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说的西湖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bao08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州西湖,天下胜景。自古以来,文人雅士以不同心态,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季节,或宏观,或微观,写下大量诗文,简直写尽了西湖,甚至让后人再无从落笔。来了,只得自觉不自觉地去前人诗文里寻觅,要么从西湖上去寻觅前人的诗文。
  面对西湖这“自然的人化”,“人化的自然”,属于我自己的想往与渴望,一时无以释放,只有亦步亦趋随着磕磕碰碰举迈不开的脚步,踏着千百年来依旧的小路,不由自主地缓缓移动。人家花港观鱼,我也探着眼睛观。湖水本来很浅,却因浑浊而不可见底。鱼儿在浑浊的水中,如人在污染的空气中。适者生存,鱼儿依然摇头摆尾地游来游去,依然鼓着圆圆的小嘴唼喋吮水。鱼儿在水中怡然自得,人在岸上观鱼也自得。
  鱼不可久观,导游的杏黄旗召唤着上船。船摇摇晃晃,西湖没有钱塘风浪,是游人轻一脚重一脚踩的。船贴湖面而行,劈开一道水痕,久不平息,慢慢铺展作一幅大扇面。深秋季节,尽管在江南,天也凉了,扇子是无须用的了。无须用,却以为苏轼那首西湖诗,就水灵灵写在上面: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看来,游西湖应在烟细雨中为最,怎奈雨不听从杏黄旗召唤。“那是苏堤!”小旗漫不经心一指。我抬眼望去,从南到北,好一条大堤,竟把西湖一分为二。苏轼曾任杭州太守,见西湖长久不治,便决心着手疏理,用清出的淤泥,堆了这长堤。原是垃圾,就因巧妙利用,也证实了一个真理: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其实,像苏轼这样的旷世奇才,是否就被放错了位置呢?唉,已成历史。不管如何,从此湖两岸人民可由此南来北往,再不绕行了,现在堤上还有或车或步的往来者,享受着太守恩泽。本来,“苏公当日曾筑此,不为游观为民耳”。后来堤畔遍植桃柳,春天时率先桃红柳绿,蝶舞莺啼,人称“苏堤春晓”,西湖一景。我明白,秋天没有春晓,而苏轼又春晓几回呢?仕途险峻,一贬再贬,可他生性旷达,“什么地方不能歇得”?!离开西湖,笔便不再“淡妆浓抹”了,以那更深沉更豪迈的生命感悟,写下了《赤壁赋》和《大江东去》的不朽诗文。苏轼没有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宏大抱负,历史却拐个弯,偏偏成就了一代文宗!幸?不幸?难以言说。
  苏堤过了,问杏黄旗,湖心亭呢?小旗随意往南一点,船却缓缓北行,已穿过苏堤桥了。从桥孔远眺,一座小岛,湖心漂浮着。树木掩映中,隐约露出飞檐翘角。想崇祯五年十二月,张岱独往湖心亭看雪。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他用什么眼,站在什么地方看呢?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看来看去,将自己也观照了,真是个痴人!我不晓得,既是冰天雪地,西湖浅浅,没结冰么?那痴人是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而登上湖心亭的。这一痴,竟痴出了《湖心亭看雪》这篇奇文!不管他甘为大明遗民,而决不与大清合作,后来披发隐入哪座山里,凭此他就永远走不出西湖,走不出这座湖心亭,不必再去苦苦地“梦寻”、“梦忆”了。
  实话说,西湖在我眼里,不是别的,就是一首东坡诗,一篇陶庵文,真可谓仰之弥高。终于到了西湖,三潭月可以不赏,南屏钟可以不听,龙井茶可以不饮,惟有苏堤我想一走,湖心亭我想一坐,实实在在地感受一下那种氛围,以洞察诗人的心灵,文人的慧眼,进而更深地品味那诗那文。无奈何身在船上,杏黄旗导游着一切,眼看远去了苏堤,远去了湖心亭,而失之交臂。
  轉念,原来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短暂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这点遗憾又算什么呢……
  (选自《岁月无痕》)
其他文献
读书除了应对世界的变化之外,更重要的是确认自我。今年的毕业生都在抱怨,工作难找,薪水偏低,社会给我们的价值评定到底是什么?其实不管社会给你什么评定,关键是你怎么认定自己?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徒弟问他师傅,一碗米是多少钱的价值?师傅说,这太难说了,看在谁手里。要是在一个家庭主妇手里,她往里加点水,蒸一蒸,半个钟头一碗米饭出来了,就是一块钱的价值;要是在会动脑筋的小商人手里,他把米好好泡一泡,发一发,
