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西方、印度、中国
有时候,写一篇国外电影的影评于我个人是件会有些犹豫的事,因为人类的感情虽然共通,但另一个社会的文化毕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相信我们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对很多西方电影的理解,恐怕还不如西方的很多普通民众,因为那是人家自小浸淫于其中的,比如说《布什传》,我们的专家如何钻研,恐怕也不如一个美国老百姓感受更深。就好像《英雄》、《十面埋伏》的色彩和东方元素能唬住不少老外名家,但片中人物的满口胡说八道却瞒不了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百姓一样。对异域文化的误读有多大,看看美国教授写的金庸小说的书评就知道了。
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很有意思:它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然而在文化表现上极自然,绝无生硬之感;中国影迷在看这部影片时,又如此感同身受,毫无隔阂。
诗人西川的书《流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传神的话,“印度是一个把所有社会问题用放大镜放大的中国,所以要了解中国,去了解印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们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时会发现很多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诱骗儿童;方兴未艾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综艺节目等等。看片的过程中,我时常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中国电影。诚如西川所说,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感谢丹尼·保尔,他以一个局外人不带偏见和局限地拍摄了一部东方电影,而能令另一个国家的东方观众为之感动,受益。
二丹尼·保尔之涅
我以为这是丹尼·保尔最好的作品。它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像《28天后》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在影片中完成了他在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实属丹尼·保尔的涅之作。
三三个火枪手
贯穿影片始终的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是非常传神的设定,也为这部底色颇为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的气质。
最感动的是“三个火枪手”被乞丐集团诱骗,杰玛和哥哥舍利姆逃出,而另一个孩子却被毒瞎了眼睛成为乞讨工具,后来杰玛回到孟买,在街头找到这个伙伴,给了盲眼的他一百美元,当这个孩子确定这是一百美元后,很高兴地抚摸杰玛的脸,说:“杰玛,看来你现在是大人物了,我为你高兴。你很幸运逃了出来,而我比较倒霉。”这个孩子的善良和达观让人动容。
三个火枪手中的另一位——杰玛的哥哥舍利姆,同样塑造的非常成功,他与杰玛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没有任何道德约束,没有不现实的浪漫气质,他相信适者生存,行事果绝。他有救杰玛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断,也有出卖拉提卡换取富贵的贪婪和残忍,但在最后一刻,却被杰玛的执着所打动,救出了拉提卡,将自己埋在毕生追求的金钱中,与首领火拼,从容赴死。其实这个人物最接近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的共同性格,即对俗世的声名财富有着热烈的追求,但又将友情置于自己最为看重的名利之上。
四黑暗的童话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当深刻,具有深意,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他可以利用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随时分泌的善意和温情——这些于他都是商品和工具。当他的谎言被戳穿时,当着观众的面他不会流露出内心的恼羞成怒,而是热情满满的对杰玛祝贺,但随之即向警察诬告,逮捕了杰玛。主持人以一个假的答案诱骗杰玛上当那一幕很是传神——的确,一个在社会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条可以用他的年龄积累的力量(尽管这力量绝不来源于他自身),轻易的毁掉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的纯真,而早早见识过世界与人性残酷的杰玛识破了他,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细节——虽然近乎童话。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杰玛。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
