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沈阳出发180多公里,凤凰山便扑到了眼前。今冬的几场大雪,将巍峨的辽宁第一名山抹画得愈发冷峻孤傲,遗世独立。下高速公路,转到凤凰山后,再下到乡间公路,车子压到了越来越厚的冰雪上,世界也彻底挣脱了城市的喧嚣,一切马上变了。左边雪野苍茫、接天盖地,翻山越岭,一条小河冒着丝丝热气在冰缝间流淌着随路而行:右边的山崖上,一片片红松林深绿的如同涂墨,一片片落叶松林战阵列列,针芒如铁。杂生的柞树,阔叶孤而不落,高高举起,随山峰呼啸。天地在寒雾的氤氲里飘荡着一缕缕狂野的乡情,座下颠簸的汽车也有了一种铁骑奔腾的感觉。
车过边门镇,这里曾是宋时汉人、金人和朝鲜人户市交易最重要的边贸中心。如今,这地方破败得只剩下几座二三层小楼,还能勉强叫个镇子。再往前去,就进了真正的满乡了。佟家堡子、鄂家沟、关家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纯正的满族姓氏。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红旗镇、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应该是清初八旗的封地了。上世纪80年代风城成立满族自治县,许多家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一方是满族的就抢着报。据说,满族占了全县人口的七八成以上,后来挤了一下水分,可能也有一半以上,在农村,一条沟一个村都是满族人的一点也不奇怪。
眼见杨木水库的厚冰泛着白光,车子一拐进了烟地沟。这是我母亲的老家,舅舅们至今还都住在这里。沟里几十户人家,养蚕、种烟,也会摆弄大田,世世代代,一沟人都姓关。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我带着家人回来过年。
乡村里浓重的年味
从小年开始,烟地沟就拉开架子开始全情筹备过年了。年味首先从舅妈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开始。先是“祭灶”,从大集上买来的灶糖都放了好几天了,据说,这几天被我的外甥“偷吃”。了好几块。老人还新“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一边指导我的孩子一边实地操作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老人说,给灶王爷嘴上抹点糖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乖巧的女儿开始显露调皮:“舅姥你这不是行贿吗?”
老人乐滋滋地回答:“给‘灶王爷’行贿没什么不好,吉祥还喜庆。”
对神仙的“孝敬”是个幌子,“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贿赂只是个形式,那些剩下的灶糖,自然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口中之物。
过年的“讲究”特多。就说饮食上,菜要成双,别出单,最少也要八个菜,因为这几乎预示着一年的生活水准:菜肴一般得有鸡有鱼,鱼谐音“余”:打碎了碗碟不能说“打了”,要说“岁岁平安”:爆竹没响不能说“臭了”,要说“平平静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
腊月里的精心筹备
头天,二舅的大儿子关有才说他家腊月二十四这天正好要杀年猪,嘱咐我“高低”得来。村里人家“杀年猪”是大事,杀完后最新鲜的肉村里乡亲们平均分,拿到家里准备过年时用。
一大早我就去了。每个村子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蹋”(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尽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五斤肉”。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者也并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餐,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祝贺,所以几乎家家都派人来了。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罐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惯,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缓”(解冻溶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使用,在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不断有肉吃。
男人们都出来了,女人和孩子则躲到一边。男人们帮着把猪圈里的猪赶出来,抓住、掀翻,把猪腿捆在案板上。猪是一路尖叫,叫声中,讲究的杀猪人在一边点了几炷香,对着天作几个揖,口里默默念些什么,将香在地上插好。然后洗洗手,口里衔着尖刀,用手在猪的颈部拍拍、摸摸,突然抓起尖刀,猛地捅下去,血“嘭”地一声喷出。刀一抽出,暗红色的血汨汩地流,杀猪人和围观的众人都松一口气,早有人递过脸盆,把猪血接住。血流得越来越慢,猪的叫声也越来越低……终于血流完了,猪连哼也不再哼一下了。
杀猪人在猪后腿脚趾外贴着皮肤处切道小口子,蹲下来把嘴对着小口子,使劲地吹气,一直吹到整个猪身胀起来,胀得圆鼓鼓的,再扎好小口子。大锅中已倒入半锅开水,大家把猪从案板上抬进锅中,左右翻滚,让开水将猪全身都烫到……
帮忙的人都不白忙活,有的分上几斤猪肉,有的混上一点下水,最“不济”的也能吃上一顿。
正月里的过场
年三十儿一晃就到了,这期间,我醉过几次。乡情让人没有办法不陶醉。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正宗的节日了,甚至比大年初一还正宗。
上午家家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贴福字,鸡窝要写上“金鸡满架”,猪圈里要贴上“肥猪满圈”,原来贴在马车车辕上的“车行万里保平安”,现贴到了拖拉机车厢上。
