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新”建设中—
如何把握学科创新的规律和导向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当下“四新”建设扑面而来,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紧扣时代脉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积极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引领教育变革的重大举措。“四新”建设,必须遵循学科建设规律,要锚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明白,“四新”建设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工、农、文、医学科的“扩大版”和“加长版”,而是在学科交叉融合、新技术运用、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等方面勇探索、尽心力。必须以新的视野、胸怀、担当和情怀,全力推进。绝不能把“四新”建设当作争取资源的手段和噱头,绝不能把“四新”建设成果当成自家的“后花园”和“自留地”,必须做到资源真正共享、供需真正对接。在“四新”学科建设中,各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实际采取最恰当、最优化的策略,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既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也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学科建设协同推进,达到彼此关照和相互牵引的效果。
@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四新”之新,新在创新,贵在创新。创新则须遵循专业创新、学科创新规律,走在学科发展的大道上,创新还须守正。一是遵循问题导向规律。把握时代需求、解答时代课题,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和焦点,如新工科要聚焦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新医科要服务健康中国行动;新农科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文科要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好故事。二是遵循协同融合规律。人类已经进入知识集成创新、交叉突破的时代,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持。“四新”发展具有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的优势,工科、农科、医科和文科各个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都要善于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协同融合。三是遵循循序渐进规律。“四新”强势来袭,不能眼花缭乱,而要聚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学科创新的静气、定力,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学科论证,稳扎稳打、精耕细作,必要时先搞试点、特区,积累了经验再全面铺开。
@ 王洛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一是“四新”学科发展规划要务实。立足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学科特色,科学制定“四新”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四新”学科群特区,确保量力而行;积极谋划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务实推动文理基础及冷门学科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處理好长短的关系,实现多学科协同发展。二是“四新”学科建设任务要压实。建立“四新”建设的专门机构,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决策咨询等多种途径,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四新”学科师资队伍要充实。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建立“双导师”队伍,既重数量与规模,更重质量与结构;夯实专业知识和育人技能,强化师德师风;构建符合“四新”学科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四是“四新”学科建设资源要落实。优化以任务和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聚焦关键任务,提高资源投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建立资源共创共享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治理体系。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在“四新”建设的大背景下,学科创新要科学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任何新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学科创新也必须承上启下。新工科、新农科也好,新医科、新文科也罢,都不是对以往学科建设的简单、粗暴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地光大优良传统、借鉴历史经验、传承学科文化。二是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学科创新一定要关注学科融合的大趋势。本学科与他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边界。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学科边界既可能模糊,也可能变化。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往往会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学科创新中要特别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多学科携手攻关克难。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创新的两翼。学科创新既要靠理论的指导,也要靠实践的探索。既要注重理论上的升华与凝练,也要重视实践中的积累与提升;既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又要及时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经验转化成理论,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
新专业如何乘势而上
@ 陈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一要有的放矢。新专业的设置要精准瞄向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求,对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及相关专业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水平要求、对相关人才的数量需求,特别是持续性的需求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有认真的市场调研、数据支撑和理性预判。对兄弟高校开设同类专业的情况要有了解,避免大面积同质化设置,要做差异化、有特色的个性化设置。二要有学科根基。新专业的建设最好是传统专业 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或者 法律、公共事务管理、心理学等现代社会需求的理论及方法,通过后者的赋能,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保证新专业既有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面,也有传统的学科根基。三要紧贴社会。新专业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方法、实习实训等都必须紧贴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四要专通结合。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专业人才解决发展问题,也需要人才具备多方面融通的能力。因此,新专业的培养一定要专通结合,方能体现其新的价值。坚持“四要”,新专业才可能乘势而上、行稳致远。
