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享语文盛宴

来源 :作文周刊(高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nshan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说,语文即语言与文学。然而在我心中,“语文”不是如此抽象的定义,“语文”两个字于舌尖徘徊,流淌出的是: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何谓语文素养?我认为不只是简单的断字识文、吟诗作对,更是一场弥补心智、慰藉心灵、洗礼灵魂的盛宴。
  自古以来,无数人醉倒在语文的盛宴之中,在语文美妙的天地里求索。我曾经在这里看见先秦的繁星,看见墨子和孔子的坚持;看见汉宫的皓月和艳若桃花的美人,看见王昭君和貂蝉的香魂;看见高山流水的知音难觅和琵琶的珠玉暗投,看见俞伯牙和琵琶女的愁思……如何拥享这场盛宴,让自己在大快朵颐之时唇齿留香,提升素养,我有自己的回答。
  用好课本,把握课堂,品尝这场盛宴不可或缺的甜点。
  翻开语文书,我们能感悟到鲁迅批判反讽的犀利,柳永细处着笔的用心,苏轼放旷豪迈的视角……一册语文书就是一部“宝典”,你能从单元导读中学会提纲挈领,明白学习方向;你能从作者表达中受到思想启迪,感受到人格魅力;你能从文中积累到优美的词句,学到恰当的技法。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读《红楼梦》,没接受过课堂有效教学的人只看到王熙凤的刻薄,受过教师点拨的人则能从王熙凤身上读出她刻薄背后掩藏着的自卑、不安和虚假。从孔子开私塾到今日之学校,从未忽视课堂。课堂有效教学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不应遭受质疑。抛弃课堂,语文素养无异于空中楼阁。
  课堂是语文盛宴的必要部分,但你只能将它视作小巧的甜点。它能为你带来各种各样的美味,增添你语文学习的乐趣,扎实你语文素养的基础。但只有课堂是不够的,正如只吃甜点营养不足一样,功夫还要下在课外。
  课外阅读,博览群书,尽享这场盛宴最全面最营养的主菜。
  轻薄的书页翻过,喂大的是一个人的生命格局。人的生命格局一大,就不会在琐碎平庸上沉陷。真正自信的人,总是简单却铿锵有力。苏轼饱读诗书,被宋神宗贊为“才与李白同,识比李白厚”。然而一场乌台诗案把他从九重天的朝廷贬到荒凉的黄州。他忍受的不只是恶劣的环境、同僚的排挤,还有心灵的拷问。是什么让他支撑下来?我想应该是他在书海中历练出来的胸怀。苏东坡能于逆境中留下诸多旷达乐观的诗文,终成文学大家,与他广泛阅读积累的广博学识,和从中汲取儒道佛三家思想精髓而形成的超然物外的心境,是密不可分的。俗语云:“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诸葛孔明居于一隅,却知天下,料事如神,这自然也应该是他博览群书的结果。在浩瀚书海中,他明白了古今更迭的规律,推算出现世变迁的方向。在书籍构建的世界中,孔明是一個冷静的智者,静览古今兴亡变迁,闲看世事风云变幻。于是《出师》一表千古扬名,三分天下功勋卓著。同样,作为中学生,只有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方能厚积薄发。大量的课外阅读,能炼出博大的人格胸怀,烹出丰盛的文化大餐。课堂所学有限,博览多读方能弥补课堂不足。博览群书,自可开阔视野,增加积累,陶冶情操,提高能力。在我看来,课外阅读才是语文盛宴的主菜。语文素养的高低差异,与课外阅读质量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精选好书,潜心研读,就能烹出满汉全席。
  课外除了大量阅读,还需要学用结合,向生活这部无字书学语文,语文素养才能更加完善而厚实,语文盛宴才具有绵久的味道。
  走向生活,走向实践,品味这场盛宴中浓烈而醇香的美酒。
  有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试想,李白自川蜀出,这才看见奔流的江海、巍峨的高山和熹微的晨光。他走遍祖国大好河山,才拥有了浪漫情思和广阔胸襟。李白怀揣一份豪情,一份志气,走出磅礴人生,走出壮阔生活。可以说,无游历祖国山河的社会实践,则无诗仙李白及李白的浪漫诗篇。生活和实践是他的摇篮,脚下的足迹给他飞扬的文采,文学是他的安魂曲。有人说,真正的学习是实践,因为“实践出真知”。语文学习也一样,必须在生活实践中去检验,去丰富,去完善,去提升。学习、积累,是为了运用、创造。语文学习就是要走向社会,用于生活。这样,你的语文素养才能得到锤炼,得到充实,得到升华。社会实践犹如这场语文盛宴中的美味烈酒,醇香绵长。
  语文魅力无限,语文学习无处不在。看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让人想到又一度春秋已过,又一段韶华已逝;看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让人想到夏夜蝉鸣,闻到空气中的稻叶清香;看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让人想到飞絮满天,芳草萋萋,于缥缈中感受人生的真谛……
  让我们尽情徜徉在语文的天地里,尽享这场盛宴,细品精巧的点心,畅享满汉全席,啜饮香醇美酒。
其他文献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去买碗,他懂得一些识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即用一只碗轻撞其他碗,发出清脆声音的碗肯定是质地好的。来到店里时,他却发现每一只碗发出的声音都不够清脆。最后店员拿出价格昂贵的工艺碗,结果还是让他不甚满意。最后店员不解地问:“你为什么拿着碗轻撞它呢?”那人说这是一种鉴别瓷器质量的方法。店员一听,立即取来一只质量上好的碗交给他:“你用这只碗去试试
