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体育已成为现代生活的重要主题。武术中的太极拳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体育项目,而杨式太极拳在近代太极拳发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独特作用。武术流派研究方兴未艾,以杨式太极拳为切入点研究太极拳流派,乃至尝试还原彼时的社会文化生态,实乃顺应武术学科发展需要、光大太极拳文化研究之举。
【关键词】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流派
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人们从一味追逐物质生产的链条中挣脱出来,将目光转向了对自身身体的呵护,健康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被再度重视起来。体育作为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在20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是上世纪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壮丽的事业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破茧重生,现代体育的触角伸向全球的各个角落。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项目,体育的属性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它转变为一个自强的符号被深深刻画在国人意识中。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经历了数次改造变身为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的体育项目,但其一直存在于中国人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境况至今未曾改变。而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理法技术体系最为完备、演变最为成熟、发展最为蓬勃的一个拳种,其影响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武术、止步于中国。
一方面,在可见的将来,太极拳研究将伴随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热潮继续作为武术文化研究的热点。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中的杰出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武术的革新,海内外对太极拳的关注日渐升温〔1〕。现实中,太极拳这一拳种各派之间发展程度不一,这反映在太极拳的号召力、影响力、受众规模上,突出表现为在太极拳起源的历史认同上诸家存在异见〔2〕。随着武术人口的壮大〔3〕,尤其是中外太极拳习练者人数的骤增〔4〕,太极拳的历史及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不得不作出回应的公共学术论题。
另一方面,杨露禅等有代表性的杨式太极拳人物通过编织自身的社会关系促成了太极拳流派的生产。在近代太极拳史上,杨露禅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5〕P219。而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以及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的渊源也相当深厚〔6〕,这突出表现在,杨露禅身为一个武师,其到陈家沟师拳的轶事已被学界考证作为史实〔7〕,也就是说,此后杨式太极拳的生成是建立在学到陈家拳的杨露禅的武术身体之上〔8〕,这其中的渊源值得重新探究;另外,杨露禅进京以拳勇博得“杨无敌”之称号,入王府教拳〔9〕,后来经由杨门祖孙三代的努力形成了舒展大方的杨式太极拳〔10〕,在血缘传承这一支外,杨露禅的徒子徒孙颇众,按受其影响的大小,分别有了吴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武禹襄虽向杨露禅求艺不成但并不代表前者不受后者拳架的影响);更进一步,孙式太极拳创拳人孙禄堂又得武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传艺,开创孙式太极拳〔11〕。由此,杨式太极拳在近代太极拳发展史上不仅居于主脉〔12〕,而且在太极拳这一拳种内部的流派生产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中华武术的现代化演进史是武术研究中的重点课题,但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13〕。武术流派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因此探究武术流派不可回避历史性的问题。同时,武术流派又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探讨武术流派尤其是流派鲜明、知名度较高的太极拳流派需要洞察武术的社会性。有鉴于此,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勾勒近代以来太极拳传承脉络,厘定太极拳流派所处的武术文化生态,以点带面透视武术乃至社会文化生态,这将为当代太极拳传承传播的实践辟开新的道路。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本文将分太极拳研究、杨式太极拳研究和国内武术流派研究三部分展开。
1太极拳研究
