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构筑了水泥森林,纵横交错的街道上车水马龙,繁华的城市里,儿童能去哪里玩?博物馆不失为一个好选择。在有限的空间里,博物馆向儿童展示出了世界丰富的可能。它不单单是一个开展教育活动的地点。博物馆的真实性使认知的过程变得亲切自然,儿童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将在这里被满足。对儿童来说,它是充满诱惑力的场所。
每每造访一家博物馆,当看到儿童偶遇某件展品,无意识地张开嘴、眼里泛着光的瞬间,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拍下。那一刻对我的触动,成为我从事这一行业研究的最朴素的动力。国际上,超过460家儿童博物馆诞生、大量博物馆儿童展区面世、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常态化,证明博物馆的实物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天然适合儿童。
不是所有的体验都具有教育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了约14倍。近年来博物馆已晋升为儿童游玩的热门打卡地,这与儿童成长性需求攀升、媒体节目催热、研学政策推广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主客观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博物馆吸引儿童前来的魅力在于其提供的是基于真实物件的真实体验。
杜威指出“我们相信只有親身体验后受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阐明“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体验都具有教育性或可以与教育画等号的”。当家长和老师追赶热潮,带着儿童抵达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能否实现博物馆的教育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关注儿童所关注的,了解儿童所期待的,这样的参观才有意义。低龄儿童热衷于大型物件,小学生重视参与、课程和重复利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参观博物馆时各有偏好,成人需尊重儿童,让儿童体验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才能专注体会,学有所获。
博物馆的核心“产品”是展览,展览通常包含基本陈列和临特展,某些博物馆会开辟儿童专区,如长沙博物馆的“博乐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南越玩国”。此外,在节假日,部分博物馆会专门创建服务于儿童的临特展,如广东省博物馆2016年儿童节开放的“文物动物园”、南京博物院2019年暑假推出的“暑期动物‘缘’”。围绕建成的展览,博物馆还会开发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以深化博物馆的传播效应。
研究报告显示,较成功的儿童展教资源包括29项:大运动、沙子和水、基于藏品的创意展览、角色扮演游戏、存在隐秘空间、模仿成人的活动、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展项、滑稽有趣和违背常理的展项、原理简单易懂的展项、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如史前恐龙或埃及木乃伊)、以孩子已有认知为基础设计的学习体验、由场馆人员有效引导参与的展项、为观众提供多种原则的展项等。不受儿童欢迎的展教资源包括:信息多或互动少的展项、过度依赖文字的展项、不知如何互动的展项、与儿童生活经历无关的展项、过于复杂或等待时间过长的展项等。成人在陪同儿童参观时可参照这些研究发现有所取舍。
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随着博物馆拓展收藏范围,博物馆的类型不断推陈出新,有历史(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科学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展示和利用方式各不相同,在参观策略上也不尽相同。
