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教育家张伯苓说:“要教出活孩子,而不是死孩子。”新课程强调回归学生生活,教育的各种要素和活动应反映学生生活背景与实际,追求并实现教育本身具有的生活意义。本文根据笔者多年从事中学政治教学的实践,结合浙江省高中《思想政治②》(政治生活)第二课第一框“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一节课,就课堂教学设计怎样有效贯彻“课程回归生活”的思想,谈些实践体会。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的课堂教学设计
笔者在上“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框内容时,先以“关于民主选举,你有哪些疑问?有哪些困惑?你想知道什么”等问题为引子,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提了一大堆问题。其中较尖锐的有“目前农村村委会村长已进行直接选举,为什么村支书不能直接选举?” “村长选举中拉票现象非常普遍,一些人用物质、金钱的手段诱惑村民,拉票当上了村长,应怎么看待这类现象?”“西方国家一般都采取直接选举形式,我国为什么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选举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现在学生接受的信息渠道广,接触的社会生活丰富,对许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浅显。老实说,上述问题学生都不易回答。
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式的情境,拟用二次合作学习(讨论)的形式,力图达成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的双重目的。
情境材料是围绕一幅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草根民主”设计的:冬日的阳光照耀在打谷场上,十多个村干部候选人依次坐着,在每个候选人身后都放着一只碗,村里的农民从他们的身后依次走过,“同意谁,就把豆子丢在谁的碗里”。丢豆子的农民一脸的神圣,庄重将手中的豆子丢在自己看中的候选人碗里。这幅“草根民主”的照片真实地记载着六十多年前,晋察冀边区的农民用豆粒作选票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庄严一幕。
设计的探究问题:1.“草根民主”属于什么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间接选举、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概念及优缺点,即能判断。2.目前村级干部选举中,村支书为什么不是由村民直接选举?学生探究,教师点拨:村支书是党的干部,不是党员的村民无权参与选举。3.为什么晋察冀边区当年要采取“丢豆子”的方法进行选举?把“豆子”改成纸、“丢”改成写,行不行?学生探究:不行。因为当时的农民大多数人不识字,不会写字,而且那么多人参与选举,要置办大量的纸和笔,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允许。选举只能在打谷场进行,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条件差的状况。从而很自然地引出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等。同时,也使下一个探究问题顺理成章。4.为什么我国目前采取的选举方式与西方国家不一样?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决定的。
组织合作学习。议题1:分析村长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不能因为拉票现象就否定村级直接选举的积极意义。” 反方观点:“拉票现象就说明目前村级直接选举方式还不成熟,不宜采取。”双方摆出理由,激烈争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1)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级直接选举符合国家法律,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村民意志,调动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村委会与村民的联系,是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2)拉票,特别是以物质、金钱诱惑为手段的拉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手段不正当,当选应无效。(3)目前村民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亟需提高。候选人应具备如下一些素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求真务实,愿意为百姓办实事;办事公道,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谋私利,坚持原则等。实际情况与之尚有距离,需要改进。另外,村级直接选举在操作程序和监督环节上也有需规范之处。
议题2:我们住处附近有一条“雨天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的垃圾路,周围居民早就反映强烈。上一届村委会拖着不办。本届村委会也不闻不问,问题由来已久,应该怎么解决?
