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值得仰望的文化高度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籍贯湖北秭归,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年轻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曾参与和执掌楚国许多重要军政外交事务,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了高超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这一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时期,确立了他事业的高度。
屈原人生另一高度是他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耸立起中国文学风光雄奇的巅峰。《离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天问》以奇特的诘问、异奇丰富的想象力,向天170连问,涉及天文、地理、文哲等领域,充满科学求索精神……
公元前279年,秦国攻打楚国,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几十万人,并攻占了屈原的出生地 楚国国都郢。次年五月初五,一代爱国名臣屈原投江殉志,留下千古悲歌。
屈原的纵身一跃,将自己定格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悲剧英雄。他以身自洁、以死明志的精神,可赞可叹!他以自戕的方式,给一个国家的式微画上了富有预兆式的句号,所荡起的涟漪波及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他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
端视“屈原精神”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都不能不端视屈原的身影,触摸“屈原精神”的钢筋铁骨。
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
但屈原遭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胆略过人。他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前障;他成功地离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遇,最终为秦所灭。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本质是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的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来。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他的政治见识和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痛彻得多。
屈原心系国家,却忽视了内奸外患等小人的力量,但即使受尽迫害,他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
国之将亡,屈原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拼将生命全部能量的最后一跃,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忠君忧民。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一度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業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和召回。
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寻明君、传大道,但屈原宁死也不离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即使浪迹荒野之时,他仍以诗赋寄情,提醒朝廷。他的忠君情结和爱民情怀并存,对民生有更多的体恤,在忠君与爱民的矛盾中备受煎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民为本,敬天法祖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他身为宗室重臣,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权,明知这样必定会触犯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但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民众、对王权的忠诚昭然若揭。两千多年来,他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坚持真理。坚持真理需要智慧。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他的倡导法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很有价值。譬如,屈原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
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对“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恶痛绝,敢于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胆敢指责楚怀王、抨击顷襄王,威风凛凛,锐气逼人。
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战士义无反顾。他的耿耿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的勇士。
情怀高洁。屈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高贵节操的坚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葳蕤芬芳、烁金泛银的精美文字,像镜子一样照映着他纯净的灵魂与高洁的思想境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他以橘言志,表达了自己表里如一、坚贞不屈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与清醒自重的秉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达了他对“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对黑恶势力决不妥协,纵然招致灾祸也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第一位真正具有纪念价值的爱国精神缔造者,第一个真正具有忠肝义胆、满腹才情,敢于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以身殉志的爱国主义战士。
