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如何适应创新教育需求的探讨

来源 :写作(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onao6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过的。创新教育需要渗透于各科教学中。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并且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不断注入活水,他才有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语文教学法进行的是母语教学,是一门基础学科的、工具性的学科教学,因此,把创新教学如何巧妙、有机的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至关重要。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
  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实践:
  一、回归人文科学,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育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樊笼中,失去人文科学应有的特征。教师讲读一篇课文,从作者、背景、结构、中心到写作特色,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学生作文,什么起承转合、不偏不倚,层层设防;学生做练习,要紧扣教材观点和高中中考考点,不敢越雷池半步。学生成了录音机,只有复制的功能,没有主动、自由的个性。学生的语文学习形成了思维定势,潜在的创新意识被紧紧挤压着,创新性被泯灭。
  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使其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并能在个人自由生活的同时承担不可推卸的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的责任,以达到弘扬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时代风尚的关怀人生的最终目的。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打破这种“理性的奴性(荣格语)的被动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搞活语文课堂,构建多方向互动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延伸。
  二、改变教学观念,大胆创新
  传统的教学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所有习题答案都以教师为准,课堂上教师是主宰,提问成了教师的专职,回答成了学生的义务。这样时时处处都困难控制学生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那这样的教育还从何谈起创新呢?教师应改变观念,建立一种“大语文”观,让单一的课本知识传授变成多样性的传授,让一言谈变成群言谈,鼓励学生多动脑、多疑、多发现;在阅读写作方面要大胆尝试、探索、出新成果;要让学生完成从“学答”到“学问”的转变;要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进行审美教育与德育教育。
  三、由“应试”到“应世”转移,创建课堂和生活的“超级衔接”
  语文是学生学习最早、学习过程最长的一门学科。但学生对这门学科最易满足也最易厌倦。因为学习经验告诉我们:只要能认识一两千字,稍具有分析能力,多看几本课外书,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也可以让试卷上的分数不下于六七十。于是,学生学业还未结束,对语文的新鲜之感、喜悦之情荡然无存了,结果,其语文能力日益低下。况且,传统的语文课堂主要是为“应试”做准备,这样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索然无味,无论教师怎样在课堂上口若悬河,眉飞色舞,学生顶多欣赏下教师的口才,听听课,实际上能使学生终身受益而获取的东西并不多;无论教师怎么用你屈原的放逐离骚幽情、陶潜的悠悠南山、杜子美的笔底波澜、李白的青天揽月……或爱斯美拉达和卡西摩多的美与善、铁的人物血的斗争的牛虻、呼唤人性复活的列夫托尔斯泰等等来熏陶,但这在一部分学生的眼里,毕竟有时间和空间的差距,离现实太遥远了,究其原因,我们是用“应试”的方式来对待现代人,长此以往,不会“应世”,反而恶性循环。其实,早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性教育改革运动)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这样形容和批判传统教育;教室里,“按几何图形排列着一行一行的简陋的课桌,仅仅是挤在一起,很少有移动的余地;这些课桌的大小几乎都是一样,仅能够放置书、笔和纸;另外,有一个讲台,一些椅子,光秃秃的墙壁,还可能有几幅画。我们看了这些情况,就能推断在这样的场所可能进行的唯一的教育活动。这一切都是有利于‘静听’的,因为单纯地学习书本上的课文,只是‘静听’的另一种形式,它标志着一个人的头脑对别人的依赖性。
  我们的传统教育偏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实践活动,而实际上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很大程度来源于生活的积累,来源于社会实践活动,来源于开放的课堂教学构建。“美国当代教育家卡尔罗杰斯指明学与教关系时,指出这样的学习原则:大量有重要意义的学习是从干中获得的;学生负责地参与学习过程中,对学习才会促进,使学习者全身心投入的自我启动学习是最持久的、最深入的。”由此可以看出,知识与兴趣是在实践活动中得到、产生并发展的。在创新性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各种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使其积累知识、丰富知识。比如督促学生阅读报刊杂志,关注社会热点;走出教室,研究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一些事物,懂得用自己眼光去观察理解社会现象和知识,打破思维的定势,通过实践获得新的看法和思想。综观历史,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等中国三代领导人的语文能力都很高,这实际上是革命的斗争实践增长了他们的才智。因此,当今时代,我们应改革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学校与社会生活脱节的传统教育,建立科学的学生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只有客观与主体的统一,才能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语文课堂教学应当与社会生活相联系,让学生解决为何学语文问、为谁学语文的问题;通过创新性语文课堂教学,透视现实社会生活,让学生明确学语文的实用性。建立“应试”(课堂教学系统)到“应世”(社会生活系统)两者之间的“超级衔接”,把学校變成与社会紧密联系的小环境,把学生培养成为谙熟事理、了解社会的新型社会成员。
  四、“协调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操作
