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交际能力是人一生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之一,它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乃至整个人生,都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意义。口语交际训练不仅能促进个体语言的发展,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等综合素养。一年级作为小学起始学段,承担着为运用语言文字打好基础的重任,因此,教师应重视口语交际教学,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下面以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口语交际《我们做朋友》为例,探讨相关的教学建议。
一、明确训练目标
《我們做朋友》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和身边的人聊平常的事,属于日常交谈,交际时,语言表达上可自然、随意些,但在态度礼仪上,要文明有礼。那么,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究竟要向一年级学生传递些什么呢?
(一)研读文本,抓住训练要点
先来看看教科书,教材首先交代了本次交际的内容,再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景,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效仿。并以小贴士的形式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也就是说,在教科书中,无论是文字还是插图,都对训练点作出了明确指示。
(二)整体观照,指向训练实效
在本册教科书中,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活动,第一次内容为《我说你做》,第二次内容为《我们做朋友》,第三次内容为《用多大的声音》,第四次内容为《小兔运南瓜》。如果把这四次的口语交际单列成独立的体系,不难发现,训练的关键是强调“听”与“说”的紧密联系,在第一次训练时,要求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到了第二次训练,需要介绍自己让别人愿意与你交朋友,需要去聆听对方的介绍并作出回应。第三次,训练学生在不同场所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同时要专注倾听别人的讲话。第四次,训练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想法有所评价。这四次训练不但注重“听”和“说”的紧密结合,且每一次的要求都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让学生在交际训练中逐步掌握交际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综上分析,也就明确了此次训练的重点。教师要通过情境演练,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素养。第一,表达素养。训练学生在对话中,懂得怎么与对方互动。第二,倾听应对素养。明白对方的意思,懂得回应该怎么说。第三,交际素养。引导学生在与人说话时看着对方眼睛,在文明有礼和自信上下足功夫,这与教科书的编写是一致的。当然,这三个素养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相互交融的,训练中会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互动实践指导日常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口语交际尤其注重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感悟,进而得到提升。教学生交朋友也是如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口头交际表达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收获。
(一)唤醒交际需求
《我们做朋友》这课的教学对学生交际的真实心理需求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唤醒真实的交际需求则是本课口语交际的基础。在上课之初,不妨让学生说说,开学以来了解了哪些同学,交了哪些好朋友。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了解谁,和谁交朋友。在谈话中,激发学生愿意交往的愿望,唤起交际动机。
(二)拓展自我介绍的范围
可以提醒学生,在作自我介绍时,可多说说别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同时询问别人相应的信息,引起别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交谈的兴趣。
建议老师先和学生作示范。双方先互相问好,介绍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然后说出自己的喜好,询问对方的喜好,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或游戏。
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能够引起交流的话题,形成自然的交际情境,避免学生机械地自我介绍,而忘了交流。
(三)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是如何开展交谈的,先模拟插图,再开展真实的交际活动。教师需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
1.模拟情境交际。请两名学生面对面,模拟图上小朋友的交际场景。师生对他们的模拟给予评价,也可提出改进建议。在评价时,重点关注说话的时候是否看着对方的眼睛。
2.真实情境交际。可借助音乐、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教师课前折一架纸飞机。课堂上,教师说:“我的飞机飞飞。”学生接:“飞到哪里去?”教师说:“飞到XX那里去。”并把飞机飞向该生,该生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并问“谁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学生站起来,开展交际活动。学生在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和提醒“看着对方的眼睛”。
3.“介绍我的新朋友”和“答记者问”。请新结交的一对朋友上台,向全班同学互相介绍对方。其他同学随机提问,增进了解。
就这样,教师时而是孩子的玩伴,时而是导师,时而是主持人,带着学生在玩一玩、说一说的情境中促进语文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里练习、提高。
“口语交际”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内容之一,但由于不易进行考试评价,“哑巴语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更要重视以每次的口语交际为平台,设置对话机会,增加交流情趣,引导学生敢开口、多开口,增强思维的敏捷度,提高语言的规范化,进而养成良好的交际态度和表达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一、明确训练目标
《我們做朋友》是本册教材的第二次口语交际。和身边的人聊平常的事,属于日常交谈,交际时,语言表达上可自然、随意些,但在态度礼仪上,要文明有礼。那么,在本次的口语交际中,究竟要向一年级学生传递些什么呢?
