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正确引导保护孩子的天性◎刘

来源 :中华家教·幼儿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ugoo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孩子展现天性的机会
  人的天性是自然对人的发展的规定性,是人身上的自然属性。天性是不可改变的,需要敬畏;天性又是潜在的,需要保护和激发。通常,孩子内在的天性,会通过他们的贪玩、好奇心、探索欲、注意力和模仿等行为向我们清晰地展示出来,这需要家长们有一双慧眼去辨识,有足够的尊重和爱心去理解和培养。爸爸妈妈们有没有遇到过以下的情况?
  妈妈给3岁的童童新买了个遥控玩具坦克,童童很兴奋,拿到手就开始摆弄,没一会儿就开始摔坦克,然后开拆,妈妈很生气,想要制止,孩子却拆得开心,不肯停手。
  4岁的乐乐正在地板上专心地拼积木,他把积木堆起来,然后哗地推掉,然后再堆再推,堆的时候一脸专注,推的时候满脸兴奋。奶奶一会儿过来:“宝贝该喝水了。”一会儿又说:“宝贝,你饿不饿?”然后爸爸凑过来了:“乖,不要总是推倒嘛,来,我们盖个结实的大高楼!”爸爸边说边拿起积木动手。谁知乐乐:“我不嘛,我不嘛!”本来玩得好好的孩子发起飙来……
  动物园猴山周围,围着很多的游客,一个5岁的小男孩兴致勃勃地在看里面爬高跃低的小猴子。一旁的爸爸说:“走了走了,还要看老虎、狮子呢!要不然就看不完了。”小家伙不为所动:“看猴子,看猴子,爸爸你看猴子还会用矿泉水瓶喝水呢!爸爸,猴子也有手,对不对?”爸爸一边敷衍一边又开始催:“快走了,这有什么好看,看了半个小时还不过瘾!”
  6岁的琪琪一个人在家,看见家里的花瓶里插着玫瑰花,很漂亮,于是想用橡皮泥捏出来,可是自己的橡皮泥用完了,她灵机一动,找到妈妈做饭用的面粉,加水揉成了“橡皮泥”,捏出了玫瑰花,还用水彩笔画上了颜色。琪琪对自己的作品很满意,心想妈妈回来一定会表扬自己的。可是妈妈回来看见很生气,说琪琪浪费粮食,还把家里搞得一团糟。琪琪委屈地哭了。



  是不是有的家长遇到上述情况时会很头疼,第一反应就是训斥和制止孩子。其实,小孩爱搞“破坏”属天性,是其创造力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睁着一双天真的大眼睛,对社会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身体力行,欲用自己双手探求这个未知世界。每一个孩子都对外界的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比如喜欢问一些大人认为稀奇古怪的问题,喜欢干一些大人无法理解的破坏行为,喜欢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玩耍。往往我们家长会把这些看作是孩子的缺点或毛病,殊不知这正是孩子强烈求知欲的表现。这个时候如果家长急于制止孩子,那就扼杀了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现在我们不少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聪明,不够热爱学习,没有什么特长和技能。其实造成孩子这样的原因,很可能就是我们家长在孩子小的时候,无意中扼杀了他们的天性中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如果孩子的好奇心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们就会对外界的事物渐渐失去兴趣,进而失去上进的信心,变得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长大后,最终成为一个墨守成规、毫无开拓进取之心、经不起什么风浪的人。



  因此,我们要了解孩子的天性,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孩子,不要在教育过程中扼杀孩子的天性。
  正确引导孩子的天性
  3~6岁的孩子正处于幼儿期,又叫学前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孩子由于身心各方面的发展和生活范围的扩大,他们的独立性增强,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也初步产生了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愿望。
  孩子在这个阶段言语能力、认知能力和个性都开始迅速发展,能够用言语向家长表达自己的要求,记忆力不断发展,记忆容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同时自我意识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孩子开始摆脱家长的控制,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儿童的天性如同“自给自足”的种子,家长要像“园丁”一样,发现并顺应“种子”成长的规律。顺应孩子的天性,让他们自由地发展,是给了他们一个最好的发展空间,孩子会在快乐和幸福的心情下学习和成长。按照天性引导孩子,就是从本质上认识孩子,无条件接纳他的全部,全身心地帮助他认识自己,爱他自己,做他自己。家长去发掘孩子们的天性,并据此来调整教养方法,适应孩子的需求,塑造孩子的个性,抚育他们健康成长。
