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的不同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照组行药物治疗,并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患侧输卵管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患者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71【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67-02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俗称“宫外孕”,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中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由于近年来开腹手术的病例逐渐减少,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两种术式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β-HCG测量以及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且所有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110例,狭部19例,伞部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妊娠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MTX)50mg/m2行肌肉注射,于治疗1周后行β-HCC检测,若β-HCC检测值下降不到15%,则重复肌注1次,MTX的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若β-HCC仍下降缓慢,改行手术治疗。
1.2.2观察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采用传统三孔法。选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于脐孔下缘行气腹穿刺,注入CO2形成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并分别于麦氏点两侧各行一个穿刺孔置入手术器械操作,用腹腔镜对盆腔进行探查。根据患者的孕囊大小、输卵管破裂等情况决定手术术式。70例患者中,59例患者行输卵管开窗术,11例患者行输卵管挤压术。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和再次妊娠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情况。观察组均顺利完善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有11例(15.7%)患者因β-HCC下降缓慢而转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7.0±2.3)d、(16.9±4.7)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再次妊娠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输卵管再通数宫内妊娠观察组7056(80.0)46(65.7)对照组7042(60.0)30(42.9)P<0.05<0.053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并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病因大多是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引起的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囊的正常运行,使孕囊在输卵内停留、着床、发育。随着妇科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部分的异位妊娠患者可以在早期做出诊断,避免了大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使得保守治疗的方法得以可行。
甲氨蝶呤是非手术治疗的常用药物,其治疗机制主要由于MIX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加速滋养细胞的死亡,使病理胚胎组织脱落、坏死。药物保守治疗尽管可使部分患者免去手术治疗的创伤,但是药物毒性较大,且一旦治疗不成功,患者仍需手術治疗[1]。
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早期保守性治疗带来了福音,其可对病理妊娠部位进行明确诊断,并可快速进行手术,且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在本组的资料中,行腹腔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小于行药物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且输卵管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相对密闭的腹腔环境中操作的,对患者的腹腔功能干扰较小,并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输卵管周围粘连的发生,可较好的恢复患者的输卵管功能,保留生育功能,同时腹腔镜手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一并对不利于妊娠的因素,如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探查,改善患者的生殖内环境,从而降低患者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3]。
总之,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可更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提高宫内妊娠的成功几率,并且相信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刘晓琴,刘露,吴建军.腹腔镜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6):869-871
[2]肖建平,刘云清,张家辉.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34-135
[3]李旭瑞.药物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67-68
关键词:异位妊娠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安全性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8.271【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8-0167-02
异位妊娠是指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地方着床,俗称“宫外孕”,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异位妊娠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临床中的方法有保守治疗、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由于近年来开腹手术的病例逐渐减少,本文就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进行观察,并探讨两种术式的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异位妊娠患者140例,年龄22~38岁,平均年龄28.3岁,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症状、体征、β-HCG测量以及B超等检查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且所有患者均为输卵管妊娠,其中壶腹部110例,狭部19例,伞部11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腹腔镜手术和药物保守治疗的适应症。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观察组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对照组行药物保守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以及妊娠部位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MTX)50mg/m2行肌肉注射,于治疗1周后行β-HCC检测,若β-HCC检测值下降不到15%,则重复肌注1次,MTX的治疗最多不超过3次,若β-HCC仍下降缓慢,改行手术治疗。
1.2.2观察组。所有患者行腹腔镜手术,采用传统三孔法。选用气管插管全麻,取仰卧位,于脐孔下缘行气腹穿刺,注入CO2形成人工气腹,置入腹腔镜,并分别于麦氏点两侧各行一个穿刺孔置入手术器械操作,用腹腔镜对盆腔进行探查。根据患者的孕囊大小、输卵管破裂等情况决定手术术式。70例患者中,59例患者行输卵管开窗术,11例患者行输卵管挤压术。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并随访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患侧输卵管通畅情况和再次妊娠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并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情况。观察组均顺利完善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病例;对照组70例患者中有11例(15.7%)患者因β-HCC下降缓慢而转行手术治疗。观察组和对照组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分别为(7.0±2.3)d、(16.9±4.7)d,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再次妊娠情况。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并行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输卵管再通率以及宫内妊娠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N输卵管再通数宫内妊娠观察组7056(80.0)46(65.7)对照组7042(60.0)30(42.9)P<0.05<0.053讨论
异位妊娠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并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病因大多是由于输卵管管腔或周围炎症,引起的管腔通畅不佳,阻碍孕囊的正常运行,使孕囊在输卵内停留、着床、发育。随着妇科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大部分的异位妊娠患者可以在早期做出诊断,避免了大出血等危险情况的发生,同时也使得保守治疗的方法得以可行。
甲氨蝶呤是非手术治疗的常用药物,其治疗机制主要由于MIX作为一种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加速滋养细胞的死亡,使病理胚胎组织脱落、坏死。药物保守治疗尽管可使部分患者免去手术治疗的创伤,但是药物毒性较大,且一旦治疗不成功,患者仍需手術治疗[1]。
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为异位妊娠患者的早期保守性治疗带来了福音,其可对病理妊娠部位进行明确诊断,并可快速进行手术,且腹腔镜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具有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特点[2]。在本组的资料中,行腹腔镜治疗的观察组患者β-HCC降至正常的时间明显小于行药物保守治疗的对照组,且输卵管再通率和宫内妊娠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作者认为这主要是由于腹腔镜手术是在相对密闭的腹腔环境中操作的,对患者的腹腔功能干扰较小,并可最大限度的降低输卵管周围粘连的发生,可较好的恢复患者的输卵管功能,保留生育功能,同时腹腔镜手术在操作的过程中还可一并对不利于妊娠的因素,如盆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进行探查,改善患者的生殖内环境,从而降低患者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3]。
总之,与药物保守治疗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并可更好的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降低再次异位妊娠的发生率,提高宫内妊娠的成功几率,并且相信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将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参考文献
[1]刘晓琴,刘露,吴建军.腹腔镜手术及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对比研究[J].四川医学,2009,30(6):869-871
[2]肖建平,刘云清,张家辉.宫外孕的腹腔镜手术治疗临床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7):134-135
[3]李旭瑞.药物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的对比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