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和错过

来源 :中学生百科·小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mafanwok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你的名字里有一个‘生’字,”他说,“人的一生是完成死亡的过程,贞生。”
  我抬眸,看到他垂首认真而轻柔地抚摸着我的印章,像在研究一件古玩。阳光透过大大的落地窗,打在他蓝色外套衬着的那一截白色衣领上,那是时光深处最明朗的颜色。
  他合起匣子,将它放回抽屉。“把手伸出来。”他闪到我面前说。我突然莫名想笑,这个背着画板,繁复轻叩门扉,从门缝里探出一颗脑袋,弯着眉眼问“我可以进来吗”的少年,老是做出一些让我意想不到的事情。
  我其实不太想配合他,但出于好奇还是犹疑着伸出手掌。他修长且骨节分明的指头在我掌心移动,好像在写字,一笔一画,力道均匀。末了,露出他颀长的脖颈。他拍拍我的头说:“我叫泽恩,你要记得。”我与他四目相对,从他刚才的深邃目光里,找到一片海和万丈星辰。
  然后他又继续坐回安静的角落,把铅笔握成微微上扬的四十五度,在画纸上飞快摩挲,背影笔直而全神贯注,仿佛中途从未走开。我瞧着刚才临摹出来的邓石如的小篆,感觉尚好,便将它贴在墙上,再取出另一本字帖观摩。
  彼时初夏,窗外几只鸟雀在法桐层层叠叠的新叶里叽叽喳喳地闹,楼下传来一阵藏着悸动的女声尖叫,可能是某个男孩又进了一个三分球。大概是贫穷带来与生俱来的自卑和敏感,童年时缺少父辈的关爱,加之不善言辞亦与能歌善舞无缘等诸多原因,我本能地离群索居,与孤独为伍,仿佛那一切与我没有任何干系。
  我曾无数次跑到小城最高的山上静坐,那片荒芜得寸草不生的土地,紫红色落日落下又升起,无止无休,不变的只有孤独。我不知道山下灯火辉煌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行人,华灯散去,他们又将独自奔赴怎样浩浩荡荡的征途。
  泽恩枕着双手躺在地上,微风将他柔软的头发吹起一角。他说,北斗七星是永远拉不直的问号——天上每一颗或明或暗的星星,代表地上一座或大或小的城,繁华或没落,庞大或渺小,无论哪种事物都逃不过从诞生到灭亡,城市、星星、人类甚至宇宙……世间万物,殊途同归。
  殊途同归,我心里默念着这四个字,我说:“我喜欢这个词。”然后,我们谁都不再说话,直到天空收尽最后一丝霞光,只留一个阒静的黑夜。
  2
  初秋的时候,泽恩抱来一个鱼缸,里面有几棵水草、鹅卵石以及七八条金鱼。那是高二上学期,书法室基本成了我和他的基地,墙上贴满了我们的书画,桌上堆着各种字帖、画集、素描纸、五颜六色的颜料、宽宽窄窄的排笔、宣纸以及长短不一的铅笔。
  闲时翻白落梅的《爱如禅 你如佛》,那个一生在革命、文词、人间辗转的男人,最终死在异乡病榻上。作者写道:若我离去,请你一定要在秋天之前将我忘记,因为我害怕那漫天纷飞的树叶,会让你悲伤得不能自已。
  门前的两棵法桐被染成黄褐色,锈迹斑斑的栅栏锁住无人问津干涸的池,恍然觉得,颓垣败井之景,犹在眼前。彼时,我放下手中的书,愣愣地看着水里欢畅的鱼出神。
  他说,你可以选一条喜欢的,把她命名为你的名字。我转过身去,看到银白的毛毡将他的皮膚衬得越发白皙,第一次发现,他有如此棱角分明而优美的轮廓,鼻梁坚挺,像某种鹰类。他在麦色宣纸上临《曹全碑》,正用一个漂亮的燕尾收尾。
  我指着那条独自发呆的鱼,我说:“可我不是她,她只有七秒钟的忧伤。”
  他一边自顾自地拿着毛笔和磨盘,拧开水龙头,哗哗的流水将黑墨渲染开来,一边若有若无地说:“照你的说法,她也只有七秒的快乐。”
  “我路过花鸟鱼虫市场时,看到她独自望着外面的街景,我走过去,她没有像其他鱼一样逃开,而是隔着厚重的玻璃怔怔地看着我。我决定把她买下来,和她的同伴一起。”
  “可她从不和他们一同玩耍。”
  他顿了顿,若有所思地侧头看着我:“但鱼是群居动物,她和他们都是彼此生命的一部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你也一样。”他低头摸摸后脑勺,又接着说:“我第一眼看到她,就感觉她很像你,猜想你可能会喜欢。”
  他把毛笔挂在笔架上,再次坐回那个属于他的角落。他坐在那里,不远不近,像飘落湖心的一片青叶。安静,美好,不可触及。
  3