杰玛在最终赢得百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此刻改变他的并不是从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巨变,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与朋友和爱人的重逢。拉提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一起,拉提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的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我很喜欢杰玛赢得大奖之后,全印度的观众为之庆祝欢腾的场面,杰玛赢得的是金钱吗?并不完全是。那些观众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杰玛是一个童话,是他们一个梦想的寄托罢了。
而我们的感动也无非如此。
有时候,写一篇国外电影的影评于我个人是件会有些犹豫的事,因为人类的感情虽然共通,但另一个社会的文化毕竟不是我们所熟知的,相信我们一些电影专业人士对很多西方电影的理解,恐怕还不如西方的很多普通民众,因为那是人家自小浸淫于其中的,比如说《布什传》,我们的专家如何钻研,恐怕也不如一个美国老百姓感受更深。就好像《英雄》、《十面埋伏》的色彩和东方元素能唬住不少老外名家,但片中人物的满口胡说八道却瞒不了我们没有多少文化的普通百姓一样。对异域文化的误读有多大,看看美国教授写的金庸小说的书评就知道了。
但《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却很有意思:它由一个英国导演拍摄的一个完全印度的电影,然而在文化表现上极自然,绝无生硬之感;中国影迷在看这部影片时,又如此感同身受,毫无隔阂。
诗人西川的书《流荡与闲谈——一个中国人的印度之行》,有句很传神的话,“印度是一个把所有社会问题用放大镜放大的中国,所以要了解中国,去了解印度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所以我们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时会发现很多情节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比如诱骗儿童;方兴未艾的“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之类的综艺节目等等。看片的过程中,我时常误以为自己在看一部中国电影。诚如西川所说,印度是中国的一面镜子。感谢丹尼·保尔,他以一个局外人不带偏见和局限地拍摄了一部东方电影,而能令另一个国家的东方观众为之感动,受益。
二丹尼·保尔之涅
我以为这是丹尼·保尔最好的作品。它不像《猜火车》般只是迷恋于电影技巧的炫目,影像感的新奇和敏锐,也不像《28天后》般,在一个架空的世界里,极尽黑暗残酷的挑战人性与道德所能承受的极限。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有着好莱坞式的流畅叙事,悬念从生,惊心动魄的讲故事方法,有美国式故事的浪漫和光明,童话气质,有史诗片式的大格局,有欧洲电影的人文关怀,有丹尼·保尔式的在影像和思想方面的锋锐和透彻,在影片中完成了他在电影事业上的一个飞跃,实属丹尼·保尔的涅之作。
三三个火枪手
贯穿影片始终的大仲马小说《三个火枪手》,是非常传神的设定,也为这部底色颇为残酷的电影赋予了传奇的气质。
最感动的是“三个火枪手”被乞丐集团诱骗,杰玛和哥哥舍利姆逃出,而另一个孩子却被毒瞎了眼睛成为乞讨工具,后来杰玛回到孟买,在街头找到这个伙伴,给了盲眼的他一百美元,当这个孩子确定这是一百美元后,很高兴地抚摸杰玛的脸,说:“杰玛,看来你现在是大人物了,我为你高兴。你很幸运逃了出来,而我比较倒霉。”这个孩子的善良和达观让人动容。
三个火枪手中的另一位——杰玛的哥哥舍利姆,同样塑造的非常成功,他与杰玛的性格完全相反,他没有任何道德约束,没有不现实的浪漫气质,他相信适者生存,行事果绝。他有救杰玛的勇气,有杀死黑帮头目的果断,也有出卖拉提卡换取富贵的贪婪和残忍,但在最后一刻,却被杰玛的执着所打动,救出了拉提卡,将自己埋在毕生追求的金钱中,与首领火拼,从容赴死。其实这个人物最接近大仲马笔下的三个火枪手的共同性格,即对俗世的声名财富有着热烈的追求,但又将友情置于自己最为看重的名利之上。
四黑暗的童话
片中的人物很多相当深刻,具有深意,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的主持人,他可以利用一切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包括随时分泌的善意和温情——这些于他都是商品和工具。当他的谎言被戳穿时,当着观众的面他不会流露出内心的恼羞成怒,而是热情满满的对杰玛祝贺,但随之即向警察诬告,逮捕了杰玛。主持人以一个假的答案诱骗杰玛上当那一幕很是传神——的确,一个在社会上浸淫多年的老油条可以用他的年龄积累的力量(尽管这力量绝不来源于他自身),轻易的毁掉一个初出茅庐的孩子的纯真,而早早见识过世界与人性残酷的杰玛识破了他,选择了正确的答案,这其实是一个很浪漫的细节——虽然近乎童话。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所以动人,在于它既拍出了真正的黑暗与残酷,而又在这样的残酷中未曾放弃其理想与纯真。电影的很多段落颇似童话,但又将这童话很残酷的毁灭掉。片中未放弃的理想的寄托,是主人公杰玛。他未像哥哥舍利姆那样用自己的力量和野心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东西,他只是从不放弃。为了一个偶像的签名可以跳进粪坑;他不放弃伙伴,在逃出生天之后仍回到火坑寻找被困于黑帮的伙伴;他爱一个人,不论时间和环境怎样,绝无改变。他没有任何的豪言壮举,惊世骇俗的举动,他只是一直,不抛弃,不放弃。
杰玛在最终赢得百万奖金之后,呆坐在墙角,此刻改变他的并不是从贫民窟到百万富翁的巨变,而是靠自己的努力而与朋友和爱人的重逢。拉提卡与杰玛在历经各自的坎坷之后终于拥抱在一起,拉提卡的脸上是逃亡换来的刀疤,它提醒每个观者,这个世界固然残酷的超出每个人曾经的想象,但仍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去坚持,追寻。
我很喜欢杰玛赢得大奖之后,全印度的观众为之庆祝欢腾的场面,杰玛赢得的是金钱吗?并不完全是。那些观众得到了什么呢?只是在这样一个黑暗不公的社会里,杰玛是一个童话,是他们一个梦想的寄托罢了。
而我们的感动也无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