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我动,我随心行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rtgwdrtwertwe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激活英语课堂,增强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是探索现代教学手段的当务之急。本文从导入求新颖、式求活泼、探索有活力三方面探讨了如何让英语写作“动”起来,从而激活英语课堂。
  【关键词】新颖导入;课堂讨论;活力探索;开拓思维
  一、导入求新颖——带着兴趣,带着思索
  和其他的课型相比,孩子最怕上写作课,一是觉得难,有畏惧心理。二是觉得枯燥没意思。因此要想消除学生的畏惧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塑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英语写作简单,有趣,我们就要在课堂导入这个环节下工夫。现代教学论强调的是:creative,要求的是培养创造性的学生,为了让学生既能拓宽思路,又能以最佳状态进入课堂学习。只有在短时间内有效地导入课文,唤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使学生都能带有浓厚的兴趣去学习理解课文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牛津初中英语》9A第三单元Main task,本节课的写作任务是要求学生写出青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给出相应的建议。Stress among teenagers这个话题本身就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们都有浓厚的兴趣。因此我在教授本节课时,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先放映一小段与话题有关的视频——电视喜剧片《家有儿女》的几个片段。
  (设计目的: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下一步的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2.然后Ask them to talk about the problems the three kids have got. (问题设计的目的:引入本课话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学习的状态)《家有儿女》这部电视剧几乎是伴着这些孩子成长的,剧中小主人们的烦恼几乎是孩子们真实生活的写照,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3.接下来我就及时总结: In fact, many students all have this or that problem. 成功地导入新课。
  二、形式求活泼——方式多样化,感受多方位,信息反馈畅通
  传统的写作教学模式:命题——写作——批改——讲评 四部曲。这样的训练模式,往往使大部分学生写作相当被动,缺乏积极主动性和写作的热情。新的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英语学习。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输出前的输入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小组讨论,表达见解,启发思维,鼓励学生寻求答案。
  例如本节课导入主题后,我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烦恼,先组织小组讨论,然后综合小组讨论结果。同时将学生所谈内容,如:have no time for hobbies because of too much homework ,parents have no time for their children , (板书1) 等纵向板书在黑板左侧,为接下来的提问作铺垫。
  接着我又问:When you have such problems, for example, too much homework, how do you feel? 学生回答:I feel worried/ stressed. 我进一步引出:Some of these problems may be the causes of your stress.并在板书1上端总结:Causes of stress,逐步完成对教材中Part B即writing plan的呈现。此过程充分利用小组讨论,借助板书设计进行点拨,帮助学生打开记忆的阀门,激活学生的已有知识。
  此项设计的目的之一是通过小组活动引导学生共同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创造性思维;二是促使学生运用本单元中刚学过的语言及有关的交际功能。如:Could you offer me some advice? I think your advice id worth taking.三从过程性写作教学的基本程序来看,该环节为集体讨论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话题图式,引导学生捕捉有用的信息。
  三、探索有活力——思维有广度,见解有创新
  在某些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只是被动参与教学活动。学生参与的动机不明确,老师也只是让学生以指定的方式参与指定的活动,尽管参与人次多,课堂活跃,但学生毫无主动性。他们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并未得到提高。因而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如果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参与的活动具有交际性,通过活动学生能收到明显的学习效果。那才是学生的有效参与。而教师能做的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在学习时进行积极思维,激活学生已有的图式,并能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思想。
  例如:在设计本节课的第二个环节:ways to deal with the problems时我设计了两个任务:
  Task1:give advice to the teenagers in the pictures.
  T:Look at the pictures ,what problems do they have?
  展示六张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片,他们联系自身实际,有话可说,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根据图片各抒己见,答案精彩纷呈。
  根据他们的烦恼,我做了层次递进的两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第一类是让他们选择问题的解决的方式:(让全体学生觉得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类让学生分小组作一个Interview 进行巩固:(先挑选优等生示范)
  A: What problems do you have?
  B: I … I don’t know how to deal with it.
  Can you give me some advice?
  A: ......
