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小学数学概念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人教版教材将“分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编排在三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意义”编排在五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概念具有系统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概念教学的阶段性是教学中需要解决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切实把握概念教学的阶段性目标。人教版教材将“分数的认识”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编排在三年级上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初步认识、分数的简单计算;“分数的意义”编排在五年级下册,主要内容包括分数的意义、真分数和假分数、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分数和小数的互化。由于“分数的初步认识”和“分数的意义”编排在不同年段,因而它们的教学目标不同。那么,应如何把握和落实不同年段的教学目标呢?下面谈谈具体的做法。全文查看链接
(1)教学“几分之一”全文查看链接
其他文献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89~90页。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画图”之旅,体悟“画图”的价值,形成“画图”策略。 2.自觉运用“画图”策略解决现实问题,感受“画图”的魅力,实现“智慧”生长。 三、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从实物图开始(一一出示四幅图) 师:(实物场景图)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只吗? 师:(实物对应图)你能很快说出白兔比黑兔多几
课上讲解这样一道题:毛毛用一根1米长的铁丝围了一个三角形,量得三角形的一边是米,另一边是米。第三条边长是多少米?这是一个什么三角形? 一生板书: 1--=(米),答:第三条边长是米,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 师:同意吗? 生:我认为应该补上=这一比较的过程,说明有两条边相等。 师:不错,现在可以得满分了吗? 生(众):可以。 生1:为什么不比较与,写上<。 (生众笑) 师:大家为什么
课改伊始,问题解决教学中对数量关系的教学一时忌讳极深,课堂上避而不谈,生怕被扣上“新瓶装旧酒”的帽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问题解决教学重新进行理性审视,我们发现数量关系不仅要教,而且需要浓墨重彩地教。这是因为数量关系是解决问题的核心元素,学生只有基于所求“问题”,把握全体“框架”,找到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才能打开“解决问题”的正确通道。 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由于低年级的问题解决结合数的运算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四基”是数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目标。从“双基”到“四基”,是十年课改经验的总结与提升,但是许多老师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还是侧重于“双基”的达成。在执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这一课时,笔者经历了学习、实践与反思,尤其在如何突破笔算乘法算理上感触颇深。下面笔者将自己的思考过程呈现出来,以期得到同行们的指导。 一、两道典型试题测试结果比较的思考——为何测试结
一、教学内容 1.50米快速跑2.游戏:支援前线水平目标:水平三 课型:新授 二、教学理念与方法 以“健康第一、快乐至上”为指导思想,依据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为学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预习演示、教师启发引导,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自主地投入到学练中去,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思,在运动中做快乐的主人,和平的使者。 三、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教材是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带来了课堂教学的深刻变化,在课堂教学新旧交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老师还抱着传统的、常规的东西不放,注重形式不求实效,手拿新教材、沿用旧教法的现象还存在于我们的一些课堂。前不久,在我校“同课异构”教学研究活动中,三位教师执教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引发了我对当前课堂教学的思考。 一、过多的复习铺垫是否有必要 三位教师很注重复习铺垫,在复习铺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知识逻辑关系的重视提醒了我们教师,必须对知识梳理整合更加重视。从知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师对学科知识体系把握的水平与高度决定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度。知识是课程与教学的基础。沿着知识论理念的指引,通过从现象到功能作用的分析,我们对教师备课素能的持续化提升策略要有一个可以依循的策略设计,依据现行教育学教学论中通识的一般性观念,根据学校教学管理内涵式发展不断创新理念的实施要求
在小学,关于分数意义的教学一般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分数的意义”。这两个阶段既不是相对孤立的,也不是循序渐进的,而应该是相互渗透和相互补充的。作为第一阶段的“分数的初步认识”,它承担了引领学生顺利进入分数这个“神秘世界”的重任,所以它的意义与地位尤为重要。但是,分数作为一个数,相较于学生原有的对数的感知,几乎有一种颠覆性的认识。它不同于整数范畴里的数
众所周知,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定向标准,对教学设计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具有选择教学策略的功能,同时也是评价教学实际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思考如何在教学前明确教学内容的总体目标,科学合理地分清学段目标,扎实有效地落实课时目标,使数学学科在正确把握总体目标的前提下,分清不同学段的
晨星西斜的早晨,小鸟戏谑絮语时叽叽喳喳的歌唱声;片片树叶随风荡漾时沙沙的说话声;委婉曲延的小溪旁,连绵不断流水的哗哗声和人们玩耍时的嬉笑声;还有淅淅沥沥的秋雨声,哗哗啦啦的暴雨声;甚至夜幕降临时,每家每户厨房内上演的“锅碗瓢盆交响曲”等。可见,音乐源于生活,而音乐语言就是一种用音乐来说话的语言。 音乐的语言不能像普通语言那样直观地述说,但是它所呈现的却是一种有寓意的形式。这种寓意不仅是可见的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