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尤为重要了。
一、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
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优化,发挥其教育作用,就必须制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开展活动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入园初,教师通过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对班级幼儿现有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了解,同时,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出适合本班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又分成月目标、周目标,形成层层分解的目标体系和目标措施。
二、方法对头,因势利导,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1.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寓教于乐的必然性。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爱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设计了系列活动:“吃了东西为什么要漱口?” “毛毛的袖口”“果皮应该放哪里?”“驼背的大拇指”等,运用直观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概念有较具体的理性认识。
3.妙用儿歌的可行性。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教师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个别教育的必要性。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幼儿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家园密切配合,达成共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保障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教师通过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各种亲子活动,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责任编辑 沁 砚
[关键词]小班幼儿;生活习惯;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保证孩子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培养幼儿特别是小班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就尤为重要了。
一、目标在前,活动在后,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
目标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进行优化,发挥其教育作用,就必须制定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组织开展活动从而让幼儿在活动中不知不觉养成良好的习惯。幼儿入园初,教师通过家访、家长问卷调查对班级幼儿现有生活卫生习惯的基本情况做了全面的了解,同时,遵循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制定出适合本班幼儿的生活习惯教育总目标。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又分成月目标、周目标,形成层层分解的目标体系和目标措施。
二、方法对头,因势利导,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途径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
1.言传身教的重要性。幼儿的思想很单纯,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所以对于自己启蒙老师的言行举止尤为上心,教师不雅的一句话、一个动作,都可能误导幼儿。教师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做幼儿的表率,用自己人格的魅力来影响孩子、教育孩子。教师平时能够很好地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寓教于乐的必然性。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教师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培养教育。如教育孩子讲卫生、爱清洁,不乱丢果皮纸屑,设计了系列活动:“吃了东西为什么要漱口?” “毛毛的袖口”“果皮应该放哪里?”“驼背的大拇指”等,运用直观的教具、模具、木偶表演、讲故事等方法引导幼儿对良好的生活卫生概念有较具体的理性认识。
3.妙用儿歌的可行性。儿歌是儿童文学作品中的一种体裁,极其短小精悍,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易记。在对儿童进行生活常规教育时,教师经常使用儿歌来引起幼儿的兴趣,帮助幼儿掌握生活常规的要领。另外,教师还可根据幼儿的情况和各环节的情况,随机地编念一些儿歌,来帮助幼儿掌握常规环节,从而在愉快的氛围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个别教育的必要性。在常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研究影响幼儿遵守常规的原因和幼儿生理、心理上存在的差异,而情绪、经验、疲劳或环境则是构成破坏规则的因素。教师要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三、家园密切配合,达成共识,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有效保障
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配合。孩子好模仿,思维具体形象,家长的良好生活习惯是孩子学习的直接范例,家长的行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
教师通过家园联系表、家园信箱,使家长了解科学育儿的知识,对家长提出一些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其次,教师定期召开家长会,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生活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组织各种亲子活动,使幼儿家长真正了解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究竟有哪些内容,指导家长用科学的育儿方法循序渐进,帮助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再次,定期举行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亲眼目睹幼儿在园的表现,了解自己孩子与其他孩子之间的差距,同时也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情,寓教育于游戏之中,让家长和孩子在愉快的环境中受到教育。
责任编辑 沁 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