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于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他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学如何巧妙、有机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中中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新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最终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方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是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困难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起创新呢?教师应改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性的传授,让一言谈变成群言谈,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三、由“应试”到“应世”转移,创建课堂和生活的“超级衔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有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以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为“应试”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下教师的口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教师怎么用你屈原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美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毕竟有时间和空间的差距,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恶性循环。其实,早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形容和批判传统教育;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仅仅是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我们看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的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构建。“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教关系时,指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综观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语文能力都很高,这实际上是革命的斗争实践增长了他们的才智。因此,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观与主体的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问、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衔接”,把学校變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四、“协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践课题、运用协调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文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语文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机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使人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素质。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中中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新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最终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方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是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困难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起创新呢?教师应改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性的传授,让一言谈变成群言谈,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三、由“应试”到“应世”转移,创建课堂和生活的“超级衔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有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以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为“应试”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下教师的口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教师怎么用你屈原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美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毕竟有时间和空间的差距,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恶性循环。其实,早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形容和批判传统教育;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仅仅是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我们看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的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构建。“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教关系时,指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综观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语文能力都很高,这实际上是革命的斗争实践增长了他们的才智。因此,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观与主体的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问、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衔接”,把学校變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四、“协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践课题、运用协调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文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语文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机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使人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