  因为有了上步骤的问题及解决方式的铺垫,学生此时有话可说,也可尝试着给出别人一些初步可行的建议。
  Task2:talk about your own problems and ways to deal with them
  将学生分为五人小组。每位学生先写出自己的一两个重要的问题,然后向组里其他组员寻求帮助,最后将自己收集到的信息整理,记录下符合处理自己问题的方法。
  这个环节教师宜多设置情景,使学生产生一种表达的欲望。这种情景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感情,使学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可以借助于文字材料,图片,录像等等。就课文的观点进行讨论到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讨论,是一个内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过程。学生在讨论时思维活跃,在交流中自主性地获取写作的资源:思想,观点,语言等。
  总之,英语写作教学,绝不只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获取课文所传达的信息,也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文所包含的词语、词法、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英语写作教学只有跟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出其功能和生命力。因此,写作教学,一定要立足课本,前后勾连,举一反三,总结规律,形成能力,由课内向课处延伸,由课内向课外迁移。
其他文献
【摘 要】烟不常形,教无定法。成功的课堂导入,犹如一首悦耳动听的乐曲,能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闸门,给学生以启迪,催人奋进;犹如一块磁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作者理论联系工作实际,论述了小学数学课堂有效导入的途径。  【关键词】悬念;歌谣;故事;游戏;直观  课堂导入恰似一台好戏的序幕,一部乐章的序曲,一篇新闻的导语。正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课堂的第一锤只有敲在学生的心坎上,
期刊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会看到、碰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结束,旁边的学生却举起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有些学生却旁若无人地做起自己的事情;课后或周末作业收上来批改,常会有让人无从下手的时候……种种现象引人深思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因此写字教学成为现在的重中之重。我这堂课从空中之月引入月的演变,到学写月字,掌握基本笔画的写法和匀称这一写字技巧。接着以苏轼的三首诗词贯穿整个教学,引出胆、胡和肯三个字,从而进行教学。在教学这三个字时分别渗透左窄右宽,左高右低,上下对正的写字技巧。最后用肝、朗和育进行方法的巩固。  【关键词】写字教学;书写技巧;月的写法  教学目标
期刊
要让学生在习作中“生长”得更好,实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教会习作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习作技能,这应是我们习作最朴实的追求。  一、开掘习作之“源”  “习作的外延即是生活的外延。”学生写作主要是写自己对生活的了解和感悟。学生生存的环境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视角,表述着自己对身边世界的认识、理解和看法。  我在指导学生习作时,经常带他们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走入
期刊
【摘 要】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学习者、教学媒介组合与重新组合的有机体。学生、教师作为教育活动有机体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具有着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教师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关键词】倾听;孩子;心声  教师一定要用平常心、细心、耐心、信心、会心真诚与学生沟通,与孩子心与心的交流。教师必须学会倾听,不仅要做一个仁者,拥有宽广的胸襟,撒播爱的种子;做一个哲
期刊
【摘 要】文言文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发掘出更多更有效地方法是笔者多年来的思考。在下文中,笔者主要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以沈复的《童趣》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为例进行具体的方法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童趣》  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教学是实现国学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之中,文言文的教学一直伴随着学生的学习生涯
期刊
【摘 要】音乐活动是一个运用脑力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包括感受、理解、想象、创造等一系列内心活动。所以教师应该创造性地教,让幼儿创造性地学,通过这样的创造性活动,让幼儿主动学习,增强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本文通过论述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三个途径和在音乐教育培养幼儿创造力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两个方面阐述了音乐活动对幼儿的创造意识及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音乐;幼儿;创造  创
期刊
一次在教学《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有个学生指着最后一句问我:“老师,我们书上是‘人间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可我在其他地方看到是‘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同一首词,两个地方怎么不一样呢?”我欣喜,这是学生对照课文,结合课堂之外,发现了诗词当中的异文现象。他的问题提醒了我,尽管是在中职学校中教学,没有考试的指挥棒,但教师在教学中也该对异文现象做适当的解释,以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了解诗词内容。  一、异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教好书,而且要育好人,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开拓进取,为培养实现中国梦的合格人才而努力奋斗。本文作者从挖掘德育因素、鼓励质疑创新、联系生活实际和以情感为主线等方面论述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德育;质疑;生活;情感;情操  国无德不强,业无德不旺,人无德不立,在亿万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越来
期刊
【摘 要】长期以来,很多学生在阅读写作中,都常常忽略标点符号的文本作用。本文就是从结构内容、人物刻画等角度,探讨标点符号在文本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标点;结构;情感;个性  在小学,我们就认识了标点,可直到初中甚至高中,阅读、写作中,很多人依然忽视了标点的重要性。  抗战时期,国民党有这样一则宣传标语:有粮食不卖给八路军吃!原意是说:家有粮食,不要卖给八路军吃。后来有人加了一个小小的标点: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