本世纪初,康戈武曾将太极拳划分为无形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繁衍时期、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发展时期〔14〕,并以此为序,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朱军达通过对比分析指出,2000年至2007年间,国内核心体育期刊有关太极拳的研究一度集中在健身效用、文化理论和太极拳教学三个方面〔15〕。虞定海等在《武术学科发展综合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极拳的历史源流与陈鑫等著书人物的考证方面〔16〕。而国外以太极拳健康促进为主要研究内容〔17〕,为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开辟空间。综观国内现有太极拳研究,其两大主线当是技术与文化。这其中,有民间传统太极拳的技理研究,有国家背景的文化研究,同时又有学校“文化和技术并行不悖”的教学研究。
1.1太极拳拳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太极拳健身指导领域的书籍不胜枚举,其中不乏通过拳理探讨向大众解密太极拳的著述〔18〕。以杨式太极拳传人张义敬为例,其通过回忆业师李雅轩的习武旧事和体悟探讨,将深奥的拳理平实地揭示开来〔19〕。隐去太极拳诸流派的发展规模与影响面大小这一现实背景,当下样态的太极拳事实上完成了由武术到养生的转向,形成的是“慢动缓练、轻动柔练、心动意练”的习练风格〔20〕。总而言之,太极拳拳理研究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样态。
1.2太极拳文化研究
针对武术发展中面临的“浅薄化和神秘化”两种不良倾向,有研究者指出太极拳应当继续完成由传统武术向现代的转型,在国家没有专项财政支持和武术未进入奥运会的现实情境下,其发展应以武养武,走职业化和实体化的路子〔21〕。值得注意的是,太极拳流派分支下的杨式、陈式太极拳因国家扶持,融入推广太极拳的编排中,其普及度和影响面迅速扩大,顺理成章地在当代武术文化对外推广传播中引起决策者的相当重视〔22〕。相比之下,其他各派太极拳(吴、武、孙、赵堡)不见有人提出量体裁衣式的发展创见。依赖国家的拯救无疑有些坐以待毙之嫌,但是单纯依靠自力更生又难抵市场经济的冲击,太极拳的现代生存路在何方?可以窥见的是,目前的太极拳需要文化研究但又困于泛文化(就文化而谈文化)的解读〔23〕。在此种困局面前,太极拳研究也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泛文化成果,沉迷于生产非学术性的文化产品,其后果是太极拳文化研究的过犹不及和难以深入的隔靴搔痒。
1.3太极拳起源研究 太极拳起源研究长久以来一直争鸣不断,围绕这一老问题新的研究时常涌现。有关太极拳的起源,李永彬在《太极拳起源辨异》中指出,对太极拳起源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太极拳始于张三丰、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太极拳为陈卜首创等〔24〕。受影视书刊等现代传媒干扰,围绕太极拳与张三丰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学界纠葛〔25〕,然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一说遭到武术领域主流学者的驳斥,认为此说乃后人附会。近年又有研究者以河南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佐证,向唐豪上世纪所考出的陈王廷创拳说证伪〔26〕。程峰指出河南博爱唐村千载寺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李氏先人李仲、李信同陈王廷均为太极拳的创始人,且此说大有方兴未艾之势〔27〕。于志钧明确反对将太极拳的起源归结到陈家沟陈氏一家一姓,坚持认为太极拳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是集体创造的成果〔28〕。另外,成都体院李季芳也曾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一说提出异议。而陈卜创拳说亦有学者认同,孙刚、李成银就在《太极拳起源辩》中认可陈氏一世祖陈卜极有可能是太极拳的始创者。目前,学界公认的仍是前贤唐豪考据的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先人陈王廷所创之说。太极拳的起源究竟如何,尚待后来人在更丰富史料上得出新结论。
1.4武术界之外的太极拳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武术界自身对太极拳的研究之外,国内的人文学科研究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太极拳。赵丙祥通过实地考察陈家沟、赵堡镇两地,围绕太极拳流派传承谱系,解构了河南陈家沟和赵堡镇在艺祖体认和崇拜等方面发生的正宗之争〔29〕;在《“内家”与“外家”:中国的“身体社会”之转变,以黄宗羲父子为例》一文中,他指出清朝取代明朝的过程中,武术这种身体技术与王朝政治更迭直接发生了关系,武术的内外之分与儒家及帝国政治军事有了密切关系〔30〕;而在《“内家”与“外家”——中国“身体社会”之变化,以张三丰神话为例》中,赵丙祥又以张三丰形象为个案来讨论,揭示王权与隐逸之间的契约关系〔31〕。客观地讲,赵丙祥的研究对太极拳进入人文社会学研究视野起了推动作用。
2杨式太极拳研究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尤其特殊的一支,其在近代以来太极拳发展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与其重要性不相称的是,目前已知的杨式太极拳专门学术性研究尚不充分。
在现有研究中,李真以杨式太极拳的传播为线索,通过划分文化结构层次对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剖析,指出杨式太极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性,并为当代太极拳的繁荣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32〕。历史研究方面,目前成熟的研究显示杨式太极拳是经由杨露禅带入京城,历经杨氏祖孙三代才得以定型,形成自身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盈沉着的拳架风格〔33〕。研究趋向上,在将来可预见的太极拳热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太极拳将有更大的作为。