历史(自然)博物馆通常展示历史文物或科学标本,这类博物馆信息丰富,让儿童主动、快乐地接收博物馆所传递的信息需要技巧。博物馆可以引入拥有学识的成人或依靠科技辅助手段,采取“听、看和做”三模式结构来讲故事,即儿童参与互动故事,然后到博物馆中探索主题,再返回进行创意活动。顺应儿童的好奇心,对儿童在学校无法看到的历史文献、图像和展品进行阐释。成人可依托图像或文物鼓励儿童进行观察、提问和思考;通过指导对话,让儿童加深理解。成人可为儿童安排结构化任务或封闭式任务,使儿童获得成就感。缺乏经验的儿童会把注意力放在实物特征上,并和成人通过对话进行共同学习,但“专家型”儿童的家长,在学习对话上的积极贡献较小,此时的成人应承担倾听者角色。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通常展示有价值的艺术品或物件。这类博物馆往往不够活泼,难以吸引儿童的关注,如何让安静的博物馆和儿童互动起来?儿童天生会被当代艺术的抽象性、多样性和实验性所吸引,博物馆可以让儿童担任讲解员,为其在参观期间创造自我表达、选择和控制的机会。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欣赏和讨论艺术品时,会感受到艺术的乐趣,产生极为积极的体验。引导儿童多参与馆内的动手活动,即体验(邀请儿童去触摸或操作等)、讲述(让孩子通过故事来体验实物)、审美(让儿童描述所见实物的视觉特征),借助儿童的体验加深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创作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审美创作,对儿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尝试将儿童纳入艺术品的创作中,如草间弥生鼓励孩子在空白的地方随意贴上圆点,让儿童通过这种方式体验艺术。
科学博物馆通常展示科学现象或原理,在这类馆里获取到直接经验非常珍贵。如何引导儿童积极探索?成人要重视与儿童的互动。成人支架式的指导如提出开放式问题,能将儿童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展项上;解释式的指导如观看展览演示,并对儿童进行解释说明(因果关联、物理原理等),能促使儿童产生更多的探索行为。成人给予儿童有限选择、与儿童展开积极对话,能促进儿童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更具体的学习。在许多科学博物馆,日新月异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已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媒介,成人带领儿童参观前应明确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并制定学习计划。在参观中,应最大程度利用设施设备有选择地学习。参观后,通过互联网继续开展学习。创设新一代的混合学习环境,成人要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技术性、真实性、价值性和趣味性,如在一个包含3D虚拟大脑之旅展项的科技展览中,孩子可分别观看正常大脑和受损大脑,接着他们模拟在大脑受损的情况下驾驶,这时大脑模型被展示在屏幕上,儿童由此获得了自己的学习体验。
博物馆是儿童孵化兴趣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选择。成人需要给予儿童包容、等待和鼓励,通过展品的实物性和直观性,教育形式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愉悦性,促进儿童的多元潜能得到开发。我们放眼普遍存在的“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和空心的孩子”,博物馆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的一方净土。成人应当摈弃使用“工具理性”,不要一味催促孩子如何获得海量知识和提高各科考分,而应当坚持鼓励孩子自我发现并孵化其兴趣的“价值理性”。其实,教育越是要激发儿童的潜能,就越要关注儿童。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提供玩的场所,让博物馆成为儿童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此时,我们会发现,正如格林厄姆·格林所说的:有那么一瞬间,儿童通往未来的大门被打开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璠
每每造访一家博物馆,当看到儿童偶遇某件展品,无意识地张开嘴、眼里泛着光的瞬间,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拍下。那一刻对我的触动,成为我从事这一行业研究的最朴素的动力。国际上,超过460家儿童博物馆诞生、大量博物馆儿童展区面世、博物馆儿童教育活动常态化,证明博物馆的实物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天然适合儿童。
不是所有的体验都具有教育性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博物馆数量增长了约14倍。近年来博物馆已晋升为儿童游玩的热门打卡地,这与儿童成长性需求攀升、媒体节目催热、研学政策推广和博物馆免费开放等主客观因素息息相关。除此之外,博物馆吸引儿童前来的魅力在于其提供的是基于真实物件的真实体验。
杜威指出“我们相信只有親身体验后受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与此同时,他又进一步阐明“但这并不是说所有的体验都具有教育性或可以与教育画等号的”。当家长和老师追赶热潮,带着儿童抵达博物馆,走马观花式地到此一游,能否实现博物馆的教育价值?答案是否定的。
