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游戏在田径教学中的作用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es_gigg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田径游戏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随着体育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化,体育课的内容、形式、方法与目的不断拓展,尤其现代教育观念不断被人们接受,田径游戏作为重要的内容及手段在体育课中便占有重要的一席。
  1. 场地器材要求不高,运动量易于控制
  目前许多学校的田径运动场地器材设备不足的状况,制约了学校体育的发展,对体育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进行田径教学时也常出现人数多、场地少、跑道不正规的局面。教师在课堂上不易调动队伍和组织教学。学生在一堂课中练习的次数太少,练习的密度不够,这影响到各种田径项目技术的学习,达不到对学生身体锻练所要求的指标。田径游戏可以根据教学要求、学生的生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编,运动量和密度可随机调整。教师根据田径游戏的进行情况,如发现运动量不足或过大,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提出新的要求,如增减活动的紧张程度、比赛次数、扩大或缩小场地等。一般的田径游戏对场地不高,参加的学生人数不受严格控制。实践证明,以学习田径基本技术基本教学内容,结合本课任务,辅以相关的田径游戏,通过分组教学的形式既能解决体育设施等问题,又能达预定的练习密度,课时运动量及田径的各项目的基本技术的教学指标。
  2. 结合教材,形式多样
  田径游戏可以将田径运动的各种基本技术和基本战术各自编排起来,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训练,有明确的技术、战术要求和规则。它丰富了教学的内容,激发了学生训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增强身体素质,熟练掌握基本技术,提高技术、战术水平。田径游戏可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安排一些专门性练习,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增加练习的次数,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田径游戏可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编排组织形式、内容不断变化的游戏,如开始部分运用集中注意力的游戏,准备部分运用活动性的游戏,基本部分运用专门性的游戏,结束部分运用放松性的游戏。而学习单个基本技术和战术可以也采用多种不同的游戏方法。可见,田径游戏的包容性和灵活性。科学地将田径游戏的辅助功能与田径教学巧妙地结合起来 ,可以促进田径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3. 减轻学习压力,加强思想教育
  田径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育过程,需要一定的教学时间,而教学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田径知识和技能是关系到能否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顾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搞强化教学与训练、呆板划一,不仅会使学生厌倦,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单纯的应付考试而学的心理。这也就失去我们教学目的和培养目标。在田径教学中多采用田径游戏是十分必要的。田径游戏的诸多特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减轻压力,增强学习效果,这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有利因素,应当很好地把握住。田径游戏的组织形式多为集体进行,有明确的规则限制,具有明显的对抗性、竞赛性和技巧性。通过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遵守纪律、团结互助、勇敢顽强、机智灵活等优良品德和作风。
  4.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师在选择编排田径游戏时,必须紧密围绕田径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使田径游戏真正成为田径基本技术教学的一部分。另外还考虑学生学到的田径基本技术、场地、器材设备和游戏时间的长短,参加的人数等情况,编排出不同难易程度的田径游戏。组织方法应该尽可能简单易行,做到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的效果。教师是田径游戏进行的指挥者和裁判。在游戏前,教师要简明扼要地讲解游戏名称、方法、规则要求、注意事项及评定优胜的方法,根据游戏的情况,可结合示范进行讲解。进行游戏时要用简便、省时的方法迅速将学生分好组,调动好队伍。如果游戏比较复杂,可先试做 1-2 次后再正式开始。在组织游戏分组时要考虑游戏各组的力量对比情况,必要时可调整,以免竞赛时出现一边倒的现象,影响游戏的顺利进行。根据游戏的性质和特点,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如果需要学生担任裁判时,教师要向他们讲清任务,提出要求。每次游戏结束后,教师要进行小结,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对违反规定的个人要进行教育。学生是田径游戏进行的主体,学生在田径游戏的进行中可以检验教学的质量和完成教学任务的效果。由于田径游戏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使学生大脑皮层中枢神经处于良好的机能状态,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学习各项田径基本技术。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要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就要避免边际效应递减规律起作用,避免学生在课堂中接受单一、重复的信息,遵循精炼、稀有、新颖三个原则.  一、精炼原则——以少胜多  在课堂的40分钟时间里,因为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影响,学生的注意力不可能一直处于高峰状态,过大的课堂容量往往适得其反,令学生头脑疲劳,注意力下降,兴趣尽失.为了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必须抓住重点,削枝强干.  下面用以新授课
我校在近几年来不断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改革》的校本课题,积极探索有效教学,以有效课堂为目标,在学校开展有效备课、有效教学、有效作业、有效反思等系列活动。    一、有效备课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    课前准备程度怎样,形式选择恰当与否,将会直接影响着一节课的组织教学效果和课堂教学质量。它是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课前准备(即备课)部分,可以理清一节课的教
2005年到2007年,我先后见到一些新出现的青铜器,对于有铭文者,随手作了记录,并拓印和拍照.这些铭文对研究上古史有一定参考价值,特介绍出来,以供研究者参考.……
期刊
摘要:“游丝工”阴刻线工艺发端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之际,至汉代这种治玉工艺日臻成熟完善,成为同时代玉作工艺成就的代表作。游丝阴线的刻划多是用细小勾砣旋切而
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榆林地区典型长城墩台进行模态分析,获得了各阶模态频率,并对影响模态频率的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模态频率曲线整体呈现波浪形式,总体上还是随着墩台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夫缀文,情动而辞发”,抒发情感是文章的最基本功能。在一篇作文中,作者能够充分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很好地在作文中展示自我世界,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篇感人的和优美的文章。情感的倾吐是一个外化的感性过程,特别是借助文章语言进行倾吐时,就更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通过语言文字外化的途径向外表达,并在外化中物化成可以感触的文字和隐含在文字之中的意象。    一、酝酿情感,促使倾吐    情
新课程改革实施几年来,我观摩了许多公开课和示范课,发现同行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点:为了充实语文课堂,在课堂教学的后半程来一点拓展教学,拓展教学似乎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对于这种“时尚”做法,有人说是赶潮流,是课程改革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我很想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开展拓展教学必须在学生理解和掌握文本的基础上进行  所谓拓展,简言之,就是语文课内向课外的适当延伸,它實质上是
介绍了半枫荷类药用植物的种类、分布及药用概况,并对该类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1991年11月—1992年10月,对河北邯郸市、县、乡村的幼儿园、学前班和未到入幼儿园年龄的婴幼儿进行隐孢子虫感染的调查研究(以下简称调研)。粪检4889人,卵囊检出率2.17%,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