@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一是明确专业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遵循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需要,着眼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需求,谋划好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建立创新引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大学现有学科的人才优势,积极引进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丰实研究积累的人才,并采取引进专职教师、跨学科选聘兼职人员和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兼职教授相结合等办法,集聚高层次师资。三是突出学科特色,做好交叉融合。破除学科壁垒,整合优质资源,主动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工作,并积极依托优势学科做好新专业的建设工作,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四是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拓展思维和视野,充分认识当前新技术革新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从学科归属等方面充分论证,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比较优势。培养大批熟悉我国国情,专业素质强,具有实干能力、创新精神和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研究员):一要做好新专业设置。新专业就是为适应社会新需求而设置的,需要在新的领域服务国家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要精准把握需求,充分论证,面向重点领域设置新专业,解决高精尖稀缺人才匮乏问题。二是要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是专业的基础。新专业设置之初,就要用全新的理念,精心设置课程,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用新内容充实新专业,实现新目标。三是要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建设的命脉,专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上。要主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开展教学,推进“精讲、广阅、多思、勤练”的主动式自主学习,通过课堂革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还要注重专业发展,为新专业建设注入持续的活力,形成完善的专业建设发展体系,让新专业走出卓越路,成就新高度。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在新专业的建设中,有“五忌”:一忌“哗众取宠”。新专业要脚踏实地,在教育教学上狠下功夫,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真问题,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丰富和完善专业布局服务,而不能沦为“花架子”和“形象工程”。二忌“贪大求全”。要找准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抓住主要矛盾,攻克关键问题,而不能全面出击,战线不宜铺得太长。三忌“朝令夕改”。新专业建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发力。既要大胆尝试,又要积极稳妥。涉及新专业方向、路线的大事要事,一定要科学论证、审慎行事,不可感情用事,理性而为。机会耽误不起,学生耽误不起。四忌“闭门造车”。新专业要开门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和国家需要,与校外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联合办学。五忌“随波逐流”。既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调整方向,又要有教育战略眼光;要坚持学术定力,按教育规律办事,千万不能唯利是图、见风使舵。
如何把握学科创新的规律和导向
铁 铮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北京高校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
@ 张小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长):当下“四新”建设扑面而来,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之下,紧扣时代脉搏,“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积极主动调整学科布局、引领教育变革的重大举措。“四新”建设,必须遵循学科建设规律,要锚定人才培养的目标任务,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明白,“四新”建设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工、农、文、医学科的“扩大版”和“加长版”,而是在学科交叉融合、新技术运用、学科资源的整合优化等方面勇探索、尽心力。必须以新的视野、胸怀、担当和情怀,全力推进。绝不能把“四新”建设当作争取资源的手段和噱头,绝不能把“四新”建设成果当成自家的“后花园”和“自留地”,必须做到资源真正共享、供需真正对接。在“四新”学科建设中,各高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根据实际采取最恰当、最优化的策略,选择不同的发展路径;既要突出特色、重点突破,也要注意处理好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做到各学科建设协同推进,达到彼此关照和相互牵引的效果。
@ 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四新”之新,新在创新,贵在创新。创新则须遵循专业创新、学科创新规律,走在学科发展的大道上,创新还须守正。一是遵循问题导向规律。把握时代需求、解答时代课题,瞄准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热点和焦点,如新工科要聚焦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新医科要服务健康中国行动;新农科要助力乡村振兴实现;新文科要用中国理论、中国范式、中国标准、中国自信讲好中国好故事。二是遵循协同融合规律。人类已经进入知识集成创新、交叉突破的时代,解决实际问题往往需要多种学科知识的支持。“四新”发展具有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产业、社会的优势,工科、农科、医科和文科各个学科内部及学科之间,都要善于打破学科壁垒、开展协同融合。三是遵循循序渐进规律。“四新”强势来袭,不能眼花缭乱,而要聚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学科创新的静气、定力,做好顶层设计、强化学科论证,稳扎稳打、精耕细作,必要时先搞试点、特区,积累了经验再全面铺开。