总而言之,长久以来太极拳都是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观现有研究,对太极拳的研究多集中在源流争辩、技法探讨、技术教学、人物事迹等方面,真正系统地以社会学理论解读太极拳代表性人物及其社会活动对流派生产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多。杨式太极拳作为近代以来太极拳流派生产的中间枢纽,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标志了其适于作为太极拳这一拳种流派生产研究的切入点。
3国内武术流派研究
流派是催生武术文化生产的动力。门户是武术生产的基本单位,构成武术流派产生的空间〔34〕。流派的生产丰富了武术的技术文化内容,增大了武术的多面性。在国内关于武术流派的研究中,蔡宝忠、胡庆武指出,武当武术依据道教玄武崇拜的“一物两体”阴阳哲理从而形成“后发制人、守柔处雌、崇下尚退”拳理,将剑术道教化为“降妖除魔”的法器,并在张三丰的“南传内家拳、北传太极拳”中加以传播〔35〕;程大力指出,明代峨眉武术源自少林匾囤禅师在峨眉山传少林武术;清代峨眉武术因明代少林武僧解散后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得以再度发展〔36〕;翁信辉论证了五祖拳创始人蔡玉明的武术传播——通过建立群众基础,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五祖拳的社会化;通过赢得泉州武林的承认,实现了五祖拳的本地化;借助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两向度传播,推动了五祖拳在泉州的发展〔37〕;吴尚的研究显示,河南心意六合拳由明末清初的姬际可研习少林五拳后所创,由马学礼学之于姬际可后传播洛阳,形成了“四把锤”(虎扑把、鹰捉把、挑领把、横拳把)、“十大真形”(仿十种动物之象形拳)的核心技艺〔38〕;在象形取意的仿生学生产中,武术不仅通过模仿动物的攻击力而拳术化、模仿动物生命力而养生化、模仿动物之态而游戏化,而且也在动物运动意向的身体化、人格化中增添了武术的文化表达力〔39〕。戴国斌认为,武术流派的形成是以门户为阵地,以身体新体验为主线,以想象为动力,以差异化为策略,通过“一人独创、集体生产”与“独学一门、游学他师”等方式,在创拳者之后授拳者“我教的是我这一套”的创新型教学、习拳者“形成自己东西”的创新型学习等共同作用下而得以实现的〔40〕。
目前,对于武术门户的研究多属政治思维惯性下的拒斥,但也出现了辩证批判。有人认为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武术的糟粕,阻碍武术在当代的发展〔41〕,但作为武术一贯且有效的组织形式,在一定时期门户之见仍将继续存在〔42〕。应该说,跳脱出思维的惯性,打破固有认识的宰制〔43〕,以批判理论对门户再检视是接下来武术研究的取向之一。可见,当前对武术流派的研究方兴未艾,而流派研究是打破一贯的“门户即糟粕”思维的一个突破口,承担了为武术门户正名之责,是拳种研究的应有之义。
4结语
文化发展本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太极拳蓬勃发展的当下,于太极拳流派研究尚待开掘之际,尝试以他人眼光择取杨式太极拳为切入点研究太极拳流派乃至武术流派的生产,是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从研究使命与研究发展趋向来看,对太极拳的研究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武术拳种的太极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44〕。太极拳拳理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45〕,其一招一式都能够解读为中国人于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46〕。因东西方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别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47〕,故在新世纪如何将中国文化及其理念传于西方,达到“尊重彼此文化,认同自身文化”的佳境,这将是太极拳文化研究的21世纪命题。太极拳契合21世纪人类对健康的殷殷期盼(在娱乐休闲而非苦练中获取健康的理念),加之国家于本世纪之初提出文化立国战略〔48〕,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太极拳作为一个文化手段和健康路径,定将对中华文化复兴有所贡献〔49〕。总而言之,做好太极拳研究,是时代之需,国家之要。 参考文献
〔1〕康戈武.太极拳的新时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0):8.
〔2〕孙刚,李成银.太极拳起源辩〔J〕.体育文化导刊,2003(4):40-41.
〔3〕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运动蓬勃发展,在发展巅峰期的上世纪90年代,武术馆校一度达12000余所,武术人口达6500万。李风雷,易剑东.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8(6):47-48.
〔4〕除在东南亚及日本影响力颇高之外,太极拳在韩国影响力日益明显,太极拳普及后由韩国举办的“首届韩国国际健康太极拳交流大会”共吸引13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韩丽云.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10):10-14.
〔5〕〔32〕李真.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09.
〔6〕季培刚在专著中指出,杨式太极拳与后来的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过从甚密,对三家太极拳的生成完善起到助推作用。季培刚.太极往事:晚清以来太极拳的传承系谱〔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7〕吴图南.吴图南太极拳精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8〕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6.
