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的“三个一”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amis_Ro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坚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一理念,是为了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更加丰富语文课程的价值追求,促进学生在语文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方面和谐发展。因此,我们只有把目光转向学生,以学定教,学生才能真正和谐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走进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青山处处埋忠骨》的课堂,试图践行“生本”的阅读教学理念。
  【案例一】一张课前预习作业单
  1.出示预习作业单。
  (1)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摘录不理解的词语。
  (2)提出不理解的问题。
  (3)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试着写写课文的主要内容。
  2.教师出示预习情况汇总(全班人数为30人)。
  (1)不理解的词语摘录最多的三个为:勋鉴、志司、踌躇。
  (2)不理解的问题提出最多的三个为:
  ①“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是什么意思?(23人)
  ②毛主席为什么要让自己的儿子去朝鲜战场?(20人)
  ③毛主席为什么决定把自己的儿子葬在朝鲜?(15人)
  (3)写课文主要内容的作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大部分同学写得不够完整,不够简洁。
  【评析】于学生认知起点处“着手”。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学生的认知是零起点的,因此在上课时教学的着力点过分均匀,有时完全按照教师的“一厢情愿”开展教学。郭思乐教授指出:“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我们称之为生本教育。”上述预习单的功用在于了解学生的真实认知水平,让教师知道学生已经会了什么,什么还不会。这样,教师才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有效的教学,可以在学生的疑惑处认真着力。基于课前对学生的了解,教师把学生的疑惑和认知需求作为教学环节构建的主要依据,在课堂中逐个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案例二】一个师生共同学习环节
  初读感知环节:
  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对照预习作业单,每个同学都在小组里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争取说得既完整又简洁。
  2.教师重点巡视一个组,指导学生说好文章主要内容。
  3.指名其他组汇报,然后请教师指导过的这一组汇报或评价。教师总结方法:利用文章三封电报这一主要线索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评析】于学生经验融合处“下手”。生本课堂理念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知识能力“最近发展区”上的“以学定教”,其课堂教学才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也才能最大程度发生共振共鸣。为突破“概括这篇课文主要内容”这一教学重点,教师采用个别指导一组,以一组带全班的形式进行。在交流过程中,让小组间的思想相互碰撞,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目标。教师在这个环节中,成为一个真正与学生一起学习的参与者。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遇到困难,教师便适时点拨,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梳理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此时教师又变成一个帮助者。教师的“下手”恰到好处,学生的原有认知与新的知识产生链接,进行了无缝的融合。
  【案例三】一次语言习得式课堂练笔
  1.出示本节课研读的部分重点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同走进了毛主席的内心,人物心理描写正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接下来请你再读读这些句子,想想这些句子是用什么方法来描写人物心理的。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
  “岸英!岸英!”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体吧!”主席想。
  2.梳理写法:言行神情、内心独白。
  3.练笔移情,内化语言。
  师:在毛出席作出批示的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作出这个决定的那一夜,毛主席肯定又经历了心理的煎熬。
  那一夜,毛主席
  第二天,人们发现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提示:抓住人物的言行神情或内心独白来描写心理活动。)
  【评析】于学生能力提升处“放手”。此处的“放手”,是给予学生自主提升的空间。本课的教学围绕研读人物心理展开,学生在感受人物的言行神情及内心独白中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这个环节的设计先是指向课文的语言现象,让学生在语言特点处停留,而后放手让学生进行整体迁移。学生再次沉入课中,抓住那个作出艰难抉择的夜晚毛主席的言行神情和内心独白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将一位父亲与一位主席复杂的内心世界描写得淋漓尽致。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内化了情感,滋生了语感,习得了语言。
  (浙江省海宁市南苑小学 314400)
其他文献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策略,它在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的局面,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来也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理论研究,并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中。作为新课改主要目标之一的合作学习日益被广大师生所接受。然而,笔者在实验学校的调研和深入观摩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应用小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五至第十二册中,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分别为98、111篇,基本是平分秋色。因此,略读课文的教学备受关注。但是,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教师们亟需方法和策略上的引导。近期,我们运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以《小木偶的故事》教学为例,来研究略读课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整体设计,追求简约    《小木偶的故事》富有童趣,条理清晰,既适合学生独立阅读,又是把握主要内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好材
文章一旦进入教材便被赋予了独特的价值,即教学价值。这种价值,既不同于日常阅读时给人带来的审美愉悦,也不完全等同于教师手中的文本解析,句意文法悉数落实。文本的教学价值,是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现状,切中学生语言发展的生长点,开发出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教学内容。与面面俱到的教学不同,在“少教多学”理念的指引下,通过找准学生学习起点、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有效突破教学难点、精心设计学习过程等手段,挖掘出文本的教学
关键词:校长研讨会;学校体育;校园发展  全国城市学校体育发展校长研讨活动2020年12月在广州市隆重举行。研讨活动围绕“如何落实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目标”“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育人方式”“信息化管理与学校体育工作”“体教融合的多元化实践探索”“学练赛的实施路径与效果”等热点话题展开。活动旨在聚焦学校体育发展,共商学校体育发展良计,展望学校体育发展未来。  根据疫情防控的工作要求,本次研讨活动同
这里所谓的“译介”类作品并不包含《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文学名著,而是有关人生、情感方面的短小篇章,诸如《中彩那天》《钓鱼的启示》和《“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等,也包括中国作者撰述的类似作品,比如《尊严》等。这些从西方译介而来的作品,虽然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但传递着相同的人间真情和人生感悟。同时也不能否认,其行事逻辑和行文逻辑与中国传统有着明显的差异。比如在“认知冲突”中建立起“道德抉择”
《语文教学建议》中对作业有如下规定: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8分钟,低年级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目前又有专家提出: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教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建议至少给我们三点启示:其一,语文课堂中,作业有缺位现象;其二,语文课堂作业缺乏有效指导;其三,作业不必是课后作业,它可以因需要在各教学环节中运用。由此,作业应该与教学设计一并构思规划,成为教学整体的一部分。既然作业在教学中的功能
关键词: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 ;骨干师资培训;承办单位;工作会议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5-2410(2015)06-0078-01  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学院承办的 “全国青少年足球骨干教师培训承办单位培训工作会议”于2015年6月3日在京召开。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新华社体育部主任许基仁等领导,以及承担培训工作的
小学教育中的各门学科都是不同的,各门学科的教学都有其特别之处,这就形成了各门学科的教学独具个性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学既不同于侧重数感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对概念、公式与演算等逻辑思维的训练,也不同于侧重线条感、色彩感等培养的小学美术教学对构图、色彩和技法等形象思维的训练。它是通过听说、诵读与习作的反复学习以及情感的体验与熏陶,侧重于语感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可归结为:综合性和实践性。  一、小学语文
【摘 要】教的根本目的是帮助学生会学。重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语文课堂,才能让学生茁壮成长。结合《临死前的严监生》一课的教学,可以进一步明确,重建以“学的活动”为基点的语文课堂,关键在于教师对于“学的内容”要有智慧的取舍,对于“学的活动”要有节奏的建构。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为基点 学的活动  高效课堂要求教学的重心应由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一切从学生的学
自新课程开展以来,“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被语文教师广为使用。应该说,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教师的负担,更好地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便于学生之间交流信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是,笔者发现,低年级学生在识字教学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存在着“无法、无序、无效”的问题,笔者于此展开思考,努力探求提高识字效率的新秘招。  一、旧“弊”呈现  一位教师教学人教版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