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针叩刺督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NF-kB、IL-6含量的影响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jie0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梅花针叩刺督脉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血清核因子(NF-k B)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8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梅花针叩刺督脉治疗)和对照组(口服普瑞巴林治疗)各40例。治疗组每周治疗5次,治疗4周。分析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NF-k B、IL-6含量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治疗前VAS评分无差异。治疗组血清NF-k B治疗前大于治疗后(p=0. 004);血清IL-6治疗前大于治疗后(p=0. 003)。对照组血清NF-k B治疗前、后无统学差异(p=0. 218);血清IL-6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 092)。治疗前,血清NF-k B和血清IL-6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 740; p=0. 679);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F-k B和血清IL-6均低于对照组(p=0. 014; p=0. 034)。结论梅花针叩刺督脉能显著降低PHN患者血清NF-k B、IL-6的含量,可能是其减轻炎症,保护神经系统的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1、探讨ATP法体外药敏实验对临床化疗用药是否具有指导作用。2、探讨ATP法体外药敏实验是否有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方法:1、对56例不能切除晚期乳腺癌病人通过ATP法体外
<正>近年来,影像引导下各脏器的穿刺活检术,肿瘤消融术及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是临床上经常应用的诊疗手段,凭借其创伤小,疗效确切,价格低,并发症少的特点在肿瘤介入治疗领域中迅
罪错未成年人多来自单亲或再婚家庭,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教养方式多为溺爱型或放任型。亲职教育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有积极影响,对未成年人被害预防有保护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增长,促进着我国城市化发展的速度,人口基数也在不断增长,随着而来的就是住房的需求,在现行的住房政策当中,除了基本保障房之外,更是大力推进产业化住宅的
目的:通过对24例中晚期腹腔内恶性肿瘤患者行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l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 HIFU)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为中晚期腹腔内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提供一种新的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HMGI/Y和Jun B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可能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胃镜室行胃镜检查的患
<正> 一、引言化学镀铜是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因此要加入络合剂或螯合剂以防止二价铜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提高溶液的阴极极化,控制沉积率和改善镀层质量。化学镀铜过程中,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