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收集意见,指定一位学生发言。在一个小组亮出观点后,另外小组的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如有的组提出“举行村民大会,罢免村委会”;而对有的组提出“不管村委会,村民自己集资修路”意见,马上有人反对,认为“绕开村委会办事恐怕不妥”;有的组建议“由附近企业出资修路……”等等。在教师引导下,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选举一个代表民意的管理机构很重要,“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错误的,行使好自己选举权的现实意义很大。
二、教学设计“回归生活”的思考
1. 于学生生活、成长经验处进行教学设计
杜威提出的“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论的一大原则。教学设计要“回归生活”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例如,为使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课堂、进入教材,教学设计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和更理性的想法。具体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化高为低、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厌为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紧贴生活、活用教材,再现生活、拓展教材,真正达到“通过生活而教”的境界。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到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触的民主选举,大多是农村的人大代表选举、村长选举、拉票现象、美国总统大选等内容,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学设计中的“拉票现象”辩论会,就是从这个实际出发安排的。用“草根民主”把民主选举方面的学科知识、理论观点寓于发生过的选举生活中,化抽象为具体,效果明显。
2. 于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进行教学设计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于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进行教学情境设计,组织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困惑过程中活化知识,不断改进已有的认识和经验。
本教案中,学生对选举的几个概念,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不很了解,对村长、村支书的产生方式也不清楚。有的学生对自己家长在选举时发生的拉票行为,非常困惑。而留心时事的学生都知道美国大选,对于西方社会的选举为什么同我国不一样,心中存有疑问。另外,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选举与我无关” “选谁都可以”等错误观点在一部分学生中也颇为流行。尽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碰到的难题,但如果一些普遍的、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课后依然存在,说明这堂课未达成真正“回归生活,实现生活主题、学科知识与价值观的三者结合”的教学目的。本教案基于学生疑惑设计的“草根民主” “辩论会” “课堂讨论”,既能较好地承载教学目标要求,如 “了解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几种选举方式,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加深对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重要性的认识”,又很好地解开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较有代表性的疑团。
3. 以问题引导为方法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新课程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从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引导学生探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把观点、结论蕴涵在案例中和问题中,供学生合作探究,而不是先得出结论,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记忆和表达的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模式,从步骤上看分为五步:(1)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材料。(3)提出解答问题的种种假设。(4)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时,学生可以开展讨论。(5)对讨论作出总结,得出一般的结论。当然,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必须具备被进一步加工的可能性和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贴近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的教学设计,笔者就以问题为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促使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的认知。
4.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必不可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这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教师要有民主精神,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来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地得出结论。因而教学设计的内容、提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教师在课前预设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留给学生多元发挥的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
三、教学设计“回归生活”的意义
1. 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学生观
做“书本世界中的学生”或“科学世界中的学生”这一传统教学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是无知的,具有的也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经验以及不相关的知识,知识只能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因而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不可避免地使灌输式教学占了主要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学生观——“生活中的学生”——认为,学生是处在社会的日常生活背景中的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没有接触过有些问题,学生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思考。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本教案从学生接触到的民主选举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学生观。
