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0.前言
本实验选取医学确诊的中老年女性动脉硬化患者19人,进行6个月的中等强度最高心率(HRmax=220-年龄)×70%的太极柔力球运动锻炼,从身体素质角度观察运动对已经被医学诊断为动脉硬化的患者是否有良好影响,从而对动脉硬化患者安全科学的健身,减缓病情提供科学依据。
1.实验对象及方法
1.1实验对象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
西安市老年体协下属健身社区的中老年女性,共19人,受试者经过医学检查均患有动脉硬化症,进行为期24周的太极柔力球运动。
1.2 实验方法
2011年3月在西安市老年体协松园锻炼社区对患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群进行生活作息制度状况做基本调研,了解受试人群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度,并测试受试者的体成分、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1分钟仰卧举腿、双手背勾、左右横跨、T形跑等指标,对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进行原始基础值评价。2011年3-8月对受试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干预,每天利用太极柔力球活动30分钟以上,6个月后对受试对象再次进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
2.实验结果
太极柔力球对中老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有氧健身运动可提高受试者的握力水平(P≤0.05)。1分钟仰卧举腿,柔力球运动可以使下肢肌肉力量耐力提高(P≤0.05)。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明显提升了中老年女性的躯干部位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双手背勾此值代表了上肢的柔韧能力,尤其是肩关节的柔韧性,值越小则柔韧性好,负数是绝对值越大越好,由实验结果可看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肩关节的柔韧性均表现出良好变化(P≤0.05)。左右横跨代表下肢的柔韧能力,尤其是髋关节的柔韧性,但与双手背勾不同的是其值越大则柔韧性好。由实验结果可看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髋关节的柔韧性均表现出良好变化(P≤0.05)。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闭眼单足站站立成绩无明显影响,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T行跑的成绩代表机体灵敏素质,速度越快则灵敏素质越好,由测试结果可知,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的灵敏素质得到显著提升(P≤0.01)。
3.讨论与分析
3.1力量素质(握力、1分钟仰卧举腿)
握力反映了机体的绝对力量。属身体素质的测试范畴。根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55-59岁女性的握力评分标准,本实验者受试者在运动前的测试值29.17±4.83可得4分(满分5分),说明受试者握力水平较好。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握力达31.17±5.37,普遍出现提高, 平均水平仍处在4分的标准内:27.7-32.7。但是从个体角度分析,有7人已到达5分标准>32.7。因此,6个月柔力球练习可明显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力量素质。
1分钟仰卧举腿反映机体力量耐力水平,鉴于受试者的年龄较大,考虑到测试过程安全性,将仰卧起坐改为仰卧举腿。经测试可知,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力量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3.2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双手背勾、左右横跨)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柔韧素质的测试定为坐位体前屈,本实验根据柔力球运动的特点,同时测试了双手背勾和左右横跨两项指标。经测试,运动前坐位体前屈测试值为11.90±5.87,根据《标准》,测试值在11.2-17.7 范围内者可得4分。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后,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为13.19±5.94,仍然位于4分标准范围内,但统计学上有增加意义,另外从个体角度考虑,有5人達到了5分标准。同时,双手背勾和左右横跨的测试,也体现出在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后,测试结果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得出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可明显提升中老年女性的躯干部(坐位体前屈)、肩关节(双手背勾)、髋关节(左右横跨)的柔韧性。经过6个月的练习,闭眼单足站测试值无变化。人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肌肉力量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同时视力也是影响其的一个重要因素。闭眼单足站的测试方法排除了视力的因素,重视对神经系统能力的测试,而柔力球练习均在睁眼情况下进行,因此该值的测试在运动训练前后并无变化。
4.结论与建议
