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rd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时代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社会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以旅游为代表的服务业日益发展。而红色旅游作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独特方式,也日益走进民众生活。革命故居作为人文景点,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已成为红色旅游的主打产品。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
  【关键词】 革命故居;红色旅游;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103-02
  时代的发展进步,促进人们的思想政治水平日渐提升。在此背景下,红色旅游成为了越来越多人的追捧热点。所谓的红色旅游,指的是立足革命历史的旅游资源游览,其主要透过革命遗迹,引导游客感受其中的革命事迹与精神。目前,红色旅游成为了革命精神传播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革命故居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被赋予了特殊的时代使命。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作用,确保该资源可以得到更好的开发利用[1]。
  一、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
  作为特殊的纪念馆,革命故居通过对于革命人物在党和国家建设中的先进事迹以及重要事件的记载,弘扬红色中国以及革命精神。事实上,革命纪念馆作为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类型,也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载体,其在运行中可以为红色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2]。
  革命故居是革命纪念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重要的人文历史遗存,其在开发运行中能够为游客展现革命者的成长背景,在了解成长过程中感受鲜活的革命历史背景,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全面了解历史事件,并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解读,展现革命精神,确保參观者能够在游览中身临其境。革命故居具有历史传承与革命教育的作用,能够确保游客在参观游览中可以享受安静氛围,实现身心放松,并通过专业讲解了解历史背景,强化自身知识,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传承和教化。总而言之,革命故居的保护与利用能引导人们了解革命先辈的成长历程,从而唤醒和激励参观者的民族精神,并为红色旅游事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革命故居凭借自身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积淀,吸引大量的游客。相关调查研究显示:革命故居凭借着现代化的展览方式,将革命先辈的事迹与精神力量直观呈现,并由此将自身塑造成为宣扬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的主要阵地。而游客在游览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熏陶,实现场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达成。
  我国的革命故居大多在革命先辈成长过或居住过的旧址上建成,这些场所不仅仅是红色旅游的重要资源,也为民族精神宣传提供了重要基础。
  二、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作用
  革命故居与红色旅游的有机结合,往往可以最大程度上保障各项效益的取得。一方面,革命故居结合旅游行业发展的需要,带动展览内容、方式的调整优化,促进自身服务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红色旅游对于革命故居的重视可以获得更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关于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
  作为红色主题旅游活动,红色旅游的设计运行,可以带动爱国主义教育的推行。现阶段,革命纪念馆主要借助自身的历史文化与政治资源,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3],革命故居也是如此。
  革命故居的保护利用目的在于弘扬社会主义革命精神,由此带动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确保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的充分发挥。目前,我国教育事业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搭建完善爱国教育体系。革命故居作为重要的场地,能够为我国青少年提供爱国主义教育课堂,对未成年进行全面的思想教育,实现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与提升。为此,红色旅游对于革命故居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能够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场所,并成为红色文化发展的主要载体之一。
  (二)维系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
  为实现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稳定,相关单位以及人员需要注重社会公众思想道德水平的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高低与社会稳定具有直接关联。为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工作人员注重公民社会道德素养的提升,实现民族凝聚力的增强。这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而革命纪念馆的作用是树立人民团结进取的精神,为国家、社会的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4],革命故居更是直接反映革命先辈精神的最佳场所。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世界各国的不断交流,社会经济与文化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趋势。在经济社会中,只有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在追求共同理想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共同的意志。而革命故居能够让人们深切地感受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进而坚定自己的思想意志,自觉拥护党的领导,树立起崇高的理想信念,坚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下去。
