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落实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f6570941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本文主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学;鼓励
  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方面的基本价值,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和生物学基本观点,提升科学素养.既要让学生建立生物学核心概念,以达成对生命的理解,又要让学生参与科学探索的实践,体验生物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感悟生物学思想、方法,建立对生物学的理解。因此,基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本文主要考虑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实施。
  一、 鼓励学生亲历教学教具的制作
  自制教具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又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课堂教学产生一种自主参与的向往。在自制教具的过程中,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能拉近学生和课本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科学思维观,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比如:在制作小肠绒毛的课件时,学生利用绒毛突起的形态模拟小肠绒毛,将其黏在抽油烟机排烟管内壁,在制作过程中,反复学习课本有关小肠结构的知识,同时查阅大量网络知识,避免制作出来的结构出现事实上的误差。再比如制作肾单位的结构模型,在教学肾单位形成尿液这一生理过程时,这部分知识对于初一的学生是比较抽象,因而也是有一定的认知上的难度,但是,当学生参与了这一教具的制作,在考虑材料的选择,制作教具的科学性等方面后,明白了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同时在制作包在肾小球外的肾小囊是一个囊状结构,其内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这样的结构特点才有可能具备其过滤的功能,其次在肾小管外设计缠绕在其外的毛细血管,根据毛細血管的结构特点,可以很好地理解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同时在选择红色的电工胶带缠绕在肾小球两端的塑料管上,蓝色的电工胶带缠绕在肾静脉上,分别模拟动静脉血管,这种制作让学生明确了肾单位内的两条通路:尿路和血路。这些的教具的制作也是需要以充分掌握小肠内壁结构和肾单位的结构知识为前提,同时在制作教具的过程要查阅资料,需要小组合作,需要总结论文,真正体现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不单纯局限在学习知识,同时在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上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 鼓励学生课后积极参与探究实验活动
  随着中考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深入,实验题多表现为以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根据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试题的答案取向于开放性和创新性。同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要求教学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为主。所以生物教学中,学生亲历实验的过程,感受设计实验的过程,参与的乐趣对于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方法、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并进而逐渐养成社会责任感。因此,除了课堂有限时间的有限几节实验课,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并关注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原则以外,应该布置学生积极在课外,定时定期地同步课本内容,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实验,以此来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感受因为各种主客观原因而出现的各种不同数据结果,并进而组织学生思考,从而理解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有:收集数据的方法,工具,研究者自身的偏见,环境,所取的样本等等。这样的实验过程,既符合科学探究的本质,又能激发学生对于探索的乐趣,同时,因为不局限于课堂有限实验时间的禁锢,学生在课外有更充裕的时间,可以对探究过程可能出现的种种现象、结果进行质疑,讨论;而小组成员之间又可以充分交流,成员之间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通过讨论交流,可能就会迸发智慧的火花,出现大胆地猜想,而学生大胆猜想正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只有通过猜想,才能激发学生思考,引导钻研,科学探究才能顺利开展。而这种种不是课堂有限的四十五分钟可以实现的,所以课外时间的延展,创设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地开展课外探究实验活动,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多么有效的!例如,探究小鼠走迷宫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如果能充分地利用课外时间,学生在准备小鼠的品种,以及准备迷宫的器材和迷宫的繁简方面,就会进行多次思考与实践,而我们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充分展示,既成就了学生个人魅力,又真正达到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教学目标,当然在培养生物学兴趣方面也就顺理成章了。八年级上册在教学细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时,有些事例是学生比较生疏,又相对比较抽象,但是让他们亲自参与实验设计活动,既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培养科学的思维,又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形成学习的内动力,这正是我们在教学上乐于看到的。因此在这部分教学中,我会让学生课前学习酿酒,制作酸奶,既能让他们自觉主动地预习新知,又能让他们在课前对疑难问题积极思考,有利于调动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过程需要拍照制成PPT,这样不仅培养了小组之间的合作,同时可能还会用到家长的力量,增进了亲情,体验了社会责任感。最后学生收获胜利的果实,分享劳动成果,感受知识的力量和学习的乐趣,真正落实了知识、能力和社会的联系,这种教学又何尝不是幸福快乐的?!