  进入高三后,书法室内每个角落都铺满了我们的“杰作”,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我们不得不各自回归到枯燥的课业中。泽恩收拾出一张桌子的空间,再搬两把椅子,我们肩并着肩刷《5年高考 3年模拟》。
  泽恩习惯将熟宣叠成A4纸大小垫在书本下做稿纸,有时是三角函数,有时是化学方程式,有时是受力分析。我最喜欢他写的英语单词,从左至右,笔力遒劲,清秀疏朗又不拘一格。写完摊开来看,像一幅精美的工笔,没有任何凌乱涂黑的印记,应该是从小就培养的好习惯。
  他成绩优异,但凡考试都稳稳妥妥占着第一考场的位置。他思考问题时喜欢转笔,笔杆在他食指和中指间像个小马达,看得我眼花缭乱。而我一直游离在年级中上,囿于此,我在写作业时常对着那些彼此不熟的题打瞌睡。
  泽恩的笔一般都会恰到好处地在我即将进入梦境时“啪”一声跌落在桌上,我转瞬清醒。他笔直地坐着,我扫一眼他的试卷,压轴题那一答题区域已经填写得满满当当。
  就这样,我们迎来了高中时代最后一个冬天。南方的冬天只负责萧瑟和寒冷,却不飞雪。从记事开始我就期待有那么一天,一觉醒来,白茫茫的雪压弯了枝条。我喜欢雪,总觉得下雪的时候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6年圣诞,天微明,下雪的消息不胫而走。我跳下床,冲到阳台上探出头去,看到大地上一层薄薄的雪白,楼上楼下有女孩子的欢呼声,男生宿舍楼传来一阵清脆的口哨声。我潦草地穿上衣服跑到泽恩的班级,看到他的座位空空如也。我决定逃掉自修课,冲上山。
  远远地,我看到一个模糊的身影坐在山顶之上,双手抱膝,脊背微弯,莫名地显得有些单薄。我加快脚步走近,确定他是泽恩。冷凝的空气,让人觉得窒息。他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校服似乎被打湿过,耳朵冻得通红。   “我北国的故乡常年飘雪,我父亲死在雪地的车祸里。母亲拉扯我,每天起早贪黑,维持温饱捉襟见肘。也是圣诞,雪很大,她说带我去买生日蛋糕,我格外惊喜,毕竟已经很久都没有吃零食,我们走进蛋糕店——”
  泽恩平静地说着,仿佛是在陈述一件无关紧要的事,然后深深呼一口气,把脸埋在膝盖里。“她说,我去上厕所,你等我。然后,就再没回来。”


  该怎么形容我彼时的心情呢?就好像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脏从高空坠下来震得支离破碎,连钝痛的知觉都不再。他身体轻轻颤抖着,一起一伏,右手指甲抠进左手腕,鲜艳的红色一滴一滴叠滴在白雪上,像一朵绽放的莲花。
  我从校服上扯下一条内网,蹲下来试图包扎他的伤口,他并没有撒手,我执意凑过去掰开他的右手,他也没有反抗。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语言是世界上最苍白无力的工具,既然这世上没有所谓的感同身受,又何来宽慰?索性,什么都不要讲好了。
  我蹲下来,将双掌摁在地上,心里默默祈祷:雪啊雪,请你快些融化吧。
  4
  我不喜欢夏天,它是很多故事的开始,也是太多故事的结尾。那些满怀欣喜的跌跌撞撞兜兜转转,最后都曲终人散,只是凭空多了一段记忆。
  6月8日,整个天空充满奔腾的热气,十二年日夜晨昏寒窗苦读,在停笔铃声响起一刹那就注定了我们此后路途的奔赴。摩肩接踵的蓝白色,校园里一片哗然,一切都被时间推了又推。
  我走出考场触碰到灼热的阳光,感觉大脑一片空白。突然有个熟悉的声音对我说:“七点我在大悦城等你。”等我回过神来时,那个身影已轻快地跑远。
  我意识到,某些曾觉得遥遥无期的事情,要发生了。
  七点钟的大悦城,人声鼎沸。泽恩穿着瘦窄棉T、卡其色九分裤,搭一双懒人鞋,裸露的脚踝如同美丽的人鱼线。他靠在梧桐树下,手插在裤兜里,像一只在花间等待的小鹿。有些人就这样,只需一眼就能将其从人海里辨别。
  泽恩,我叫他。
  他没有被吓一跳,指着腕表笑起来,时间尚早,你稍等我几分钟。我点点头,他像小马驹一样敏捷地跑到一个小吃摊前。我坐下来,不知道是不是不适应穿梭在形形色色陌生人群中的原因,我感到格外局促。我站起身,想要逃离。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我大脑突然浮现泽恩说的话。于是,又寸步難移。
  贞生。泽恩的声音穿过我的耳膜,抵达深处,他在叫我,他的气场让我莫名心安。我睁开眼睛看到他捧着热气腾腾的食物,上面点缀着鲜绿色葱花,他说,我们一人一块。
  “为什么是臭豆腐,不是洋芋或者其他?”
