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平“过犹不及”

来源 :教育界·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ongzhij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世纪教育公平化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幼儿教育公平化也逐渐受到关注,但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却存在着关注却并不理解公平的现象。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区域活动中潜在的不公平探索如何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实现教育公平。
  【关键词】学前教育 区域活动 教育公平
  近年来随着保护儿童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诉求教育机会均等已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幼儿教育公平化也逐渐成为各国制定幼儿教育政策和发展方针的重要参考。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选择,而兴趣、自由选择与自主决定正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在这类活动中就更加强调尊重幼儿,让幼儿公平地自主选择。但笔者的幼儿园实践中却发现关注并不等于理解,理论上的论述剖析不等于实践中的遵循践行。
  一、一则矛盾的案例
  A幼儿园中4班10:30。小朋友都端坐在小椅子上看着Y老师。“小朋友们,接下来咱们要开始‘工作’了!今天想去哪工作?”大家开始纷纷讨论,有的说要去当医生,有的说要去当爸爸。2分钟后,Y老师说道:“好了,都商量好了吗?”“好了!”小朋友兴高采烈的回答,几个小朋友已经蠢蠢欲动。Y老师见状问道:“小朋友能直接冲到活动区吗?”“不能。”“对了,第一桌是娃娃家,第二桌是建筑区,第三桌是医院……现在去你想玩的活动区坐好分配任务。”这时小朋友都向代表自己喜欢的活动区的桌子跑去,并尽快坐下和身边的小朋友分配角色或任务。几个小朋友因某些区域人数限制而没能去自己选择的区域。又是一番讨论之后,在Y老师的一声命令下,小朋友都跑去了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开始游戏了。
  这则案例从表面上看,教师充分尊重幼儿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幼儿都享有教室所有的教育资源。似乎是一个教师尊重幼儿,教育公平的正面例子,但笔者连续观察一学期后发现事情并不如此。通过分析幼儿区域选择的记录,笔者发现该班幼儿选择活动区“偏区”现象非常严重,几名幼儿每次固定选择同一个区,有些幼儿只选择了某几个区。
  二、对于公平的几点思考
  首先,关于公平的度与范围。案例中的Y老师“充分”地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每个幼儿都拥有“绝对公平”的选择权利与教育资源,但从最终幼儿选择区域的结果看,幼儿在教育内容、教育资源的占有上却并不“公平”,有些幼儿整整一学期仍存在没有接触过的活动区,自然这些活动区的教育资源他也就未曾使用过。笔者认为公平不应该仅仅体现在选择上,绝对公平地选择却导致了不公平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结果,这反而得不偿失!
  其次,关于区域活动的意义。区域活动具有自身的教育价值,同时也是集体教育活动的延伸。因此每个区域都有相应教育目标及对应的幼儿关键能力,而“偏区”势必会导致孩子发展的不均衡。同时笔者发现一般幼儿出于习惯的心理很容易选择自己第一次选择的区域,出于人的成功心理幼儿也会偏向选择更擅长更容易成功的区域。
  因而笔者认为很多幼儿教师对教育公平的理解还比较肤浅。事实上,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儿童也是教师公平对待儿童的一部分,基于每个幼儿特点的差别对待也是一种公平。幼儿教师应结合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实施公平,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即在于每个儿童发展的不同以及他是否具备了选择的能力。公平与自由很相似,都是相对概念,不是绝对概念,没有绝对的自由,也不应有绝对的公平。任由幼儿自主选择活动区只是对教育公平的不理解,对幼儿的不尊重。
  三、基于儿童发展特点的公平
  “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历史的、动态的和区域的概念,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平等未必公平,而公平未必以平等为标识。”公平占有教育资源并不等于解决学前教育公平性问题,这仅是教育公平的外在形态,教育公平还要求承认受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公平的教育应该正视这种差异。因此在区域活动中应基于儿童发展特点指导,区别对待有选择能力与无选择能力的儿童,偏区与不偏区的儿童。笔者亦进行了实践探索。
  分析观察记录笔者发现,中4班插班生双双一学期中只选择了“厨房”,并且只担任大厨的角色,这是一个不需要很多交流的角色。在活动中他很投入地参与像做饭这种程序性很强的活动,其他“大厨”因急于上菜而忽视做饭的程序。鉴于双双插班生的身份以及对活动的参与度,笔者选择了同样需要投入性并能在角色扮演中熟悉其他幼儿的娃娃家。在争得本班老师的同意后,笔者单独带双双参观了一次娃娃家。初进娃娃家双双就被丰富的玩教具给吸引,由起初只是歪着头看到慢慢地伸手摸摸,在笔者的鼓励下他开始在娃娃家走动看每一样玩具,还不停地问“这是什么?这是干什么的?”而在当日区域选择时他就选择了娃娃家。
  虽然这仅是一次尝试,但让我们对公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贯彻教育公平是相对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公平是且只是每个幼儿健康发展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翁文艳.教育公平与学校选择制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张瑞芳.透视我国幼儿教育公平现状[J].幼儿教育,2005(12).
