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读书会中教师该如何提问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pra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是班级读书会主要的教学手段尝试班级读书会的教学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我发现讨论的前提是提问,就文学阅读而言,提问有时比获得答案更重要。那么,在班级读书会中教师该如何提问呢?
  一、相对于事实性问题,要多提判断性问题
  事实性问题是指那些比较容易能在书中找到定点答案的问题。例如问书中人、事、时、地、物的问题《草房子》的主人公是谁?《小王子》中小王子游历了哪些星球?相对于事实性问题,诠释性问题则需要读者统整、分析、梳理书中的内容,然后依托文本得出自己的答案。例如:这本书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角色是谁?(最爆笑、窝囊、伟大、神秘、可悲、无情……);这本书中,最适合拍成电影的情节是哪一段;如果这个故事用第一人称来写,你觉得用哪个角色的观点来写好昵?诠释性问题能引发学生运用思考、推论等技能,或将情境迁移到其他情境,为学生提供高层次思考的机会。
  二、相对于认同性问题,要多提批判性问题
  认同性问题是指那些指向一个标准、统一的答案的问题,或者直接给出答案要求为答案寻求解释的问题。以童书{夏洛的网》为例,如你认为{夏洛的网》这本书好在哪里?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夏洛和威尔伯的友谊非常深?而批判性问题需要思考,需要找出关联性,没有标准的、固定的答案,也就是说,需要运用分析、综合和评鉴等不同的、较高层次的心智思
  考能力。这种问题注重学生从书中悟出自己的“哈姆雷特”,悟出适于自我的人生哲理和永恒意义,注重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的观点。例如你喜欢《夏洛的网》的坦布尔顿吗?对于这本书的结局你满意吗?这本书里,你觉得哪个章节还可以改进?在{狮子·女巫·魔衣橱》中你认为亚斯蓝牺牲自己的生命,来换取爱德蒙的性命,这样好吗?假如只需要“两个夏娃的女儿和一个亚当的儿子”就可以拯救纳尼亚王国,这样做还值得吗?
  三、相对于陈述性问题,要多提延伸性问题
  陈述性问题可以直接在书中找到答案,多以“为什么”来开头。这类问题指向性明确,学生依据文本检索信息并只作陈述,并不能促使学生解释并整合观点和信息。而延伸性问题是根据书中的内容而延伸出的关联内心体验和自我反思的题目,多以“如果’来开头。学生心里的想法,书中人物和故事对自己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老师是不可能懂得的,学生只有贡献自己“知道”的想法,借此才能建立起对文本丰富多元的认识,才能建立文本与自我生命情怀的联系。例如你有没有遭遇过和书里相同的情节?书中的人物最像你生活中的哪个熟悉的人接近?在你看来,书里哪些部分最贴近现实生活?这本书会让你重新思考自己那段类似的经验吗?等等。
  四、相对于内容性问题,要多提‘文学欣赏’问题
  一本书,我们可以讨论它“写了什么”,也可以讨论它是怎么写的。班级读书会就要多一些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提问方式进行接近“文学欣赏“的讨论。下面这些问题就有这样的特征:当你在阅读时,或者当你回想起这本书的情节,有没有一些字、词或文字语法运用是你喜欢或者不喜欢的?
  有些人说话时因为惯用特定的字句,或者说话的样子就会让你印象深刻,容易认得,这本书在遣词用字上也有这样的特色吗?你可曾注意到这本书在文字语法使用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作者请教你这本书有什么需要改善?你会怎么说?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怎样让这本书更好些?哪些细节哪些段落的描写特别活灵活现,仿佛叫人看见了事情的起伏经过?哪些段落的描写深刻明白地留在你心中?
  儿童文学的意义是其次的,意味和形象才是最重要的。孩子们为什么喜欢儿童文学?因为他们可以从中看到多姿多彩的风景,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经历许许多多的事……在班级读书会中,孩子们要交流的要说的,是蕴藏在心里最想说的体验和困惑,而不是归纳、总结、提炼什么思想认识,所以,班级读书会中有效的提问是为了引发孩子最真实的内心表达,促进孩子实际的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且不能干扰孩子的阅读兴趣。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通过学习洋思杜郎口先进教学经验和自己大胆的课堂实践,我终于尝试着找到了一条让学生有兴趣学习文言文,并且能发展学生创造力,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整体提高,教与学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那就是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以“悟”为主导,指导学生“悟”文言文与白话文相通之处,悟文言文与白话文不同之处,从而逐步掌握文言文基本规律。  一、强化学生课前预习,初悟文意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要靠
期刊
纵观近几年我市中考政治试卷,很显著的一个特点就是依据考纲,结合时政热点,回归教材。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教师要提高复习效率,应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基础。课本知识是考试的基础,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中考命题难易程度的比例是7:2:1。这就要求学生重点掌握基础知识。在进入复习阶段前,一些知识点难免淡忘,同学应做到“书不离手”,把工夫下在平时。对重点知识和主干内容,做到反复记忆,熟记于心。  2、联系
期刊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已成为教育的一种趋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促进学生个性心理品质健康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也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  事实上,情感与态度对学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针对学生的现状,利用课堂教学渗透德育,让学生的品德和智力得到双重发展,这也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一、结合数学的教学内容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对学生进行
期刊
《庄子》有这样一句话:“文灭质,博溺心”。意思为花样名堂过多,反而会掩盖掉事物的本质,事物过于驳杂会让人糊里糊涂。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教学内容繁杂、教学时间紧蹙、教学结构散乱、教学方法花哨、教学效果不佳等,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疲惫。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我认为还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冗繁、复杂造成的。莎士比亚说:“简洁是智慧的灵魂。”简约化的课堂教学是一个“简于形,精于神”的过程。为此,本人以为在教学
期刊
中考作文要创新、要出彩,切忌平平淡淡、重复过去、重复别人。创新才能出奇制胜,标新立异;出彩才能感染别人,争得高分。那么,怎样才能写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作文呢?  第一招:眉目传神——标题靓丽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透过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常言道,题好一半文。美的文题使人耳目一新,拟题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文章品位的高低。拟定标题的基本要求是:1.准确——题义相符、题体相符。即标题要切合文章的内容,标题要切合
期刊
中小学班主任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和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  一、班主任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确自己工作任务  接手一个班级后我们首先要给自己准确定位,明确班主任的工作任务。班级管理的基本任务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要有明晰的班级目标,班级组织建设与培养是班级管理的首要任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目前小学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费时、低效”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巧用媒体,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国教育家斯多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能改变过去把作文当成是
期刊
小学思品课是实施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在小学德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努力改革思品教学,实施创造教育是大势之趋、刻不容缓。于是我在重视继承思品课传统的同时,注意了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进行了思品课中实施创造教育的教改实验的探索。  一、“抓纲务本”,按时代要求,扣学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内容。  创造教育与传统教育不同之一在于教育目标的不同。小学思品课是让小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的
期刊
如果将生本教育理念应用于班级管理,在担任六年级班主任的工作过程中,我有意识地将生本教育的理念引入班级管理,做了一些尝试与探索。  一、深刻体会生本教育的本质和内涵  (一)一切为了学生。教育是为学生服务,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工作是为了学生健康成长,为了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宗旨,有违背此想法和做法的教师是不对的。在此,我们应首先认清:学生是一个人,一个成长、发展中的人。  老师要有静待花开的良好心态,让
期刊