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点击笔者家乡所在城市天津,定位经历了百年沧桑的老街估衣街,在得出这一历史街区存在居民构成变化的结论后,基于城市记忆理论提炼抽象和具象城市记忆,通过访谈与调研来研究估衣街地区不同人群的城市记忆认知情况,根据调研数据建立城市记忆指标体系。调查表明,估衣街地区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在城市记忆认知方面存在巨大差异。针对现状,本文进行了差异机制分析,提出针对估衣街地区改造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历史街区 城市记忆 居民构成
一、引言
1.背景。
1.1天津,一座以特有“殖民文化”构建深层结构的城市。站在鞍山西道的街角,你可以看到由日式、意式和现代化三种风格的建筑构成的城市立面。天津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同样也是一座困惑的城市。
1.2估衣街是天津一条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坐落于繁华的东北角和北大关之间,全长800米, 20世纪30年代初,它一跃成为华北地區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中药材及日用小商品交易的集散地。
2.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以抽象城市记忆和具象城市记忆为切入点。针对估衣街新旧居民展开调研及访谈,让居民手绘意向地图、1V1调查,试图解惑以下几个问题:
2.1估衣街新旧居民所承载或感知到的的城市记忆是否存在异同?
2.2如果如果居民构成发生变化,对城市记忆确有影响,那么如何延续断裂的城市记忆?
二、估衣街地区居民构成调研
1.本文所用的城市记忆体系建立。
1.1具象化城市记忆。根据Kevin Lynch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笔者将本文中的具象城市记忆概括为估衣街居民认知范围内的道路及边界、估衣街区域内的节点及标志物。因此笔者对估衣街地区的主要对象进行如下分类:
居民记忆中认知范围内的道路及边界:估衣街、北门外大街、北马路、影院街、金钟桥大街、大胡同、宏济里。估衣街区域内的节点及标志物:大胡同、老商铺、牌匾、天津传统院落。
1.2抽象化城市记忆。这一部分笔者参考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理论,它将城市另辟蹊径的总结为一个与人关联度更高的空间,这意味着空间形态、人的交往活动、时间、社会文化意义存在于这个空间中,场所(或者说本文中的估衣街地区)具有拟人化独立意志。换言之,城市记忆与人互相依存,人的活动消失,记忆也就暂停了,正如维苏威火山灰淹没下的庞贝古城,只能称之为古迹,而不再具有生命力。
2.结果分析。通过居民记忆地图发现,大部分居民所认知的估衣街地区边界是比较一致的——东至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南至北马路,北至南运河附近。对于大多数外来人口来说,生活所迫使他们将大部分关注放在生意上,因此他们的记忆范围相对较小。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人口,估衣街都是地域内首先被识别出来的,毫无疑问估衣街是本地区的核心。此外,估衣街和宏济里构成的鱼骨状街巷、大胡同也由于独特的空间布局形成较为强烈的意象。但这是对于原住民而言的,对外来人口来说,他们对除了自己主要活动的街道外的街道了解甚少。关于对名称来源的认识,原居民和外来人口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至少过半的原住民对估衣街这一地名的来源有所了解,但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口表示对此不了解。由于估衣街这一地名直接与本地区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所以这恰好从侧面反映出两个不同的城市记忆群体对这一地区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认知差异。
三、不同群体对于估衣街地区记忆感知不同的差异机制分析
至今仍旧生活在估衣街地区的原住民,大都凭借房租和低保来维持生活,他们安于现状,不奢望搬去更好的地方生活,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更多地表现出无奈。他们面对着增长的生活需求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困境,因此原住民话家常时更容易带着这种情绪,这导致了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对估衣街地区认同度的下降,也就影响了城市记忆的传承。而新居民也就是外来人口,大多数凭借经商维持生活,普遍对现状生活条件表现出不满意,因此会更多的把精力和关注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收入上,对城市认知参与度不高,也对记忆要素感知表现的比较冷淡。
四、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承策略
1.规划知新,也应知旧!对于估衣街地区来说,收入的差异带来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对这里的认知。可以说,居民构成的变化给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的传承带来了负面效应。天津,这是一个历史上带有“帝国主义”、“半殖民地”字眼的租借,在这片土地上,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可以拥有共同的记忆,也必然有着不能分享的内容。估衣街的“夕阳建筑”、“夕阳历史”在改造中如何辩证的去处理这种矛盾思维,应该被规划者重视。
2.更新策略探讨。