〔9〕林伯原.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J〕.体育文史,1996(3):14-18.
〔10〕杨振铎.杨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与当今发展的趋势〔J〕.中州体育,2011(12):4-6.
〔11〕康戈武.太极拳的发展脉络〔N〕.新华每日电讯,2001-3-23(8).
〔12〕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3〕旷文楠.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3):1-6.
〔14〕康戈武.太极拳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01-2-10(4).
〔15〕朱军达.2000-2007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太极拳研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126-127.
〔16〕虞定海,罗为民,郭玉成,等.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武术学科发展综合报告〔J〕.中华武术(研究),2012,1(3):4-11.
〔17〕王俊杰,王培勇,徐坚,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10):77-84.
〔18〕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9〕张义敬,张宏.太极拳理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0〕戴国斌,花家涛.太极拳的现代转型〔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1):1-4.
〔21〕朱晓东,冯霞.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9,6(1):33-34.
〔22〕王一鸣,赵进.陈式太极拳研究述评〔J〕.搏击·武术科学,2012,9(10):47-49.
〔23〕梁安祥.武术的藏与传——从收藏学角度简谈
中国武术传播〔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2):6-9.
〔24〕李永彬.太极拳起源辨异〔J〕.体育文化导刊,
2009(1):128-129.
〔25〕〔29〕赵丙祥.祖业与隐修——关于河南两个太极拳流派之谱系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2(2):84-100.
〔26〕程峰.太极拳起源问题的再探讨〔J〕.中州学刊,2006(2):164-169.
〔27〕程峰,魏美智.博爱唐村千载寺与太极拳的起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1-4.
〔28〕于志钧.中国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0〕赵丙祥.“内家”与“外家”——中国的“身体社会”之转变,以黄宗羲父子为例〔Z〕.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1〕赵丙祥.“内家”与“外家”——中国“身体社会”之变化,以张三丰神话为例〔Z〕.北京:中华书局,2011.
〔33〕杨振铎.杨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与当今发展的趋势〔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12):4-6.
〔34〕戴国斌.门户对拳种、流派的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77-82.
〔35〕蔡宝忠,胡庆武.“以武证道”是武当武术追求的终极目标〔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6):125-128.
〔36〕程大力.峨眉派渊源考论〔J〕.搏击·武术科学,
2009,6(4):1-4.
〔37〕翁信辉,蔡玉明.五祖拳的文化传播〔J〕.体育学刊,2009,16(4):97-99.
〔38〕吴尚:河南派秘传心意六合拳的形成及其经典圈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114-117.
〔39〕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11.
〔40〕戴国斌.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年)——传统武术研究进展〔J〕.中华武术(研究),2012,1(11):9-17.
〔41〕栗胜夫.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125-126.
〔42〕张进.对武术“门户之见”的反思〔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21-123.
〔43〕Douglas Kellner.Critical Theory:Marxism and Modernity〔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9.
〔44〕康戈武.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J〕.邯郸学院学报,2008,18(3):7-15.
〔45〕杨静.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706-708.
〔46〕阮纪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岭南文史,2002(2):38-44.
〔47〕王岗,刘帅兵.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3):13-17.
〔48〕王岗,郭华帅.“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7-21.
〔49〕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03-1605.