  “协同教学”是一种融教学论、教学法、教材改革为一体的教学实践课题、运用协调理论,提高教学系统的自我组织能力,协调好教学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建立起语文教学系统自我调控的机制,使语文教学系统形成新的有序的整体机构,发挥最佳的整体功能,从而促使人的身心协同发展,提高人的素质。
其他文献
摘要:美术是小学学习的必修课,是欣赏性课程、技能培训课程、综合探索课程等的集中性教学,对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具有培养作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和观察能力,放飞学生的心灵,让他们具备创新思维。目前小学教育在新课标和新教材的引导下,虽然非常注重他们的创新能力的提高,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创新思维欠缺的问题,这是中国很多年来应试教育对学生思维形成的影响,也是现在大多数美术教育虽有培养创新思维的理念,却
期刊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经常和家长打交道,发现家长常这样说:“我们也常管,可就是不听,左耳进,右耳出。”(自制力差)“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能力差),“唯我独尊,家人围着转”(自私自利),“花钱大手大脚,毫不可惜”(消费观扭曲)……诸如此类的问题,实际说明只靠空洞的说教,其结果只能是说起来头头是道,行动起来判若两人,德育教育收效甚微。这让我们想起了禅里面有一个经典的公案叫做《他不是我》,故事是这样的
期刊
摘要: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群体德育工作面临着巨大的网络信息质量不好、网络信息淹没德育信息,小学生对网络的过分痴迷等问题。通过对网络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冲击剖析,提出通过互联网+教育,“网上”聊天,创新社会、学校、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形式等方法来对小学生群体开展德育工作。这有助于帮助小学生群体提高对网络的适应能力和交往素质,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关键词:网络环境;小学德育;对策  近年
期刊
摘要:语文教材的修订工作分三步走,其中包括教材的调研、编写和编辑。教材是教育之“本”,我们出版人要以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每一步的基本工作,只有这样,才能让教材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语文教材;调研;编写;编辑  教材是基础教育教学的依据,语文学科又是其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工具课程。翻阅语文教材,你会感到内容的精美,就连封面、装帧、版式、插图等都值得细细品味。作者把自己对生命的体验升华后
期刊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学校教育也随之信息化地发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学校的德育教育也更加形式多样丰富,无论是德育的内容,還是德育的方法和手段都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德育教育的效果也大大的提高。下面就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德育教学和教育,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与做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教育;效率  目前,由于大部分小孩都是独生子女,存在的德育问题主要体现在传统美德丢失、价值取向功利化、拜金主义、厌
期刊
摘要:我国的书法艺术随着几千年的传承、演变,是我国古代艺术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审美水平日益提升,掀起了“设计民族化”的思想热潮,因此,书法元素被广泛应用于现代设计的各个领域当中。伴随着世界各国的思想文化涌入中国,我国的传统文化力量逐渐弱化,因此加强对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力度,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认识,并对人们产生极为浓厚的传统艺术熏陶。综上所述,本文将对
期刊
摘要:使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对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如何提高大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一直是英语教师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影响阅读理解的因素可分为知识性和非知识性碍。知识性包括:词汇、语法、背景知识。非知识性包括:心理和阅读习惯。  关键词:学生;英语阅读能力;非知识性因素  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有效的阅读技巧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进,农村寄宿制学校也快速发展,短短几年便遍及全国各地每个乡镇。寄宿制学校的建立为农村离学校偏远的学生带来了福音,彻底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同时这些寄宿在学校的部分学生也出现了一些严重的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主要从农村寄宿学校问题生的界定,问题生的成因、类型及转化对策方面进行论述。希望通过对“问题生”的转化研究,可以帮助教师积累管理学生的经验,使教师的教育方法更加人性化
期刊
摘要:在每一次基础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为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就客观上要求加强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的指导。因此教学模式以其中介性的特殊地位引起各位教育者的关注。早在17世纪,因个别教学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提出了班级教学模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实验的日益普及及其日益运用于教育,美国教育家杜威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单纯以知识的授受为主要目标,提出“从做中学”来安排学校
期刊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小学语文教育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写作教学一直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学者的高度关注。虽然经过了多次的改革和发展,但是目前的小学语文写作水平以及写作效率仍然不容乐观,“教师难以施教,学生难以掌握”成为语文写作教学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采取适当的方法策略来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关键词:写作;自主;学习;探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