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怎样写才能更生动形象

来源 :作文周刊(中考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luo2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雏形
  寒假趣事
  寒假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带我去李阿姨家做客,同去的还有妈妈其他两位朋友,他们的孩子和我年龄相仿,一个叫硕斌,一个叫晨晨。大人们说话,我们几个孩子就在一旁玩手机。(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语言简洁)
  忽然,李阿姨笑着说:“来,小伙子们,我们来猜个谜语怎么样?看看你们谁有最强大脑?”我们就把手机放下了。(写事件起因,过渡略显生硬。)
  阿姨说了一个谜面:“听者有,看者无;智者有,愚者无;高者有,矮者无。猜一个字哦!”说完,阿姨很期待地望着我们。我们暗暗想,这是什么意思?(“我们暗暗想”,表述不当)“听者有,看者无;智者有,愚者无;高者有,矮者无。”谜底猜一个字?这是什么?他们两个人也眉头紧皱,屋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写事件的进一步发展。对文中三个少年缺少个性化描写,人物特征不鲜明。)
  李阿姨笑了,提醒说:“你们可要用心思考啊,其实谜底很简单。我再提醒一下,‘恒磊有,晨晨无’。”旁边的硕斌急忙问:“阿姨,我呢?我有没有?”李阿姨笑着说:“差点忘了,硕斌也有呢!”(“阿姨”的语言描写很成功,既推动情节发展,又使事件的“趣味”渐浓。)
  “是……‘口’”晨晨紧张地说出答案。(“紧张”词意太重)我们都愣了。齐刷刷等着阿姨公布谜底。阿姨却笑而不语,仿佛让我们自己想想看!原来是这样啊!(此处缺少必要的说明)我们三个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阿姨说:“像這样的谜语啊,谁都能制作。谜面越有迷惑性,猜谜的人才越觉得有趣。你们也可以模仿着出几个谜面呀!”(由猜谜语而制作谜语,事情越来越有趣,紧扣题目“寒假趣事”。)
  这游戏越来越有趣了,我们跃跃欲试。可是老半天过去了,谁也想不出一个。后来硕斌从李阿姨的书房拿来一本书,翻着找,(此处如果能把陈述性语言改为生动的描写,文字会更生动形象)还别说,他马上说出来一个谜语:“君子有,小人无。强者有,弱者无。”我一看他手里的书,居然是一本《孙子兵法》!(出得巧妙,且符合书的内容。)
  我后来也想到一个:“凳子有,桌子无;盒子有,箱子无!”这即景生情的谜语把几位阿姨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谜面出得有趣!整个猜谜经过趣味横生。)
  这个猜谜游戏真有趣!(结尾点题,呼应题目。但立意不深,作文主旨还可以进一步深化。)
  点评
  这篇作文围绕题目“寒假趣事”中的“趣”字,写了在李阿姨的引导下猜谜语、制作谜语的经过。事件以猜谜语开始,以大家制作谜语掀起“趣事”高潮,在一种快乐轻松的氛围中结束。选材新颖别致,叙述上围绕记叙文的六要素有条理展开,人物有主有次,结构层次分明。但不足之处在于,对于作文中出现的多个人物,缺少个性化的描写。对于猜谜过程中“我”的心理变化,缺少必要的补充说明。结尾点题,呼应题目,结构意识很强,但议论不足,导致立意肤浅,缺少对生活的启发意义。
  升格作文
  寒假趣事
  ◎马恒磊
  寒假里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带我去李阿姨家做客,同去的还有妈妈的其他两位朋友,他们的孩子和我年龄相仿,一个叫硕斌,皮肤黑黑的,一双眼睛特别亮;一个叫晨晨,跟我一样戴副眼镜,说话声音低低的。(外貌描写,寥寥几笔勾勒出人物特征。)
  大人们说话,我们三个各自低头玩手机。李阿姨大概看我们玩得太久了,提议说:“来,小伙子们,我们来猜个谜语怎么样?看看你们谁是最强大脑!”我立刻来了兴致,晨晨也瞪大了眼睛一脸期待,硕斌恋恋不舍地把手机放在了桌子上。(神态描写,观察细致。)
  李阿姨说了一个谜面:“听者有,看者无;智者有,愚者无;高者有,矮者无。猜一个字哦!”李阿姨说完,期待地望着我们。我暗暗想,这是什么意思?“听者、智者、高者”这些人有什么相同点?好像没有啥必然联系呀!(由“我”的心理描写,写出猜谜思路)再看他们两个,晨晨眼睛瞪得更大了,硕斌一脸茫然。(呼应前文,人物形象越来越鲜明。一设悬念。)