  三、 引导学生利用画图的方式进行生物结构与生理的认识
  初中生物课主要体系是从生态结构及生理诸方面进行研究的,对于生物的一些结构与生理方式,有时候单纯靠语言描述或识记既麻烦又费解,这时候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引入板画,就可以化繁为简,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让学生及时看到所研究的对象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活动,使学生迅速正确地掌握知识,弥补其他直观教具的不足,同时又能促进其他直观教具的运用。这种图与文之间的转化模式在教学上的运用,也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创新的意识,学会学习方法的变通,培养科学的思维,体验生物学的学习方法的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比如,在教学泌尿系统的组成的内容,单纯地去记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的组成及功能,不如画图来得更直观,恒久,边画边思考各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这种学习方法来得有趣又方便识记。再比如血液循环途径的教学,讲心脏的各部分结构名称,及相连血管名称和血液循环的路径,血液变化,内容繁杂,通过板画加上不同颜色的标注,表示不同血管内血液的变化,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既识记了知识,又领会了两种循环途径的血液变化的原理,这样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生物学知识,毫无疑问是有利的。
  四、 教师自身人格魅力的塑造影响学生的终身素养
  教师日常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的教条式的说教,如此这般对学生的教育往往微乎其微,有时甚至引起青春期学生的逆反,所以关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教育,我考虑的是从自身学习做起,并对学生进行日常每节课上的渗透,这样就可以做到润物细无声,学生在日常教学中的耳濡目染,就是对其最好的教育。例如,我们对于生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于周围生物的关爱,在日常课堂上,我们总给学生呈现的是我们作为一个人的积极向上的态度,对于学生的过错不苛责,对于课堂上出现的调皮学生的捣蛋行为,我们采取的是智慧,幽默的化解方式,那么我们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矛盾时是不是可以学到妥协而不是事事剑拔弩张呢,我们对于学生的错误不是一味指责,而是一起面对和解决,在面对班级共同的问题上,与学生一起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那么对于学生积极面对生活的困难是不是也是一种影响呢?如此种种可见一个教师自身的素质对于其所任教班级的学生的影响是多么重要,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注重自身核心素养养成的教师,应该做到终身学习的习惯,真正达成我们作为一名“灵魂工程师”的理想。作为一名教师,始终让自己活成一束光,既点亮自己,又照亮他人,对学生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滋养,因此,核心素养应该是源于教师,再落实于学生。
  用核心素养来梳理培养目标,相信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作为新一代教师,我们应做到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让我们的生物课堂由知识教育走向素养教育。
  参考文献:
  [1]肖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实验设计能力的尝试[J].生物学通报,2003,38(2).
  [2]谭永.中学生物学课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教育价值[J].生物学教学,2016,41(5).
  [3]李丽.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生物课堂效率[J].中学生物学,2014,30(4).
  [4]肖月娥.黑板画与初中生物教学[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9(Z2):92.
  [5]周建国.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J].科学大众,2009,585.
  作者简介:
  缪柳华,福建省福安市,福安市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已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重点。本文主要基于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数据特点分析,结合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从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两方面来探析如何提升中学生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大数据;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一、 大数据时代的背景和信息特点  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发展,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主要的信息数据特点
当今社会正在经历着由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巨变,网络平台的飞速发展和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高中历史教学要融合信息技术,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现历史教育的功能.
摘 要:新通讯技术、电子设备等带来的信息大爆炸,尤其是一些省分新中考背景下,地理学科在中考分值比重下降,直接导致学生课堂秩序、学习主动性锐减。在这种新常态下,初中地理教育工作者更应懂得运用“常规不俗套、新颖有成效”的激励方法,激发地理兴趣、主动寻找学科方法、提升地理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中学地理教师任重道远。  关键词:学习动机;激励方法;课堂观察  教育改革,呼声者众。  笔者在近些年的教学工作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以及学习都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因此学好信息技术就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拥有高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成了社会对人才的重要评价标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整个教学的关键,在这一阶段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探讨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对中
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如何实现两者的优化整合,是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略述一二.
摘 要:本文以探究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为主要阐述,结合当下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新思想和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初中历史进行高效课堂构建的策略为主要依据,构建轻松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积极研究兴趣;创新教学手段,积极引导学生学习;加强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引导生生互动,提升合作能力这几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新课改下历史高效课堂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历史;高效课堂
摘 要:随着我国对教育发展的不断重视,核心素养成为促进教育进步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教育发展不是仅仅通过学生成绩的提高得以表现,更重要的是对核心素养的形成和把握,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核心素养;培养途径  一、 引文  教育的目的在于立德树人,核心素养的提出能够真正实现教育发展的这一目标,是现阶段条件下顺应时代发展的根本趋势,在
摘 要:地理是中学阶段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逐渐进入信息化时代,“互联网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如何采取更加积极的“互联网 ”教学策略以提升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 ”在中学地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接着通过实际的教学案例重点探讨了“互联网 ”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