2.1改善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播方式。从理想状态分析,居民更愿意从影视网络和活动中获取城市记忆,但是现实中往往更多地以口述的方式来接受记忆信息。意愿与现实的记忆获取方式存在着差异。因此从这个结果来看,应该加大影视网络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群体,同时增加居民活动场所、丰富文化活动,进而增强居民的参与度,使得城市记忆得以延续。
2.2制定完善的估衣街地区保护措施。由于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承存在诸多问题,产生了居民城市记忆不完整甚至断裂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1)估衣街地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出现的拆除、修复、重建等都必须要经过相关专家的严格审核。(2)成立估衣街城市记忆档案馆,存放与估衣街地区相关的照片、影像、历史实物、书籍等不同形态的记忆资料,场景再现等手段也可以考虑采用。(3)成立城市记忆宣传体系,使得不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人口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估衣街的历史气息。 (4)加强对年轻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估衣街地区的历史。
2.3创造完整的估衣街记忆环境。虽然现在对估衣街的保护逐渐被重视起来,也有相关部门制定了保护改造制度,但是客观来说估衣街的记忆对象已经不再处于其应该处于的历史环境中,它们就好像城市中的孤岛,虽然难以修复曾经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把不同时间段的对象通过路径设计重新将点连成线,进而形成面,进而一定程度上打造出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城市记忆面。
2.4功能置换在保护估衣街建筑中使用。对于一些特色建筑,可以不考虑拆除而进行功能置换。比如将老旧建筑改造成体验酒店,或者是场景再现的场地。功能的更新同时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与情感,考虑怎样能更积极的调动估衣街地区新旧居民的参与度。
3.写在最后——从“一个乡村里的中国”到“千城一面”。笔者曾很喜欢“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样的表述。但现在笔者认为一个村庄里看不到中国,一个城市里也看不到,见微未必知著。中国如此之大,以致于任何单一叙述都是可疑的,因为“放诸四海而皆准”这种话,往往是一种思维上的偷懒,而非真理。我们听过太多“乡土沦陷”的说法,这无疑代表着一种“城市记忆”的断裂。关注居民构成变化给城市记忆延续带来的影响,赋予城市记忆流动的记忆,让旧城改造不“千城一面” 。
最后,身为一名城乡规划系的学生,笔者私心希望,“千城一面”能缓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划者应该更多地从社会学视角去考虑,考虑不同居民的记忆与情感需求,把更多向下沦陷的乡土往上托举。 也希望,更多的人在近乡时,能只有“情切”,没有“情怯”。
参考文献:
[1]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广东:南方建筑,2008年11期.
[2]李王鸣,江佳遥,沈婷婷.城市记忆的测度与传承—以杭州小营巷为例[D],城市问题,2010.
[3]宋盈,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3.
[4]张建虹,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天津五大道开发及保护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
作者简介:白佳尼(1995.08—)女。籍贯:陕西省清涧县。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
关键词:历史街区 城市记忆 居民构成
一、引言
1.背景。
1.1天津,一座以特有“殖民文化”构建深层结构的城市。站在鞍山西道的街角,你可以看到由日式、意式和现代化三种风格的建筑构成的城市立面。天津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同样也是一座困惑的城市。
1.2估衣街是天津一条拥有600多年历史的老街,坐落于繁华的东北角和北大关之间,全长800米, 20世纪30年代初,它一跃成为华北地區绸缎、布匹、毛皮、服装、笔墨文具、中药材及日用小商品交易的集散地。
2.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笔者以抽象城市记忆和具象城市记忆为切入点。针对估衣街新旧居民展开调研及访谈,让居民手绘意向地图、1V1调查,试图解惑以下几个问题:
2.1估衣街新旧居民所承载或感知到的的城市记忆是否存在异同?
2.2如果如果居民构成发生变化,对城市记忆确有影响,那么如何延续断裂的城市记忆?
二、估衣街地区居民构成调研
1.本文所用的城市记忆体系建立。
1.1具象化城市记忆。根据Kevin Lynch提出的城市意象理论,笔者将本文中的具象城市记忆概括为估衣街居民认知范围内的道路及边界、估衣街区域内的节点及标志物。因此笔者对估衣街地区的主要对象进行如下分类:
居民记忆中认知范围内的道路及边界:估衣街、北门外大街、北马路、影院街、金钟桥大街、大胡同、宏济里。估衣街区域内的节点及标志物:大胡同、老商铺、牌匾、天津传统院落。
1.2抽象化城市记忆。这一部分笔者参考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提出的“场所精神”理论,它将城市另辟蹊径的总结为一个与人关联度更高的空间,这意味着空间形态、人的交往活动、时间、社会文化意义存在于这个空间中,场所(或者说本文中的估衣街地区)具有拟人化独立意志。换言之,城市记忆与人互相依存,人的活动消失,记忆也就暂停了,正如维苏威火山灰淹没下的庞贝古城,只能称之为古迹,而不再具有生命力。