  李阿姨笑了,提醒说:“你们可要用心思考啊,其实谜底很简单。我再提醒一下,‘恒磊有,晨晨无’。”啊?我跟晨晨面面相觑,互相打量,愣是看不出什么所以然(用神态描写表现人物心理。二设悬念)。旁边的硕斌急忙问:“阿姨,我呢?我有没有?”李阿姨笑着说:“差点忘了,硕斌也有呢!”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单独成段,营造“冥思苦想”的气氛。)
  “是……‘口’?”晨晨试探性说出答案。我们更是一愣,齐刷刷望着李阿姨。她却笑而不语,仿佛让我们自己想想看。我仔细一想,嗨,可不就是个“口”字!“听”“智”“高”三个字都含有“口”字部,“看”“愚”“矮”三个字就没有“口”;我的名字里有个“磊”字,硕斌的名字里有个“硕”字!原来是这么个“有”和“无”啊!(解说猜谜思路,揭开谜题)我们三个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阿姨说:“像这样的谜语啊,谁都能制作。谜面越有迷惑性,猜得才越有趣。你们也可以模仿着出几个谜语呀。”
  这游戏越来越有趣了,我们跃跃欲试。可一时之间,我们还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字来出这个谜语,硕斌急中生智,从书房拿来一本书,捧在手里一页一页翻着找,忽然他一拍巴掌:“有了!君子有,小人无。强者有,弱者无。”(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使人物如在眼前)我夺过他手里的书一看,居然是一本《孙子兵法》!
  我也不甘示弱,但越急越说不出。忽然,李阿姨家客厅的桌凳给了我灵感:“凳子有,桌子无;盒子有,箱子无!”这即景生情的谜语把几位阿姨也乐得哈哈大笑起来。晨晨冲着我竖起大拇指。(不忘次要人物刻画,兼顾整体。)
  这次猜谜经历让我久久难忘,我第一次发现我们的语言文字竟然如此有趣!那天李阿姨夸我们每个人都很聪明,都是“最强大脑”,但我知道,爱读书爱学习的人才有真正的最强大脑。(由游戏之趣而发现文字之趣,水到渠成,呼吁大家多读书,立意深刻。)
  忘了说,李阿姨是妈妈的好朋友,是我市一中的一名语文老师。(补充一笔,看似画蛇添足,实则巧妙含蓄。)
  点评
  升格文保持了原文的优点,进一步突出了题目中的“趣”字,且叙事更加有条理,吸引读者的兴趣。在叙述过程中,适当增加了对人物的外貌、心理、动作和神态描写,使人物形象鲜明可见,如“我”的善于观察思考,硕斌的外向机灵,晨晨的谨慎内敛,也让整个猜谜过程更加有趣味。结尾在叙述的基础上议论点题,结合生活实际,呼吁大家多读书,立意积极向上。结尾补充一笔,揭开整篇作文最大的悬念,让一个用心良苦的语文老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升格小结
  一篇优秀的中考叙事类作文,最关键的是整体把握命题者的情感倾向,一般来说,将关键处写具体是记叙类作文吸引读者的基础,要想让作文更具体,可以用以下方法:
  1.解剖充实法。就是把事物整体从地点、时间、事件、人物等不同的角度,分解成若干的小部分,然后按一定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具体写出来。2.补插充实法。就是回忆出与当时或眼前有关的情景,运用插叙或补叙的方法进行充实。3.细节充实法。就是围绕中心,增添一些与事物有关的细枝末节,以收到具体感人的效果。
  内容具体形象,是记叙文最基本的要求,只有具体形象地写人叙事、写景状物,才能强烈地感染读者。同学们在中考考场上抓住以上几点,就能得心应手地写出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记叙文了。
其他文献
【文题解读】  把近几年考题的导语和命题放在一起解读,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共同点:“我”的主体色彩浓厚,突出“我”的存在感,属于典型的自我类考题。这就要求考生从第一人称的角度去记叙故事,体验生活,表达感悟。其实,作文用第一人称写作,取材真实,感悟独到,较易避免雷同,更易得到高分。这点应该引起2018届宁夏考生的重点关注。  2017年宁夏作文题中的導语可以分两部分解读。前一个排比句引导考生打开写作的思
期刊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几经风雨洗礼的赤壁山上正举行一年一度的辩论会。  主持人:主命大师  选手:逐利者、追名者、为国者等。  主命大师面部略带威严,朝几位选手看了看后,说道:“各位选手稍安勿躁,今年辩论会的主题为‘生命之重’。我们这些生者都会有在生命中有所作为和在生命中奔腾驰骋、做好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的想法。那么请问诸位,你认为生命中的重要之事是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吧!” 
