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或是show:作为散文文本的生活

来源 :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chuanm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七月的一个下午,我邀请复旦大学的张怡微老师来学校给我们的本科生做了一场关于散文写作的讲座。在讲座中她提到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她认为散文是不能虚构的,散文的创作过程,“是接受生活给你的答案”。她还提到作家王安忆曾经写过的一篇关于散文的长文,其中有一段我也非常喜欢:“散文在语言上没有虚构的权利,它必须实话实说。看起来它是没有限制的,然而,所有的限制其实都是形式,一旦失去限制,也就失去了形式。失去了形式,就失去了手段。别以为这是自由,这更是无所依从,无处抓挠。你找不到借力的杠杆,只能做加法。你处在一个漫无边际的境地,举目望去,没有一点标记可作方向的参照。这就是散文的语言处境,说是自由其实一无自由。它只能脚踏实地,循规蹈矩,沿着日常语言的逻辑,不要想出一点花头。”她们二人,一个从内容出发,一个从形式出发,都在陈述同样的一个主题,散文的根基实际上是在日常生活当中的,没有生活的人写出好的散文的概率是不大的。
  我想很多写作者在初次踏入创作的领地之时,选择的第一种文体都会是散文,这些初次的创作很有可能不会展示给他人,而是很可能带着一种怯生生的、没有把握却又敝帚自珍的微妙气息,这种微妙与暧昧同散文文体本身的暧昧是源于一处的。在我们所熟悉的各种文体中,可能唯有散文是通过排除法来定义的,如果它不是小说、不是诗歌、不是理论研究,那么它大概率是一篇散文。这种定义的方式降低了散文写作的准入门槛,扩大了散文创作者的队伍,丰富了散文的内涵,拉长了散文的外延,但也有可能进一步使散文文体陷入无法自证的模糊与尴尬之中。
  那是否散文真的只能面临被他者所定义和确认的境地呢?这个问题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曾经产生过争论和不同的观点,在这里不一一赘述,但在创意写作的课堂上,我常常会遵循一个原则去进行散文教学,或者说划定散文写作的某种边界,那就是这部作品是不是在真实地直面并审美化地描写一段生活。我仔细阅读过很多同学的作品,有本科生的,有研究生的,甚至在一些校外的讲座中,我阅读过小学和初中孩子写的散文,我觉得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往往不会描写,这使得他们的作品缺乏文学的灵魂。而教会他们描写,是我散文教学中最棘手和最难办的事情。
  在很多英美的创意写作教学书籍中,有一组高频词汇叫作“show?&?tell”,在课堂上我一般翻译为描写与叙事来帮助学生理解,但我个人认为,“show”这个词比描写更为准确,它带有一定观察、展示、表演的意味。这正是很多学生写作的盲区,他们可以描述、说明一个人、一件物、一个场景,他们即使有很好的写作主题,甚至是很不错的散文大纲,但他们做不到去show,他们常常事无巨细,逻辑单一,无法在他们想要写作的素材中挑选需要的部分,并将它们结构起来,呈现出一种超越庸常的审美价值。学生的生活常常是枯燥而重复的,因此可能对日常生活有一种视若无睹的麻木,不能将生活尽收眼底之后去芜存菁(因为都是泛泛一观也不知道哪儿是重点),也难以将日常生活中审美化的一面捕捉并呈现出来,写作的素材固然是无法虚构的,使用的语言也是平实的白话,但这不等于素材不可以搭建、调整、高光与省略,也不等于语言不能繁复、重叠、营造出似乎并不日常的话语体系。散文是日常生活的文本化生产,但并不等于它只能是对日常生活的无差别、无筛选的模拟与再现,它应当是一种回忆、一种总结,一种对过往的柔焦定格,在这张照片里有被高光直照的焦点,有被折射、反射的光线轻轻点亮的部分,有隐没在背景里只呈現色彩和轮廓的部分,还有被裁剪、涂抹、逃避的部分,还有情感和语言带来的氛围滤镜——甚至于后面的部分远比焦点更有意趣、更为重要。总而言之,日常生活是散文的文本基础,而散文是结构化的、审美化的日常生活的成品展示。
  本期刊登的两篇作品,一篇来自北师大学生的投稿,另一篇来自张怡微老师的推荐,乍一看似乎很难明确地说这两篇习作是什么文体,风格也大相径庭,《我与我周旋久》辗转反侧,情感细腻、语言温柔而又华丽,《圆》直白利索,语言洗练简洁,看起来是怎么都不会凑成一组的。但我认为这两篇小文都是非常出色的散文,虽然相去甚远,但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生活场景悉心的安排与结构,以及对日常生活情感与思考的升华与提炼,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在她们的文本中,我们可以看到日常生活作为审美对象、作为文本的存在方式,散文的美正在此处,它可以放大生活中原本并不起眼的部分,扩展它的空间,延长它的时间,在这个原本平凡、规则、纹样重复的螺蛳壳里做出盛大的道场。