期刊
偶读丰子恺《读书》一文,才晓得古代的人文风景与今日大异。他逛西湖,發感慨说:“西湖上发表着的文字非常之多,皇帝的御笔,名人士大夫的联额,或勒石,或刻木,冠冕堂皇地、金碧辉煌地,装点在到处的寺院台榭中。”这“书香”景色,其实我也亲见。曾游江浙一带古镇,周庄、乌镇,都算是乡间商业中心,但水城之上,石桥林立,桥头总要刻几句雅诗,居户的门楣,商铺的门脸儿,也好像缺了这东西就难见人面似的。  看今日,文化手
期刊
摩耶精舍是张大千先生平生最后一个故居,拜谒摩耶精舍是我赴台的一个心愿。这心愿缘自遥远的少年习画的时代。  那时,悬挂在我桌案对面的大镜框里就镶着大千先生的一幅写意山水,那是上世纪40年代父亲托人从颐和园买来的,据说当时大千先生住在那怡人的湖光山色之中,一边养性一边作画。父亲共买了两幅,都是五尺中堂大画:一幅浅绛,一幅水墨。浅绛那幅花青用得极美,蓝如蓝天一般清澈;水墨这幅更好,消融在水中透明的墨色好
期刊
北京时间2011年10月6日上午,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就乔布斯逝世发微博调侃苹果公司。他发表微博称:“‘苹果’董事会应该马上做一决定:大量生产1000元人民币以下一部的iPhone手机和iPad,让更多(人)用上‘苹果’,这是对乔布斯最好的纪念。” 21分钟后,新浪微博网友“唐若丁9983”转发了此微博,并评论说,潘总哪天要也去世了,也请贵公司推出1000一平米的房子吧,十几亿人民都会纪念您。
期刊
学会坐端正吃东西。不要习惯性地低头。试着把椅子移近餐桌。坐正,延长从盘子到嘴巴的距离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不要把餐具碰得叮当响。  不要拿着餐具指指点点,边挥舞边说话,如果是拿着刀叉那就更可怕了。  如果吃到类似鸡皮、骨头、刺、籽之类的东西,不能直接从嘴里“啐”一下吐到桌上,而应该在吃之前尽量处理掉;没法弄好的话也不必介意,用手指从嘴里把不想吃的东西拿出来。  吃东西、喝饮料时尽量不要发出声音,日
期刊
一如大雪覆盖旷野。遮其丑陋,使其美白;风霜侵袭颜面,去其鲜润,使其粗糙。放眼望去的人与事,往往不是它的本质。譬如眼前这个人——  酷暑之下,他仍着一袭草绿的建设服,前胸是污渍,后背是汗碱,下身是土色的粗布裤子,两只裤腿挽到膝盖。他推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后架上绑着一个乡下才有的窄长板凳,车把上挂着一个工具袋,因为沉重,所以不摇摆。他走得轻捷而无声,好像知道自己不属于这里,谦卑如夜行。知道我在注视着他
期刊
常常有一种“喜欢”留在心上,喜欢茶香在舌尖喉际回绕,喜欢和一二知己在小餐桌上谈心,看咖啡在透明的壶内沸腾,喜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他此刻送花来,请到某处相候……  喜欢——是的,即使在午夜,只是自己一个人,也仍然喜欢用最小的音量放一段音乐,来体味一种惆怅,或者,清醒地听着夜雨打在檐上,想一个相处时平平淡淡的人,如何竟在你心上激动荡气回肠的情愫。  “闲来一试七弦琴,此曲少知音,都因淡而无味,不比郑
期刊
人在不断追赶自己脚上穿的鞋子,却永远也追不上,因为鞋子总是要比脚大一点,脚在鞋中追赶鞋,鞋随脚动,鞋总在前面,诚如一个人追自己的影子,影随人动,只要日光在后面,影子是追不到的。  永远追不上,永远又在追,直到脚的运动停止,鞋脱下了,扔在一边。  因为脚而产生了鞋,因为鞋的重要性而使脚忘了自己,最终为了鞋子而丧失了自己,这也是一种忘“我”。  应该珍惜的本来是脚,脚代表生命,但人之所以与兽区别,在于
期刊
在74岁的尽头,柯达公司的Kodachrome彩色胶卷,终于要在今年年底停产了。对摄影师来说,他们仍对那个卤化银与暗房的时代恋恋不舍;对于其他人来说,那些可以抚摸到温度的老照片,将伴随那些情信、手迹与手抄本,成为逐渐消失的旧事物。  最近,在我供职的杂志社,摄影师张海儿做了一本目前只在内部流通的杂志社的“私相簿”,征集每个员工,包括前台小姐、图书管理员、司机、前同事等在内的每个人的摄影作品、手稿。
期刊
我是在去墨脱的路上遇见它的。  在牧马人的身后,它驮着沉重的物什,一步紧接一步,不敢有半点闪失。它在庞大的马帮队伍中,身躯瘦小羸弱,仿佛一个多病的少年。它还很年轻,步态却十分缓慢。在那些矫健有力的马蹄声远它而去之后,它依然没有停下脚步抬头望它们一眼。雨,一路洒落。它或许知道前面的路更危险,但它并没有太着急,牧马人走几步就要停下来等等它。直到所有的马匹都已翻过窄小的山脊,它仍不紧不慢地跟在牧马人身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