6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突发事件的风险;提升力量素质、柔韧能力、提升心肺功能,同时可提高身体灵敏素质,是一项适合中老年女性适宜参加的运动,强度是动脉硬化患者也可参加。结合柔力球运动特点,对平衡能力的测试建议采用睁眼类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柔力球运动对平衡能力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
本实验选取医学确诊的中老年女性动脉硬化患者19人,进行6个月的中等强度最高心率(HRmax=220-年龄)×70%的太极柔力球运动锻炼,从身体素质角度观察运动对已经被医学诊断为动脉硬化的患者是否有良好影响,从而对动脉硬化患者安全科学的健身,减缓病情提供科学依据。
1.实验对象及方法
1.1实验对象
表1 受试者基本情况
西安市老年体协下属健身社区的中老年女性,共19人,受试者经过医学检查均患有动脉硬化症,进行为期24周的太极柔力球运动。
1.2 实验方法
2011年3月在西安市老年体协松园锻炼社区对患有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群进行生活作息制度状况做基本调研,了解受试人群运动的时间、强度和频度,并测试受试者的体成分、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足站、1分钟仰卧举腿、双手背勾、左右横跨、T形跑等指标,对受试对象的身体素质进行原始基础值评价。2011年3-8月对受试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干预,每天利用太极柔力球活动30分钟以上,6个月后对受试对象再次进行身体素质指标测试。
2.实验结果
太极柔力球对中老年女性身体素质的影响结果:
从表2可以看出,有氧健身运动可提高受试者的握力水平(P≤0.05)。1分钟仰卧举腿,柔力球运动可以使下肢肌肉力量耐力提高(P≤0.05)。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明显提升了中老年女性的躯干部位柔韧性,坐位体前屈的测试结果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提高。双手背勾此值代表了上肢的柔韧能力,尤其是肩关节的柔韧性,值越小则柔韧性好,负数是绝对值越大越好,由实验结果可看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肩关节的柔韧性均表现出良好变化(P≤0.05)。左右横跨代表下肢的柔韧能力,尤其是髋关节的柔韧性,但与双手背勾不同的是其值越大则柔韧性好。由实验结果可看出,经过一定时间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髋关节的柔韧性均表现出良好变化(P≤0.05)。柔力球运动对中老年女性闭眼单足站站立成绩无明显影响,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T行跑的成绩代表机体灵敏素质,速度越快则灵敏素质越好,由测试结果可知,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受试者的灵敏素质得到显著提升(P≤0.01)。
3.讨论与分析
3.1力量素质(握力、1分钟仰卧举腿)
握力反映了机体的绝对力量。属身体素质的测试范畴。根据《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中55-59岁女性的握力评分标准,本实验者受试者在运动前的测试值29.17±4.83可得4分(满分5分),说明受试者握力水平较好。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握力达31.17±5.37,普遍出现提高, 平均水平仍处在4分的标准内:27.7-32.7。但是从个体角度分析,有7人已到达5分标准>32.7。因此,6个月柔力球练习可明显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力量素质。
1分钟仰卧举腿反映机体力量耐力水平,鉴于受试者的年龄较大,考虑到测试过程安全性,将仰卧起坐改为仰卧举腿。经测试可知,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可以提高中老年女性的力量耐力,提高身体素质。
3.2柔韧素质(坐位体前屈、双手背勾、左右横跨)
《中国成年人体质测定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对柔韧素质的测试定为坐位体前屈,本实验根据柔力球运动的特点,同时测试了双手背勾和左右横跨两项指标。经测试,运动前坐位体前屈测试值为11.90±5.87,根据《标准》,测试值在11.2-17.7 范围内者可得4分。经过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后,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为13.19±5.94,仍然位于4分标准范围内,但统计学上有增加意义,另外从个体角度考虑,有5人達到了5分标准。同时,双手背勾和左右横跨的测试,也体现出在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后,测试结果明显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可得出6个月的柔力球练习可明显提升中老年女性的躯干部(坐位体前屈)、肩关节(双手背勾)、髋关节(左右横跨)的柔韧性。经过6个月的练习,闭眼单足站测试值无变化。人体平衡能力取决于肌肉力量及神经系统的影响,同时视力也是影响其的一个重要因素。闭眼单足站的测试方法排除了视力的因素,重视对神经系统能力的测试,而柔力球练习均在睁眼情况下进行,因此该值的测试在运动训练前后并无变化。
4.结论与建议
6个月的太极柔力球运动可降低心血管系统疾病突发事件的风险;提升力量素质、柔韧能力、提升心肺功能,同时可提高身体灵敏素质,是一项适合中老年女性适宜参加的运动,强度是动脉硬化患者也可参加。结合柔力球运动特点,对平衡能力的测试建议采用睁眼类的平衡能力测试方法,从理论上分析,柔力球运动对平衡能力应该会有一定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