(责任编辑:李远伟)
【关键词】太极拳;杨式太极拳;流派
引言
20世纪后半叶,人们从一味追逐物质生产的链条中挣脱出来,将目光转向了对自身身体的呵护,健康作为人类永恒的追求被再度重视起来。体育作为能够促进身心健康的手段在20世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是上世纪以来人类发展史上最壮丽的事业之一:奥林匹克运动破茧重生,现代体育的触角伸向全球的各个角落。武术作为中国的民族传统项目,体育的属性令其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粉墨登场——它转变为一个自强的符号被深深刻画在国人意识中。虽然新中国成立后武术经历了数次改造变身为以增强人民体质为目的的体育项目,但其一直存在于中国人日常生活各个领域的境况至今未曾改变。而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理法技术体系最为完备、演变最为成熟、发展最为蓬勃的一个拳种,其影响的范围已经不局限于武术、止步于中国。
一方面,在可见的将来,太极拳研究将伴随太极拳运动本身的热潮继续作为武术文化研究的热点。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众多拳种中的杰出代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武术的革新,海内外对太极拳的关注日渐升温〔1〕。现实中,太极拳这一拳种各派之间发展程度不一,这反映在太极拳的号召力、影响力、受众规模上,突出表现为在太极拳起源的历史认同上诸家存在异见〔2〕。随着武术人口的壮大〔3〕,尤其是中外太极拳习练者人数的骤增〔4〕,太极拳的历史及其相关问题已经成为学术界不得不作出回应的公共学术论题。
另一方面,杨露禅等有代表性的杨式太极拳人物通过编织自身的社会关系促成了太极拳流派的生产。在近代太极拳史上,杨露禅是一个绕不开的人物〔5〕P219。而杨式太极拳与陈式太极拳以及武式、吴式、孙式太极拳的渊源也相当深厚〔6〕,这突出表现在,杨露禅身为一个武师,其到陈家沟师拳的轶事已被学界考证作为史实〔7〕,也就是说,此后杨式太极拳的生成是建立在学到陈家拳的杨露禅的武术身体之上〔8〕,这其中的渊源值得重新探究;另外,杨露禅进京以拳勇博得“杨无敌”之称号,入王府教拳〔9〕,后来经由杨门祖孙三代的努力形成了舒展大方的杨式太极拳〔10〕,在血缘传承这一支外,杨露禅的徒子徒孙颇众,按受其影响的大小,分别有了吴式太极拳和武式太极拳(武禹襄虽向杨露禅求艺不成但并不代表前者不受后者拳架的影响);更进一步,孙式太极拳创拳人孙禄堂又得武式太极拳传人郝为真传艺,开创孙式太极拳〔11〕。由此,杨式太极拳在近代太极拳发展史上不仅居于主脉〔12〕,而且在太极拳这一拳种内部的流派生产之间发挥着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
中华武术的现代化演进史是武术研究中的重点课题,但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薄弱的环节〔13〕。武术流派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因此探究武术流派不可回避历史性的问题。同时,武术流派又是特定社会环境的产物,探讨武术流派尤其是流派鲜明、知名度较高的太极拳流派需要洞察武术的社会性。有鉴于此,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勾勒近代以来太极拳传承脉络,厘定太极拳流派所处的武术文化生态,以点带面透视武术乃至社会文化生态,这将为当代太极拳传承传播的实践辟开新的道路。结合国内外现有研究,本文将分太极拳研究、杨式太极拳研究和国内武术流派研究三部分展开。
1太极拳研究
本世纪初,康戈武曾将太极拳划分为无形时期、成形时期、成熟时期、繁衍时期、从规范化向多样化发展时期〔14〕,并以此为序,全面梳理太极拳发展脉络。朱军达通过对比分析指出,2000年至2007年间,国内核心体育期刊有关太极拳的研究一度集中在健身效用、文化理论和太极拳教学三个方面〔15〕。虞定海等在《武术学科发展综合报告》中指出,近年来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太极拳的历史源流与陈鑫等著书人物的考证方面〔16〕。而国外以太极拳健康促进为主要研究内容〔17〕,为太极拳的健身价值开辟空间。综观国内现有太极拳研究,其两大主线当是技术与文化。这其中,有民间传统太极拳的技理研究,有国家背景的文化研究,同时又有学校“文化和技术并行不悖”的教学研究。
1.1太极拳拳理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太极拳健身指导领域的书籍不胜枚举,其中不乏通过拳理探讨向大众解密太极拳的著述〔18〕。以杨式太极拳传人张义敬为例,其通过回忆业师李雅轩的习武旧事和体悟探讨,将深奥的拳理平实地揭示开来〔19〕。隐去太极拳诸流派的发展规模与影响面大小这一现实背景,当下样态的太极拳事实上完成了由武术到养生的转向,形成的是“慢动缓练、轻动柔练、心动意练”的习练风格〔20〕。总而言之,太极拳拳理研究呈现出多点开花的样态。
