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为孩子提供全面又尊重其个性的成长机会,已经成为整个社会的命题。北京第十九中学通过举办“学习节”活动,因材施教,全方位发展学生,引导学生去主动学习、科学学习,旨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一件幸福的事,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
规模与质量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面临的主要矛盾。截至2008年底,中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在读人数已达到2.5亿人,其中还不包括工作后选择继续教育的人群。国家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等途径,带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由于这些措施是在短短几年间完成的,教育的质量并没有与规模齐头并进。只重分数的应试教育依然是考验一个学生优劣与否的标准。在绝大多数地区,教育的模式依然是单一的,校校相同让人枯燥乏味。
素质教育被我们认为是最理想的教育。这一设想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后,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已有2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
2009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率先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拥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可以推荐学生直接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面试合格者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政策。虽然面临被推荐学校太少、标准模糊等质疑,但是此项政策还是撕开了应试教育的口子,让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也加速了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应付考试向培养素质转变。在这方面,一些中学进行了一些新的摸索,试图从根本上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去诠释教育的终极目标。
2009 年11月下旬,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开展的“学习节”活动就是对这一话题的一次新的尝试和实践,他们开展这次活动打出的口号是: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幸福学习。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倡导“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吸引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幸福学习,为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而不是负担。
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程设置,不同年级选取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主题。
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激发他们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初中一年级的学习目标。观察力是人类拥有的最基本的智力,学生通过所思所见,可以被激发出好奇心和求知创新欲望,从而找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更愿意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去创造。初一年级学习节主题是在新的环境下要学会全面发展,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如知识竞赛、小报制作展、黑板报评比等,反映学生升入初中以来学习上的各方面变化,由学科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内容涉及课内学习内容,历史、地理、生物、心理等科普内容,让学生增进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从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科学学习
科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生需要良好的学习方法、健康的身体和端正的态度。好的学习方法远比“知识就是力量”重要得多。依据思维发展的规律,训练学生的思维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从而使学生加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初二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养成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主题,好的态度是今后自主学习的良好起点。活动方式上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以及与校外结合的长城主题活动等。
幸福学习
一个学生能够深入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是幸福学习的核心所在。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时刻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规范意识的适应、合作竞争的适应以及抗挫折能力的适应,是考察学生适应能力高低的指标。高一年级活动以学会适应为主题。这一年级是高中学习最重要的一年,学生告别初中,来到新的环境,认识新的同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知识强度。如何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对今后三年的学习至关重要。高一年级学习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参与,开展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通过集体活动,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机会,营造了学生更广阔的行动空间。通过课本剧的编排,构建了学生对高中课程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机制,从而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高中学习和生活。
思维品质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品质,做管理、人生规划、战略决定等都需要很好的全脑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高中二年级即将面临文理分科,让学生认识到各自的学科优势,面对即将到来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学习节的主题。活动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论证中学阶段是否该分科学习,分科的好处和弊端,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不忘弥补自己的不足。
为了让学生更早地适应社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心理。通过在高二年级情景模拟招聘会现场,让同学了解面试的基本礼仪,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明白提升专业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根据社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形象气质、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来完善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上,学校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召开以总结为主的学法交流会,邀请数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做汇报演讲,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互相交流好的学習方法。同时,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解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号召全校教师及学生看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看教育理论的书、看学习方法的书,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余晓灵最后谈到,“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为宗旨的“学习节”只是对这一目标追求的启动,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表示愿意和社会同仁一起对“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进行更长期的探讨,愿尽毕生的教育生涯去孜孜追求这一目标。