(一)研读文本,抓住训练要点
先来看看教科书,教材首先交代了本次交际的内容,再通过图画,呈现交际的情景,直观示范“聊天”,便于学生效仿。并以小贴士的形式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点:说话的时候,看着对方的眼睛。也就是说,在教科书中,无论是文字还是插图,都对训练点作出了明确指示。
(二)整体观照,指向训练实效
在本册教科书中,共安排了四次口语交际活动,第一次内容为《我说你做》,第二次内容为《我们做朋友》,第三次内容为《用多大的声音》,第四次内容为《小兔运南瓜》。如果把这四次的口语交际单列成独立的体系,不难发现,训练的关键是强调“听”与“说”的紧密联系,在第一次训练时,要求大声说,让别人听得见,注意听别人说话。到了第二次训练,需要介绍自己让别人愿意与你交朋友,需要去聆听对方的介绍并作出回应。第三次,训练学生在不同场所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同时要专注倾听别人的讲话。第四次,训练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对别人的想法有所评价。这四次训练不但注重“听”和“说”的紧密结合,且每一次的要求都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让学生在交际训练中逐步掌握交际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听说态度、语言习惯以及语言交际能力。
综上分析,也就明确了此次训练的重点。教师要通过情境演练,培养学生三个方面的素养。第一,表达素养。训练学生在对话中,懂得怎么与对方互动。第二,倾听应对素养。明白对方的意思,懂得回应该怎么说。第三,交际素养。引导学生在与人说话时看着对方眼睛,在文明有礼和自信上下足功夫,这与教科书的编写是一致的。当然,这三个素养不是截然分割的,而是相互交融的,训练中会相互渗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互动实践指导日常运用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口语交际尤其注重在具体的实践中体验、感悟,进而得到提升。教学生交朋友也是如此,教师要有目的地创设生活化情境,在口头交际表达中获得直接的体验和收获。
(一)唤醒交际需求
《我们做朋友》这课的教学对学生交际的真实心理需求有较高的要求。因而唤醒真实的交际需求则是本课口语交际的基础。在上课之初,不妨让学生说说,开学以来了解了哪些同学,交了哪些好朋友。也可以说说自己还想了解谁,和谁交朋友。在谈话中,激发学生愿意交往的愿望,唤起交际动机。
(二)拓展自我介绍的范围
可以提醒学生,在作自我介绍时,可多说说别人可能不知道的信息。同时询问别人相应的信息,引起别人了解自己、和自己交谈的兴趣。
建议老师先和学生作示范。双方先互相问好,介绍自己的名字等基本信息,然后说出自己的喜好,询问对方的喜好,邀请对方参加某项活动或游戏。
教师应鼓励学生说出能够引起交流的话题,形成自然的交际情境,避免学生机械地自我介绍,而忘了交流。
(三)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
充分利用教材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小朋友是如何开展交谈的,先模拟插图,再开展真实的交际活动。教师需设计多层次的交际情境,满足学生的交际需求。
1.模拟情境交际。请两名学生面对面,模拟图上小朋友的交际场景。师生对他们的模拟给予评价,也可提出改进建议。在评价时,重点关注说话的时候是否看着对方的眼睛。
2.真实情境交际。可借助音乐、教具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如:教师课前折一架纸飞机。课堂上,教师说:“我的飞机飞飞。”学生接:“飞到哪里去?”教师说:“飞到XX那里去。”并把飞机飞向该生,该生站起来作自我介绍,并问“谁想和我交朋友”,愿意和他交朋友的学生站起来,开展交际活动。学生在说话的时候,教师要关注和提醒“看着对方的眼睛”。
3.“介绍我的新朋友”和“答记者问”。请新结交的一对朋友上台,向全班同学互相介绍对方。其他同学随机提问,增进了解。
就这样,教师时而是孩子的玩伴,时而是导师,时而是主持人,带着学生在玩一玩、说一说的情境中促进语文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在多样化的活动里练习、提高。
“口语交际”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五大板块内容之一,但由于不易进行考试评价,“哑巴语文”的现象依然存在。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更要重视以每次的口语交际为平台,设置对话机会,增加交流情趣,引导学生敢开口、多开口,增强思维的敏捷度,提高语言的规范化,进而养成良好的交际态度和表达习惯,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