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封建农奴制改革相关研究综述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zho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藏民族大学,陕西 咸陽 712082)
  【摘要】:公元十世纪左右,西藏由奴隶社会开始进入封建农奴制社会,经济形式表现为领主庄园式。在政教合一的封建制度基础上,极大地束缚了西藏农奴的人身自由,生产力低下。1950年西藏和平解放后,仍然维持了原有的政治制度、宗教制度不变,直至1959年因西藏部分反动上层分子发动叛乱,在中央领导下进行民主改革,这才废除了腐朽的封建农奴制。
  【关键词】:西藏;封建农奴制;民主改革
  公元十三世纪萨迦政权建立,西藏地区出现农奴制的萌芽,至公元十四世纪中叶的帕竹政权,推进了领主谿卡制度,西藏各方面条件已经成熟,逐渐由封建奴隶制社会过渡到封建农奴制社会。封建农奴制从确立到西藏民主改革时被废除,经过了几个世纪之久,三大领主专政的社会制度给农奴带来的悲惨生活,本文现按背景起源、比较研究、影响意义、农奴制灭亡四个角度进行回顾。
  一、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的起源、背景研究文献综述
  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与其他的封建农奴制社会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上层建筑的构成和独一无二的“政教合一”政治制度。人口不到百分之五的三大領主(官家、寺庙、贵族)几乎拥有西藏的全部生产资料,而广大农奴和奴隶却一无所有,人身自由也依附于农奴主。与其他时期相比,由于资料繁多,研究西藏封建农奴制起源与背景的学术论文较多。主要文章有:
  牙含章的《试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1988),对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特点,经济结构、阶级关系,以及整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其中一条比较有价值的线索是,牙含章在文中把新的封建农奴制度和旧的奴隶制度做了完整的对比,认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奴隶没有任何生产资料,而农奴却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
  张松操的《从<玛尔巴译师传>和<米拉日巴传>看西藏早期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1989),结合西藏传记作家桑结坚赞的两篇著作所涉及的史实,研究西藏早期的封建社会经济形态,当时的主要矛盾是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胡秉之《从西藏民歌看封建农奴制度》(1989),从西藏民歌考察研究西藏农奴制度,认为被压迫的农奴阶级只能采取消极抵抗的方式,民歌便是武器中的一种。
  姚兆麟《论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基本特点》(1991),根据实际调查的资料,总结西藏农奴制社会基本特点,其中重点研究了土地占有权和人身依附关系以及差乌拉制度三个特点。
  吴从众《试论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形成、发展和解体》(1993),主要在文中研究了农奴制的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对于农奴制的解体只是在结尾有一个简短的总结。文中提供的较有价值的线索是对藏传佛教噶举派创始人玛尔巴的研究,他是旧西藏典型的拥有教主和农奴主双重身份的代表人物,这一时期,也是奴隶制向封建农奴制过度的关键时期。
  德吉《西藏的封建农奴制》(2009)主要叙述了保障旧西藏农奴制度运行的法律依据《十三宝典》和《十六宝典》,这两部法典把旧西藏的人按照三等九级区分贵贱,农奴没有任何人身权利,而农奴主却拥有各种特权。
  相关的毕业论文有:周晶《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状态研究(1900-1959)》(2005),按照社会学中的社会分层原则,将西藏各社会群体的社会地位以及对社会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分层,全方位的展示了西藏社会在未解放前的面貌,其中最有价值的线索是,对牧民群体生活方式和由此产生的家庭形式的研究,认为牧民群体的生活特点是“半迁徙、半定居”。
  兰俏枝的《藏族农奴制经济的兴起》(2012),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次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为主线。纵向地分析西藏封建农奴制度和领主谿卡制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原因,其中着重阐述了寺院经济的生长过程。
  拉毛加的《西藏庄园制研究》(2013),按照藏族传统的地域观念开始划分,以卫藏地区的庄园制度为主要研究对象,认为由于西藏的地理环境和西藏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所以西藏的社会经济制度也出现了多样性。论文中比较有价值的部分,是对庄园制的管理制度的研究,不仅找出了这些制度内在的规则,还在文中的末尾与英国庄园制做了一个比较研究。
  专著有:吴从众《西藏封建农奴制研究论文选》(1989),这本论文选是对西藏农奴制研究成果所做的一个小结,如实地反映了1990年以前国内学术界研究西藏农奴制的水平,阐述了西藏农奴制从发生、发展和走向灭亡的线索,共收集三十三篇论文。
  多杰才旦《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态》(1996),这本书是研究西藏封建农奴制方面的重要参考文献,在藏学研究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提及到对西藏封建社会的全貌的描述,以及对它的横剖面的论述,这部书是不得不读的。