各家的女人都在准备正月里好吃的,蒸馒头的蒸馒头,包包子的包包子,烙粘火烧,煮大碴子干饭……媳妇忙着跟舅妈学一手绝活:打“豆儿酱”。“豆儿酱”是我小时候巴望着的美食,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椒、水芹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
一阵忙活,一阵欢笑,一阵碰杯的声音。
中午一过,我和二舅家的兄弟来到了后山的坟地,摆上供品,烧上两捆纸,磕上几个头,请祖先回家过年。其实,一家人生时住在一起,死后如同邻居,一同回家过年,再自然不过的。
临近傍晚,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就开始了,先是祭祖,打开常年关着的祖宗龛,把擦得锃亮的供品摆上5件再摆上两摞馒头,一摞5个猪头摆在正中,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5碗。
献给祖上的供菜极其讲究,这是传统,家家都如此准备:第一碗是煮熟的“方子猪肉”,第二碗是过油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
供荤菜四方肉意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时将葱根剪掉,留点葱白,主要是以嫩绿葱叶为主。将葱用线扎成一把,碗内放些萝卜丝依着嫩绿之葱挺拔而立。此菜中大葱最为重要,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有抬头日子光宗耀祖,指日高升。供品都是5样,供饭都是5碗,馒头一摞5个,供菜5碗, 这些一般都不要成双,一定要求“单儿”。
“萨满”来了,也就是“大神儿”。他头戴神帽,腰系牛皮神裙、铜铃,左手举鼓右手持鞭,在神案前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的神曲。时而苍凉,时而狂放,边唱边舞,节奏急促,打通天地人神。
这一晚,家里要有人在那里守着,让香火一直续着,直到天亮。家里所有的房间、角落里都要亮灯,点上蜡烛。
忙完祖先的食物,就要忙活人的吃喝。除了丰盛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包一顿饺子。
满族人包年饺子最有讲究,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恐日子过“秃”了。还要把硬币悄悄放到饺子中,吃到的人就会“终岁大吉”: 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煮饺子时,家里人还会看着从锅底浮起来的饺子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都会说“起来了!”意思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十的夜晚,鞭炮声集体约会。村子里大约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这热闹是少不了的,只要有一家带头,另一家就按捺不住了。孩子们戴着棉帽子,有的还戴着棉手套,也有家里的男人出来放鞭炮的。零点临近,鞭炮声织成了高调的春节协奏曲,家家争抢着住家里迎财神。
看不够的热闹
除夕的夜晚,山村不夜。
舅舅、舅妈不怎么看电视,但除夕这天的央视春节晚会是一定要看的,仿佛是一个程序,没有这一场面,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大年初一最大的仪式是拜年。一般的满乡人家都备好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主人家都要客气地请吃。此规矩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平常有点小矛盾的,过年了,互道几声吉祥,相互客套客套,就化解了。
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不动火甚至不做缝纫活儿。定了这么多规矩,其实就是让人们好好享受一下。
最热闹的是这里自愿组织起来的扭秧歌拜年。满族秧歌非常有特色,其男女皆着满族传统服饰,步伐有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看上去更加热闹。不用号召,围观的群众保证够多。人们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孩子们更是一个村、~个村地追着,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可别小瞧了这些民间秧歌队,他们在秧歌中加的“花点”非常有智慧。《西游记》流行的时候,秧歌队里就有像模像样的师徒4人:当《还珠格格》流行的时候,秧歌队还安排“小燕子”领头呢,绝对新潮。
这里是纯正的满乡,正蓝旗。这里的年,是地道的满族风味。在整个东北,黑土地的文化已经把满族文化沉淀了许多。即使在城市,也能找到满族文化的影子,而山沟正是鲜活的标本。我的家乡,我的烟地沟,我的满乡年,正是“欢乐中国年”的乡情缩影。
车过边门镇,这里曾是宋时汉人、金人和朝鲜人户市交易最重要的边贸中心。如今,这地方破败得只剩下几座二三层小楼,还能勉强叫个镇子。再往前去,就进了真正的满乡了。佟家堡子、鄂家沟、关家店,一听名字就知道是纯正的满族姓氏。翻过南面的大山就是红旗镇、蓝旗镇、白旗镇、沙里寨镇,应该是清初八旗的封地了。上世纪80年代风城成立满族自治县,许多家庭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有一方是满族的就抢着报。据说,满族占了全县人口的七八成以上,后来挤了一下水分,可能也有一半以上,在农村,一条沟一个村都是满族人的一点也不奇怪。
眼见杨木水库的厚冰泛着白光,车子一拐进了烟地沟。这是我母亲的老家,舅舅们至今还都住在这里。沟里几十户人家,养蚕、种烟,也会摆弄大田,世世代代,一沟人都姓关。那年的腊月二十三,我带着家人回来过年。
乡村里浓重的年味
从小年开始,烟地沟就拉开架子开始全情筹备过年了。年味首先从舅妈对孩子的传统教育开始。先是“祭灶”,从大集上买来的灶糖都放了好几天了,据说,这几天被我的外甥“偷吃”。了好几块。老人还新“请”了一张“灶王爷”的画像,一边指导我的孩子一边实地操作在“灶王爷”的嘴上抹了点灶糖,然后投入火中烧掉,一边烧一边念叨:“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安康。”老人说,给灶王爷嘴上抹点糖是为了堵住他的嘴,不让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说坏话。
乖巧的女儿开始显露调皮:“舅姥你这不是行贿吗?”