  (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桥梁
  为进一步建设完善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体系,相关单位及人员需合理化挖掘革命故居资源,确保该资源蕴含的革命文化与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发挥。事实上,革命故居的历史遗迹与展品,往往能够在历史文化机制下展现地域特色,并以此进一步呈现出该地域的特色与时代意义。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工作人员需科学全面地进行展品的研究分析,并深度挖掘展品背后蕴含的地域文化,挖掘其内在的历史因素。
  革命故居作为常见的革命纪念馆,能通过蕴含的历史文化与精神内涵的呈现,在潜移默化间对参观者进行影响,从而让其在了解中国革命发展历程和革命先辈奋斗历程的同时牢记历史,能够以史为鉴不断拼搏,为中国现代化发展奠定基础[5]。
  (四)传承发扬革命精神的基地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孕育的民族精神与革命精神,为中国后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事实上,民族只有具备优良的品格与意志,才能够进一步发挥本民族的文化精神。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建设获得进一步发展,社会环境日益和谐稳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合理融入红色教育文化,能够确保国民革命理念的树立,并通过实地参观了解。革命旧址,挖掘其背后的历史驾驶,明确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中国民主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未来目标[6]。   红色旅游资源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挖掘出其内涵的精神,诸如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等。事实上,这些精神在红色旅游资源中的挖掘与弘扬。目前,红色文化成为文化观念,并在革命故居中得到了广泛传播。外国游客想要了解中国的民族精神,也可以通过参观革命故居进行深入了解。
  三、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地位作用案例分析
  近年来,各地在促进旅游业发展时,强化了对于各类人文旅游资源的挖掘与开发。以安顺市的红色旅游发展为例,该地区在经济建设以及改革过程中,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并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合理抓住机遇,促进旅游资源开发的步伐与效率。王若飞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政治活动家、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入选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王若飞故居是他的诞生地,被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王若飞故居长期以来得到安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全市各级各部门都把王若飞故居作为开展党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以说王若飞故居已成为当地的红色革命圣地,是纪念革命先辈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为此,安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借助王若飞故居,构建开发爱国主义教育与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并由此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落地实行。总而言之,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合理开发运用,能够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和贯彻,从而带动更高的社会效益,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确保越来越多的国民能真实感悟到革命精神。作为新潮的旅游方式,革命纪念馆将旅游与教育有机结合,引导人们走进纪念馆,能够让国民全面有效地了解历史文化与革命精神[7]。革命故居作为特殊的革命纪念馆,更能有效地传承革命先辈的革命精神,从而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四、结束语
  为进一步带动我国国民素养提升,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的落实,我国旅游业在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强化革命故居与红色旅游的匹配开发。本文基于此着重分析了革命故居在红色旅游中的地位,并就其作用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分别是:促进爱国教育、维系社会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传播弘扬革命精神。随着革命故居的重视程度的提升以及资源开发的有效性,我国红色旅游必将获得显著的发展,并由此促进更高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取得,实现创收,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我国国民的综合素养以及思政理念。
  参考文献:
  [1]梁旺兵,秦旭.甘肃省红色文化景观空间分布特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20,36(09):1001-1007.
  [2]党宁,楼瑾瑾,许鑫.颂红色华章:文旅融合对上海红色文化品牌的提升[J].图书馆论坛,2020,40(10):14-23.
  [3]周宓.铭记历史 弘扬正气——试谈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作用[J].传承,2016(07):40-41.
  [4]郑华伟.红色旅游价值观内化的网络文本研究——兼论国民幸福感的生成机制[J].旅游学刊,2016,31(05):111-118.
  [5]许春晓,朱湘平.红色旅游的内涵及其流变[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5,31(03):93-101.
  [6]杨洪,廖和平,李树琪.青少年红色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1(02):96-102.
  [7]陳曙光.解读历史 弘扬主旋律——试谈革命纪念馆在红色旅游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2(15):57-59.