  ★ 孩子好破坏,家长要保护其好奇心
  孩子破坏玩具让家长很无奈,其实好破坏是孩子的天性,摔东西、拆玩具、撕东西,相信我们小时候也都干过。这时候,家长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肯定。正常情况下,孩子从会说话到3岁左右是人生的第一个反抗期,孩子希望展现自己引起别人的注意,想告诉别人他也拥有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孩子在探索未知的世界,摔东西、撕纸、拆玩具都是常用的方法,证明孩子有探索未知的欲望。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上。儿童的双手掌握的技巧越高,这个孩子就越聪明。”孩子喜欢摆弄各种物品和工具,尝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正是在这样的动手探索过程中,智慧得以发展。如果不去分析孩子的动机和心理特点,就采取断然阻止或粗暴批评的行为,会挫伤孩子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浇灭孩子智慧的火花,对孩子成长不利。
  遇到孩子拆玩具、摔东西的行为,家长应该用科学的方法予以鼓励和引导。首先应该给予称赞而不是批评,如果是能摔的玩具,父母应该让孩子重复这种行为,然后帮助孩子重新组装好,让孩子知道这到底是什么东西。如果是贵重的物品,父母应该心平气和地先表扬孩子,然后给他一个能摔的玩具,逐渐让他认识到什么东西是不允许摔的。即使是孩子摔坏了贵重的东西,家长也不要打骂孩子,因为一次训斥就会给孩子留下记忆,损伤孩子探索世界的热情。   ★ 孩子重复做事,家长可训练其注意力
  孩子专注地反复做一件事,完全忽略外物,这其实是一种记忆策略,我们称之为“重复练习”。每次完成那种体验之后,他们就像完成某个重大的任务一样,充满了喜悦和满足。孩子正处于注意力不能持久的年龄,通常会不停地从一件事转换到另一件事。然而,一旦碰到吸引他的事物,就会忘我地投身其中,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十分惊人。这时候家长不要去干扰,让孩子一直处于忘我的境地,长期这样,他每做一件事情都会非常专注。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作业一点儿都坐不住,一会儿吃东西,一会儿摆弄小汽车,一会儿又去偷看电视,怎么就不能安生地把作业写完呢?当孩子专注地玩的时候,如果家长不去一再干扰,而是让他专注完整地做完他想做完的事情,孩子就会有持久的专注能力。
  对于注意力天生不好的孩子,家长也要有耐心,因为其实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这样的,他们的好奇心非常强,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维,跳跃性太大。这样的孩子一会儿喜欢这个,一会儿喜欢那个。家长们在这个时候可以关注孩子具体喜欢哪件事物,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们多角度发展。也可以通过平时的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家长可以给孩子讲一个故事,看他的注意力能集中几分钟,作为初始状况记录下来,下一次讲故事延长一两分钟,如果他能坚持听下来,就给他一个小奖励(如一张小贴画),这种情况稳定以后,父母接着适当延长时间。在做游戏、画画时也可以这样训练孩子的注意力。



  ★ 孩子爱模仿,家长要树立好榜样
  孩子模仿家长是全方位的,父母的一举一动、喜怒哀乐、饮食习惯等,都受到孩子最细微地模仿。
  当你很有耐心地说:“宝宝,等一下,现在还早。”他能从中学会讲道理。你说:“不行!”他就从中学会粗暴,学会自己的利益必须满足。孩子最初对待别人的态度,是从家长对待别人的态度中学来的。家长希望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自己就要先做到,要成为孩子的表率。
  比如说,孩子想要一个东西,就一直哭,家长绝对不能助长孩子的这个坏习惯。孩子愿意哭就让他哭,等他哭完了觉得这招不好用时,再跟孩子交流,问他想要什么。父母要和孩子讲理,平等对待孩子,让他知道别的招不管用,孩子就学会了平等地说话、合理地要求。如果孩子一哭就满足孩子,那就强化了孩子的行为,孩子只会越来越任性。所以,要想让孩子讲理,就要教他理性的处理。家长要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模仿行为,表扬孩子好的行为模仿方式。
  如今,温顺、老实、听话、顺从、乖巧成为判断好孩子的标准,这样的孩子大多能被评为好学生,而行为“出格”、爱顶嘴、爱疯、爱野、爱搞小“破坏”则被视为坏孩子。但真正优秀的孩子应该是待人温和善良、情绪稳定、善于与人沟通,又富有好奇心和创造力,这些都是孩子天生具有的良好品质,却在家庭教育中被弄丢了。所以,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内心,倾听孩子的声音,保护孩子这些美好的天性,让孩子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晚上刚下班回到家,就听聪爸抱怨:“这孩子真是太气人了!晚上放学回家,我替他把鞋子脱下来换上拖鞋,结果这孩子又哭又闹地非要把鞋子穿上自己再重新脱一遍,这也太倔了吧!”  我听完扑哧笑出声来,说道:“不懂了吧?这叫秩序敏感期!”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是指幼儿对秩序极端敏感的一个时期。在这一时期,幼儿对事物的秩序有强烈的需求,并逐步获得和发展起对物体摆放的空间或生活起居习惯的时间顺序的适应性
