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方式,必须进行教学变革,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学社会化模式的建构顺应了教学变革的时代精神,契合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内在需求。从社会化教学内容的整合、社会化教学方式的突破、社会化教学资源的拓展等多重路径入手,强化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将有利于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念变革。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常因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方式“本本”化等原因遭到高校学生的抵触和被动放弃,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及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如何构建相应的教学社会化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现实思考和回答。
[关键词] 现状;社会化;多样性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心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在职业心理上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凸显出“境界大小”的问题。概括地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内部存在三种职业心理:“功利化心理”、“职业保守化心理”和“哲学化心理”。
这三种不同的职业心理,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带来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第一种是“答疑解惑”型。这类教师给学生上课,只限于“答疑解惑”,就学生不解或存在疑惑的问题给予专业方面的解答,而且是点到为止,仅仅是完成了知识传递的任务,师生之间只是一种“授”与“受”的关系。
第二种是“传道授业”型。教师给学生授课,是为了“传道授业”。他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愿意把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全部倾倒出来,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后继有人,将来某一天学生能继承自己的“衣钵”。这类教师的境界比前者要高些,但也仅是完成了一次“师传”,师生之间是一种“师传”关系。
第三种是“施道沐道”型。教师的眼光不局限于当前,而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历史时空的坐标系中,把自己的事业看成是链接“古人”与“后人”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因而具有一种宏大的历史使命感。所以,这类教师给学生授课就不仅仅是为了“答疑解惑”、“传道授业”,完成一次“师传”,而是要在师生之间铸造一种人间正气,凝练出一种人文精神,向社会辐射出圣人般的光芒。这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感觉是个个都是“司马迁”式的人物。他们与学生之间是“施道”与“沐道”的关系,学生始终沐浴在师“道”的光环下。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心理现状是:大多数教师在职业心理上表现为第一和第二种心理层次,鲜有人能达到第三种心理层次。也就是说大多数教师在职业心理上缺乏历史使命感,存在一定的世俗性和功利性,以致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教育社会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922年汪懋祖先生撰写的《近代教育上社会运动之发展》一文中。对于教育社会化,将它定义为国家的社会教育发展的标准、教育的原则和为解决教育问题的手段都不够确切。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化是指为了契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国家通过整合分散的社会教育资源,逐步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社会大众普及,从与社会隔离到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转向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双向互动作用下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强调建构综合育人的机制。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以学校、学生为主导,通过整合社会教学资源,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基于社会生活基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社会化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化。
三、实践形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广阔的空间,既可以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既可以发生在校内,也可以发生在校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依靠书本或教师的传授,这样,实践教学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同时,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还是比较传统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注重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往往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使得实践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富有创意,具有多样性的。它可以采取研究讨论、原著阅读、专题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采取课外学习小组、学习竞赛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方式,也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红色旅游、公益活动等方式,这些活动方式能够较好地调动起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过程之中,从而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充分认识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时刻心系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空洞的理论教化,应将学生视为整个社会中的一员,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从中国古圣先贤的经典语录中挖掘出智慧,又要从自己教学的点滴感悟中汲取思想精华。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他们的政治思想社会化、道德、法律、民族及能力的社会化教育,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及其克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2]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J].传承,200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常常因教学内容理论化、教学方式“本本”化等原因遭到高校学生的抵触和被动放弃,教学有效性无法得到充分发挥。如何正确认识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及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模式构建的必要性,如何构建相应的教学社会化模式,这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进行现实思考和回答。
[关键词] 现状;社会化;多样性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职业心理现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阶层的分化,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也相应地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们在职业心理上越来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凸显出“境界大小”的问题。概括地说,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队伍内部存在三种职业心理:“功利化心理”、“职业保守化心理”和“哲学化心理”。
这三种不同的职业心理,反映到课堂教学中必然带来三种不同的师生关系。第一种是“答疑解惑”型。这类教师给学生上课,只限于“答疑解惑”,就学生不解或存在疑惑的问题给予专业方面的解答,而且是点到为止,仅仅是完成了知识传递的任务,师生之间只是一种“授”与“受”的关系。
第二种是“传道授业”型。教师给学生授课,是为了“传道授业”。他们在课堂上苦口婆心、循循善诱,愿意把自己肚子里的墨水全部倾倒出来,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后继有人,将来某一天学生能继承自己的“衣钵”。这类教师的境界比前者要高些,但也仅是完成了一次“师传”,师生之间是一种“师传”关系。
第三种是“施道沐道”型。教师的眼光不局限于当前,而是把自己的位置放在历史时空的坐标系中,把自己的事业看成是链接“古人”与“后人”的一个重要中间环节,因而具有一种宏大的历史使命感。所以,这类教师给学生授课就不仅仅是为了“答疑解惑”、“传道授业”,完成一次“师传”,而是要在师生之间铸造一种人间正气,凝练出一种人文精神,向社会辐射出圣人般的光芒。这类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感觉是个个都是“司马迁”式的人物。他们与学生之间是“施道”与“沐道”的关系,学生始终沐浴在师“道”的光环下。
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的职业心理现状是:大多数教师在职业心理上表现为第一和第二种心理层次,鲜有人能达到第三种心理层次。也就是说大多数教师在职业心理上缺乏历史使命感,存在一定的世俗性和功利性,以致给师生关系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在我国,“教育社会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922年汪懋祖先生撰写的《近代教育上社会运动之发展》一文中。对于教育社会化,将它定义为国家的社会教育发展的标准、教育的原则和为解决教育问题的手段都不够确切。笔者认为,教育社会化是指为了契合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国家通过整合分散的社会教育资源,逐步从培养少数精英逐步向社会大众普及,从与社会隔离到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单一、封闭的传统教育体系转向多元、开放的现代教育体系。对于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有人认为,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起了重要的影响作用,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人认为,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在学校与社会环境的双向互动作用下形成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强调建构综合育人的机制。笔者认为,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是指高校“思政课”教学在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以学校、学生为主导,通过整合社会教学资源,以学生实际需求为导向,基于社会生活基础,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社会化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化。
三、实践形式缺乏多样性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具有广阔的空间,既可以发生在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既可以发生在校内,也可以发生在校外。特别是在改革开放和网络时代到来的今天,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不再仅仅依靠书本或教师的传授,这样,实践教学形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参与热情,影响到实践教学的效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同时,只有采取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形式才能保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可持续发展以及良好教学效果的最终实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高校的实践教学还是比较传统的,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只注重于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形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形式的单一化,往往导致学生认真参与的愿望降低,敷衍了事的心理增强,使得实践教学不能取得应有的效果。这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其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是富有创意,具有多样性的。它可以采取研究讨论、原著阅读、专题辩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可以采取课外学习小组、学习竞赛活动、社团活动、校园文化等方式,也可以采取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专业课实习、红色旅游、公益活动等方式,这些活动方式能够较好地调动起学生对此类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实践活动过程之中,从而大大增强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高校“思政课”教学社会化模式的构建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主体充分认识构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时刻心系学生,在实际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进行空洞的理论教化,应将学生视为整个社会中的一员,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让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应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我们既要从中国古圣先贤的经典语录中挖掘出智慧,又要从自己教学的点滴感悟中汲取思想精华。唯有内外兼修,方能到达人生理想的彼岸。通过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他们的政治思想社会化、道德、法律、民族及能力的社会化教育,使他们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起特定的责任、义务、权利,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杜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职业心理问题及其克服[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4)
[2] 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J].传承,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