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税务风险是其面临的重要财务管理风险之一,在“营改增”政策执行中,税收政策的变化也会给事业单位带来税负情况调整,在此过程中事业单位必须对其面对的税务风险进行明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
关键词:“营改增”;事业单位;税务风险;应对措施
我国是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行“营改增”政策。这一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从宏观层面来看,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全面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同时也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对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及税收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实施‘营改增”对税收调整的意义
(一)提升税收的科学性
征收增值税以后各领域可以根据税收政策构架起更加合理税收筹划制度,而我国各领域税收体系结构也更加科学,事业单位在当前的发展中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需要对当前的“营改增”税务征收政策进行了解,明确税收风险,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提升事业单位运行与管理的效果。
(二)可以降低输出成本
在当前“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调整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系可以得到调整,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税收政策,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安排,优化市场经营活动管理体系,持续进行转型升级,提供财务管理体系工作效率,优化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时还因为有些增值税收政策,对于部分事业单位降低了税收比例,从而减少了其经营活动成本,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助力。
二、‘营改增”政策对事业单位税务的影响
(一)给管理上带来冲击
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没有过渡期,执行时间界限清楚,相关规定执行要求严格,而不少事业单位对此准备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增值税相关规定的掌握,在实务中感到操作困难,由此带来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一点对于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区县级以下事业单位来说,尤其突出。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后,不少事业单位反映,相关人员对新政策不够熟悉,掌握政策难度大,对于“营改增”以后的核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难以做到单位实际与新征收办法的结合,而区县级以下事业单位在这类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最大。
(二)给财务工作带来挑战
“营改增”以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以下挑战:一是会计核算难度加大,我国事业单位目前划分为行政型、公益型、经营型三类。在推行“营改增”之后,征税对象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税率也根据纳税对象的不同而变为多种,更为复杂的是因为行业的差异,可以抵扣的项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难度的增加。二是偷税漏税的风险加大,“营改增”以后,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变化不仅是税种的改变,还有核算方式的调整,如果财务人员缺乏对于单位整体经营情况的把握,就有可能导致漏税的情况发生,对于经营情况复杂、适用多个增值税率的单位更是如此。三是发票问题,“营改增”以后正确的区分使用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是重点,两者如果混淆,事业单位可能会由此担责。
(三)对事运营方式造成影响
“营改增”以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计税,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与其交易的经营单位无法实现进项税额抵扣,因此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在无法通过增值税环节对这种情况产生的税额进行扣减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价格来进行转嫁。事业单位在“营改增”以后面临的这些问题以及产生的这一系列调整和变化,会对其运营方式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在“营改增”背景下对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转变现念
对于“营改增”给事业单位管理带来的挑战,事业单位领导层应该充分认识到“营改增”政策对国家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从大局出发,带头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营改增”以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对策,主动适应“营改增”以后的新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准备:一是优化经营流程,对于“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给事业单位带来的税收影响,要通过调整进货渠道等办法进行解决。二是优化单位的组织结构,对于“营改增”以后的风险管控,必须落实到部门、具体落实到人。三是可以采取部分服务外包或BOT等模式来开展项目建设,将资本投入与项目运营进行合理分割,避免资金紧张,以及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多缴税的问题。
(二)配备专业人才开展税收策划
对于“营改增”以后的事业单位来说,专业人才作用的发挥是事业单位适应新政策的关键。由于“营改增”所涉及的是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全过程,不仅直接与财务管理、税收策划相关,还与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关联,所以事业单位必须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团队,提前做好税收政策研判,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对于在本单位能通行有效的做法,还要形成管理制度,向全单位宣传贯彻。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各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预决策人员,更要投人财力,对其进行“营改增”的相关培训,以建立起税收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合理避税,合理规划税收风险。
(三)规划单位管理方式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管理方式升級的契机。事业单位主要应从三个层面来规划单位的管理方式:第一,单位整体层面,要从单位的社会服务整体职能定位结合单位发展战略规划,来构建和调整组织机构;第二,单位业务部门层面,要从适应“营改增”后管理要求出发,对各业务部门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做到简洁、合理、提高效率并达到管理目标;第三,单位的合同管理层面,重点是对三类合同进行优化管理,包括服务外包、劳务分包和采购合同,由于这些合同可能涉及进项税额抵扣,所以必须加强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对各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事业单位想要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和落实税收政策,就应该对财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之对于事业单位自身分类、“营改增”后的税收政策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现有税收政策与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安排做好税收筹划,为事业单位获得更大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濒.试析“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与应对措施[J].纳税,2017(24).
[2]柴蓉.试析“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问题及其应对[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l0).
[3]张水丽.“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北方经贸,2016(3).