屈原是战国后期楚国人,籍贯湖北秭归,生于公元前340年左右。年轻时担任楚怀王的左徒,曾参与和执掌楚国许多重要军政外交事务,起草宪令,修正法度,展示了高超非凡的治国理政才干。这一意气风发、豪情满怀的时期,确立了他事业的高度。
屈原人生另一高度是他的文学成就。他创作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耸立起中国文学风光雄奇的巅峰。《离骚》被公认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篇幅最长、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政治抒情诗:《天问》以奇特的诘问、异奇丰富的想象力,向天170连问,涉及天文、地理、文哲等领域,充满科学求索精神……
公元前279年,秦国攻打楚国,引水灌城,淹死楚国军民几十万人,并攻占了屈原的出生地 楚国国都郢。次年五月初五,一代爱国名臣屈原投江殉志,留下千古悲歌。
屈原的纵身一跃,将自己定格成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悲剧英雄。他以身自洁、以死明志的精神,可赞可叹!他以自戕的方式,给一个国家的式微画上了富有预兆式的句号,所荡起的涟漪波及中华民族两千多年。他用生命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上,矗立起一尊令后人仰望千年万年的丰碑。
端视“屈原精神”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溯寻中国文化的源头,都不能不端视屈原的身影,触摸“屈原精神”的钢筋铁骨。
国家至上。屈原志存高远,心系国家,襄理朝政,竭力勤勉。他主张对内变法图强、对外联齐抗秦,一度使楚国富足强盛,实力雄厚,威震诸侯。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对内对外都是一把好手。
但屈原遭遇到了一个强劲的来自外部却深潜楚宫的政治对手。秦相张仪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和纵横家,诡计多端、胆略过人。他几度破坏楚齐联盟,为秦国成就霸业扫清前障;他成功地离间了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使楚国驱逐忠良,丧失清醒,丢掉了雄起的基础和机遇,最终为秦所灭。
春秋战国诸侯之间的征战本质是统一战争,是诸多帝国梦的灰飞烟灭与推倒重来。屈原清醒地认识到楚国真正的敌手是强秦,他的政治见识和忧虑远比一般人要深沉、痛彻得多。
屈原心系国家,却忽视了内奸外患等小人的力量,但即使受尽迫害,他至死也没有放弃对国家的责任和对使命的担当。
国之将亡,屈原已无暇计较个人恩怨,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他不惜牺牲个人前途直至自己的生命。一切幻灭之后,他拼将生命全部能量的最后一跃,也是以身许国。这种为国尽忠的信念,构成屈原精神的主体,渐渐凝成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核心。
忠君忧民。屈原身居庙堂而心忧天下,身居荒野却顾盼庙堂。他对楚怀王一度寄予了他所有的政治理想和事業追求;而又怒其不争、怨其不察、恨其不用、哀其不幸,悲叹昏聩之君误国、蛊惑之佞亡国,可谓爱恨交织。即使屡遭离间、屡受陷害而被疏远,流放,他仍然一步三回头,期盼君王的幡然醒悟和召回。
在“楚才晋用”的时代,屈原有足够的理由选择离开,像春秋时期的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寻明君、传大道,但屈原宁死也不离楚国一步,对国家、君王的忠诚日月可鉴。即使浪迹荒野之时,他仍以诗赋寄情,提醒朝廷。他的忠君情结和爱民情怀并存,对民生有更多的体恤,在忠君与爱民的矛盾中备受煎熬。
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以民为本,敬天法祖体恤苍生,为民请命,对百姓充满深深的同情和哀怜。他身为宗室重臣,却站在劳苦大众一边,反对世卿世禄、限制贵族特权,明知这样必定会触犯贵族垄断集团的利益,但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对民众、对王权的忠诚昭然若揭。两千多年来,他这种忧国忧君忧民的情怀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坚持真理。坚持真理需要智慧。屈原负责过许多国计民生大事,他的倡导法制、鼎新革故、推进民主、选贤用能等改革思想,对建立一个强大的楚国无疑很有价值。譬如,屈原提出“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说明不拘一格选用人才的重要性,这一人才兴国的思想在当时具有先进性和开拓性。
坚持真理也需要勇气。屈原对“世溷浊而不分兮、好蔽美而嫉妒”“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的世俗污秽深恶痛绝,敢于剑挑楚国政治的失误、吏治的腐败、贵族阶层的贪婪,甚至胆敢指责楚怀王、抨击顷襄王,威风凛凛,锐气逼人。
坚持真理更需要百折不挠的毅力。屈原的远大抱负和政治理念一旦确定,便坚贞不改、矢志不渝,“虽九死而犹未悔”。即使在遭贬放逐的路上,仍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来自励,像一个战士义无反顾。他的耿耿正气,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为真理而斗争的勇士。
情怀高洁。屈原有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高贵节操的坚守。“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些葳蕤芬芳、烁金泛银的精美文字,像镜子一样照映着他纯净的灵魂与高洁的思想境界;“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他以橘言志,表达了自己表里如一、坚贞不屈的品格:“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与清醒自重的秉持:“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达了他爱憎分明、刚正不阿的浩然正气:“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表达了他对“贤圣逆曳兮,方正倒植”的昏暗时代的猛烈抨击和对黑恶势力决不妥协,纵然招致灾祸也决不苟且偷安的坚定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