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智慧课堂 同叩传神之问

来源 :早期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n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既是一项基本的教育教学技能,又是一种教师驾驭课堂的表演艺术。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更有着点击关键、一问传神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巧用提问艺术,不断激发幼儿科学探究的兴趣,引领幼儿的思维方向。
  一、问在寻常处——据实提问
  所谓“寻常处”是指在科学活动中,经常出现、较易忽略。但对幼儿思维方向和探究活动产生一定影响的地方。
  1 问接点。幼儿的认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提问要能引发幼儿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幼儿通过学习探究实现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因此,在科学活动伊始的提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在幼儿已有的科学知识背景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比如,在探索滚动现象时,教师首先问:“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会滚动的吗?”启发幼儿回顾生活中一些能滚动的物体。然后教师问:“谁可以想出好办法,让这些会滚动的物体不再滚动?”新问题引起幼儿的认知冲突,幼儿开始思考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促使认知进一步发展。
  2 问疑点。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幼儿常会对所学的内容、对同伴所说的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应捕捉住幼儿最感困惑的地方巧设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深入探究。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让热水快点变冷”中,幼儿尝试用筷子搅拌的方法使热水加快冷却,但同时停止搅拌后所测得的温度差异很大。幼儿对此困惑不解,议论纷纷。于是教师及时提问:“为什么搅拌相同的时间后热水冷却后的温度不一样呢?”从而肯定了幼儿的质疑,引导幼儿去探究产生不同结果的原因,
  3 问盲点。在科学活动中常有一些知识不易被幼儿所知,但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和操作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认识这些知识。比如。在科学活动“改变沉浮”中,当幼儿沉浸于猜测用几勺盐才能让鸡蛋浮起来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多少盐才是大家说的一勺呢?”幼儿面面相觑,这是大家在猜想中未曾意识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一勺盐究竟用的是多大的勺子?勺子里的盐装到什么程度算是一勺?而该问题直接关系到放人盐的量,决定着操作的结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事先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思考盲点,敏锐地捕捉和及时纠正幼儿思考过程中不确切和不到位的地方。可使探究活动更科学、有效地开展。
  二、问在关键处——深究提问
  所谓“关键处”是指围绕教学目标中的重点、难点,对幼儿的思维有统领作用。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地方。
  1 问重点。为让幼儿透彻理解并熟练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教师应围绕活动重点反复提问,以促使幼儿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问题。比如,在大班科学活动“让球动起来”中,教师围绕探究让球动起来的方法,不断地提问:“你可以不用手帮忙让球动起来吗?”“你可以用自己的身体让球动起来吗?”“你可以不直接使用自己的身体让球动起来吗?”……在这些重点凸显、角度各异的提问中。幼儿始终围绕“让球动起来”这一内容进行持续的思考与猜想,创造性地想出了许多让球动起来的方法。
  2 问难点。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活动中的难点分解成一些不同梯度的小问题,让幼儿分步解决所有的小问题,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比如,大班科学活动“墨迹画”的教学难点是观察墨汁遇水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将这一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个提问解决:“棉棒轻碰水面的时候你首先看到了什么?”“墨汁在水面上像什么呢?”“然后又看到了什么?”“最后墨汁怎么样了?”通过幼儿对每个小问题的解答,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墨汁遇水后的变化,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活动难点。
  三、问在延伸处——引申提问
  所谓“延伸处”是指科学活动中,通过提问让幼儿将所学知识、技能、方法向课外不断拓展延伸的地方。
  1 问纵点。幼儿在每一次科学活动后的习得应成为下一次活动的经验准备和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把握住可把活动引向纵深发展的学习点,适时提出问题。比如,在小班科学活动“吹泡泡”中,幼儿成功地用圆铁圈吹出了七彩的圆泡泡,他们兴奋不已。这时教师提出:“如果换成方形铁圈或三角形铁圈还能吹出七彩的圆泡泡来吗?”问题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幼儿巩固知识,持续地发展认知提供了契机。