2.结果分析。通过居民记忆地图发现,大部分居民所认知的估衣街地区边界是比较一致的——东至大胡同,西至北门外大街,南至北马路,北至南运河附近。对于大多数外来人口来说,生活所迫使他们将大部分关注放在生意上,因此他们的记忆范围相对较小。无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人口,估衣街都是地域内首先被识别出来的,毫无疑问估衣街是本地区的核心。此外,估衣街和宏济里构成的鱼骨状街巷、大胡同也由于独特的空间布局形成较为强烈的意象。但这是对于原住民而言的,对外来人口来说,他们对除了自己主要活动的街道外的街道了解甚少。关于对名称来源的认识,原居民和外来人口也表现出极大的差异。至少过半的原住民对估衣街这一地名的来源有所了解,但绝大多数的外来人口表示对此不了解。由于估衣街这一地名直接与本地区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所以这恰好从侧面反映出两个不同的城市记忆群体对这一地区历史文脉和城市记忆的认知差异。
三、不同群体对于估衣街地区记忆感知不同的差异机制分析
至今仍旧生活在估衣街地区的原住民,大都凭借房租和低保来维持生活,他们安于现状,不奢望搬去更好的地方生活,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更多地表现出无奈。他们面对着增长的生活需求和落后的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带来的困境,因此原住民话家常时更容易带着这种情绪,这导致了人群特别是年轻人群对估衣街地区认同度的下降,也就影响了城市记忆的传承。而新居民也就是外来人口,大多数凭借经商维持生活,普遍对现状生活条件表现出不满意,因此会更多的把精力和关注放在如何提高经济收入上,对城市认知参与度不高,也对记忆要素感知表现的比较冷淡。
四、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承策略
1.规划知新,也应知旧!对于估衣街地区来说,收入的差异带来的生活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对这里的认知。可以说,居民构成的变化给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的传承带来了负面效应。天津,这是一个历史上带有“帝国主义”、“半殖民地”字眼的租借,在这片土地上,原住民和外来人口可以拥有共同的记忆,也必然有着不能分享的内容。估衣街的“夕阳建筑”、“夕阳历史”在改造中如何辩证的去处理这种矛盾思维,应该被规划者重视。
2.更新策略探讨。
2.1改善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播方式。从理想状态分析,居民更愿意从影视网络和活动中获取城市记忆,但是现实中往往更多地以口述的方式来接受记忆信息。意愿与现实的记忆获取方式存在着差异。因此从这个结果来看,应该加大影视网络宣传力度尤其是针对年轻人群体,同时增加居民活动场所、丰富文化活动,进而增强居民的参与度,使得城市记忆得以延续。
2.2制定完善的估衣街地区保护措施。由于估衣街地区城市记忆传承存在诸多问题,产生了居民城市记忆不完整甚至断裂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策略:(1)估衣街地区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出现的拆除、修复、重建等都必须要经过相关专家的严格审核。(2)成立估衣街城市记忆档案馆,存放与估衣街地区相关的照片、影像、历史实物、书籍等不同形态的记忆资料,场景再现等手段也可以考虑采用。(3)成立城市记忆宣传体系,使得不论是原住民还是外来人口在任何地方都能感受到估衣街的历史气息。 (4)加强对年轻群体(特别是大学生)的教育,使他们更加了解估衣街地区的历史。
2.3创造完整的估衣街记忆环境。虽然现在对估衣街的保护逐渐被重视起来,也有相关部门制定了保护改造制度,但是客观来说估衣街的记忆对象已经不再处于其应该处于的历史环境中,它们就好像城市中的孤岛,虽然难以修复曾经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把不同时间段的对象通过路径设计重新将点连成线,进而形成面,进而一定程度上打造出具有相对完整意义的城市记忆面。
2.4功能置换在保护估衣街建筑中使用。对于一些特色建筑,可以不考虑拆除而进行功能置换。比如将老旧建筑改造成体验酒店,或者是场景再现的场地。功能的更新同时考虑不同人群的需求与情感,考虑怎样能更积极的调动估衣街地区新旧居民的参与度。
3.写在最后——从“一个乡村里的中国”到“千城一面”。笔者曾很喜欢“一个村庄里的中国”这样的表述。但现在笔者认为一个村庄里看不到中国,一个城市里也看不到,见微未必知著。中国如此之大,以致于任何单一叙述都是可疑的,因为“放诸四海而皆准”这种话,往往是一种思维上的偷懒,而非真理。我们听过太多“乡土沦陷”的说法,这无疑代表着一种“城市记忆”的断裂。关注居民构成变化给城市记忆延续带来的影响,赋予城市记忆流动的记忆,让旧城改造不“千城一面” 。
最后,身为一名城乡规划系的学生,笔者私心希望,“千城一面”能缓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规划者应该更多地从社会学视角去考虑,考虑不同居民的记忆与情感需求,把更多向下沦陷的乡土往上托举。 也希望,更多的人在近乡时,能只有“情切”,没有“情怯”。
参考文献:
[1]朱蓉,城市记忆与城市形态—从心理学、社会学角度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延续[J],广东:南方建筑,2008年11期.
[2]李王鸣,江佳遥,沈婷婷.城市记忆的测度与传承—以杭州小营巷为例[D],城市问题,2010.
[3]宋盈,城市化进程中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方法研究[D]湖南大学,2003.
[4]张建虹,基于城市经营理念的天津五大道开发及保护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4.
作者简介:白佳尼(1995.08—)女。籍贯:陕西省清涧县。学历:大学本科。研究方向:城乡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