1.2太极拳文化研究
针对武术发展中面临的“浅薄化和神秘化”两种不良倾向,有研究者指出太极拳应当继续完成由传统武术向现代的转型,在国家没有专项财政支持和武术未进入奥运会的现实情境下,其发展应以武养武,走职业化和实体化的路子〔21〕。值得注意的是,太极拳流派分支下的杨式、陈式太极拳因国家扶持,融入推广太极拳的编排中,其普及度和影响面迅速扩大,顺理成章地在当代武术文化对外推广传播中引起决策者的相当重视〔22〕。相比之下,其他各派太极拳(吴、武、孙、赵堡)不见有人提出量体裁衣式的发展创见。依赖国家的拯救无疑有些坐以待毙之嫌,但是单纯依靠自力更生又难抵市场经济的冲击,太极拳的现代生存路在何方?可以窥见的是,目前的太极拳需要文化研究但又困于泛文化(就文化而谈文化)的解读〔23〕。在此种困局面前,太极拳研究也似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泛文化成果,沉迷于生产非学术性的文化产品,其后果是太极拳文化研究的过犹不及和难以深入的隔靴搔痒。
1.3太极拳起源研究 太极拳起源研究长久以来一直争鸣不断,围绕这一老问题新的研究时常涌现。有关太极拳的起源,李永彬在《太极拳起源辨异》中指出,对太极拳起源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比较有影响的观点有太极拳始于张三丰、陈王廷创造的太极拳、太极拳为陈卜首创等〔24〕。受影视书刊等现代传媒干扰,围绕太极拳与张三丰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学界纠葛〔25〕,然张三丰创造太极拳一说遭到武术领域主流学者的驳斥,认为此说乃后人附会。近年又有研究者以河南博爱县唐村李氏家谱佐证,向唐豪上世纪所考出的陈王廷创拳说证伪〔26〕。程峰指出河南博爱唐村千载寺为太极拳的发源地,李氏先人李仲、李信同陈王廷均为太极拳的创始人,且此说大有方兴未艾之势〔27〕。于志钧明确反对将太极拳的起源归结到陈家沟陈氏一家一姓,坚持认为太极拳是历史融合的产物,是集体创造的成果〔28〕。另外,成都体院李季芳也曾对陈王廷创造太极拳一说提出异议。而陈卜创拳说亦有学者认同,孙刚、李成银就在《太极拳起源辩》中认可陈氏一世祖陈卜极有可能是太极拳的始创者。目前,学界公认的仍是前贤唐豪考据的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由陈氏先人陈王廷所创之说。太极拳的起源究竟如何,尚待后来人在更丰富史料上得出新结论。
1.4武术界之外的太极拳研究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武术界自身对太极拳的研究之外,国内的人文学科研究者也开始将目光转向了太极拳。赵丙祥通过实地考察陈家沟、赵堡镇两地,围绕太极拳流派传承谱系,解构了河南陈家沟和赵堡镇在艺祖体认和崇拜等方面发生的正宗之争〔29〕;在《“内家”与“外家”:中国的“身体社会”之转变,以黄宗羲父子为例》一文中,他指出清朝取代明朝的过程中,武术这种身体技术与王朝政治更迭直接发生了关系,武术的内外之分与儒家及帝国政治军事有了密切关系〔30〕;而在《“内家”与“外家”——中国“身体社会”之变化,以张三丰神话为例》中,赵丙祥又以张三丰形象为个案来讨论,揭示王权与隐逸之间的契约关系〔31〕。客观地讲,赵丙祥的研究对太极拳进入人文社会学研究视野起了推动作用。
2杨式太极拳研究
杨式太极拳是太极拳流派中尤其特殊的一支,其在近代以来太极拳发展史上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但与其重要性不相称的是,目前已知的杨式太极拳专门学术性研究尚不充分。
在现有研究中,李真以杨式太极拳的传播为线索,通过划分文化结构层次对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剖析,指出杨式太极拳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品性,并为当代太极拳的繁荣提出了建设性的对策〔32〕。历史研究方面,目前成熟的研究显示杨式太极拳是经由杨露禅带入京城,历经杨氏祖孙三代才得以定型,形成自身舒展大方、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轻盈沉着的拳架风格〔33〕。研究趋向上,在将来可预见的太极拳热中,研究者普遍认为太极拳将有更大的作为。
总而言之,长久以来太极拳都是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综观现有研究,对太极拳的研究多集中在源流争辩、技法探讨、技术教学、人物事迹等方面,真正系统地以社会学理论解读太极拳代表性人物及其社会活动对流派生产影响机制的研究还不多。杨式太极拳作为近代以来太极拳流派生产的中间枢纽,承前启后的特殊地位标志了其适于作为太极拳这一拳种流派生产研究的切入点。