2.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教案设计建立在学生所感所想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了“近体效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一扫课堂的沉闷,使师生双方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教学成果。实践证明,教学设计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占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才能成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 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学科逻辑服从生活逻辑的理念。教学设计应淡化学科体系的痕迹,以学生将要面对的民主选举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就有效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使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促成了学生有意义的思考和学习。
(2)注重过程性,突出生成性。教学设计安排的情境设计和合作学习,不应先给出结论,让学生被动接受。而要重视学生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重视学生获得新知时的感悟和体验,改变过去教学中只重结论忽视过程的倾向。注重教学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即尊重学生学习接受知识需要的过程,尊重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权利,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新知的条件和基础。
(3)注重开放性。教学设计在资料选用上不能板刻、固定,应具有开放性。如在问题情境设置上,本教学设计除根据教材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根据学生生活中感悟到的疑难和困惑来设计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随时提出问题,使得问题设置内容有了很大的开放性。在问题解答途径上,教学设计也应体现探索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回答,答案不是固定的、唯一的,有的问题还允许学生课后与教师争论,从而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
一、“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的课堂教学设计
笔者在上“民主选举:投出理性的一票”这框内容时,先以“关于民主选举,你有哪些疑问?有哪些困惑?你想知道什么”等问题为引子,对学生进行学情调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提了一大堆问题。其中较尖锐的有“目前农村村委会村长已进行直接选举,为什么村支书不能直接选举?” “村长选举中拉票现象非常普遍,一些人用物质、金钱的手段诱惑村民,拉票当上了村长,应怎么看待这类现象?”“西方国家一般都采取直接选举形式,我国为什么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选举究竟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现在学生接受的信息渠道广,接触的社会生活丰富,对许多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有自己的看法,思想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么浅显。老实说,上述问题学生都不易回答。
为了上好这堂课,笔者设计了一个探究式的情境,拟用二次合作学习(讨论)的形式,力图达成解决教学问题和学生思想问题的双重目的。
情境材料是围绕一幅珍贵的历史资料照片“草根民主”设计的:冬日的阳光照耀在打谷场上,十多个村干部候选人依次坐着,在每个候选人身后都放着一只碗,村里的农民从他们的身后依次走过,“同意谁,就把豆子丢在谁的碗里”。丢豆子的农民一脸的神圣,庄重将手中的豆子丢在自己看中的候选人碗里。这幅“草根民主”的照片真实地记载着六十多年前,晋察冀边区的农民用豆粒作选票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庄严一幕。
设计的探究问题:1.“草根民主”属于什么选举方式?(直接选举、差额选举)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间接选举、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的概念及优缺点,即能判断。2.目前村级干部选举中,村支书为什么不是由村民直接选举?学生探究,教师点拨:村支书是党的干部,不是党员的村民无权参与选举。3.为什么晋察冀边区当年要采取“丢豆子”的方法进行选举?把“豆子”改成纸、“丢”改成写,行不行?学生探究:不行。因为当时的农民大多数人不识字,不会写字,而且那么多人参与选举,要置办大量的纸和笔,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也不允许。选举只能在打谷场进行,就充分反映了当时经济发展水平低、物质条件差的状况。从而很自然地引出选择选举方式的依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民主意识等。同时,也使下一个探究问题顺理成章。4.为什么我国目前采取的选举方式与西方国家不一样?是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平衡等基本国情决定的。
组织合作学习。议题1:分析村长选举中的拉票现象。
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观点:“不能因为拉票现象就否定村级直接选举的积极意义。” 反方观点:“拉票现象就说明目前村级直接选举方式还不成熟,不宜采取。”双方摆出理由,激烈争论。最后,师生达成共识:(1)村民委员会作为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级直接选举符合国家法律,能更直接地反映民意,实现村民意志,调动村民自我管理的积极性。加强村委会与村民的联系,是目前农村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2)拉票,特别是以物质、金钱诱惑为手段的拉票,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手段不正当,当选应无效。(3)目前村民的文化素质、民主意识亟需提高。候选人应具备如下一些素质: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管理能力;求真务实,愿意为百姓办实事;办事公道,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谋私利,坚持原则等。实际情况与之尚有距离,需要改进。另外,村级直接选举在操作程序和监督环节上也有需规范之处。
议题2:我们住处附近有一条“雨天坑坑洼洼,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的垃圾路,周围居民早就反映强烈。上一届村委会拖着不办。本届村委会也不闻不问,问题由来已久,应该怎么解决?
分为8个小组,每个小组由小组长负责收集意见,指定一位学生发言。在一个小组亮出观点后,另外小组的学生进行可行性论证。如有的组提出“举行村民大会,罢免村委会”;而对有的组提出“不管村委会,村民自己集资修路”意见,马上有人反对,认为“绕开村委会办事恐怕不妥”;有的组建议“由附近企业出资修路……”等等。在教师引导下,大家的认识趋于一致:选举一个代表民意的管理机构很重要,“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错误的,行使好自己选举权的现实意义很大。
二、教学设计“回归生活”的思考
1. 于学生生活、成长经验处进行教学设计
杜威提出的“从经验中学、从活动中学”“从做中学”,已成为现代教学方法论的一大原则。教学设计要“回归生活”就必须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例如,为使学生带着自己的观念进入课堂、进入教材,教学设计就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想法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和更理性的想法。具体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化高为低、化大为小、化远为近、化虚为实、化厌为亲,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依靠生活、开发教材,紧贴生活、活用教材,再现生活、拓展教材,真正达到“通过生活而教”的境界。笔者在课前进行了学情调查,了解到来自农村的学生接触的民主选举,大多是农村的人大代表选举、村长选举、拉票现象、美国总统大选等内容,并且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教学设计中的“拉票现象”辩论会,就是从这个实际出发安排的。用“草根民主”把民主选举方面的学科知识、理论观点寓于发生过的选举生活中,化抽象为具体,效果明显。