  2 问横点。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横向扩展的学习点。以问题情景引导幼儿回归生活,加深幼儿对所学知识的体验与感悟。比如,在中班科学活动“有趣的三脚架”中,幼儿通过对橡皮泥和游戏棒的摆弄发现了构建三脚架的要点,并通过在三脚架上摆放物体了解了三脚架的稳定性。该活动虽然让幼儿对三角架有了一定了解,但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于是,教师提问:“想一想、找一找在我们的生活中哪里见到过三角架一类的东西?”从而使幼儿在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中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寻,不仅加深了对三脚架稳定性的认识,更感悟到三角架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融合性表演游戏是以幼儿为主体,以表演为基点,且以开发幼儿多元智能为目标的游戏课程。其为幼儿的智能和兴趣提供了表现、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也为教师发现和确认幼儿的智能、兴趣等提供了充分的信息。    一、融合性表演游戏的特点    1 多元智能的融合。传统的表演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扮演某一文艺作品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再现文艺作品的内容(或某一片断)的一种游戏形式。其较偏重于语言的记忆和表达,较少或忽
幼儿园半日活动,包含幼儿来园后的游戏、吃点心、集体活动等各个环节。教师必须用爱心、细心、耐心与专心面对每一个孩子。组织好每一个环节。  一、晨间接待,美丽约会(7:40-8:00)  “幼儿园,应该是孩子们的乐园!”让孩子幸福、快乐地生活是我的追求。每天,我和孩子相约在这个“流淌着奶和蜜”的世界里。我用温暖的怀抱迎接每个孩子的到来,可爱的孩子们回报给我灿烂的笑容,这是我们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我会和孩
钟昭华教授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幼儿教育思想最忠实的执行者、研究者和创造性的发展者,是现代中国化幼儿教育的著名幼儿教育家之一,为中国化幼教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精心耕耘“中心制课程”(单元教学)  钟昭华教授,1901年生于浙江省山明水秀的德清县,1919年毕业于浙江弘道女中师范科,被留校任教。1923年。钟老师走进中国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研究、
活动目标    1 熟悉故事情节,会说故事中的礼貌用语,体会好朋友之间友好的情感。  2 愿意尝试用语言、身体动作来表现动物不同节奏和轻重的脚步声。  3,乐意倾听和表演故事,体验参与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 故事挂图“生日happy”。  2 动物脚印图谱三张(分别表现三个动物的脚步声)、小马、袋鼠、大象动物图卡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过生日”,导入活动。  “小
幼儿园文化建设中的细节之美  刘要武    奇妙的走廊。在幼儿园的走廊,我们布置了阳光社区一条街,有花有草、有图有字、有“吃”有“玩”,让人流连忘返:设计了“奇思妙想”长廊,将幼儿的绘画、手工、语言作品制作成一件件造型各异的艺术品垂挂于此,令人赏心悦目……这些不只是简单的摆设,而是充满韵味的走廊文化。  流畅的拐角。一件师生共同制作的手工作品、一幅幼儿的绘画、一句充满激励的话语垂挂于原本直白、冷冷
夹在书页里的/一篇篇幼稚的作品和淡淡的文字/犹如一枚枚花瓣/它有天空的香味/还洋溢着/阳光的温暖/愿这小小的花瓣记载下成长的足迹/记载下感恩的情谊/并把那清晰明丽的成长记忆/长久地保留在心底。  这是一首美丽的小诗,也是我们小班幼儿成长档案扉页内的一段话。使用这首小诗,表达了我们幼儿园全体老师对制作幼儿成长档案的一种理解、一种期盼。我们觉得孩子的成长档案一定是记录了孩子童年中的所有美好,包含了我们
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是其职业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其工作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关注这一课题,不仅有助于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教育质量。指导年轻教师养成“换个角度看问题,换个位置来思考”的良好工作习惯。是我园激发教师工作热情,培养其职业幸福感的有效方法之一。    一、换个角度看问题,工作任务不再是负担    为营造书香校园,提高教师素质,每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以书籍为伴。与智者同行”
《陪孩子一起上幼儿园》是早教专家付小平博士根据自己三年陪伴孩子上幼儿园心路历程,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所撰写一本亲子共同成长的手记。本书不仅适合父母阅读,也适合幼教工作者参考。本书2013年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为孩子进幼儿园作准备。作者指出,幼儿园是孩子们迈入的第一个小社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各种适应难题。家长必须认识到这一点,做好准备,陪孩子迈好人园第一步
在童谣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欣赏童谣,还要让幼儿学会仿编、改编以及创编童谣。为此,教师最好先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有一定想象和拓展空间的童谣,然后再针对童谣进行分析和挖掘,找准适宜的切入口来开展童谣创造活动。    一、编——文字的调遣    童谣是文字的艺术,因此,仿编、创编活动可先从文字开始。    1 现有格式仿编  (1)内容替换:按照童谣现有的格式,让幼儿尝试将其
每次活动时,孩子们移动小椅子都会发出相互碰撞的声音。怎么办呢?在一次移动小椅子时,我满脸痛惜地说:“哎呀,真可怜呀!”有几位小朋友围过来问:“老师,怎么了?谁可怜呀呀?”我回答说:“刚才,小椅子对我说,它有时被人摔,有时被人踢,有时被人拖着走,有时又被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现在满身都是伤痕,痛死它了。”“原来小椅子也会痛啊。”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只听阳阳小朋友大声说:“我知道了,小椅子也有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