  二、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经济构成,比较研究研究文献综述
  宋蜀华、林耀华等《对我国藏族、维吾尔族和傣族部分地区解放前农奴制度的初步研究》(1962),将在解放前还保留着比较完整的封建农奴制的藏族、云南边疆地区的傣族、新疆南部的部分维吾尔族,做了初步的比较研究。
  吴从众《民主改革前西藏农奴制度的生产关系》(1979),把西藏封建农奴制的生产关系主要定义为农奴主对农奴人身和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通过各种差役对农奴剥削的关系等。以及在这种生产关系下,西藏经济发展受阻碍的现实。
  申新泰的《关于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差税问题的两个藏文档案资料》(1985)从《铁虎年调查清册》和《水牛年决定》入手,以两档资料中有关乌拉差税的相关内容进行比较研究,以此来分析农奴阶级和农奴主阶级的矛盾。
  米玛次仁《颇章庄园的人身依附关系》(1989)以民主改革前25年颇章庄园经营管理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现实生活中农奴主阶级对农奴阶级的剥削和占有关系。
  王另先的《西藏农奴制与西欧农奴制》(1992),把西藏农奴制和西欧农奴制这两种社会形态做了一个详细的比较研究,认为从土地占有形式和基本特征看,这两种社会形态的相似性很高。另一篇《论西藏农奴制与西欧农奴制的历史命运——关于西藏农奴制生产方式迟滞性原因的探索》(1995),是继前一篇《西藏农奴制与西欧农奴制》后的思考之作,主要探讨导致西藏农奴制与西欧农奴制不同历史命运的原因。其中较有价值的思路是,作者认为地理环境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学者思考的重点。   申新泰《西藏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所有制和人身依附关系浅析》(1999)试图分析西藏封建农奴制生产关系的概貌,其中比较有价值的线索是在农奴制生产关系中对耕畜和农具占有状况的的研究。而牧业农奴主和农业农奴主在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的占有上,又有不同的形式。
  李进参《俄国农奴制与西藏农奴制的比较研究》(2001),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俄国农奴制和西藏农奴制进行比较研究。指出西藏地区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资本主义道路在西藏是行不通的。
  郝时远的《西藏封建农奴制与西方人的记忆》(2008),以西方学者对西藏地区刑罚、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的记叙和评价为视角,虽然有些“西方优越论”的感觉,但真实的反应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西藏所发生的历史事实。
  三、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经济对西藏大背景的影响、意义研究文献综述
  吴从众《民主改革前西藏藏族的婚姻与家庭——兼论农奴制度下存在群婚残余的原因》(1981),指出藏族婚姻(仅指以农奴制基础的藏族婚姻)为阶级内婚制,农奴主阶级和农奴阶级禁止通婚。而婚姻形式又具体分为,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和一妻多夫制三种,其中还包括兄弟共妻、朋友共妻、姐妹共夫等群婚残余,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农奴制的压迫,西藏的地理原因等因素。
  王玉平《浅谈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几个问题——学习<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85),在学习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基础上,阐述了西藏封建农奴制的四个问题,其中较有价值的部分是,作者提出西藏封建庄园内存在着两种互相对立又互相依存的经济成分。王玉平的另一篇《浅谈西藏农奴制》(1986),直接从封建阶级的占有权限和人身依附关系为切入点,对农奴制庄园经济的基本特征做了一个全面的阐述。
  宋赞良的《从乌拉差役看西藏农奴制下的“人权”》(1988),以1987年9月达赖喇嘛在美國人权小组委员会上的讲话,和同年12月美国国会参议院、众议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西藏侵犯人权的修正案”这两件十分荒唐的历史事件为引子。指出在历史证据面前,仅西藏农奴需要承担的乌拉差役就有1892页,反动势力认为西藏的农奴阶级拥有所谓“人权”,只是妄图分裂西藏而已,没有任何实际证据。
  相关的毕业论文有:赵海静《从拉鲁家族史看西藏贵族家庭的继承制》(2010);切吉卓玛《藏族传统婚姻文化研究》(2012)
  四、有关西藏封建农奴制社会覆灭的研究文献综述
  申新泰《也谈西藏封建农奴制度的必然灭亡》(1999)
  周兴维《神权农奴制的起源和终结——中国传统藏区的一个宗教经济学解读以及在现代藏区发展中引入“宗教经营”的问题》(2006)
  这方面的专著有:《西藏革命史》从客观真实的角度出发,完整系统地叙述了从进军西藏到自治区成立期间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书中提及了封建农奴制的覆灭,是在党中央边平叛边改革的方针下,由中共西藏工委领导全區人民进行的摧毁农奴制的民主改革运动。
  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详细地叙述了1949年以来的西藏历史,力图从一个客观的局外人的角度去描述当时所发生的一切。书中第九章谈论了西藏的民主改革,以及民主改革所带来的对西藏社会的进展。作者在文中还多次提及到,西藏发生叛乱进行民主改革运动后,印度及苏联的反应。
  作者简介:亓川明(1988—),女,汉族,陕西省渭南市人,学生,在读硕士,单位:西藏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方向:民族理论与政策。
其他文献
