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不再沿用作文的称谓,低年级叫“写话”,中高年级叫“习作”。对作文的要求也作了调整,降低了学生习作的难度,破除了许多框框条条,努力消除学生习作的心理障碍,使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再现笔端,激发写作兴趣。习作,是小学语文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说它是重点,是因为它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说它是难点,是因为它包括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分析、综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在平时的习作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谈文色变”,不知如何下笔,总是处在一种不良的心境中,久而久之,造成了对习作的恐惧心理、依赖心理。究其原因,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本人认为教师要走出以下四种误区和采取的相应策略:
一、教师急功近利,学生消极应付
许多老师在应试的压力下,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作文内容单一,一律往考试的模式上靠,为考试而作文。精选考试题目让学生做,似乎作文就是为了考试,于是在作文的指导中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被动作文,消极应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了写作的热情。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忽视这一点,极易陷入揠苗助长的泥潭中。由于受到种种功利主义的影响,老师常常对学生拔高要求。例如在篇幅上要求写片断的变成了写完整的作文,只要四、五百字的篇幅却要求写六、七百字甚至更长的文章,有的动不动就要求这要求那,教师又不愿“下水”体会体会学生的苦衷……面对这一座座高峰,学生畏难的心理自然就会出现。
其相应的策略是引导学生观察,拓宽学生视野。“作文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习作的重要一环。种植养植的忙碌与喜悦,戏水捕鱼爬树捉鸟的极大乐趣,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习作“假、大、空、套”的现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课堂教学中即时训练机会不少,如上课时天气突变,可引导观察指导如何写景;课前学生告状,可让参与者自述事情的经过,同学讨论评判,把经过写下来,教给如何记事。观察周围的人——亲人、老师、同学,抓住人物特点,指导如何写人。
其次,作文命题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半命题题目表述不完整不需要启迪学生补足标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补足题目,写出自己的所悟所感。这样学生就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避免雷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余地,使学生自由地馳骋在想象的天地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独特性,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命题自由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命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去,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乐于学、会学和善学。这样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去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拓主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使学生做到“我笔写我口,我笔写我趣,我笔写我情”。
二、教师指导过泛,学生似懂非懂
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梳理既得的素材、确定文章的中心、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乃至文章的修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指导应有针对性,否则学生面对一套又一套空洞的理论只能觉得隔靴挠痒、似懂非懂。
三、教师评价过高、学生消极体验。
在作文的讲评上,有些老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一味宣扬“立意要高”的衡文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教师对习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少予或不予关注,更不要说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表扬,有时甚至不屑一顾地讽刺、挖苦。学生经过多次的消极体验从而接受外界对自己的标定,最终发展成为对习作的恐惧,原先掌握的一些习作技能也会慢慢地消退。
我们应切实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因此,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以其自身为参照,只要是一个好词,一句好话,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应不吝给高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习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处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无疑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良好途径。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承认,这是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学生的习作过程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他们对写作就会慢慢地变得灰心、失望,我们又怎能奢望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呢?怎能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呢?