  [3]朱家雄,张婕.教育公平——一个不容回避的学前教育问题[J].教育导刊,2006(2).
  [4]钱志亮. 社会转型时期的教育公平问题——中国教育学会中青年教育理论工作者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年会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2).
其他文献
翻转课堂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通过将学生自学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等方式,重构了教学流程.案例式教学通过情景再现,将隐性知识显化、显性知识内化.以战略管理为例,探索将翻转课堂运用于管理学案例式教学的实践路径.
英国教育问责制奠基于健全的法治基础、广泛的社会参与性与组织机构的多样性,强在提前预防与及时反馈,但在突发事件治理中欠缺灵活性,其结果饱受争议、其要求之合理性有待考究,并助长急功近利之风.为此,需淡化问责的奖惩性与具象标准、转变问责目的,形成共担责任的问责观.
为了解“1+X证书制度”背景下课程思政实施现状,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改革方案,对广西某高职院校护理系随机抽样的500名学生、27名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研究1+X课程思政现状,提出课程改革策略.
网络舆情是新时期高校提升治理水平面临的重要课题.在前期高校网络舆情研究综述基础上,通过南京地区高校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探讨大学生网络行为模式和高校网络舆情发展趋势,分析网络舆情治理工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加强工作队伍建设、工作机制建设、媒体平台管理和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随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各大高校纷纷开启了课程思政的探索之路.其中,护理伦理学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政元素,深入挖掘护理伦理学中的思政元素,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护理伦理学的课程价值.为进一步打造良好的护理环境,提升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需要各大高校重视护理伦理学课程.推进护理伦理学课程思政化的发展,培养和提升护理人员医德,有利于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重点探讨护理伦理学概述、课程思政引领下进行护理伦理学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及措施.
[摘 要] 高校摄影不仅是一个专业,还是摄影爱好者的集中营,更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的有效途径。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应用,要求高校摄影课程与时俱进,注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同时加强“艺科融合”,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指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和艺术素养,使其逐步成为现代社会发展所需的优秀摄影人才。因此,对高校摄影“艺科融合”与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进行探讨。  [关 键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普通高等院校向应用技术型本科转型是一项重要工作,但当前的本科教学还是参照学术型、研究型本科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不能满足培养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求.课题组通过应用技术型自动化专业理论类课程群的改革和建设,从课程、教材、平台、实训等方面来构建该类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理论知识领域和知识点,从而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兴趣,使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在高职英语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是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有效举措.但就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渗透的现状而言,存在亟待提高的地方.就思想政治教育在高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提出建议,认为要注重学生善良人格的培养,强调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辩证法的真理,确立正确的认知.
针对工程材料与热加工的教学内容及特点,在MOOC应用背景下,从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资源、建立多元化学习评价体系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经过建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开发微信公众号和出版新形态一体化教材等实践,建立过程性评价机制、教考真正分离、重视过程和实践、开展混合式考核评价等,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并为其他相关专业课程实施混合式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为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支撑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等一系列国家战略.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全力探索形成领跑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中国经验,助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要能够更好地立足专业发展现状,加强特色专业建设探索,以更好地为社会输送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科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