关键词:“营改增”;事业单位;税务风险;应对措施
我国是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推行“营改增”政策。这一税收制度的重大变革,从宏观层面来看,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全面实行增值税的国家,同时也对我国国民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从微观层面来看,对我国事业单位管理及税收风险防控提出了新的课题。
一、实施‘营改增”对税收调整的意义
(一)提升税收的科学性
征收增值税以后各领域可以根据税收政策构架起更加合理税收筹划制度,而我国各领域税收体系结构也更加科学,事业单位在当前的发展中为了能够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需要对当前的“营改增”税务征收政策进行了解,明确税收风险,并采取科学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提升事业单位运行与管理的效果。
(二)可以降低输出成本
在当前“营改增”的税收政策调整背景下,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体系可以得到调整,同时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当前的税收政策,对自身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安排,优化市场经营活动管理体系,持续进行转型升级,提供财务管理体系工作效率,优化事业单位在市场上的表现,同时还因为有些增值税收政策,对于部分事业单位降低了税收比例,从而减少了其经营活动成本,为事业单位发展提供了助力。
二、‘营改增”政策对事业单位税务的影响
(一)给管理上带来冲击
由于“营改增”政策的推行没有过渡期,执行时间界限清楚,相关规定执行要求严格,而不少事业单位对此准备不足,相关工作人员由于缺乏对增值税相关规定的掌握,在实务中感到操作困难,由此带来一系列管理上的问题。这一点对于一些经营性的事业单位,特别是一些小规模的区县级以下事业单位来说,尤其突出。我国全面推行“营改增”以后,不少事业单位反映,相关人员对新政策不够熟悉,掌握政策难度大,对于“营改增”以后的核算方法还不够了解,难以做到单位实际与新征收办法的结合,而区县级以下事业单位在这类事业单位中所占比例最大。
(二)给财务工作带来挑战
“营改增”以后,事业单位财务工作面临以下挑战:一是会计核算难度加大,我国事业单位目前划分为行政型、公益型、经营型三类。在推行“营改增”之后,征税对象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税率也根据纳税对象的不同而变为多种,更为复杂的是因为行业的差异,可以抵扣的项目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些因素都直接导致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难度的增加。二是偷税漏税的风险加大,“营改增”以后,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变化不仅是税种的改变,还有核算方式的调整,如果财务人员缺乏对于单位整体经营情况的把握,就有可能导致漏税的情况发生,对于经营情况复杂、适用多个增值税率的单位更是如此。三是发票问题,“营改增”以后正确的区分使用专用发票和普通发票是重点,两者如果混淆,事业单位可能会由此担责。
(三)对事运营方式造成影响
“营改增”以后,小规模纳税人实行简易计税,不使用增值税专用发票,所以与其交易的经营单位无法实现进项税额抵扣,因此对于从事生产经营的事业单位,在无法通过增值税环节对这种情况产生的税额进行扣减的情况下,可能通过提高公共产品或服务价格来进行转嫁。事业单位在“营改增”以后面临的这些问题以及产生的这一系列调整和变化,会对其运营方式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三、事业单位在“营改增”背景下对税务风险的应对措施
(一)积极转变现念
对于“营改增”给事业单位管理带来的挑战,事业单位领导层应该充分认识到“营改增”政策对国家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意义,从大局出发,带头转变观念,高度重视“营改增”以后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牵头相关部门,积极制定对策,主动适应“营改增”以后的新变化。主要从以下几个方向去准备:一是优化经营流程,对于“营改增”后小规模纳税人无法提供增值税发票给事业单位带来的税收影响,要通过调整进货渠道等办法进行解决。二是优化单位的组织结构,对于“营改增”以后的风险管控,必须落实到部门、具体落实到人。三是可以采取部分服务外包或BOT等模式来开展项目建设,将资本投入与项目运营进行合理分割,避免资金紧张,以及无法抵扣进项税额多缴税的问题。
(二)配备专业人才开展税收策划
对于“营改增”以后的事业单位来说,专业人才作用的发挥是事业单位适应新政策的关键。由于“营改增”所涉及的是经营性事业单位的全过程,不仅直接与财务管理、税收策划相关,还与经营管理、法律风险关联,所以事业单位必须抽调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团队,提前做好税收政策研判,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对策。对于在本单位能通行有效的做法,还要形成管理制度,向全单位宣传贯彻。对于事业单位的财务人员、各级管理人员、采购人员、预决策人员,更要投人财力,对其进行“营改增”的相关培训,以建立起税收意识,在工作中做到合理避税,合理规划税收风险。
(三)规划单位管理方式
“营改增”政策的推行对于事业单位而言,既是一种挑战,更是一次管理方式升級的契机。事业单位主要应从三个层面来规划单位的管理方式:第一,单位整体层面,要从单位的社会服务整体职能定位结合单位发展战略规划,来构建和调整组织机构;第二,单位业务部门层面,要从适应“营改增”后管理要求出发,对各业务部门相应的工作流程进行合理优化,做到简洁、合理、提高效率并达到管理目标;第三,单位的合同管理层面,重点是对三类合同进行优化管理,包括服务外包、劳务分包和采购合同,由于这些合同可能涉及进项税额抵扣,所以必须加强管理。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家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对各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事业单位想要实现自身经济发展和落实税收政策,就应该对财务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严格培训,使之对于事业单位自身分类、“营改增”后的税收政策等有清晰的认识,并能够根据现有税收政策与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安排做好税收筹划,为事业单位获得更大的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陈濒.试析“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与应对措施[J].纳税,2017(24).
[2]柴蓉.试析“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问题及其应对[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7(l0).
[3]张水丽.“营改增”下事业单位税务风险及其应对策略[J].北方经贸,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