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普通高中阶段的技术课程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基本目标,着力发展学生以信息的交流与处理、技术的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一定的人生规划能力”。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如果说把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等这些学科的知识比喻成是造房子的材料的话,那么通用技术学科知识就相当于如何运用这些材料来造房子的思考方法,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内容。以下是笔者结合在通用技术教学方面六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对通用技术教学的一些看法。
一、课前——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教材,才能上好一节课。好的“导入”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1.教学情境导入
郭沫若曾经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有感触,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与教材相关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如在讲《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带了两种装有板蓝根冲剂的不同包装袋(一包的包装袋的边上有一个小开口,一个包装袋完全闭合),请一学生上台亲自撕开这两种包装袋(有小开口的包装袋很容易就撕开了,而另一种没有小开口也没有锯齿状的包装袋很难撕开,这一学生想用牙齿去把它打开,逗得同学大笑),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有小开口或者锯齿状的包装袋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而另一种包装袋的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麻烦,是不合理的。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设计活动需要考虑“人机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定义,从而也很好地引入了“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节课的学习。
2.视频导入
如何能够让一节新课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很好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非常用心地去设计好每一节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如在《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的《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學中,在上新课前,我播放了视频——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今天在中国发布,学生很感兴趣,认真地观看视频。在看完视频后,我便抛出问题:如果你想买一辆汽车,会考虑到哪些方面的因素?同学们回答的内容大致如:新颖,质量和功能,价格和维修成本,款式和外观,售后服务,汽车配件,耗油量等等,然后我再把学生的回答和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联系,同学们提出的这些要求分别体现了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等。学生更好地更好地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明白设计一个好产品,除了要经历一个合理的过程外,还需要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从而让学生很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课堂——让技术课程灵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没有高考的支撑,而且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又偏向于技术思想和方法,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聊,这样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得要求教师要努力让通用技术的课堂能够更加地丰富多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真正让学生爱上通用技术的课堂,让学生觉得通用技术课堂并不无聊,而是学有所用。
1.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地让课堂生动起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在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一般的原则”这节课中,我在讲完了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和实用原则后给学生展示了一款创新又实用又经济的产品,来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到的这三个原则。这个产品是我自己用硬纸板手工制作的一个衣服折叠器,并请学生上台用这款折叠器来折衣服,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同学上台试用后都觉得很不错,有创意,不花钱还非常实用。这样便激发学生了学习激情,同学们纷纷表示课后自己也要动手制作一款衣服折叠器,而且还要做得美观一些。这样便更好地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美观原则。
2.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不是让学生学某项具体的技能,而是学习一种思想方法,培养的是技术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技术学习的过程,真正参与到设计实践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评价事物,从而更好地来提高自己的基本技术素养。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时,采用8人一组模拟头脑风暴法,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小组自拟。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我也给出了一些主题:小产品如相框、围巾,小饰品等;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永定一中校服设计;自制家庭净水器;我为永定做导游等等。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开展了热烈地讨论,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给了学生展示才会的舞台。
三、课后——及时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用技术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课程,技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么课程的教学,所以作为通用技术青年教师更应该积极地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王景华.《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一、课前——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
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对于教师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认真分析教材,分析学情,制定适合的教学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教师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了解教材,才能上好一节课。好的“导入”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所以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唤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1.教学情境导入
郭沫若曾经说过:“兴趣爱好也有助于天才的形成。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兴趣能使我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使得人们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我深有感触,通过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提出与教材相关的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将学生带入到情境之中,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整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如在讲《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二章第二节“设计中的人机关系”时,我带了两种装有板蓝根冲剂的不同包装袋(一包的包装袋的边上有一个小开口,一个包装袋完全闭合),请一学生上台亲自撕开这两种包装袋(有小开口的包装袋很容易就撕开了,而另一种没有小开口也没有锯齿状的包装袋很难撕开,这一学生想用牙齿去把它打开,逗得同学大笑),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让学生体会到,有小开口或者锯齿状的包装袋的设计是比较合理的,而另一种包装袋的设计在使用的过程中给人们带来了麻烦,是不合理的。通过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例子,引出设计活动需要考虑“人机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技术知识的重要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人机关系”的定义,从而也很好地引入了“设计中的人机关系”这一节课的学习。
2.视频导入
如何能够让一节新课开始就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很好地吸引住他们的注意力,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时非常用心地去设计好每一节新课的导入。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能够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如在《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的《设计的一般原则》教學中,在上新课前,我播放了视频——全球首款量产电动车今天在中国发布,学生很感兴趣,认真地观看视频。在看完视频后,我便抛出问题:如果你想买一辆汽车,会考虑到哪些方面的因素?同学们回答的内容大致如:新颖,质量和功能,价格和维修成本,款式和外观,售后服务,汽车配件,耗油量等等,然后我再把学生的回答和设计的一般原则进行联系,同学们提出的这些要求分别体现了创新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美观原则、道德原则技术规范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等等。学生更好地更好地理解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明白设计一个好产品,除了要经历一个合理的过程外,还需要遵循设计的一般原则,从而让学生很好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二、课堂——让技术课程灵动起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目前通用技术这门课程没有高考的支撑,而且这门课程的内容相对来说又偏向于技术思想和方法,如果一味地照本宣科,学生可能会觉得无聊,这样便不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这就得要求教师要努力让通用技术的课堂能够更加地丰富多彩,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真正让学生爱上通用技术的课堂,让学生觉得通用技术课堂并不无聊,而是学有所用。
1.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真正“动”起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说:“不管你花费多少力气给学生解释掌握知识的意义,如果教学工作安排得不能激起学生对知识的渴求,那么这些解释仍将落空。”因此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要努力地让课堂生动起来,更好地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如在《在技术与设计1》第三章第二节“设计一般的原则”这节课中,我在讲完了创新原则、经济原则和实用原则后给学生展示了一款创新又实用又经济的产品,来巩固一下我们刚刚学到的这三个原则。这个产品是我自己用硬纸板手工制作的一个衣服折叠器,并请学生上台用这款折叠器来折衣服,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同学上台试用后都觉得很不错,有创意,不花钱还非常实用。这样便激发学生了学习激情,同学们纷纷表示课后自己也要动手制作一款衣服折叠器,而且还要做得美观一些。这样便更好地引入到下一环节的学习——美观原则。
2.注重科学与人文融合
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通用技术课程不是让学生学某项具体的技能,而是学习一种思想方法,培养的是技术素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技术学习的过程,真正参与到设计实践中,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评价事物,从而更好地来提高自己的基本技术素养。在上《技术与设计1》第五章第二节《常用的创造技法》中的头脑风暴法时,采用8人一组模拟头脑风暴法,学生都非常积极地展开讨论,讨论的主题可以是小组自拟。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地域我也给出了一些主题:小产品如相框、围巾,小饰品等;中学生异性交往问题;永定一中校服设计;自制家庭净水器;我为永定做导游等等。学生围绕自己小组确定的主题,开展了热烈地讨论,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给了学生展示才会的舞台。
三、课后——及时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学反思是教师进步的阶梯,是青年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通用技术不同于其它课程,它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是一门以技术为主的课程,技术的本质就在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胜任这么课程的教学,所以作为通用技术青年教师更应该积极地进行每一节课的教学反思。
参考文献:
[1]王景华.《通用技术教学研究与研究》,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信息技术、通用技术学科教学指导意见》,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
[3]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