关注儿童所关注的,了解儿童所期待的,这样的参观才有意义。低龄儿童热衷于大型物件,小学生重视参与、课程和重复利用。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在参观博物馆时各有偏好,成人需尊重儿童,让儿童体验感兴趣的活动,他们才能专注体会,学有所获。
博物馆的核心“产品”是展览,展览通常包含基本陈列和临特展,某些博物馆会开辟儿童专区,如长沙博物馆的“博乐园”、西汉南越王博物馆的“南越玩国”。此外,在节假日,部分博物馆会专门创建服务于儿童的临特展,如广东省博物馆2016年儿童节开放的“文物动物园”、南京博物院2019年暑假推出的“暑期动物‘缘’”。围绕建成的展览,博物馆还会开发精彩纷呈的教育活动,以深化博物馆的传播效应。
研究报告显示,较成功的儿童展教资源包括29项:大运动、沙子和水、基于藏品的创意展览、角色扮演游戏、存在隐秘空间、模仿成人的活动、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展项、滑稽有趣和违背常理的展项、原理简单易懂的展项、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如史前恐龙或埃及木乃伊)、以孩子已有认知为基础设计的学习体验、由场馆人员有效引导参与的展项、为观众提供多种原则的展项等。不受儿童欢迎的展教资源包括:信息多或互动少的展项、过度依赖文字的展项、不知如何互动的展项、与儿童生活经历无关的展项、过于复杂或等待时间过长的展项等。成人在陪同儿童参观时可参照这些研究发现有所取舍。
参观博物馆的正确打开方式
随着博物馆拓展收藏范围,博物馆的类型不断推陈出新,有历史(自然)博物馆、艺术博物馆(美术馆)、科学博物馆等。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展示和利用方式各不相同,在参观策略上也不尽相同。
历史(自然)博物馆通常展示历史文物或科学标本,这类博物馆信息丰富,让儿童主动、快乐地接收博物馆所传递的信息需要技巧。博物馆可以引入拥有学识的成人或依靠科技辅助手段,采取“听、看和做”三模式结构来讲故事,即儿童参与互动故事,然后到博物馆中探索主题,再返回进行创意活动。顺应儿童的好奇心,对儿童在学校无法看到的历史文献、图像和展品进行阐释。成人可依托图像或文物鼓励儿童进行观察、提问和思考;通过指导对话,让儿童加深理解。成人可为儿童安排结构化任务或封闭式任务,使儿童获得成就感。缺乏经验的儿童会把注意力放在实物特征上,并和成人通过对话进行共同学习,但“专家型”儿童的家长,在学习对话上的积极贡献较小,此时的成人应承担倾听者角色。
艺术博物馆(美术馆)通常展示有价值的艺术品或物件。这类博物馆往往不够活泼,难以吸引儿童的关注,如何让安静的博物馆和儿童互动起来?儿童天生会被当代艺术的抽象性、多样性和实验性所吸引,博物馆可以让儿童担任讲解员,为其在参观期间创造自我表达、选择和控制的机会。当他们以自己的方式欣赏和讨论艺术品时,会感受到艺术的乐趣,产生极为积极的体验。引导儿童多参与馆内的动手活动,即体验(邀请儿童去触摸或操作等)、讲述(让孩子通过故事来体验实物)、审美(让儿童描述所见实物的视觉特征),借助儿童的体验加深他们对艺术作品的理解。艺术创作是一种高级形态的审美创作,对儿童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尝试将儿童纳入艺术品的创作中,如草间弥生鼓励孩子在空白的地方随意贴上圆点,让儿童通过这种方式体验艺术。
科学博物馆通常展示科学现象或原理,在这类馆里获取到直接经验非常珍贵。如何引导儿童积极探索?成人要重视与儿童的互动。成人支架式的指导如提出开放式问题,能将儿童注意力吸引到特定的展项上;解释式的指导如观看展览演示,并对儿童进行解释说明(因果关联、物理原理等),能促使儿童产生更多的探索行为。成人给予儿童有限选择、与儿童展开积极对话,能促进儿童将与生俱来的好奇心转化为更具体的学习。在许多科学博物馆,日新月异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已成为儿童学习的重要媒介,成人带领儿童参观前应明确儿童感兴趣的主题并制定学习计划。在参观中,应最大程度利用设施设备有选择地学习。参观后,通过互联网继续开展学习。创设新一代的混合学习环境,成人要以儿童为中心,重视技术性、真实性、价值性和趣味性,如在一个包含3D虚拟大脑之旅展项的科技展览中,孩子可分别观看正常大脑和受损大脑,接着他们模拟在大脑受损的情况下驾驶,这时大脑模型被展示在屏幕上,儿童由此获得了自己的学习体验。
博物馆是儿童孵化兴趣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自由选择。成人需要给予儿童包容、等待和鼓励,通过展品的实物性和直观性,教育形式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和愉悦性,促进儿童的多元潜能得到开发。我们放眼普遍存在的“功利的教育、焦虑的家长和空心的孩子”,博物馆可能是为数不多的没有考试和升学压力的一方净土。成人应当摈弃使用“工具理性”,不要一味催促孩子如何获得海量知识和提高各科考分,而应当坚持鼓励孩子自我发现并孵化其兴趣的“价值理性”。其实,教育越是要激发儿童的潜能,就越要关注儿童。尊重儿童爱玩的天性,提供玩的场所,让博物馆成为儿童一种舒适的生活方式。此时,我们会发现,正如格林厄姆·格林所说的:有那么一瞬间,儿童通往未来的大门被打开了。
(作者系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