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主要学科,其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英语基本词汇与语法知识,但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够学会英语的听、说、读、写,并能用英语来进行语言交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小学英语课程的过渡与衔接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具体体现在学生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的过程中,无法对知识进行灵活过渡与有效衔接。
1.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在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学生死记硬背或者用拼音标单词,不能正确认读、拼写26个字母,不能正确拼读单词,没有根据发音记单词的能力,基本句型意思理解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准确。虽然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基本时态,包括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等,但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与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听、说、读和写作练习,忽视了语法这一问题有关。
2.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和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教材方面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版本非常多,同一地区可能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其难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初中英语教材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教材编写专家,为了使中小学英语更好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可以在已有小学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更加轻松、高效地进行学习,往往是对多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参考、整合,再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编写。虽然这些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相对合理、思路相对清晰,但起点也比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2.2 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很多并非是英语专业毕业,语音语调不标准、单词储备量不足、口语水平较差,课堂上过多使用汉语,没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进入中学后,教师采取全英文授课的形式,大多数学生不能适应。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教师很少进行交流,缺乏交流平台,各自为课,交流、沟通的意识薄弱,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 学生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性格特点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学英语起步早,兴趣浓,越学越轻松;反之,有的学生见了英语就头疼,“两级分化”的现象严重。一些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课堂上精力比较集中,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自然佳,基础知识扎实;一些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自然较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对策
3.1 营造语言环境
为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首先,在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师应主动避免中式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为学生营造一种“浸泡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并要灵活地将新旧知识结合,温故而知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的语言环境下学习“活”的语言,同时,多开展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竞选演讲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层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3.2 因材施教
在同样的教学活动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使得课堂活动变成了少数学生参与的課堂,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有层次、多元化、多梯度的教学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再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符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
3.3 完善教学流程
首先,预习。为确保英语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之前,十分有必要开展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教学内容,预习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程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听课。一堂优质的英语课堂,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顺利、有序地讲述出来,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路、做好笔记,并理解语言点,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最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英语基础,也是英语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新课程背景下,应坚持“减负”理念,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可以布置亲子练习、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的作业模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团结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融洽与教师、同学、家长之间的感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问题,找出其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合理过渡与衔接,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
1.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和衔接中存在的问题
在从小学阶段进入初中阶段的过程中,仍有很多学生死记硬背或者用拼音标单词,不能正确认读、拼写26个字母,不能正确拼读单词,没有根据发音记单词的能力,基本句型意思理解不清或者是表达不准确。虽然小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已经涉及到了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基本时态,包括过去时态、现在时态、将来时态等,但只有很少的学生能够真正掌握。这与小学英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听、说、读和写作练习,忽视了语法这一问题有关。
2. 中小学英语教学过渡和衔接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教材方面的问题
小学英语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版本非常多,同一地区可能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其难易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这就给初中英语教材的选择造成了一定的难度。教材编写专家,为了使中小学英语更好地衔接起来,使学生可以在已有小学英语知识的基础上更加轻松、高效地进行学习,往往是对多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参考、整合,再对初中英语教材进行编写。虽然这些初中英语教材内容相对合理、思路相对清晰,但起点也比较高,超出了学生的实际能力,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问题。
2.2 教师方面的问题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小学英语教师很多并非是英语专业毕业,语音语调不标准、单词储备量不足、口语水平较差,课堂上过多使用汉语,没有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进入中学后,教师采取全英文授课的形式,大多数学生不能适应。与此同时,中小学的教师很少进行交流,缺乏交流平台,各自为课,交流、沟通的意识薄弱,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2.3 学生方面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不同的学生,学习能力、基础知识、性格特点等存在很大的不同。有的学生学英语起步早,兴趣浓,越学越轻松;反之,有的学生见了英语就头疼,“两级分化”的现象严重。一些对英语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学习比较认真,课堂上精力比较集中,课堂参与度高,学习效果自然佳,基础知识扎实;一些缺乏英语学习兴趣的学生,学习基础较差,课堂上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效果自然较差。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与衔接带来了不小的难度。
3. 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对策
3.1 营造语言环境
为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应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首先,在英语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教师应主动避免中式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尽量使用英语,为学生营造一种“浸泡式”的英语学习环境,并要灵活地将新旧知识结合,温故而知新,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其次,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活”的语言环境下学习“活”的语言,同时,多开展角色扮演、分组竞赛、竞选演讲等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层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3.2 因材施教
在同样的教学活动中,基础好、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这就使得课堂活动变成了少数学生参与的課堂,违背了素质教育理念与新课程标准。因此,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设计有层次、多元化、多梯度的教学内容,并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之后,再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符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理念。
3.3 完善教学流程
首先,预习。为确保英语教学效果,课堂教学之前,十分有必要开展课前预习,让学生提前了解课堂教学内容,预习教学难点、教学重点,对整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流程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其次,听课。一堂优质的英语课堂,需要教师掌握丰富的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顺利、有序地讲述出来,并深刻地进行教学反思。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紧跟教师思路、做好笔记,并理解语言点,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最后,作业。课后作业是巩固英语基础,也是英语课堂学习的课后延伸。新课程背景下,应坚持“减负”理念,合理设计课后作业。可以布置亲子练习、生生合作或师生合作的作业模式,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与团结协作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融洽与教师、同学、家长之间的感情。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课程标准下,明确中小学英语教学的过渡和衔接问题,找出其原因,制定并实施有效的解决对策,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合理过渡与衔接,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第十三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