四、教师孤立指导、学生脱离实际
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找出作文选来讲解,这是习作教学常出现的一个偏差,那就是不论记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多不联系所学的课文,不注意发挥课文的作用;习作指导又常常与批改、讲评各环节相脱离,孤立地就一篇指导一篇,没有注意和小学习作的训练系统联系,学生难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往往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是学生一种经验的获得与行为改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习作心境好,就会觉得习作有趣,就会怀着一种愉快的情绪,抱着成功的希望,带着习作的欲望进入课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语言顺利表达,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习作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
一、教师急功近利,学生消极应付
许多老师在应试的压力下,作文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没有紧密的联系,作文内容单一,一律往考试的模式上靠,为考试而作文。精选考试题目让学生做,似乎作文就是为了考试,于是在作文的指导中总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使学生被动作文,消极应付,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丧失了写作的热情。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忽视这一点,极易陷入揠苗助长的泥潭中。由于受到种种功利主义的影响,老师常常对学生拔高要求。例如在篇幅上要求写片断的变成了写完整的作文,只要四、五百字的篇幅却要求写六、七百字甚至更长的文章,有的动不动就要求这要求那,教师又不愿“下水”体会体会学生的苦衷……面对这一座座高峰,学生畏难的心理自然就会出现。
其相应的策略是引导学生观察,拓宽学生视野。“作文源于生活”,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是习作的重要一环。种植养植的忙碌与喜悦,戏水捕鱼爬树捉鸟的极大乐趣,娶亲送终迎来送往的风土人情,雷电风雨、日落月出的大自然景观——生活中耳闻目睹的事,都是学生习作的极佳素材,只有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丰富他们的见闻,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才能从源头上杜绝习作“假、大、空、套”的现状。如果能够有意识地抓住眼前的人、事、物、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有意识地去体验,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写作欲望,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并使他们产生认识上的飞跃。课堂教学中即时训练机会不少,如上课时天气突变,可引导观察指导如何写景;课前学生告状,可让参与者自述事情的经过,同学讨论评判,把经过写下来,教给如何记事。观察周围的人——亲人、老师、同学,抓住人物特点,指导如何写人。
其次,作文命题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如半命题题目表述不完整不需要启迪学生补足标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补足题目,写出自己的所悟所感。这样学生就有较大的选择余地,有利于打开学生思路,避免雷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留给学生丰富的想象余地,使学生自由地馳骋在想象的天地中,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能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广阔性、独特性,并体会到创造的乐趣。命题自由化,让学生主动参与命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教学活动中去,给学生提供创新条件。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引导学生乐于学、会学和善学。这样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去独立观察生活、选取题材、开拓主题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展示出自己的才华,体验成功的快乐,真正使学生做到“我笔写我口,我笔写我趣,我笔写我情”。
二、教师指导过泛,学生似懂非懂
教师的指导对学生梳理既得的素材、确定文章的中心、安排文章的段落层次乃至文章的修改,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师指导应有针对性,否则学生面对一套又一套空洞的理论只能觉得隔靴挠痒、似懂非懂。
三、教师评价过高、学生消极体验。
在作文的讲评上,有些老师总是过高地看重作文内容的思想性,一味宣扬“立意要高”的衡文标准。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却常常发现教师对习作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少予或不予关注,更不要说对他们进行鼓励与表扬,有时甚至不屑一顾地讽刺、挖苦。学生经过多次的消极体验从而接受外界对自己的标定,最终发展成为对习作的恐惧,原先掌握的一些习作技能也会慢慢地消退。
我们应切实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挖掘他们的潜力,激励他们努力向上。因此,学生作文的评价应以其自身为参照,只要是一个好词,一句好话,只要有点滴进步,就应不吝给高分,就应该给予肯定和表扬。习作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但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会乐此不疲。激发学生的兴趣、树立他们的信心,使他们处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无疑是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良好途径。学生能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到承认,这是学生自我肯定的需要。学生的习作过程如果得不到教师的肯定,他们对写作就会慢慢地变得灰心、失望,我们又怎能奢望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呢?怎能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来呢?
四、教师孤立指导、学生脱离实际
有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常常找出作文选来讲解,这是习作教学常出现的一个偏差,那就是不论记实作文还是想象作文,多不联系所学的课文,不注意发挥课文的作用;习作指导又常常与批改、讲评各环节相脱离,孤立地就一篇指导一篇,没有注意和小学习作的训练系统联系,学生难以得到系统的训练。学生写出来的习作往往脱离实际,内容空洞,缺乏真情实感。
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林崇德认为:“学习,是学生一种经验的获得与行为改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习作心境好,就会觉得习作有趣,就会怀着一种愉快的情绪,抱着成功的希望,带着习作的欲望进入课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良好的心境激发了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记忆清晰、思维敏捷,语言顺利表达,无形中减轻了学生的习作负担,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