(2014级武汉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2)  【摘要】:《北平无战事》是著名历史学者刘和平历时七年写出的一部历史小说,故事以1948年的北平为背景,以国民党内部蒋经国领导的铁血救国会执行反贪腐任务为主线,生动再现了当时国共双方在后方战场进行暗战的情景。全书各方面都将历史小说这一题材推向了又一个高峰,其中,令人拍案叫绝的台词更是令全书增色不少。所以,筆者想针对书中出现的那些经典的对白进行探讨。
期刊
在对明末清初的这段的历史研究中,袁崇焕可谓是一个无论如何也无法回避的历史人物。他指挥的对后金的宁远,宁锦,北京保卫战取得了空前的胜利,为腐朽不堪的大明王朝的国祚延续立下了汗马功劳。更加居功至伟的是,能征善战的努尔哈赤也命丧于他的红衣大炮炮口之下,不治身亡。但就是这样一位救世主似的人物,却最终落得了一个凌迟处死的下场,不能不说是晚明君臣的悲哀。当时满洲女真贵族集团势力日益强大,明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期刊
(湖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2)  【摘要】:艺术是对美的再现与表现,中国的儒家、道教、佛教三教思想中保留大量中国古代传统哲学思想,“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禅意”、“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对日后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不论是艺术形式还是艺术手法、艺术造型等,都深受这些哲学思想影响,这些哲学思想对艺术影响既有相同部分,也有不同部分,总的来说异多于同。  【关键词】:儒家;道教;佛
期刊
(大连外国语大学,辽宁 大连 116044)  【摘要】:中国麻将为我国国粹之一,它注入了诸多传统文化的精华元素,有着深奥的理学思想和文化内涵,从某种程度上讲,麻将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集大成者,包含了古代的天文历法以及儒家,道家,兵家,阴阳家等各家的哲学思想。麻将运动不仅具有独特的游戏特点,而且具有集益智性、趣味性、博弈性于一体的孕魅力及内涵丰富、底蕴悠长的东方文化特征,因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
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高水平人才班,陕西 咸阳 712082)  【摘要】:在安史之乱的平叛过程中,有很多失败战例。其中陈陶之战不仅惨遭失败,而且致使整个平叛战争拖延时间,造成后来的藩镇割据局面。然而归咎其失败原因,却可以看出此战失败的必然性。其一,这次战争攻打叛军的时间不对,两军对决时士兵的气势悬殊,唐军不占天时。其二,这次战争唐军所用战术不适合当时地理情势,不占地利。其三,肃宗以相为将,用人不当、临时
期刊
(西藏民族大学高水平人才班,陕西 咸阳 712082)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各诸侯国之间明争暗斗,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激烈的斗争。秦国历经商鞅变法变得空前强盛,其余六国为了保存实力对抗秦国,开始大规模网罗人才,招揽士人以扩大自己的势力,改革内政,以御强敌。战国四公子养士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之下展开。  一、养士可以扩大自身的势力  孟尝君田文之父乃齐威王少子田婴,据
期刊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  【摘要】: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以及食品安全理念的推广,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物的营养与安全。绿色食品指采取一种绿色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绿色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了国家认可的认证机构认证的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等。  【关键词】:绿色食品;营销策略
期刊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摘要】:城市功能就是城市所具有的职能和发挥的作用。天津城市从明代至清中叶,逐渐由军事城堡向商业都市转型,从而促进其城市功能由单一军事防御功能向经济、漕运、行政等多种功能演变。这种转变也反过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  关键词 :明清;天津;城市功能;演变  一、前言:  城市功能是指城市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环境中所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处理最好的国家之一,垃圾处理技术也是国际先进水平。在多年的实践中,形成了以公民为中心社会全方位参与的垃圾分类管理机制。而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城市垃圾产生量大幅度增加。加上并不健全的垃圾分类管理体系,导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日本在垃圾处理上的丰富经验,对我国有许多借鉴意义。通过对日本岛根县跟我
期刊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自由主义者的眼里是不屑一顾的,是受到反对的。在众多的反对者中,波普尔可算是主要代表,他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批判,认为马克思对历史规律的总结是犯了西方哲学中固有的理性主义传统错误,总是试图从历史中找寻可以彰明未来的必然性,归根到底仍然是一种亚里士多德本质主义的调调,这一“历史主义的贫困”必须通过批判的理性加以克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