其他文献
【摘要】 《莱茵报》时期是马克思思想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马克思在博士毕业之后首次走上工作岗位从事新闻报刊的编撰工作。从大学的象牙塔进入到现实社会,马克思开始切实地接触到现实的物质利益,也逐渐发现阶级社会的物质基础,从而对自己原有的哲学信仰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同时,马克思还接触到了现实的贫苦百姓,开始关注农民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从而发现了现实的人。对现实物质基础和现实的人的初步发现,推动了马克思
期刊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十年代,为了更好地形成覆盖全年龄段少年儿童的出版框架,增加少年儿童读物的出版量,提升“精神食粮”的质量,并培养一支少年儿童读物的专业出版队伍,我国形成了历史上第二次翻译出版外国儿童文学的热潮。这一热潮受当时的政治体制和外交环境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促进了我国原创儿童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发展。  【关键词】 五十年代;外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  【中图分类号】I207
期刊
【摘要】 2017年上映的《隐藏的人物》,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介绍了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种族隔离的背景下,三位黑人女性以不可忽视的自身实力,最终在美国的太空计划中占有一席之地,为美国的航空工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种族和性别的歧视下,她们不断实现自身价值,为自己发声,为民族发声。本文从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电影《隐藏人物》,阐释在种族歧视和男权社会的“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自我意识的提高。
期刊
【摘要】 本文主要以鸡首壶为研究对象,从仿生设计的角度对鸡首壶的发展及演变进行研究。运用历史研究法、图像对比研究法、个案与综合研究法以及相关学术研究方法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鸡首壶进行分析,旨在探索仿生设计在鸡首壶中的应用,在感受鸡首壶的设计美感的同时,更深一步去了解科学的设计方法。通过鸡首壶在装饰与造型上的发展演变,可以发现鸡首壶是我国古代陶瓷設计中较早,也是较好地运用仿生设计的陶瓷器皿,其具体体现
期刊
【摘要】 当代藏族作家对民间“高大全”式英雄形象的颠覆,是小说文本意义生成的重要因素。小说文本只有与不在场的藏族民间神话、传说、史诗、故事发生互文关联,它开放多元的文化意义才能够被激活。在互文性运作中探讨藏族作家对传统“英雄叙事”的颠覆与重构意义,有助于发掘作家相似性创作背后的文化认同和精神羁绊。  【关键词】 藏族;民间文学;作家文学;英雄叙事;互文性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 黔东南苗族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民族,在他们的女性服饰中也淋漓尽致地展示着思想的自由,在自由中创造和展现着美,实现了与自然生态的自由对话,表现出了生命的活力。这些内涵使他们的女性服饰成为自由与美的艺术。  【关键词】 苗族;女性服饰;生态审美  【中图分类号】TS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91-02  黔东南苗族女性服饰不仅是
期刊
【摘要】 石家庄丝弦是石家庄地区独有的戏曲剧种,它的历史悠久,随着时代的变迁,发展也几经起落,本文对石家庄丝弦音乐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总结,根据石家庄丝弦音乐不同的研究视角分为五类,呈现石家庄丝弦作为地方戏曲在理论研究方面的现状。  【关键词】 石家庄丝弦;戏曲;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4-0089-
期刊
【摘要】 西方油画在中国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面貌,经过一代代画家们的艺术实践,也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气质与特色。本文以油画风景中的写意性为研究方向,将写意性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脉络做了概括性的介绍,阐述了写意性油画的特征,以及近现代的一些代表画家,最后展望了中国写意性油画的未来。  【关键词】 风景;写意;油画  【中图分类号】J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
期刊
【摘要】 《白毛女》是中国民族歌剧发展历史上的一部典型代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在取材方面,还是在演奏形式方面,均具有独特的魅力。《白毛女》是晋察冀地区广为流传的一个典型故事,地主黄世仁把佃户杨白劳逼死,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威逼利诱其女儿喜儿,将其卖给他人,喜儿经过千辛万苦逃脱“魔爪”,在深山之中生活了多年,头发全部变成了白色,一直到当地解放之后,喜儿才得以走出大山,并获得自由之身。该部作品对
期刊
【摘要】 中国“漫改”动画短片的前世今生,历经了形式与内容上的种种改变,如今创造出了琳琅满目的“中国制造”。《非人哉》也是新时代国产“漫改”的一个代表作,用轻松搞笑的风格,展开了对中国古代传统神话故事中各种经典角色的日常生活想象,作品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同時与新媒体有着巧妙的融合,是新时代下“漫改”动画短片的一个典型。  【关键词】 新时代;漫改;动画短片;《非人哉》  【中图分类号】J95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