其他文献
我的家乡朴席镇早年以盛产草席出名。从前草席是夏天的必需品。在暑气蒸腾的日子里,床上铺上一床草席,人睡在上面凉凉滑滑的,清爽透气。不论气温多高,身下的草席总能传来温润的凉意,让人在三伏天也能安稳入眠。草越细做出的草席体感越软越好。朴席的草席早在唐代就被称为“莞席细苎”,贵为贡品,清代曾出现过“三湾九井十八巷,家家户户织席忙”的繁盛景象。如今依然有席厂还在生产,但那股热闹劲儿却远不如当年。  朴席原来
期刊
一张照片到底要表达些什么?  鬼海弘雄避而不谈。  鬼海是一位出生于1945年的日本摄影家。他做过货车司机、造船厂工人、远洋渔船船夫、暗房工作人员等,快40岁开始摄影,拍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人一直在消磨,他们在黑暗中观察,不说话,看到的听到的都深深地融化在骨血里,等待有朝一日绽放成烟火。鬼海的摄影作品频频获奖,继而写文,写生命中的过客,并陆续在报刊上发表。《那些渐渐喜欢上人的日子》就是这样一本书。 
期刊
一  从塞维利亚的过夜巴士上下车的时候,天还没亮。对着手表上的指针算了算时差,差不多是早上5点。  带着朦胧的睡意,透过微弱的灯光环视四周,依稀可以看到沉浸在夜幕之中尚未苏醒的整座城市的轮廓。从建筑风格来看,这是一座与塞维利亚、巴塞罗那,抑或是西班牙的其它城市,都不一样的城市——记得刚经历了十几个小时漫长飞行抵达西班牙巴塞罗那的那个晚上,微光之下,浓烈的异国气息扑面而来——哥特式建筑标志性的尖顶、
期刊
“泱泱中华,悠悠古邦;地大物博,源远流长。长城巍峨,运河浩荡;两条巨龙,神州形象。千载运河,举世无双;南驰吴越,北走燕乡。荡荡碧水,点缀炎黄;飞龙灵秀,气势雄壮。养育黎庶,灌溉沃壤;玉带飘舞,传播文明,载入史章;世界遗产……”  从县城西部移居城乡结合部的中运河北岸定居。第一天早晨,铺纸、握笔,正楷书写着久仰的马惠彬先生的《大运河赋》。  初次走进县城时,时刻为住处犯愁。租房总有寄人篱下的伤感。在
期刊
主持人点评  银杏文学社的诗歌创作,是云南大学文学院自1980年代以来的一个小传统。创办文学社的当事人之一张稼文这样写道:“上午课休时间,四合院内,在那几棵枝干灰白、光滑的紫薇树下,一个黑且矮的家伙朝刘梦轩走来。……‘现在的那些诗歌太旧了。’大魏说,‘诗人要像上帝一样思考,像普通人一样的说话、生活。’……大魏说他早打算约人办一个文学社。这家伙略微有些大舌头。刘梦轩听得肃然起敬,心头随之火热。”为什
期刊
一  寄尘轩里蹩进来一个闲人,背着手滴溜溜乱转,眼睛却朝着茶台边对坐着喝茶的两位,嘴里直嚷嚷:“哎哟,小朱老板啊,你店里这些货色还属我卖给你的这支翎管好吧!这灯光一照就完全够得上羊脂级啦!啊?哈哈……”咋咋呼呼的,纯属没话找话。这店铺面积不过十几个平方,狭长的一条,坐东朝西,初夏的血红落晖正好漾满店堂,把人脸都镀成了枣红色。当着人家顾客的面,来这么一手,明摆着是上门撬客户嘛,小朱仰起关二爷般的脸,
期刊
午后突然一阵手机铃声响起,我和孩子从睡梦中惊醒,原来是快递员打来的,说有一箱快递放在了门卫室要抓紧去拿,貌似有什么东西坏了,一股味儿,箱子也因小雨潮湿了。我一听就知道,是母亲又寄蔬菜来跟我分享丰产的成果了,于是思绪飘向了远方的家乡和那一年四季生机勃勃丰收满满的小院。  我从幼年到上高中之前一直和父母住在小镇医院的家属区内,我家有一个红砖墙围起来的小院子,这院子就像我家的小型农场和田地,种花种菜养猫
期刊
“我的影片是我终身漫长而连续不断的一场演出。”  ——费德里科·费里尼第一场  对于这件事,镇上的人已经说什么的都有了……董夫人告诉我们,牌坊建起来的彼时,天气略有阴晦。她不想再多说什么。就在这平常的一天,北方溽热的夏季,一个史料研究员躲在第三资料室一张缺角的桌上做着日常的研究工作。  我想象着他翻动书页的动作和神态——  这个人慢慢抬起头,若有所思地看向四周。  房间静谧而幽深。他不知道同事何时
期刊
火车  陈燃坐过很多次火车。她去过的地方不多,也不远,从南京到景山,从景山到南京。五六小时车程,总能在抵达疲乏边界之前到站。每每钻进车厢,总有一团浓郁的烟气扑面而来,将她包裹,空气凝滞不动,异常沉闷。在车厢连接处站着吸烟的人,他们彻夜未眠,吞吐着浊味和倦怠。落座后,面对陌生的人群,她总觉得这里与记忆中遗落的世界更近些。  邻座叔嫂延续着陆上的规矩,各尽地主之谊,热络招待,帮她把行李箱塞进座下,背包
期刊
《卡斯特桥市市长》  【英】托马斯·哈代 张玲 张扬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4年3月,定价:17.00元  刘心武导读: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受家庭影响喜欢阅读,喜欢读文学书,喜欢读小说,喜欢读长篇小说,喜欢读翻译过来的外国长篇小说。有天我得到一本英国小说,小说开头写一对夫妻在田野上行走,丈夫是个打草工人,背着打草工具,他的妻子与他并肩行走,怀里抱着一个女婴,他们走啊走啊,走到一个露天集市。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