3国内武术流派研究
流派是催生武术文化生产的动力。门户是武术生产的基本单位,构成武术流派产生的空间〔34〕。流派的生产丰富了武术的技术文化内容,增大了武术的多面性。在国内关于武术流派的研究中,蔡宝忠、胡庆武指出,武当武术依据道教玄武崇拜的“一物两体”阴阳哲理从而形成“后发制人、守柔处雌、崇下尚退”拳理,将剑术道教化为“降妖除魔”的法器,并在张三丰的“南传内家拳、北传太极拳”中加以传播〔35〕;程大力指出,明代峨眉武术源自少林匾囤禅师在峨眉山传少林武术;清代峨眉武术因明代少林武僧解散后加入了反清复明的天地会得以再度发展〔36〕;翁信辉论证了五祖拳创始人蔡玉明的武术传播——通过建立群众基础,融入社会生活,实现五祖拳的社会化;通过赢得泉州武林的承认,实现了五祖拳的本地化;借助精英化和大众化的两向度传播,推动了五祖拳在泉州的发展〔37〕;吴尚的研究显示,河南心意六合拳由明末清初的姬际可研习少林五拳后所创,由马学礼学之于姬际可后传播洛阳,形成了“四把锤”(虎扑把、鹰捉把、挑领把、横拳把)、“十大真形”(仿十种动物之象形拳)的核心技艺〔38〕;在象形取意的仿生学生产中,武术不仅通过模仿动物的攻击力而拳术化、模仿动物生命力而养生化、模仿动物之态而游戏化,而且也在动物运动意向的身体化、人格化中增添了武术的文化表达力〔39〕。戴国斌认为,武术流派的形成是以门户为阵地,以身体新体验为主线,以想象为动力,以差异化为策略,通过“一人独创、集体生产”与“独学一门、游学他师”等方式,在创拳者之后授拳者“我教的是我这一套”的创新型教学、习拳者“形成自己东西”的创新型学习等共同作用下而得以实现的〔40〕。
目前,对于武术门户的研究多属政治思维惯性下的拒斥,但也出现了辩证批判。有人认为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武术的糟粕,阻碍武术在当代的发展〔41〕,但作为武术一贯且有效的组织形式,在一定时期门户之见仍将继续存在〔42〕。应该说,跳脱出思维的惯性,打破固有认识的宰制〔43〕,以批判理论对门户再检视是接下来武术研究的取向之一。可见,当前对武术流派的研究方兴未艾,而流派研究是打破一贯的“门户即糟粕”思维的一个突破口,承担了为武术门户正名之责,是拳种研究的应有之义。
4结语
文化发展本应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太极拳蓬勃发展的当下,于太极拳流派研究尚待开掘之际,尝试以他人眼光择取杨式太极拳为切入点研究太极拳流派乃至武术流派的生产,是顺应学科发展的需要。从研究使命与研究发展趋向来看,对太极拳的研究乃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作为武术拳种的太极拳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44〕。太极拳拳理蕴含着中国传统哲学的智慧〔45〕,其一招一式都能够解读为中国人于传统文化中的生活之道、生存之道〔46〕。因东西方存在思维方式的差别是众所周知的客观事实〔47〕,故在新世纪如何将中国文化及其理念传于西方,达到“尊重彼此文化,认同自身文化”的佳境,这将是太极拳文化研究的21世纪命题。太极拳契合21世纪人类对健康的殷殷期盼(在娱乐休闲而非苦练中获取健康的理念),加之国家于本世纪之初提出文化立国战略〔48〕,因而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太极拳作为一个文化手段和健康路径,定将对中华文化复兴有所贡献〔49〕。总而言之,做好太极拳研究,是时代之需,国家之要。 参考文献
〔1〕康戈武.太极拳的新时代〔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10):8.
〔2〕孙刚,李成银.太极拳起源辩〔J〕.体育文化导刊,2003(4):40-41.
〔3〕新中国成立以来,武术运动蓬勃发展,在发展巅峰期的上世纪90年代,武术馆校一度达12000余所,武术人口达6500万。李风雷,易剑东.新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J〕.体育文史,1998(6):47-48.
〔4〕除在东南亚及日本影响力颇高之外,太极拳在韩国影响力日益明显,太极拳普及后由韩国举办的“首届韩国国际健康太极拳交流大会”共吸引13个国家和地区1200余名运动员参加。韩丽云.太极拳在韩国六大城市的普及状况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2,9(10):10-14.
〔5〕〔32〕李真.杨式太极拳的传承与发展〔D〕.天津:天津体育学院,2009.
〔6〕季培刚在专著中指出,杨式太极拳与后来的吴式、武式、孙式太极拳过从甚密,对三家太极拳的生成完善起到助推作用。季培刚.太极往事:晚清以来太极拳的传承系谱〔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11.