@ 王洛忠(北京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政府管理学院教授):一是“四新”学科发展规划要务实。立足自身的办学基础和学科特色,科学制定“四新”学科发展规划,建立“四新”学科群特区,确保量力而行;积极谋划新兴、交叉学科发展,务实推动文理基础及冷门学科建设;结合“十四五”规划,處理好长短的关系,实现多学科协同发展。二是“四新”学科建设任务要压实。建立“四新”建设的专门机构,设立跨学科研究平台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科研评价改革,大力培育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决策咨询等多种途径,积极服务国家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四新”学科师资队伍要充实。整合校内外专家资源,建立“双导师”队伍,既重数量与规模,更重质量与结构;夯实专业知识和育人技能,强化师德师风;构建符合“四新”学科特点的人才评价体系。四是“四新”学科建设资源要落实。优化以任务和绩效为导向的资源配置机制,聚焦关键任务,提高资源投入的针对性和精准度;积极引进外部资源,建立资源共创共享机制;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完善自我约束、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治理体系。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在“四新”建设的大背景下,学科创新要科学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创新与传承的关系。任何新的东西都不是凭空产生的,一定是在传承的基础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学科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学科创新也必须承上启下。新工科、新农科也好,新医科、新文科也罢,都不是对以往学科建设的简单、粗暴的否定,而是与时俱进地光大优良传统、借鉴历史经验、传承学科文化。二是本学科与他学科的关系。学科创新一定要关注学科融合的大趋势。本学科与他学科之间有一定的边界。但在时代飞速发展的进程中,学科边界既可能模糊,也可能变化。学科之间的融合发展往往会成为新的学科生长点。在学科创新中要特别强调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倡导多学科携手攻关克难。三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与实践是学科创新的两翼。学科创新既要靠理论的指导,也要靠实践的探索。既要注重理论上的升华与凝练,也要重视实践中的积累与提升;既要紧密结合学科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勇于探索,又要及时将实践中取得的成果、经验转化成理论,进一步指导新的实践。
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
新专业如何乘势而上
@ 陈鷟(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教授):一要有的放矢。新专业的设置要精准瞄向高质量发展的社会需求,对国家和区域高质量发展及相关专业人才的规格、质量和水平要求、对相关人才的数量需求,特别是持续性的需求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有认真的市场调研、数据支撑和理性预判。对兄弟高校开设同类专业的情况要有了解,避免大面积同质化设置,要做差异化、有特色的个性化设置。二要有学科根基。新专业的建设最好是传统专业 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技术或者 法律、公共事务管理、心理学等现代社会需求的理论及方法,通过后者的赋能,改造提升传统专业,保证新专业既有适应社会需求的一面,也有传统的学科根基。三要紧贴社会。新专业必须要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理念、课程设置、培养模式和方法、实习实训等都必须紧贴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四要专通结合。高质量发展既需要专业人才解决发展问题,也需要人才具备多方面融通的能力。因此,新专业的培养一定要专通结合,方能体现其新的价值。坚持“四要”,新专业才可能乘势而上、行稳致远。
@ 张春萍(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党委书记):一是明确专业定位,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发展。遵循国家重大理论和现实需要,着眼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生活需求,谋划好专业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二是建立创新引智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依托大学现有学科的人才优势,积极引进拥有稳定的研究方向和丰实研究积累的人才,并采取引进专职教师、跨学科选聘兼职人员和聘请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兼职教授相结合等办法,集聚高层次师资。三是突出学科特色,做好交叉融合。破除学科壁垒,整合优质资源,主动应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科学研究、咨政建言、社会服务工作,并积极依托优势学科做好新专业的建设工作,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四是优化课程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拓展思维和视野,充分认识当前新技术革新和国际环境的变化,积极探索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从学科归属等方面充分论证,优化课程设置,实现比较优势。培养大批熟悉我国国情,专业素质强,具有实干能力、创新精神和使命感、责任感的人才,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黄国华(北京林业大学教务处研究员):一要做好新专业设置。新专业就是为适应社会新需求而设置的,需要在新的领域服务国家发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要精准把握需求,充分论证,面向重点领域设置新专业,解决高精尖稀缺人才匮乏问题。二是要优化课程设置。课程是专业的基础。新专业设置之初,就要用全新的理念,精心设置课程,构建起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用新内容充实新专业,实现新目标。三是要改进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专业建设的命脉,专业的竞争最终体现在以课堂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上。要主动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用学生喜欢的语言和方式开展教学,推进“精讲、广阅、多思、勤练”的主动式自主学习,通过课堂革命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此外,还要注重专业发展,为新专业建设注入持续的活力,形成完善的专业建设发展体系,让新专业走出卓越路,成就新高度。
@ 铁铮(北京林业大学教授):在新专业的建设中,有“五忌”:一忌“哗众取宠”。新专业要脚踏实地,在教育教学上狠下功夫,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教材体系。要研究新情况,解决真问题,切实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服务、为丰富和完善专业布局服务,而不能沦为“花架子”和“形象工程”。二忌“贪大求全”。要找准新专业建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抓住主要矛盾,攻克关键问题,而不能全面出击,战线不宜铺得太长。三忌“朝令夕改”。新专业建设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持续发力。既要大胆尝试,又要积极稳妥。涉及新专业方向、路线的大事要事,一定要科学论证、审慎行事,不可感情用事,理性而为。机会耽误不起,学生耽误不起。四忌“闭门造车”。新专业要开门建设,要紧密结合经济发展实际和国家需要,与校外研究机构、相关企业和有关部门联合办学。五忌“随波逐流”。既要根据社会和市场需要调整方向,又要有教育战略眼光;要坚持学术定力,按教育规律办事,千万不能唯利是图、见风使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