  “因为它的味道足够特别,你一定会记得。”他扬起嘴角笃定地点头。
  他在我旁边坐下来,取出两张纸巾递给我,又取出两张给自己,兀自开吃。我的余光看到他微微用力的下颌。我承认,我再没有忘记那个味道。闻起来真的臭极了,但咬一口芳香四溢、口舌生津,让人念念不忘。
  他收拾完垃圾然后晃了晃手里的电影票,说:“我们去买奶茶和爆米花。”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看电影,和泽恩一起,放映的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一个关于遇见和寻找的故事。寻,是找寻。其实我们一生都在找寻,理想、希望以及来路和归处。一次次失望,又一次次出发,一无所有也一往无前。
  所有的故事都会在一个既定的时间和场合潦草散场。
  “贞生,我明天回北方了。”在送我回家的路上,泽恩开口。我感觉他的脚步停顿了几秒,我转过身去看到他站在离我两步远的地方,暖黄色灯光打在他柔软的刘海上,清澈的眸子在下面点缀着。
  “好。”
  少顷,他补充道:“我要给自己一个机会,释怀曾经的错与难,贞生。”他看着我,欲言又止。
  我清楚地知道,人对真正喜爱的事物不该抱有过多期望,一旦期望成空或达不到预期目标便会愈加失望,陷入苦痛和挣扎的沼泽。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泽恩和我曾经那么喜欢绘画和书法,却从不试图通过它赚取金钱用以维生的原因之一。
  同样,我不会挽留他,也无法挽留,即便深知说了再见之后便可能真的再也不见。“我只能送你到这里了,剩下的路你要自己走,不要回头。”电影最后,白龙对千寻说。
  我迈着沉重的步伐,知道他朝相反的方向远去,坚信他也没有回头。我们就在一个最普通的夏夜彼此放逐。
  从此,山长水阔,一隔经年。
  “愿山峰保佑河流,愿月亮保佑星星,愿土地保佑草根,愿白纸保佑黑字:I miss you!”
  原来,世界上真的有一个词,既可以替人表达思念,也可以替时间表达错过。
  编辑/胡雅琳
其他文献
下午的课,由著名诗人桑克来讲。我的心中满怀期待,他也是北师大毕业的,我们算作校友吧。他长我十二岁,比我整整大了一旬,也属羊,处女座。  我早早地来到了教室,桑克的到来没有引起什么异样。一切都太像武侠小说里绝世高手出场的场景了,草木不动,波澜不惊,再然后当情势危急至需要挽狂澜于既倒的时候,“扫地僧”就出现了。他像一个路人甲,悄悄地走进了教室,刚开始我还以为他是哈商大的校工。试想,如果是在公交车站或是
期刊
暖阳声势浩大地席卷大地,树木满怀希望地眺望着远方。和这场轰轰烈烈的暖阳一起到来的,还有部门换届。上一届的部长们离开,新人承接其位,开启崭新的时光。  换届即离别。  欢送大会那天,收到了一位学姐的信,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她说,她要跟我道歉,为她的嫉妒,也为她的幼稚。她说她当初看见我报名时填写的简历,第一反应是嫉妒与不甘,因为我比她小一届,却积累了比她更多的写作经验。她不甘,觉得她比我更优秀,于是在之
期刊
闷热的盛夏,蝉鸣聒噪,门前的老槐树耷拉着叶子,风消失得无影无踪。得知我被洋河镇一所高中录取了,从城里打工回来的父亲比我还激动。  吃完午饭,母亲回酒厂上班,父亲蹲在屋檐下吧嗒吧嗒地抽烟。我吞吞吐吐地说:“镇上高中升学率太低,干脆不念了……”父亲打断我的话:“学费的事你不用操心,一万块钱早准备好了,下午2点钟报到,我跟你去一趟学校。”  怎么去啊?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我正犯愁,父亲兴冲冲地从邻居李婶
期刊