期刊
秋风习习,我们进入了中学的大门,尋觅着,找到了我们共同的家——初一(2)班。  几句简单的寒暄后,您对我们说:“我不要求你们必须多么优秀,但请你们始终做个自信而不自大的人。我相信,初一(2)班会因你们的到来而精彩。在未来奋斗的每一天里,我们都要团结。”我们都被您一席话所感染,对未来充满期待。您脸上洋溢着温暖的大叔型笑容,两个酒窝若隐若现。  追随您坚定而有力的脚步,我们雄赳赳地出发了。  秋高气爽
期刊
他从小兴趣广泛,尤其偏爱文学、音乐。读大学时,他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是——成为一个对诗歌、小说、音乐等都有所建树的人。为此,他每一天都以最大的热情去投入,为实现梦想而孜孜不倦。  后来,当他在哥伦比亚大学教书的时候,他很想兼职从事创作。可是,每当他信心百倍地准备去做的时候,那千篇一律的上课、看卷子、开会等诸多事情,把他白天、晚上大片大片的时间都给占满了,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一直不曾动笔。开始时
期刊
中考议论文的写作常出现这样几个毛病:一是论点不够明确,内容苍白无力;二是不合文体要求;三是论证简单,疏于剖析,以叙代议;四是语言不精练,论据不够典型,缺少必要的论证技巧。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在考场上写出大气磅礴、论证严密、文采斐然的议论佳作呢?现将这些典型失误进行一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供考生借鉴。  论点不够明确  论点是考生对问题的看法、见解和主张,应该体现考生的观点和判断。因此它只能是议论性
期刊
前言  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当代中学生最为朴素的情感表达,无论是徜徉在古诗词之间,还是聆听名家笔下的召唤;无论是生命长河中的忧国忧民,还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这一代中学生都是家国情怀的传承者。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传统节日,体味最朴素也是最真切的家国情怀,思考当代中学生如何弘扬传统文化。  揭秘  端午节中的家国情怀  关于端午节纪念谁,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说法,但一定跟三个人有关
期刊
有人说他是挺拔的大山,有人说他是温暖的避風港,有人说他是成长路上的领路人。  父亲,对我来说,是一个早已渗入骨血里的最亲的人,又似乎只是一个空洞的名词。  与他朝夕相处了十五年,两个男人之间的战争在我读初二的时候爆发了。东西被摔得乒乓响,夹杂着劈里啪啦的破碎声……这一切的声音仿佛在我耳边都成了一支狂野粗犷的交响乐,使我内心的狂躁愈演愈烈!  那次战争,以我“砰”的一声摔门声结束。我回头望了眼那个家
期刊
那个热烈的夏末,草木皆是欣欣然。晨风拂过,一切都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模样。  我心中不甚舒坦,站在跑道上,不知该开始,还是该结束。开始那就义无反顾地向前,结束便意味着往后退一步。两者虽一步之遥,但是我的眼前似觉山重水复。  身为班里的长跑健将,参加运动会是自然的。倘若以往,此时此刻我一定信心满满,跃跃欲试。而如今,我却踌躇不前,内心波涛汹涌。  记忆如同此时受伤的我,不忍触碰。在之前的接力跑中,我一个
期刊
一、题目醒目,先声夺人。《雪地里的红棉袄》,这个题目像一幅画的题名,色彩对比鲜明,视觉形象强烈,让人未读其文眼前已先一亮,进而浮想联翩,激发了强烈的阅读兴趣。等读罢文章,回顾题目,才顿悟“雪地里的红棉袄”颇富象征意义。一个突遭不幸的家庭,善良纯朴的嫂子用她的一生支撑起“我”那清贫苦寒的家。联系全文内容看,“雪地里的红棉袄”这一题目,可谓先声夺人,用色彩浓烈的画面,烘托了主人公的崇高形象。  二、布
期刊
【文题解读】  第一题动笔前,我们必须弄懂“真”有哪些内涵,因为“真”的内涵直接影响着文章的立意角度;其次,我们要选择最擅长的一个角度,或编故事或生发议论。下面笔者提供四个参考角度:  ①真金不怕火来炼。这其实说的是真才实学,很容易让大家想到历史上或者典故里那些自食其果的“假”,如滥竽充数、纸上谈兵等。你可以用正反对比的方法来论证、诠释“学问贵在真”。  ②不识庐山真面目。考生可以就“认清事物的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