老人乐滋滋地回答:“给‘灶王爷’行贿没什么不好,吉祥还喜庆。”
对神仙的“孝敬”是个幌子,“灶王爷”不食人间烟火,贿赂只是个形式,那些剩下的灶糖,自然成为孩子们争抢的口中之物。
过年的“讲究”特多。就说饮食上,菜要成双,别出单,最少也要八个菜,因为这几乎预示着一年的生活水准:菜肴一般得有鸡有鱼,鱼谐音“余”:打碎了碗碟不能说“打了”,要说“岁岁平安”:爆竹没响不能说“臭了”,要说“平平静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了”,要说“挣了”。
腊月里的精心筹备
头天,二舅的大儿子关有才说他家腊月二十四这天正好要杀年猪,嘱咐我“高低”得来。村里人家“杀年猪”是大事,杀完后最新鲜的肉村里乡亲们平均分,拿到家里准备过年时用。
一大早我就去了。每个村子里都有擅长杀猪的人,由他们“掌刀”,不仅干得干净麻利,而且不“糟蹋”(浪费)有用的东西,把猪的肉和头、蹄、下水(内脏)血、骨头等各部分收拾得井井有条,分门别类,各尽其用,拿民间的话说是“能多杀出五斤肉”。当然,请这些杀猪的“把式”也要给一定的报酬,通常是把头蹄下水中的一部分赠送其为酬资,杀猪者也并不推辞,因为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在杀猪的这天,主家都要请至近亲友前来聚餐,既为联络感情,也是表示祝贺,所以几乎家家都派人来了。
“杀年猪”是为过年做准备,所以大部分肉是按血脖、里脊、硬肋等部分分解成块,和罐制的血肠、粉肠等一起,放进大缸里冷冻贮藏备用。由于民间有正月初一到初五不能动刀剪的习惯,一般在除夕前就把这几天要用的肉料按用途切好剁好,放在缸内的盆碗里,到用时拿出来“缓”(解冻溶化)一下就可以加工了。东北冬季寒冷,年猪肉从腊月存放到二月初也不会变质。精打细算的人家就会把这些肉按“计划”使用,在民间视为“过年”的整个正月里,都不断有肉吃。
男人们都出来了,女人和孩子则躲到一边。男人们帮着把猪圈里的猪赶出来,抓住、掀翻,把猪腿捆在案板上。猪是一路尖叫,叫声中,讲究的杀猪人在一边点了几炷香,对着天作几个揖,口里默默念些什么,将香在地上插好。然后洗洗手,口里衔着尖刀,用手在猪的颈部拍拍、摸摸,突然抓起尖刀,猛地捅下去,血“嘭”地一声喷出。刀一抽出,暗红色的血汨汩地流,杀猪人和围观的众人都松一口气,早有人递过脸盆,把猪血接住。血流得越来越慢,猪的叫声也越来越低……终于血流完了,猪连哼也不再哼一下了。
杀猪人在猪后腿脚趾外贴着皮肤处切道小口子,蹲下来把嘴对着小口子,使劲地吹气,一直吹到整个猪身胀起来,胀得圆鼓鼓的,再扎好小口子。大锅中已倒入半锅开水,大家把猪从案板上抬进锅中,左右翻滚,让开水将猪全身都烫到……
帮忙的人都不白忙活,有的分上几斤猪肉,有的混上一点下水,最“不济”的也能吃上一顿。
正月里的过场
年三十儿一晃就到了,这期间,我醉过几次。乡情让人没有办法不陶醉。
除夕是一年当中最正宗的节日了,甚至比大年初一还正宗。
上午家家都在忙着挂灯笼、贴对联、粘挂笺贴福字,鸡窝要写上“金鸡满架”,猪圈里要贴上“肥猪满圈”,原来贴在马车车辕上的“车行万里保平安”,现贴到了拖拉机车厢上。
各家的女人都在准备正月里好吃的,蒸馒头的蒸馒头,包包子的包包子,烙粘火烧,煮大碴子干饭……媳妇忙着跟舅妈学一手绝活:打“豆儿酱”。“豆儿酱”是我小时候巴望着的美食,一种由肉皮、豆腐干、黄豆、青椒、水芹等做成的凉菜,色如琥珀,类似于肉冻儿。
一阵忙活,一阵欢笑,一阵碰杯的声音。
中午一过,我和二舅家的兄弟来到了后山的坟地,摆上供品,烧上两捆纸,磕上几个头,请祖先回家过年。其实,一家人生时住在一起,死后如同邻居,一同回家过年,再自然不过的。