或许记忆本就是神奇的东西:你以为它会深植于脑海,但在之后的时间风暴的席卷中,它又会摇摇欲动不再坚稳;等你错以为它已远逝不可追,可这一首歌一个梦的浇灌又让它渐渐盘根错节。若不是又想起甄发敏,我大概不会兴起这么多感慨。  这个神奇的女孩子,是在高一那年转来我们班的。她的自我介绍一本正经,可底下的同学却爆发出一阵狂笑:甄发敏,蒸发皿,居然和化学仪器同音,她爸妈一定是人才。  因为这个名字,她一开始便引起
期刊
1  钟旭四岁的时候就体会到炽热目光袭来的感受了,有些是好奇的探究,有些是明目张胆的挑衅,还有的是躲躲藏藏的指点。  这并不能怪那些不知情的人,他和别人确实很不一样。从四岁起,他便带着白化病生活,這种“由于酪氨酸酶缺乏或功能减退而引起皮肤及附属器官黑色素缺乏或合成障碍所导致的遗传性白斑病”将伴随他一生。  钟旭的病征表现为毛发呈淡白色,黑发不规则地被白色头发一簇一簇地间隔,左边眼睛的睫毛也是白色的
期刊
隆冬腊月,即便是年关,大街上也甚是冷清,一场大雪将地上最后的红鞭也遮得严严实实。记忆中十七岁的漫天大雪,没有童话里的诗意浪漫,更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片刻。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特殊之处,我想,那封没有回音的信件,大抵便是青春里唯一抹不去的遗憾。  1  “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犹记去年此时,飞雪漫漫,我从后车镜看着陈晔的身影,逐渐与雪花融为一体,直到再也辨认不清。彼时的校园,早已皑皑一片,雪花
期刊
写给远方的你:  好久不见,夏至同学。今夜的月色很好,在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月光刚好轻洒在我的窗前,皎洁似雪,恍惚间有一种“疑是地上霜”的感觉。窗外那片静悄悄的蓝色鸢尾,像是月光下的精灵一般在微风中摇曳。如果你也在这里,那该有多好呀。  夏天快要来了。我闻到露水落在草叶间的新鲜味道,仿佛带着即将升起的初阳的朝气。然而长夜沾湿何由彻,这注定又是一个无眠的夜晚。无边的静谧里,我数着夜车驶过街道,我看着
期刊
1  黄昏的暮色有些阴沉,灰红色的霞光拖了半边天空,闷得人透不过气。  偌大的走道上,一道身影显得愈发单薄,一步,一步,直到彻底消失在我的视线里,我终于抬脚,转身离去。大概那时,我还没有真正意识到,张君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以至于后来每当脑海里闪过那天的情景时,都会抿嘴一笑,大有一种往事如烟的释然。  他抿住双唇,眼睛飘忽地盯向地面,腼腆羞涩尽显于脸上,像是从未和生人开过口。足足有一分钟,他一动不
期刊
远远地,他又看到了那位姑娘,轻轻盈盈,像一朵芙蕖。更近些了,她的双眸似乎含着一抹淡然的笑。还有两三米的距离了,他猛地低下头。啊!就要和她擦肩而过了,他竟心若鼓擂,喉间发紧,脚不自觉地拐上了往右的一条小径。  1  一周前,林思楷晨跑归来,从楼下邮箱里拿出几封信,其中有一封信很特别,只有地址,没有名字。一张浅灰色的纸从信封里露出来,上面赫然写着一个简短的句子:  好久不见,你还好吗?  署名是:你的
期刊
2020年的寒假无限漫长,我困在家中,无聊正养大我对这世界观察的能力。  2月18日,已经是我在窗边看人们走路的第26天。来来往往的都是辛苦奔波的成年人,带着各自的无奈、辛酸,风尘仆仆地路过,口罩里藏着无法说出的话跟秘密,一点都不可爱。偶尔听到从天台晾完衣服下楼的母亲说起邻居家的孩子,他们正躺在阳台上看书。我好奇那样的风景,似乎已经离我所见的世界如此遥远,自己便走上楼悄悄望着他们。男孩和女孩趴在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