期刊
素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杂志于2017年1月14日公布“2016年十大流行语”。“供給侧”“工匠精神”“洪荒之力”“吃瓜群众”“蓝瘦,香菇”等词语上榜。  语言既是思想表达、人际交流的工具,也是公众心理、社会情绪的载体,具有鲜明的社会性与时代性。尤其是“人人都有麦克风”自媒体时代,网络为流行语的衍生、传播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隔三差五就有一个网络流行语诞生,通过病毒式传播,一天就能热遍
期刊
据某教育网站发布的《2017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自2010年到2015年,在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不含艺术学科)中,哲学招生人数不及1万,仅是工学招生人数的零头。然而,近期北京市教委发布的《2016年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显示:在北京地区本科及以上的学生中,哲学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最高。  在流行的观念里,文史哲被视作冷门学科。但是,作为一个在中文系读了4年本科,且还要读两年研究
期刊
前不久发布的2017年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有了新的变化,浙江和上海的考生们也即将面临新的高考改革,种种变化都在表明2017高考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我们先来看看各省份高考语文試卷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  全国卷Ⅰ:福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  全国卷Ⅱ: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西藏、陕西、重庆、海南。  全国卷Ⅲ:云南、广西、贵州
期刊
【解题技巧】  高考试题中出现的成語,大多在各类书刊中比较常见,却容易被误用。其错用类型多为感情色彩误用、望文生义、适用对象弄错、语境或逻辑错误。除成语常规用法外,一些成语的非常规用法也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如两栖性成语、形似性成语、成语与语境的特殊语法搭配等。所以,除了平时广泛积累外,考生更应掌握成语试题的命题规律,把握题型走向,才能提高辨析成语使用正误的能力。  1.望文生义。成语的含义不是单个词
期刊
针对训练一  话说沉闷  □刘心武  尽管当今的社会生活变化迅猛、五光十色,但作为个人情绪来说,仍会时有沉闷之感。  沉闷感,或简称闷感,是一种没有杀伤性但也绝无趣味与快乐的情绪状态。“乏味”“无趣”“闷”,与“恶劣”“恶心”“臭”还是两回事。沉闷的状态一般来说绝非恶性状态,闷感亦非愤慨、忧伤之类的情绪。沉闷,其含意应是“闷”这种状态达于相当程度并滞留时间过长。  闷,往往由一种对是非善恶虽有所区
期刊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征辟】汉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  【科举】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
期刊
1.下列各句中,黑体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人们对充满这大千世界的色彩、形象所构成的画面习以为常,对到了手的东西往往漠不关心。  B.一般人对身边的事物只看到特别触目的部分,有的人比别的人看到的多一些,然而能把视觉范围内的事物全部都看到的人却寥寥无几。  C.翻开《红楼梦》的任何一个篇章,往往都能使人流连忘返,一个重要的原因,恐怕就在于《红楼梦》创造了各种各样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D.
期刊
他,临危决断,在飞机相撞前3秒带杆起飞,挽救了400多人的性命;他,为保护居民安全,扑倒嫌疑人,却被爆炸的汽油桶炸得面目全非;他们,出征寰宇,创造中国航天员太空驻留时间新纪录。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致敬,最“帅”的英雄们!  航天英雄  ——景海鹏、陈冬  2016年10月1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搭载“神舟十一号”出征太空,成功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并开展科学实验。这是
期刊
何栗,字文缜,仙井人。政和五年进士第一,擢秘书省校书郎。逾年,提举京畿学事,召为主客员外郎、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兼侍讲。  徽宗数从咨访,欲付以言责,或论栗与苏轼乡党,宗其曲学,出知遂宁府。已而留为御史中丞,论王黼奸邪专横十五罪,黼既抗章请去,而尤豫未决。栗继上七章,黼及其党胡松年、胡益等皆罢,栗亦以徽猷阁待制知泰州。  钦宗立,复以中丞召。阅月,为翰林学士,进尚书右丞、中书侍郎。会王云使金帅斡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