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已故王烈夫教授(1931-2010)生前花费了32年时间,编撰的这部厚重的《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丛书,终于出版面世。说它厚重,不仅指它4大本洋洋400多万字,而就它所涵盖之内容、编撰之章法,其全面性、系统性,以及可读性和收藏价值,也堪称一帜。
王老先生毕生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一生都在读书、教书中度过。在长达45年教书生涯中,从中学教语文到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他除了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还勤于笔耕。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多本中国古典文学名篇注解析译著作和与教学有关的书籍。然而,他终生最大的夙愿,就是全面系统地编撰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丛书。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学作品浩若繁星。前人已有文学史和文学研究专著,有综合性选本和名家名著选本,以及有各类文学体裁的读本。但因各有标尺,取舍不同,各有千秋,褒贬不一。王老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胸怀赤子之心,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多年教学经验,在借鉴前人成果之长的基础上,决意编纂这套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巨著。
在接触此书过程中,我感受到作者无论是在选编篇目之数量、体裁之广泛、解析之详尽等方面,都体现出一个“全”字。
该丛书选篇是从先秦至清末,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l世纪),下迄清王朝灭亡(公元1911年),时空跨越了三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从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出名篇,确实不易。作者本着“不名不选,是名不漏”的宗旨,全面系统地汇集各朝代名家名著,从中挑选名篇。他要求:
一、凡名篇必须是评家共识,有根有据的作品;
二、凡文学史专著、文学研究著作、文学词典、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中,绝大多数被引用和被点评的作品;
三、凡千古传诵,脍炙人口,长期以来受人民群众喜爱、或经常被引用、或妇孺皆知、或广泛流传的作品;
四、凡为世代教科书选用之作品,均可入选。制定以上标准,历代公认之名篇皆难以选漏,而有些既非出自名家名著中的名篇,则能被选入册中。
本丛书编撰以朝代为序,所选作品均按体裁归类。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散文、骈文、小说(包括“传奇小说”和“话本”)、戏剧(包括“诸宫调”、“杂剧”和“传奇戏剧”)。可谓“全”矣。
在篇目解读所设栏目方面,有专题介绍、原文、注释、解题、分析、译文等栏目,颇为具体。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结合自己从教多年,集毕生教研之心得,对所设栏目内容之解读,充分体现了详尽、通俗、浅明之特色。故使該书读者面更广,使其成为学生和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全貌,成为一部能指导他们系统学习我国古典文学的参考书与自学读本。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全书共选收有姓氏的名家348人,名篇1333篇。其中:诗606首、词277首、曲76首、散文299篇、辞赋34篇、骈文11篇、小说62篇、戏剧18折(出)。在其同类书籍中,也可谓“大全”之一吧。
王老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几十年如一日,不分严寒酷暑,没有节假闲暇,孜孜不倦笔耕。在他晚年,即使在病榻之上,仍忍着病痛顽强地编著。从1977年至2008年,历经32个春秋,巨著终于完稿。然而,正当他被自费出版不菲的经费难煞之际,时逢在中学时教过的我和另一位同学。当我们在他所居陋室中,看见堆摞近1米高、且字迹工整的手抄原稿时,我被老师对事业执著精神和毅力深深感动。为了圆恩师之梦,我毅然承诺力争花最少的钱,担当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时隔不到一年,王老先生病重住院。但可心慰的是,在他病危临终前夕,让他看到了赶制出来的这套丛书的效果图样,心安而逝。
在长达7年时间的中,原本由几人做的事我承担了。文编、美编诸事都得干,400多万字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在此工作期间,也遇到了一些没想到的困难。我这已逾古稀之年的人,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一想到这事是当老师生前之面所承诺的,且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便坚持下来。
