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孟子长于论辩,其思想的犀利和性格的刚烈在先秦诸子中独树一帜。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对孟子这样评价:“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又一位伟大的辩论家,他周游列国,在推行“保民而王”、“以仁为本”的思想中,显示了他高超的谈话艺术。下面我们就简要谈一谈。
一、能言善辩如引弓
面对梁襄王这样一个见利忘义、嗜杀成性的国君,孟子是这样做的:①察言观色选择用语。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接近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委婉含蓄。②循循善诱,借题发挥。《庄暴见孟子》中,见到齐王时,孟子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题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一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就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的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情感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③展开论述,如布密网。《孟子见梁襄王》中,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二、巧妙施喻义理明
文章中的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兼具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中,孟子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他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蔓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一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比喻那些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三、用语犀利指要害
《孟子见梁襄王》中,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一语中的。《庄暴见孟子》中,“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一针见血地指出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就能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孟子确有一种稳如经验丰富的舵手一样,在急流中从容镇定,游刃有余;在缓流时悠闲自在,胸藏万物。和他交锋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已理屈词穷了。
一、能言善辩如引弓
面对梁襄王这样一个见利忘义、嗜杀成性的国君,孟子是这样做的:①察言观色选择用语。他见梁襄王“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这个国君不像个国君,接近他,也看不出什么威严。孟子对梁襄王的印象并不好,讲话直截了当,毫不委婉含蓄。②循循善诱,借题发挥。《庄暴见孟子》中,见到齐王时,孟子并没有直接把自己的论点摆出来,而是巧妙地运用对话的方式,在谈话中转换话题,借题发挥,从齐王好乐切入,归结到与民同乐的主题上。在与庄暴的谈话中,孟子一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就点出了齐王好乐与齐国政治关系这个论题,但未加论述。在与齐王的谈话中,孟子又从好乐切入,巧妙地重提论题,然后与齐王两问两答,从谈话气氛和情感上把齐王引导到自己的论题上,孟子才进入自己的谈话主题。③展开论述,如布密网。《孟子见梁襄王》中,梁襄王的命题是“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以“定于一”,襄王不知“孰能一之”,孟子对以“不嗜杀人者能一之”。梁襄王的问话不如他父亲梁惠王能提出一些他面临的矛盾,步步追问的都属于治国的常识性问题,孟子也就以严密的逻辑联系,将启发与阐释相结合的言论,使之启蒙益智。作为一国之君,只有使天下归附,才得人心,这就要爱民保民,绝不嗜杀好战,那么天下归于一统,社会也就安定了。孟子循着梁襄王问题的思路,逐步揭示所要讲的内容,而不径直揭底,使对方在获得某种满足之时,又有新的不满足,这种“引而不发,跃如也”的讲话艺术,较之捷言尽说更能收到效果。
二、巧妙施喻义理明
文章中的比喻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具有直观性,又含意丰富,兼具揭示事物本质的深刻性。《孟子见梁襄王》中,孟子同样以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天下莫不与也”的道理。他将人民盼望不嗜杀的君王,比作七八月间的旱苗盼雨。禾苗久旱要枯死,这时天空“油然作云,沛然下雨”,乌云像油一样的蔓延,泛着光泽,大雨像满溢一样哗哗倾泻,那么禾苗自然“然兴之”,蓬蓬勃勃地生长,更为茂盛。孟子以苗“槁”与“兴”的对比,说明雨对禾生死荣枯的关系,显示人民对明君与暴君的态度。孟子比喻那些天下之民归附不嗜杀人者,“犹水之就下”,无法抗拒,也貌合神契。槁苗望雨“孰能御之”,民之归附,“沛然谁能御之”,反诘得让人毋庸置疑。要天下“与”之,都跟随君王,关键在君不嗜杀人,如甘霖惠旱苗,则民便如水归沟壑。前以天上雨水比君泽,后以地上流水比民心,两喻相衔联,又各赋其义,既自然又新颖。雨润禾苗,水向低处,生活中习见之事,易明之理,既为人熟知又深感贴切。
三、用语犀利指要害
《孟子见梁襄王》中,孟子对梁襄王的应答,也是词锋尖锐。“不嗜杀人者能一之”,而“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没有一个君王不好杀人,概括战国时广阔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当时尖锐的阶级矛盾,且连梁惠王、梁襄王也都一概列入嗜杀者之列。孟子看出梁襄王也属于嗜杀图霸的一类角色,也就乘机痛下针砭。他对梁惠王还申述了一番“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仁者无敌”的道理,而对梁襄王则劝之仍恐其愚,讥之则不畏其恼,言言作声,一语中的。《庄暴见孟子》中,“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一针见血地指出与民同乐,推行仁政,人民就能归附,便能统一天下。
清代刘熙载说:“孟子之文,至简至易,如舟师执舵;中流自在,而推移费力者不觉自屈。孟子确有一种稳如经验丰富的舵手一样,在急流中从容镇定,游刃有余;在缓流时悠闲自在,胸藏万物。和他交锋的人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已理屈词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