临近傍晚,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仪式就开始了,先是祭祖,打开常年关着的祖宗龛,把擦得锃亮的供品摆上5件再摆上两摞馒头,一摞5个猪头摆在正中,鼻孔插上大葱:还有干饭5碗。
献给祖上的供菜极其讲究,这是传统,家家都如此准备:第一碗是煮熟的“方子猪肉”,第二碗是过油鱼,第三碗是炸粉花,第四碗是素菜大葱,第五碗是豆腐方块。
供荤菜四方肉意为四时吉庆:供鱼为吉庆有余供粉花保佑后辈发家。供大葱时将葱根剪掉,留点葱白,主要是以嫩绿葱叶为主。将葱用线扎成一把,碗内放些萝卜丝依着嫩绿之葱挺拔而立。此菜中大葱最为重要,标志着本家后辈聪明伶俐,有抬头日子光宗耀祖,指日高升。供品都是5样,供饭都是5碗,馒头一摞5个,供菜5碗, 这些一般都不要成双,一定要求“单儿”。
“萨满”来了,也就是“大神儿”。他头戴神帽,腰系牛皮神裙、铜铃,左手举鼓右手持鞭,在神案前唱着迎神安神祭奠的神曲。时而苍凉,时而狂放,边唱边舞,节奏急促,打通天地人神。
这一晚,家里要有人在那里守着,让香火一直续着,直到天亮。家里所有的房间、角落里都要亮灯,点上蜡烛。
忙完祖先的食物,就要忙活人的吃喝。除了丰盛的饭菜,最主要的是包一顿饺子。
满族人包年饺子最有讲究,饺子讲究有褶的,不能捏光边的,恐日子过“秃”了。还要把硬币悄悄放到饺子中,吃到的人就会“终岁大吉”: 饺子要码得横竖成行,象征新一年财路四通八达,饺子不能摆成圈,恐日子过得没有门路。煮饺子时,家里人还会看着从锅底浮起来的饺子吆喝:“小日子起来了吗?”其他人都会说“起来了!”意思是日子越过越红火。
三十的夜晚,鞭炮声集体约会。村子里大约只有二三十户人家,但这热闹是少不了的,只要有一家带头,另一家就按捺不住了。孩子们戴着棉帽子,有的还戴着棉手套,也有家里的男人出来放鞭炮的。零点临近,鞭炮声织成了高调的春节协奏曲,家家争抢着住家里迎财神。
看不够的热闹
除夕的夜晚,山村不夜。
舅舅、舅妈不怎么看电视,但除夕这天的央视春节晚会是一定要看的,仿佛是一个程序,没有这一场面,就好像缺了点什么。
大年初一最大的仪式是拜年。一般的满乡人家都备好糖果、干果、瓜子和“杂拌儿”,所谓“杂拌儿”就是什锦果脯。无论来了什么样的客人,主人家都要客气地请吃。此规矩还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平常有点小矛盾的,过年了,互道几声吉祥,相互客套客套,就化解了。
初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不动火甚至不做缝纫活儿。定了这么多规矩,其实就是让人们好好享受一下。
最热闹的是这里自愿组织起来的扭秧歌拜年。满族秧歌非常有特色,其男女皆着满族传统服饰,步伐有吉祥步、鹰步、马步等三种,男子动作粗犷豪放,女子动作温柔典雅,看上去更加热闹。不用号召,围观的群众保证够多。人们常常乐得前仰后合,孩子们更是一个村、~个村地追着,忘记了疲劳和寒冷。可别小瞧了这些民间秧歌队,他们在秧歌中加的“花点”非常有智慧。《西游记》流行的时候,秧歌队里就有像模像样的师徒4人:当《还珠格格》流行的时候,秧歌队还安排“小燕子”领头呢,绝对新潮。
这里是纯正的满乡,正蓝旗。这里的年,是地道的满族风味。在整个东北,黑土地的文化已经把满族文化沉淀了许多。即使在城市,也能找到满族文化的影子,而山沟正是鲜活的标本。我的家乡,我的烟地沟,我的满乡年,正是“欢乐中国年”的乡情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