期刊
自从有了女儿,小忆妈每天都会抚摸女儿那张干净、嫩滑如蛋清的小脸。  最近,小忆妈发现了个问题:“平时看女儿的时候,注意的是她的笑容有多美。那天迎着光,我看到她的脸上多了两个褐色小斑点。她才5岁呀,是要长雀斑了吗?”小忆生出来的时候可是白白净净,一个小点点都没有。小忆妈慌了神。只好带女儿去看医生。  听了医生的话,小忆妈明白了,女儿脸上的斑都怪自己“太大方”,对女儿的要求没有抗拒力,才让小斑点有机可
期刊
冰糕不凉  妈妈带着辰辰去公园,碰见闺蜜。她看到我闺女,夸赞了一番,闺女一高兴,嘴巴也变甜了,阿姨长阿姨短地叫着。朋友连忙去冰糕摊前买冰糕。好久不见面了,妈妈哪能让人家破费呢,就说:“千万不要给她,冰糕凉,别冰坏了小孩子的胃。”  辰辰却说:“妈妈你看,冰糕不凉, 它正在冒热气呢!”  小锄头  妈妈教孩子学写“7”字。妈妈说:“‘7’像小锄头,记住了吗?”孩子点点头,一会儿便写了几大行给妈妈看。
期刊
很多家长在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发现数学是最难让孩子感兴趣的学科,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而且怎么补也觉得很吃力。其实从孩子2岁左右,就可以在生活和游戏中自然、顺畅地为孩子建立起数学的概念。  2岁多的孩子知道大小、多少、前后、早晚的时间、空间概念,他们往往凭直觉而不是凭计算得出结论。家长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孩子点点滴滴地教,让孩子在动中玩、在做中学。  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学习数的概念
期刊
任性是年龄特征的表现  典型个案:亮亮4岁,最近越来越不听话了,非常任性。记得好像从1岁多孩子就开始任性不听话了。对他说什么,他总是“不,不,就不!”而且不近尽情理地发脾气,耍性子。后来好长一段时间似乎好了一些,但从今年又开始了,任性地发脾气,跟大人对着干。那天,他正蹲在脸盆前玩水,妈妈顺口说道,快洗洗脸,看多脏。没想到孩子盯住妈妈,不洗脸,明显地故意对抗。妈妈连说几次,孩子上来了倔劲,就是不洗。
期刊
女儿一天天长大了,为了更好地引导她的成长,我决定要依照她的天性进行。虽然孩子的天性是她的一座秘密花园,但我可以根据她的兴趣所在去发现她的天性。于是在她四岁的时候,我开始带她去一些试听课寻找她的兴趣。  我们首先去试听乐高机器人的课程,老师是每节课设定一个主题,按照他们的方案指导孩子们完成拼装作品。女儿有自己的主见,完全不愿听从老师的指挥,拿过课件,按照自己的想法组装出一个造型,我问她:“宝贝这是什
期刊
克服父母自己对英语的排斥感  我听过最多的不给孩子读英文绘本的理由是:“我自己英文不好,怕口音不标准带坏孩子。”如果你的普通话带着方言口音,你会放弃和孩子聊天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你觉得“和孩子聊天”比“字正腔圆让孩子通过你学好普通话”来得重要得多。孩子将来学英语有很多“字正腔圆”的环境和渠道,但是坐在爸爸妈妈怀里,一起翻着绘本阅读的时间却只有几年时间。所以父母想给孩子接触一些英文绘本,又对自
期刊
如今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亲子阅读,也会经常陪孩子看书。但是家长在引导孩子读书的时候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误区,殊不知亲子阅读也要讲究科学,否则好心也可能办坏事。恰当的亲子阅读能带来良性循环,反之亦然。所以,不恰当的亲子阅读不如不读。  恰当的方法  我们在做阅读推广工作过程中,进行的时间越长,推广程度越深,越发现:一味地告诉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读绘本,如此简单、空泛理念推广是远远不够的。有了一些模糊理念的家
期刊
豹子玩累了,趴在树上睡着了。  刺猬玩累了,蜷着身子睡着了。  狮子玩累了,躺在地上睡着了。  海象玩累了,挤在一起睡着了。  马儿跑累了,站在那里睡着了。  松鼠玩累了,盖着尾巴睡着了。  小羊玩累了,跪在地上睡着了。  考拉玩累了,抱着树枝睡着了。  小朋友,当你玩累了,是怎么睡觉的呢?
期刊
带乐宝去体检,医生说:“孩子手指脱皮了,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多吃点蔬菜。”这时,我这才意识到,乐宝平时只吃肉和蛋,哪有吃什么蔬菜呀!“蔬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膳食纤维,尤其是维生素C、叶酸、类胡萝卜素,不吃蔬菜可不行!”医生再次强调。  当天晚上公公就准备了蒜蓉菜心和清炒黄瓜。夹到到乐宝碗里,乐宝很快用勺子又扒拉了出来:“妈妈,我不要吃青菜,我要吃鸡蛋!”“青菜很有营养的,吃青菜手指不会脱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