2. 于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进行教学设计
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于学生的疑难点、困惑处进行教学情境设计,组织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在分析解决疑难、困惑过程中活化知识,不断改进已有的认识和经验。
本教案中,学生对选举的几个概念,如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不很了解,对村长、村支书的产生方式也不清楚。有的学生对自己家长在选举时发生的拉票行为,非常困惑。而留心时事的学生都知道美国大选,对于西方社会的选举为什么同我国不一样,心中存有疑问。另外,受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选举与我无关” “选谁都可以”等错误观点在一部分学生中也颇为流行。尽管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碰到的难题,但如果一些普遍的、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课后依然存在,说明这堂课未达成真正“回归生活,实现生活主题、学科知识与价值观的三者结合”的教学目的。本教案基于学生疑惑设计的“草根民主” “辩论会” “课堂讨论”,既能较好地承载教学目标要求,如 “了解我国当前政治生活中的几种选举方式,选择不同选举方式的主要制约因素,加深对公民参与民主选举的重要性的认识”,又很好地解开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较有代表性的疑团。
3. 以问题引导为方法
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新课程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从关注问题、引发问题、围绕问题展开叙述,引导学生探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把观点、结论蕴涵在案例中和问题中,供学生合作探究,而不是先得出结论,简单生硬地要求学生记忆和表达的方法,有益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模式,从步骤上看分为五步:(1)教师提出要求解决或研究的问题。(2)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具体事实、材料。(3)提出解答问题的种种假设。(4)寻求问题的正确解答,这时,学生可以开展讨论。(5)对讨论作出总结,得出一般的结论。当然,所提供的问题情境必须具备被进一步加工的可能性和层次性,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贴近学生实际,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由感性到理性,层层递进。“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的教学设计,笔者就以问题为教学手段,使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是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促使他们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新的认知。
4.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必不可少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个发现者、探索者,这在青少年身上表现得特别强烈。教师要有民主精神,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收集材料来观察、分析、探究,自主地得出结论。因而教学设计的内容、提什么问题、怎么回答,教师在课前预设中就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权利,留给学生多元发挥的空间,以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素质。
三、教学设计“回归生活”的意义
1. 有利于体现新课程理念下新的学生观
做“书本世界中的学生”或“科学世界中的学生”这一传统教学下的学生观认为,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本身是无知的,具有的也只是些零碎的、片面的经验以及不相关的知识,知识只能来自教师,来自教科书,因而在教育教学方式上,不可避免地使灌输式教学占了主要地位。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学生观——“生活中的学生”——认为,学生是处在社会的日常生活背景中的学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以往的学习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因此对很多问题和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即使没有接触过有些问题,学生也可以凭借相关的知识、经验和能力进行思考。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本教案从学生接触到的民主选举的现实生活出发设计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回归生活”的新学生观。
2.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大作家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本教案设计建立在学生所感所想的现实问题基础上,贴近学生的实际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产生了“近体效应”,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一扫课堂的沉闷,使师生双方在愉悦的心情中享受教学成果。实践证明,教学设计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需要,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使教师由传统的知识占有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合作者,由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和服务者,才能成功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 有效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1)学科逻辑服从生活逻辑的理念。教学设计应淡化学科体系的痕迹,以学生将要面对的民主选举为主题组织教学内容,就有效地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了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使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促成了学生有意义的思考和学习。
(2)注重过程性,突出生成性。教学设计安排的情境设计和合作学习,不应先给出结论,让学生被动接受。而要重视学生探索新知时的经历与思考,重视学生获得新知时的感悟和体验,改变过去教学中只重结论忽视过程的倾向。注重教学过程本质上体现的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即尊重学生学习接受知识需要的过程,尊重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权利,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是学习新知的条件和基础。
(3)注重开放性。教学设计在资料选用上不能板刻、固定,应具有开放性。如在问题情境设置上,本教学设计除根据教材内容,更大程度上是根据学生生活中感悟到的疑难和困惑来设计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依据自己的思考随时提出问题,使得问题设置内容有了很大的开放性。在问题解答途径上,教学设计也应体现探索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面回答,答案不是固定的、唯一的,有的问题还允许学生课后与教师争论,从而给学生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开阔的空间和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