〔7〕吴图南.吴图南太极拳精髓〔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
〔8〕杨澄甫.太极拳体用全书〔M〕.上海:上海书店,1986.
〔9〕林伯原.中国近代前期武术家向城市的移动以及对武术流派分化的影响〔J〕.体育文史,1996(3):14-18.
〔10〕杨振铎.杨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与当今发展的趋势〔J〕.中州体育,2011(12):4-6.
〔11〕康戈武.太极拳的发展脉络〔N〕.新华每日电讯,2001-3-23(8).
〔12〕张文广.我的武术生涯〔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13〕旷文楠.中华武术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5,21(3):1-6.
〔14〕康戈武.太极拳发展战略〔N〕.人民日报,2001-2-10(4).
〔15〕朱军达.2000-2007年我国体育类核心期刊太极拳研究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2):126-127.
〔16〕虞定海,罗为民,郭玉成,等.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武术学科发展综合报告〔J〕.中华武术(研究),2012,1(3):4-11.
〔17〕王俊杰,王培勇,徐坚,等.基于知识图谱的国外太极拳运动研究热点与演化分析〔J〕.体育科学,2012,32(10):77-84.
〔18〕余功保.中国太极拳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
〔19〕张义敬,张宏.太极拳理传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9.
〔20〕戴国斌,花家涛.太极拳的现代转型〔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1):1-4.
〔21〕朱晓东,冯霞.太极拳发展研究综述〔J〕.搏击·武术科学,2009,6(1):33-34.
〔22〕王一鸣,赵进.陈式太极拳研究述评〔J〕.搏击·武术科学,2012,9(10):47-49.
〔23〕梁安祥.武术的藏与传——从收藏学角度简谈
中国武术传播〔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3(2):6-9.
〔24〕李永彬.太极拳起源辨异〔J〕.体育文化导刊,
2009(1):128-129.
〔25〕〔29〕赵丙祥.祖业与隐修——关于河南两个太极拳流派之谱系的研究〔J〕.民俗研究,2012(2):84-100.
〔26〕程峰.太极拳起源问题的再探讨〔J〕.中州学刊,2006(2):164-169.
〔27〕程峰,魏美智.博爱唐村千载寺与太极拳的起源〔J〕.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1-4.
〔28〕于志钧.中国太极拳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30〕赵丙祥.“内家”与“外家”——中国的“身体社会”之转变,以黄宗羲父子为例〔Z〕.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31〕赵丙祥.“内家”与“外家”——中国“身体社会”之变化,以张三丰神话为例〔Z〕.北京:中华书局,2011.
〔33〕杨振铎.杨式太极拳风格、特点与当今发展的趋势〔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12):4-6.
〔34〕戴国斌.门户对拳种、流派的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3,37(4):77-82.
〔35〕蔡宝忠,胡庆武.“以武证道”是武当武术追求的终极目标〔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27(6):125-128.
〔36〕程大力.峨眉派渊源考论〔J〕.搏击·武术科学,
2009,6(4):1-4.
〔37〕翁信辉,蔡玉明.五祖拳的文化传播〔J〕.体育学刊,2009,16(4):97-99.
〔38〕吴尚:河南派秘传心意六合拳的形成及其经典圈艺〔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5):114-117.
〔39〕戴国斌.武术的仿生性生产〔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6):6-11.
〔40〕戴国斌.武术学科发展研究报告(2008-2011年)——传统武术研究进展〔J〕.中华武术(研究),2012,1(11):9-17.
〔41〕栗胜夫.门户之见、宗派主义是影响武术发展的重大障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35(2):125-126.
〔42〕张进.对武术“门户之见”的反思〔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9,30(6):121-123.
〔43〕Douglas Kellner.Critical Theory:Marxism and Modernity〔M〕.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9.
〔44〕康戈武.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J〕.邯郸学院学报,2008,18(3):7-15.
〔45〕杨静.论太极拳理论的文化渊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5):706-708.
〔46〕阮纪正.太极拳的文化内涵〔J〕.岭南文史,2002(2):38-44.
〔47〕王岗,刘帅兵.中国武术跨文化传播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6(3):13-17.
〔48〕王岗,郭华帅.“文化立国”战略指导下的中国武术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5):17-21.
〔49〕邱丕相,王岗.走进主流社会的中国太极拳文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603-1605.
(责任编辑:李远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