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初中教学过程中,道德与法治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它具有更强的体验性和理解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书本理论相关知识,还要将道德与法治的核心精神融入生活实践,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鉴于此,本文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4
体验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轻负担,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在教學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素养,使体验式教学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原因
(一)“重智轻德”现象危害学生健康发展
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唯恐课堂活动占用太多时间而没有让学生背诵熟练,唯恐学生的回答断断续续、表达不清而影响教学进度等。只要学生会考试,考了高分,就认为会教书。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与成绩往往不是成正比。近年来屡见不鲜出现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关于青少年自残、自杀、违法犯罪案件等报道足于引起我们的反思。社会上长期的“重智轻德”使学生的情感需要、价值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被弱化了,我们很多时候代替或者“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思考机会,直接给出了答案。这种“揠苗助长”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比如当我们担忧青少年缺乏担当、不善感恩的时候,试问我们是否给他们足够的体验呢?担当、感恩的大道理他们都懂,但要践行,要实现这“最后一公里”,必须身体力行,有体验才能成功。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加强体验式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呼唤体验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很强,有些还比较抽象,但又是架构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从2016年起,我国统一使用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安排得非常好,如每一节开篇就有“运用你的经验”,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我”到“他人”,再到“社会”“国家”,这样的设计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这部分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和感悟,有了这种“与自己有关的”“我知道一些的”经验积累,由浅入深,后面的理论学习就会顺畅很多。这样的教材设计对于道德与法治三维目标的落实具有深远意义,它能让深奥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和学生的身体力行内化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念。教材中还有“拓展活动”“相关链接”等环节也强调要给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议一议”“做一做”,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能使一些复杂、难记的理论观点更容易被掌握。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知教材理论内容,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水平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学生整体平均状况,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情境。除了依托书本知识的大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和体验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活动体验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改善教学情境,如道德和法治相关故事的生动讲述,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形式的素材内容,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可以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内心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享受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歌曲《童年》,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跟着唱,使学生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在童年的记忆里,你的学习是开心轻松的还是苦闷难过的?”有学生回答学习是轻松的,并讲述学习带来的乐趣,但也有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艰难苦闷的事。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童年学习分析两种答案,并鼓励学生正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收获。课堂最后,教师可以再次为学生播放轻松愉悦的歌曲,为学生解压,帮助学生重塑对学习的态度。
(二)角色扮演的体验式学习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和场景,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角色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几名学生出门旅游,途中突然迷路了,这时出现了几个陌生人,要带他们去某个地方,那接下来这几名学生将如何选择?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小组成员的角色扮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而且也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珍爱生命”的意义精髓。
(三)合理组织主题活动
初中生所拥有的生活经历非常有限,在对有些内容进行感悟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展开一系列得到主题活动,拓展学生阅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网络生活展开主题活动,让学生查找网络生活的注意事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网络对自己生活的改变,并讨论自己利用网络所干的事情。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网络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明确哪些行为是在网络上不能发生的,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成为高素质网民,为网络空间的净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等,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体验式教学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置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课堂情境,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教材内容,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和感受,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鹏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04):61-62.
[2]何丹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03):37.
[3]牛跃进.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03):149.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84
体验式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缓解学生学习的压力,减轻负担,在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来说,体验式教学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教师在教學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与素养,使体验式教学能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体验式教学的原因
(一)“重智轻德”现象危害学生健康发展
很多道德与法治教师唯恐课堂活动占用太多时间而没有让学生背诵熟练,唯恐学生的回答断断续续、表达不清而影响教学进度等。只要学生会考试,考了高分,就认为会教书。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与成绩往往不是成正比。近年来屡见不鲜出现在报纸、电视等媒体中关于青少年自残、自杀、违法犯罪案件等报道足于引起我们的反思。社会上长期的“重智轻德”使学生的情感需要、价值需要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被弱化了,我们很多时候代替或者“剥夺”了学生的体验、思考机会,直接给出了答案。这种“揠苗助长”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比如当我们担忧青少年缺乏担当、不善感恩的时候,试问我们是否给他们足够的体验呢?担当、感恩的大道理他们都懂,但要践行,要实现这“最后一公里”,必须身体力行,有体验才能成功。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应该加强体验式教学。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呼唤体验活动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材内容,理论性很强,有些还比较抽象,但又是架构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内容。从2016年起,我国统一使用的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在内容的设置上安排得非常好,如每一节开篇就有“运用你的经验”,联系学生学习生活实际,让学生从“我”到“他人”,再到“社会”“国家”,这样的设计贴近生活、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充分运用这部分内容,设计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体验和感悟,有了这种“与自己有关的”“我知道一些的”经验积累,由浅入深,后面的理论学习就会顺畅很多。这样的教材设计对于道德与法治三维目标的落实具有深远意义,它能让深奥的、抽象的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和学生的身体力行内化为学生的认识、情感、价值观念。教材中还有“拓展活动”“相关链接”等环节也强调要给学生体验参与,让学生“议一议”“做一做”,进行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能使一些复杂、难记的理论观点更容易被掌握。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体验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优化教学情境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熟知教材理论内容,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能力和水平进行充分调研,根据学生整体平均状况,设计更为合理的教学情境。除了依托书本知识的大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和体验活动,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活动体验的价值。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改善教学情境,如道德和法治相关故事的生动讲述,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图片、音频、视频形式的素材内容,使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可以情景再现,加深学生内心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享受学习”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歌曲《童年》,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给学生听,并引导学生跟着唱,使学生沉浸在童年的回忆中。之后,教师提出问题:“在童年的记忆里,你的学习是开心轻松的还是苦闷难过的?”有学生回答学习是轻松的,并讲述学习带来的乐趣,但也有学生认为学习是一件艰难苦闷的事。在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也应该结合自己的童年学习分析两种答案,并鼓励学生正视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学会享受学习带来的收获。课堂最后,教师可以再次为学生播放轻松愉悦的歌曲,为学生解压,帮助学生重塑对学习的态度。
(二)角色扮演的体验式学习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生活中的知识和场景,让学生进行模仿和角色扮演,这样能够让学生提高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认知水平,使他们的实践能力得到充分发展。例如,在教学“珍爱生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教学情境,让学生充分想象:几名学生出门旅游,途中突然迷路了,这时出现了几个陌生人,要带他们去某个地方,那接下来这几名学生将如何选择?教师利用这一问题,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进行角色扮演。小组成员的角色扮演,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度,而且也刺激了他们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更深刻地理解了“珍爱生命”的意义精髓。
(三)合理组织主题活动
初中生所拥有的生活经历非常有限,在对有些内容进行感悟时会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教师可以从教学内容出发展开一系列得到主题活动,拓展学生阅历,增强学生对生活的感悟与认识。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网络生活新空间”时,教师就可以针对网络生活展开主题活动,让学生查找网络生活的注意事项,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网络对自己生活的改变,并讨论自己利用网络所干的事情。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对网络生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明确哪些行为是在网络上不能发生的,以此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成为高素质网民,为网络空间的净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结束语
皮亚杰的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等,通过建构的方式获得的。而体验式教学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等设置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创设课堂情境,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还原教材内容,学生通过切身体会和感受,不仅学到了更多的知识,而且培养了自身的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肖鹏华.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中学教学参考,2019(04):61-62.
[2]何丹艳.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J].新智慧,2019(03):37.
[3]牛跃进.体验式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0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