该书在完稿过程中,得到了王老先生家人及生前好友、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也得到了图文社、出版社、印刷厂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也都是被王老先生的精神所感动而力助的。
有人建议,找一位名家权威给这套丛书题个序,增其“份量”。我认为不必。因为此书是王老先生的一生心血,其书之“份量”固在!况且,王老先生生前本就是一位处事“低调”的人。
斯人已逝,著作长存。倘若有在天之灵,王老先生定会含笑于九泉。
王老先生毕生酷爱中国古典文学,一生都在读书、教书中度过。在长达45年教书生涯中,从中学教语文到大学教授中国古典文学,他除了兢兢业业教书育人,还勤于笔耕。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出版多本中国古典文学名篇注解析译著作和与教学有关的书籍。然而,他终生最大的夙愿,就是全面系统地编撰这部《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丛书。
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文学作品浩若繁星。前人已有文学史和文学研究专著,有综合性选本和名家名著选本,以及有各类文学体裁的读本。但因各有标尺,取舍不同,各有千秋,褒贬不一。王老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胸怀赤子之心,根据自己的阅历和多年教学经验,在借鉴前人成果之长的基础上,决意编纂这套有自己特色的文学巨著。
在接触此书过程中,我感受到作者无论是在选编篇目之数量、体裁之广泛、解析之详尽等方面,都体现出一个“全”字。
该丛书选篇是从先秦至清末,上起西周初年(公元前1l世纪),下迄清王朝灭亡(公元1911年),时空跨越了三千年。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要从众多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选出名篇,确实不易。作者本着“不名不选,是名不漏”的宗旨,全面系统地汇集各朝代名家名著,从中挑选名篇。他要求:
一、凡名篇必须是评家共识,有根有据的作品;
二、凡文学史专著、文学研究著作、文学词典、文学理论、文学评论中,绝大多数被引用和被点评的作品;
三、凡千古传诵,脍炙人口,长期以来受人民群众喜爱、或经常被引用、或妇孺皆知、或广泛流传的作品;
四、凡为世代教科书选用之作品,均可入选。制定以上标准,历代公认之名篇皆难以选漏,而有些既非出自名家名著中的名篇,则能被选入册中。
本丛书编撰以朝代为序,所选作品均按体裁归类。体裁包括诗、词、曲、赋、散文、骈文、小说(包括“传奇小说”和“话本”)、戏剧(包括“诸宫调”、“杂剧”和“传奇戏剧”)。可谓“全”矣。
在篇目解读所设栏目方面,有专题介绍、原文、注释、解题、分析、译文等栏目,颇为具体。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结合自己从教多年,集毕生教研之心得,对所设栏目内容之解读,充分体现了详尽、通俗、浅明之特色。故使該书读者面更广,使其成为学生和广大读者全面了解我国古典文学全貌,成为一部能指导他们系统学习我国古典文学的参考书与自学读本。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注解析译》全书共选收有姓氏的名家348人,名篇1333篇。其中:诗606首、词277首、曲76首、散文299篇、辞赋34篇、骈文11篇、小说62篇、戏剧18折(出)。在其同类书籍中,也可谓“大全”之一吧。
王老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几十年如一日,不分严寒酷暑,没有节假闲暇,孜孜不倦笔耕。在他晚年,即使在病榻之上,仍忍着病痛顽强地编著。从1977年至2008年,历经32个春秋,巨著终于完稿。然而,正当他被自费出版不菲的经费难煞之际,时逢在中学时教过的我和另一位同学。当我们在他所居陋室中,看见堆摞近1米高、且字迹工整的手抄原稿时,我被老师对事业执著精神和毅力深深感动。为了圆恩师之梦,我毅然承诺力争花最少的钱,担当这套丛书的编辑、出版工作。
时隔不到一年,王老先生病重住院。但可心慰的是,在他病危临终前夕,让他看到了赶制出来的这套丛书的效果图样,心安而逝。
在长达7年时间的中,原本由几人做的事我承担了。文编、美编诸事都得干,400多万字的工作量可想而知。在此工作期间,也遇到了一些没想到的困难。我这已逾古稀之年的人,也曾想过打“退堂鼓”,但一想到这事是当老师生前之面所承诺的,且做的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便坚持下来。
该书在完稿过程中,得到了王老先生家人及生前好友、同事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编辑、出版过程中,也得到了图文社、出版社、印刷厂等单位和个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他们也都是被王老先生的精神所感动而力助的。
有人建议,找一位名家权威给这套丛书题个序,增其“份量”。我认为不必。因为此书是王老先生的一生心血,其书之“份量”固在!况且,王老先生生前本就是一位处事“低调”的人。
斯人已逝,著作长存。倘若有在天之灵,王老先生定会含笑于九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