年如此,蓦然回头,一切却恍若隔世。  在人山人海的仪仗队里,我一眼便看见了你,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身影。  “范郎!”  多想当着你的面再像往日一样叫一声你的名字,但嘴唇颤抖,喉咙哽咽,那一声呼唤只能在心底百转千回。嫁衣火红,在春光里烈烈燃烧。珠泪滴落在嫁衣上,那是我十六岁的血。  指甲不知何时刺入了手心,好久竟
期刊
现在大学里教授给学生上课──尤其是给本科生上大课,那简直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上课铃响就得进来,否则算迟到;下课铃响就得出去,否则算拖堂。一节课讲什么,一学期讲多少,那全有大纲规定,讲不完算没完成任务,讲多了算跑马观花。其他诸如口齿不清呀,离题万里呀,上课抽烟呀等等,都算违规违纪,轻则批评教育下不为例,重则下岗待业另找饭碗。  以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可不是这样,要按咱们现在的规定,那时的教授上课
期刊
人生的航程会激起朵朵“浪花”,这朵“浪花”可以是一件感人至深的往事,也可以是一件发人深省的小事,可以是一个勇于向命运挑战的强者,也可以是……  请以“生活中的一朵浪花”为题,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  本作文题要求写记叙文。提示语告诉我们这样一些信息:既可以叙事,也可以记人,但不管是写人还是叙事都要有一个鲜明突出的主题,或感人至深、发人深省,或是勇于向命运挑战,等等。  确定写作的主题之后,首
期刊
时评二  这个踩踏事件,主要反映以下几个社会问题:  一是反映学生安全教育的缺失。  我们现在的教育,有三大缺失:一是法治教育的缺失;二是性教育的缺失;三是安全教育的缺失。其实这三大教育才最为根本,是基础的基础,甚至比起语数外等基础教育更为重要,但在“学分为王”的大环境之下,这些教育恰恰又几近于零。  与其他灾难事故不同,校园踩踏事件,只要意识到位、训练到位,完全可以避免悲剧发生。  二是反映学校
期刊
主持人语  作文该从哪个角度记叙故事?苏轼曾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去记叙同一个故事,会呈现出不同的叙事效果。这在写作中就牵扯到了“视角”的选择问题。  叙事视角是区分人在叙事时是站在局外还是局内的依据,故事的叙事效果也会随着视角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在使用第一人称时,作者是站在故事内部来讲述的,是一种有限的视角。当使用第三人称时,叙事者并非故事里的人物,而是站在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