中国经济虽然发展迅速,但是教育领域的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
规模与质量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界面临的主要矛盾。截至2008年底,中国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在读人数已达到2.5亿人,其中还不包括工作后选择继续教育的人群。国家通过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校扩招等途径,带动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由于这些措施是在短短几年间完成的,教育的质量并没有与规模齐头并进。只重分数的应试教育依然是考验一个学生优劣与否的标准。在绝大多数地区,教育的模式依然是单一的,校校相同让人枯燥乏味。
素质教育被我们认为是最理想的教育。这一设想第一次被提出,是在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巨大的人力资源优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随后,1994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增强适应时代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要求和迫切需要的素质教育。”这是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素质教育的概念。1994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了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各地要抓素质教育改革试验区。1997年10月29日,国家教委颁发《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由此,素质教育开始作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决策,进入国家推进、重点突破、全面实施的新阶段。2001年,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到2009年秋季,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实施新课程,普通高中已有25个省份进入新课程。
2009年11月16日,北京大学率先公布了“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实施方案,拥有推荐资格的中学校长可以推荐学生直接进入北大自主招生的面试,面试合格者可在高考录取时,享受北大一批次录取线下降30分的政策。虽然面临被推荐学校太少、标准模糊等质疑,但是此项政策还是撕开了应试教育的口子,让那些综合素质更加全面、学科特长更加突出的优秀学生有更多机会进入北大接受教育,也加速了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从应付考试向培养素质转变。在这方面,一些中学进行了一些新的摸索,试图从根本上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潜力,去诠释教育的终极目标。
2009 年11月下旬,北京市第十九中学开展的“学习节”活动就是对这一话题的一次新的尝试和实践,他们开展这次活动打出的口号是: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幸福学习。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和先进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倡导“学习是前进的基础,创新是发展的灵魂”,积极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吸引和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科学学习、幸福学习,为不断提升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而不是负担。
针对不同的学习任务和课程设置,不同年级选取了适合各自特点的学习主题。
自主学习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激发他们对各门学科的学习兴趣是初中一年级的学习目标。观察力是人类拥有的最基本的智力,学生通过所思所见,可以被激发出好奇心和求知创新欲望,从而找到学习的兴趣和乐趣,更愿意在知识的海洋里去探索、去创造。初一年级学习节主题是在新的环境下要学会全面发展,通过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如知识竞赛、小报制作展、黑板报评比等,反映学生升入初中以来学习上的各方面变化,由学科教师设计相关题目,内容涉及课内学习内容,历史、地理、生物、心理等科普内容,让学生增进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知识的了解,从各个领域全面发展。
科学学习
科学学习要求学生善于思考,在思考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学生需要良好的学习方法、健康的身体和端正的态度。好的学习方法远比“知识就是力量”重要得多。依据思维发展的规律,训练学生的思维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良好的情感和个性,从而使学生加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初二年级学生以培养学生养成先进、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态度为主题,好的态度是今后自主学习的良好起点。活动方式上寓教于乐,生动活泼,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以及与校外结合的长城主题活动等。
幸福学习
一个学生能够深入自己所处的环境,与教师和学生充分互动,保持好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难题,是幸福学习的核心所在。学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时刻影响着他的学习和生活。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人际交往的适应、规范意识的适应、合作竞争的适应以及抗挫折能力的适应,是考察学生适应能力高低的指标。高一年级活动以学会适应为主题。这一年级是高中学习最重要的一年,学生告别初中,来到新的环境,认识新的同学,面对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知识强度。如何适应高中学习和生活,对今后三年的学习至关重要。高一年级学习节活动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广泛参与,开展课本剧的编排和演出。通过集体活动,使他们学习到互相尊重,养成良好的集体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活动也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往机会,营造了学生更广阔的行动空间。通过课本剧的编排,构建了学生对高中课程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机制,从而调整和完善自己的高中学习和生活。
思维品质决定着一个人未来的品质,做管理、人生规划、战略决定等都需要很好的全脑思维能力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高中二年级即将面临文理分科,让学生认识到各自的学科优势,面对即将到来的选择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是学习节的主题。活动通过辩论比赛的方式,让学生论证中学阶段是否该分科学习,分科的好处和弊端,从而在今后的学习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同时不忘弥补自己的不足。
为了让学生更早地适应社会,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发展心理。通过在高二年级情景模拟招聘会现场,让同学了解面试的基本礼仪,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明白提升专业能力和参加社会实践的重要性,从而根据社会要求和自身特长,从形象气质、专业知识、团队合作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方面来完善自己,做好职业规划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
在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上,学校侧重引导学生去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通过召开以总结为主的学法交流会,邀请数名成绩优异的同学做汇报演讲,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上互相交流好的学習方法。同时,学校还邀请教育专家来校讲解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号召全校教师及学生看有益身心发展的书、看教育理论的书、看学习方法的书,利用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营造“人人学习、时时学习、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
北京市第十九中学校长余晓灵最后谈到,“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为宗旨的“学习节”只是对这一目标追求的启动,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他表示愿意和社会同仁一起对“让学习成为一件幸福的事情”进行更长期的探讨,愿尽毕生的教育生涯去孜孜追求这一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